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题提升练15 汇聚古文精华承继优良传统教师用书独具.docx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题提升练15 汇聚古文精华承继优良传统教师用书独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题提升练15 汇聚古文精华承继优良传统教师用书独具.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专题提升练15汇聚古文精华,承继优良传统杂记类文言文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如野史逸闻,山水游记,文人传记, 笔记传说等。阅读杂记时要结合文体,把握关键。对于叙事类的杂记,要厘清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尤其要注意时间的变化,地点的转移,人物的多少, 人物的关系,事件的前因后果等。对于说明类的杂记,那么要注意说明的对象, 说明的内容,说明的方法等。对议论性杂记要明确观点,分析这些议论形成的 根据。智伯待人傲慢,刚愎自用。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缺乏。徐惠告 诫君王,不要穷兵蕊武、大兴土木。王粲登楼四望,顿生忧时伤事之慨。这些 杂记类文言文内容广博,包罗成象,能带我们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感受
2、古人不同的喜怒哀乐。高考以此为切入点命题,对于考生形成和丰富民族精神 陶冶道德情操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用书独具)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 闻之,谏日:“主不备难,难必至矣! 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 敢兴之? ”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 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 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轸乘。智 伯日:“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
3、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附,以汾水 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疵谓智伯日:“韩、魏必反矣。智伯日:“子何以知之? ”疵日:“以人事知之。”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 出,疵入日:“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 ”智伯日:“子何以知之? ”对日: “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援。痛请使于齐。赵襄子 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那么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 那么韩、魏为之次矣。“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 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 值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
4、。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 文)却抵抗辅佐王道的策略,远远地疏远了他。所以贾谊路过长沙作赋一篇临汨 罗江凭吊屈原,而司马迁在屈原之后为其作传,以昭明贾谊同屈原一样忠君爱 国却遭摒弃放逐。但班固不但不讥抨汉文帝疏远贤才,痛惜贾谊不受重用,却 说贾谊是命里寿短才去世的。再说贾谊是因为怀志不遇忧伤抑郁而意外早死, 怎么能说他寿命短呢?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20分)谏太宗息兵罢役疏唐徐惠自贞观以来,二十有二载,风调雨顺,年登岁稔,人无水旱之弊,国无饥 慢之灾。古人有云“虽休勿休”,良有以也。守初保末,圣哲罕兼。是知业大 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窃见顷年以
5、来,力役兼总,东有辽海之军,西有良丘之役,士马疲于甲胄, 舟车倦于转输。且召募役戍,去留怀死生之痛。因风阻浪,人米有漂溺之危。 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那么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 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虽除凶伐暴,有国常规;然凝武玩兵,先哲所戒。 昔秦皇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业。岂非矜功恃 大,弃德而轻邦;图利忘害,肆情而纵欲。遂使悠悠六合,虽广不救其亡;嗷 嗷黎庶,因弊以成其祸。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愿陛下布泽 流入,矜弊恤乏,减行役之烦,增湛露之惠。妾又闻为政之本,贵在无为。窃见土木之功,不可兼遂。北阙初建,南营 翠微,曾未逾时
