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参考答案.docx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材参考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第一框我与社会教材第23页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 活。(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提示:(1)可以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者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途径了解社会生活。(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加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 提高,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彩。教材第34页 暑假里,哪些事情让你印象深刻?把你的感受写下来,与同学提供。提示:结合自身实际回答即可。例如,我在暑假里去了首都北京,登上了八达岭长城,观看 了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还游览了故宫博物院、颐和园等名胜古迹,这让我感
2、受到身为中 国人的自豪。教材第5页 (1)同一个人,为什么身份不同?(2)向身份不同的陌生人介绍自己,如未曾谋面的亲戚、爸爸的同事、同学的父母、学校 的校工,你分别应该怎样介绍?提示:(1)因为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不同的人具有不同 的身份。例如,我们是父母的子女;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 主等,这些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了我们的不同身份。(2)结合自身实际说明即可。例如,未曾谋面的亲戚:叔叔(或者阿姨等)您好,我是您 的侄子(或者外甥等)小轩,欢迎您到我们家做客,我经常听爸爸说起你们小时候的趣事。 同学的父母:叔叔(或者阿姨)您好,我是您儿子(
3、女儿)的同学小轩,我们在学校里是很 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学习和玩耍。教材第6页 (1)在社会中,我们会与父母、同学、老师、公交车司机、银行职员等很多 人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为了更好地定位自己,试着绘制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图。(2)这些人通过哪些方式与你产生联系?(3)他们的存在对你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结合你绘制的社会关系网络图和生活经验,说说你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示:(1)略。(2)答案具有开放性,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例如,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是通过血缘关系与我产生联系的;同学是通过业缘关系与我产生联系的;邻居是通过地缘关 系与我产生联系的。(3)答案具有开放性。例如,
4、父母的存在让我衣食无忧,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无微不至的关 怀等;同学的存在让我找到学习的同路人,找到一起玩乐的伙伴;等等。(4)个人与社会之司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无数个人构成了社会,社会的开展离不开每个人 的努力。同时,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成长和开展也离不开社会。第二框在社会中成长教材第6页 你是否有与小东类似的经历?与同学交流提供你的付出和收获。提示:有过。例如,参加学校组织的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的活动。到了敬老院之后,我和同学 们一起帮助清扫卫生,给老人晒被子,帮助老人浇花等。虽然当时觉得很辛苦,但是看到老 人们开心的样子,我觉得我的付出是值得的。这不仅让我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还让我学会 了
5、如何更好地孝敬自己的父母等。偿,而他们坚持照原价赔了 4 000多元。2.结合以上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提示:企业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能够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还能带来持 久的效益,长盛不衰。教材第44页L (1)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你的理由。(2)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处理老实与保护隐私的关系。提示:(1)这三位同学的说法都是片面的。因为我们既需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也需要恪守诚 实的原那么。(2)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例如,紫萱看到自己的同桌晓婷的家庭信息表格中“是否为单 亲家庭” 一栏是空的,于是紫萱当着众人的面大声问晓婷:“你是不是单亲家庭啊? ”
6、在社 会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老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 循伦理原那么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老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2. (1)吴恒忠为什么获得大家的好评?(2)有关诚信的故事,并与同学提供。提示:(1)因为他在儿子去世后仍坚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儿子还债,做到了老实守信。(2)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例如,为抢在大雪封路前给已回黄陂的农民工发工钱,孙水林 连夜从天津驾车回武汉,一家五口不幸遭遇车祸遇难。为替哥哥完成遗愿,弟弟孙东林在大 年三十前一天,将多方筹措的33. 6万元工钱发到60多名农民工手上。教材第45页 (1)分组身边的诚信典型人物及其事迹,
7、与大家提供。(2)思考:他们为恪守诚信付出了哪些努力?他们坚守诚信的原因是什么?(3)以“传承中华诚信美德”为主题,撰写演讲词,在班级组织一次演讲比赛。提示:(1)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例如,陈美丽的丈夫为扑救山火而意外身亡,这不仅使她 陷入孤苦无助的生活困境中,还给她留下了数万元债务。她原本可以靠丈夫的死亡赔偿金维 持一大家子的生计,但“欠账还钱,天经地义”的信念,使她毅然作出用死亡赔偿金来归还 债务的决定。(2)努力:他们为了恪守诚信而付出了金钱和时间,甚至是生命。原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那么,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
8、本;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诚信促 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3)老实守信是一种美德走进校园,在学校西教学楼的墙壁上有个“信”字,这个“信”字包含着老实守信这一 美德。中国的诚信观源远流长,历代君王贤达都崇尚“言必行,行必果”的道德理念,这也 是华夏文化的道德渊源。人类社会开展至今,其文明程度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阶段,然而令 人不解的是,现在在许多领域出现了诚信危机。商业欺诈,假冒伪劣,侵犯知识产权等。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老实守信的品德。一个弄虚作假, 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报酬的人,是要遭人唾骂的。诚信是立人之本,是高境界的道德价值取向,做人必须有德
9、,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时代的开展呼唤着我们需要弘扬“老实守信”的美德。我们的党和政府做到了 “诚信” 就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拥护。我们的企业做到了 “诚信”,就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作为一名中学生,要想做到老实守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L努力做到说话做事实实在在,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2诚信应考,不作弊。3 .容许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不到要说明理由。4 .如果我们做错了事情,就要勇于承当责任,争取他人的谅解。老实守信是一种美德,美德是人类精神美丽的花朵,美德是做人的灵魂,让我们去精心 呵护和培育这美丽的花朵吧;老实守信会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名言赏析】教材第34页 敬人者,人恒敬之。点
10、拨:出自孟子离娄下,意思是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这启示我们尊重 是相互的,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教材第35页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点拨:出自论语,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于别人。这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教材第36页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点拨:出自史记白起王翦列传,意思是尺虽比寸长,但也有它的短处寸虽比尺短,但 也有它的长处。这启示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 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教材第39页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点拨: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一