6、,玉华创制。虽复因山藉水,非无架筑之劳;损之又损,颇有 工力之费。终以茅茨示约,犹兴木石之疲;假使和雇取人,不无烦扰之弊。是 以卑宫菲食,圣主之所安;金屋瑶台,骄主之为丽。故有道之君,以逸逸人; 无道之君,以乐乐身。愿陛下使之以时,那么力无竭矣;用而息之,那么人斯悦矣。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鸩毒。窃见服玩纤靡, 如变化于自然;织贡珍奇,假设神仙之所制。虽驰华于季俗,实败素于淳风。是 知漆器非延叛之方,桀造之而人叛;玉杯岂招亡之术,纣用之而国亡。方验侈 丽之源,不可不遏。作法于俭,犹恐其奢,作法于奢,何以制后?伏惟陛下明 鉴未形,智周无际,穷奥秘于麟阁,尽探啧于儒林。千王治
7、乱之踪,百代安危 之迹,兴衰祸福之数,得失成败之机,故亦包吞心府之中,循环目围之内,乃宸衷之久察,无假一二言焉。唯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泰,体逸于 时安。伏愿抑志裁心,慎终如始。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那么令名与日月无穷,盛业与乾坤永大。(有删改)11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 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那么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B. 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那么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已/成之我军/C. 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
8、损/那么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己成之我军/D. 一夫力耕/卒无数十之获/一船致损/那么倾数百之粮/是犹运有尽之/农工填无穷之巨浪/图未获之他众/丧己成之我军/C “运有尽之农工”与填无穷之巨浪”结构相同,故应在“农工”之 后断开,排除B、D两项。“图未获之他众”与“丧已成之我军”结构相同,故 应在“他众”之后断开,排除A项。12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李世民励精图治,其统治期间天下大治, 史称“贞观之治”。B.无为,即“无为而治”,出自道德经,是道家的治国理念,意思是 无所作为
9、、消极无为。C.阙,是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台,通常左右各一,台上起楼观。二阙之间有道路通过。D.宸衷,帝王的心意。宸指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 帝王的代称。B B项,“无所作为、消极无为”错,应是对社会不过多干预,以制度约 束臣民的行为。13 .以下对徐惠观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国家风调雨顺,不要骄傲自满。二十多年来,国家没有遇到过水旱灾害, 年年五谷丰收,百姓没有挨饿,但希望国君不要骄傲,能够善始善终。B.战争危害甚大,不要穷兵蕊武。战争使车马劳顿,士兵疲乏,百姓生死 离别,所以希望国君能够广施仁德,减少兵役。C.大兴土木工程,不是为政之本
10、。国家连续营建重大工程,虽然尽量节约, 但终不免劳民伤财,希望国君适时使用民力,让民力得到休息。D.反对奢侈享乐,要防患于未然。追求奢侈享乐是夏桀、商纣二王灭亡的 原因,国君虽然现在没有犯错,但也应该以之为戒。D D项,从“窃见服玩纤靡,如变化于自然;织贡珍奇,假设神仙之所制” 和“削轻过以添重德,循今是以替前非”可以看出,“国君虽然现在没有犯错” 错。1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是知业大者易骄,愿陛下难之;善始者难终,愿陛下易之。(4分)译文: (2)唯恐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泰,体逸于时安。(4分)译文:答案(1)由此可知功业大者容易骄傲,希望陛下小心谨慎
11、这一点;开始很 好者很难坚持到底,希望陛下能改变这一点。(“是”“难”“易”各1分,句 意1分)(2)只怕了解它并不难,实行它可不容易。功业显著时心志容易骄傲,时顺 安宁时自身易去享受。(“唯恐”“业泰”、状语后置句“志骄于业泰,体逸于 时安”各1分,句意1分)15 .徐惠是如何理解国家安危与国土大小的关系的?请简要说明。(3分)解析由“昔秦皇并吞六国,反速危亡之基;晋武奄有三方,翻成覆败之 业”可知,国家安危与国土大小没有关系;由“岂非矜功恃大因弊以成其 祸”可知,如果仗着自己国土广大,不施仁德,不体恤百姓,为所欲为,可能 会导致灭亡;由“是知地广非常安之术,人劳乃易乱之源”可知,国土广大能
12、 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劳民伤财才是国家混乱之源。答案国家安危与国土大小没有关系;国土广大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 安;如果一味骄傲自满,为所欲为,劳民伤财,反而会招致灭亡。(每点1分)【参考译文】自从贞观以来,已经二十二年了,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国家百姓没有遭 受水旱饥荒之灾。古人说“即使有福禄也无须高兴”,实在很有道理。坚守初 志始终如一,即使有超凡的道德才智者也很难兼顾。由此可知功业大者容易骄 傲,希望陛下小心谨慎这一点;开始很好者很难坚持到底,希望陛下能改变这 一点。我私下见近年来兵役劳役同时进行,东边有征讨辽海的军队,西边有征讨 良丘的战役,士兵战马披铠戴甲疲惫不堪,船只车辆疲于运转输送。并且
13、征召 士兵行役戍卫,离开的和留下的都怀有生离死别的痛苦。因为风狂浪阻,往来 人员粮米都有漂泊漂浮的危险。一个农夫辛勤耕种,最终也没有几石的收成, 一艘船受损,就会倾覆几百石粮食。这就像输送有限的农力,填补无穷的巨浪, 贪图不能获得的别国民众,丧失已经建成的自家军队。虽说铲除凶恶讨伐残暴, 是国家的常规;但滥用武力发动战争,却是先哲所禁戒的。过去秦始皇吞并六 国,反而成为加速败亡的祸胎;晋武帝拥有魏、蜀、吴三国之地,反而成为倾 覆大业的祸害。这难道不是居功自傲、抛弃仁德而看轻国家,贪图利益而忘记 危害,放肆感情而纵恣欲求吗?竟使得天地国家,虽然广阔也无法拯救败亡; 饥饿中的百姓,由于疲困而造成国
14、家的祸乱。由此可知地域广阔并非是使国家 长治久安的良策,百姓劳苦才是容易发生祸乱的根源。希望陛下布施恩泽于百 姓,怜惜抚恤贫困疲乏之人,减少徭役跋涉的烦劳,增加如甘露般的恩惠。我又听说治政的根本,贵在无为而治。我私下以为土木建筑的劳役不可同 时进行。北边的宫阙建好,南边又建翠微宫,没过多久又要建玉华宫。虽然是 凭借山水地势,但也不是没有架筑的辛劳;虽一再减少,也有众多人工劳力浪 费。最终用茅草盖屋来显示俭朴节约,还有大兴土木的疲劳;假如由官府出资 雇用工匠,也不无烦扰的弊病。因此宫室简陋饮食简单,圣明君主往往安于此 道;金玉装饰的殿宇楼台,是奢侈放纵的君主奢华的表现。因此有道的君主, 用安逸而
15、使百姓得到修整;无道的昏君,用声色使自己得到享乐。希望陛下役 民适时,那么力就不会枯竭了;役使他们也能使他们休养生息,那么百姓就会感到高兴了。那些珍奇的玩物与技巧巧妙的东西,是亡国的利斧;珠宝玉器锦绣,实在 是迷惑心性的毒药。我私下看到陛下身边服用和玩赏的东西纤巧华丽,如同在 大自然中变出来的;织物贡品珍贵奇特,犹如神仙制造的一般。虽说竞求华丽 为时俗所难免,实际上却是在淳朴的风气中败坏俭素。由此可知,漆器并不是 产生叛离的方术,夏桀制造它导致诸侯叛离;玉杯哪里是招灾惹祸的手段,商 纣使用它而国败身亡。经验证明,奢侈华丽的根源,不可不加以遏制。创制法 令时从俭,还唯恐其后人流于奢侈,创制法令时
16、就奢侈,那将如何制约后人? 希望陛下详察细微的事物,智慧普及更广远的地方,在麟阁中研究深奥的秘密, 在儒生中探究幽深难见的事迹。历代帝王治世与祸乱的踪迹,百代安危的迹象, 兴衰祸福的运数,得失成败的关键,本来也包容在心胸之中,往复循环在目光 所及之内,这是陛下内心久经考虑的,无须借助我的一两句话。只怕了解它并 不难,实行它可不容易。功业显著时心志容易骄傲,时顺安宁时自身易去享受。希望陛下抑制心志,慎终如始。改正轻微的过失以增添高尚的道德,遵循今天 正确的做法以改正以往的错误,那么美名将与日月一样无穷,盛大事业与天地永存。U!、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20分)(1)王粲字仲宣,山阳高
17、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 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一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日:“此王公孙也,有异才, 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 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傥,不甚重也。表 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 粲奉觞日:“方今袁绍起河北仗群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上去之刘表 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土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 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
18、, 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 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 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有删改)(2)登兹楼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销忧。览斯宇之所处兮,实显敞而寡仇。挟 清漳之通浦兮,倚曲沮之长洲。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 西接昭丘。华实蔽野,黍稷盈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遭纷浊而迁逝兮,漫逾纪以迄今。情眷眷而怀归兮,孰忧思之可任!凭轩 槛以遥望兮,向北风而开襟。平原远而极目兮,蔽荆山之高岑。路逶迤而修迥 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
19、,涕横坠而弗禁。昔尼父之在陈兮,有归 欤之叹音。钟仪幽而楚奏兮,庄舄显而越吟。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清极。翼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聘力。惧匏 瓜之徒悬兮,畏井津之莫食。步栖迟以徙倚兮,白日忽其将匿。风萧瑟而并兴 兮,天惨惨而无色。兽狂顾以求群兮,鸟相鸣而举翼。原野阕其无人兮,征夫 行而未息。心凄怆以感发兮,意切怛而懵恻。循阶除而下降兮,气交愤于胸臆。 夜参半而不寐兮,怅盘桓以反侧。(选自王粲登楼赋,有删改)【注】清漳:清澈的漳水。漳水发源于湖北省南漳县,后向东南流,至当阳市内入沮水。曲沮:弯曲的沮水。沮水发源于湖北省保康县,向东南 流至当阳市与漳水汇合,最后注入
20、长江。16 .以下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方今袁绍起河北/仗群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土去之/刘表雍 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B.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 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C.方今袁绍起/河北仗群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土去之/刘表雍 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D.方今袁绍起河北/仗群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 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D “河北”是“起”的地点状语,故应在“河北”之后断开,由此排除C 项。“群众”,人数众多,应
21、为“仗”的宾语,动宾结构完整,其后应断开, 由此排除B项。“故”连接“好贤而不能用”和“奇士去之”,表结果,“故” 前应断开,由此排除A项。应选D。17 .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西京,意为西边的京城。东汉光武帝定都洛阳,以洛阳为东京,以西汉 旧都长安为西京。B.辟,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中央官署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 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C.黍稷,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亦泛指五谷。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后因以“黍稷”为感叹古今兴亡之典。D.纪,古时以十年为一纪,如李商隐马嵬中有“如何四纪为天子,不 及卢家有莫愁”
22、。今指更长的时间。D D项,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18 .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王粲少时才能超群。左中郎将蔡邕认为王粲有非凡的才能,王粲来访, 蔡邕来不及穿好鞋子,急忙亲自迎接他。B.王粲善于审时度势。在长安时被任命为黄门侍郎,因为局势混乱没有就 职;后来劝刘表归顺太祖,之后受到太祖重用。C.登楼赋运用铺叙手法,由登楼极目四望而生忧时伤事之慨,并把眷 恋故乡、怀才不遇之情巧妙地结合起来。D.登楼赋首段写登楼所见,次段叙怀乡之情,末段抒身世之惧。“忧” 字贯穿全篇,风格沉郁悲凉,语言流畅自然。B B项,“劝刘表归顺太祖”错误。应是刘琮。19 .把文中画
23、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4分)译文: (2)惟日月之逾迈兮,俟河清其未极。冀王道之一平兮,假高衢而骋力。(4 分)译文: 答案(1)当时蔡邕才学非常有名,在朝廷位尊权重,前去他家的车马经常 堵住了里巷,(家里)宾客满座。(“显著”“贵重”、状语后置句“贵重朝廷” 各1分,句意1分)念及时光的流逝,等待天下太平要到什么时候啊。(我)期望国家统一安定, 借太平盛世施展自己的才能。(“逾迈”“俟”“高衢”各1分,句意1分)20 .登楼赋大约写于王粲的哪个人生时期?请根据王粲传简要分析。(3分)解析由登楼赋第一段关于地形和位置的描写“挟清
24、漳之通浦兮,倚 曲沮之长洲北弥陶牧,西接昭丘”可以确定此时王粲在荆州。因为此句中的“清漳”指漳水,位于湖北。另外,登楼赋第三段中的“惧匏瓜之徒悬兮, 畏井溪之莫食”写出了自己的怀才不遇。这一点正好与王粲传中的“表以 粲貌寝而体弱通傥,不甚重也土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 所任”相呼应。答案大约写于王粲在荆州依附刘表时期。从文中的“挟清漳之通浦兮, 倚曲沮之长洲”看,所登之楼是在荆州一带;从“惧匏瓜之徒悬兮,畏井津之 莫食”看,此时王粲不得志,与王粲传中的“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傥,不 甚重也”相符。【参考译文】(1)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高平人。汉献帝西迁,王粲也迁到长安,左中郎将 蔡邕见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新高考练习题:专题提升练15汇聚古文精华,承继优良传统 教师用书独具 2023 版高三 一轮 复习 语文 新高 练习题 专题 提升 15 汇聚 古文 精华 承继 优良传统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672509.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