11、句同情理解的话,就能给人莫大抚慰,增添勇气,即使 处于寒冷的冬季也会感到温暖;而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就如一把利剑,刺伤人们脆弱的心灵, 即使在炎炎夏日,也会感到阵阵的严寒。这启示我们要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 文明。教材第40页 不积蹉步,无以至千里。点拨: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不积累一步半步,就没有方法到达千里之外的地方。这 启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教材第42页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点拨:出自论语,意思是人如果不诚信,(我)不知道他还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好。这启示 我们,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 是
12、心非,就会处处碰壁,基至无法安身立世。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一框法不可违教材第46页 (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防止吗?提示:(1)因为小勤捡拾的是他人的私有财产,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违反了法律的规定, 小勤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所以他被送到派出所。(2)可以防止。如果小勤懂得法律,知道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 做什么,他就不会做违法的事情,从而也就可以防止上述行为的发生。教材第47页 上述行为是不是违法行为?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提示:镜头一中朱某捡拾他人遗失的物品不予归还,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所有权,是违法行为, 属于民事违法行为。镜头二中李某等人在公共
13、场合做出不文明行为,扰乱了体育馆的观看秩序,不仅影响和侵害 了其他观众的合法权益,还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妨害社会管理,是违法行为,属于行政违 法行为。镜头三中赵某手持利器强夺他人财物,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违法行为,属于刑事违法行 为。教材第49页 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提示:有或者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回答即可。教材第50页 根据你的经验,上述行为违法吗?说说你的理由。提示:镜头一中卖方收款却只发放一半货物违反了合同法,因为这种行为给买方造成了一定 损失,卖方应当承当违约责任。镜头二中照相馆没有经过他人同意,将他人艺术照片展出,以此招彳来顾客的做法违反了民法, 因为这种行为侵犯
14、了他人的肖像权。镜头三中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其作品,违反了著作权法,因为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著 作权。教材第52页 公安机关为什么会处分小王?提示:因为小王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扰乱了邻居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邻居的合 法权利,所以小王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分。第二框预防犯罪教材第52页 我国刑法对四百多种犯罪行为分别规定了刑罚。查阅刑法,分析图片中行为 的性质和应该承当的法律责任。提示:左上图中人的行为是盗窃他人财物,犯了盗窃罪。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 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屡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分金;数额巨
15、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 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 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者没收财产。左下列图中人的行为是在食品中非法添加食品添加剂,犯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 罪。我国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足以造成严重 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严重食源性疾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分金;对人 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分金;后 果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分金;或者没收财产。右图中三人的行为是非法拘禁他人的犯罪行为,
16、犯了非法拘禁罪。我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条 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分。教材第53页 (1)试比照分析上述行为。(2)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干吗?提示:(1) 一般违法行为较犯罪而言,社会危害性较小;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 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分的行为。(2)开放性答案。例如:强行勒索少量财物,由于情节较为轻微,社会危害不大,属于一 般违法行为;持刀抢劫,并致人重伤就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教材第54页 为什么要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的行为从重处分?提示:对暴力袭警行为从重处分,有助于减
17、少暴力袭警案件的发生,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可以更好地起到震慑和预防犯罪的作用;对暴力袭警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既是切实保障公安 民警执法权益的迫切需要,也是维护警察执法权威、法律秩序的客观要求。教材第55页 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提示:陈某通过结识一群不良青年,继而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又偷东西、打骂同学受到 学校纪律处分,偷窃财物并被公安机关拘留,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一步步从不良行为走 上了犯罪的道路。教材第57页 (1)小组以多种形式展示到的不良行为或相关案例。(2)针对不良行为制定整改措施,并填写在下表中。提示:(1)通过文字、图片或影像视频等展示到的不良行为或相关案例。(2)不良行
18、为产生原因整改措施无心学习、旷课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依法自律,防止沾染不良习气殴打同学法治观念不强增强法治观念偷窃他人财物法律意识淡薄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第三框善用法律教材第57页 (1)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2)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提示:(1)超市保安强迫小华脱下衣服接受检查,侵犯了小华的人格尊严权,因此商场应 该向小华赔礼抱歉。小华及家人应积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2)可以与商场协商,也可以向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小华的合法 权益。教材第58页 遇到类似情形,你会怎么应对?提示:针对镜头一中的情形可以报警,也可以向家长或老师寻求帮助。针
19、对镜头二中的情形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维护合法权益。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 诉。教材第59页 小峰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提示:小峰是通过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的。教材第60页 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侵害他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你会怎么做?说说你的理 由。提示:我会机智勇敢地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理由: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 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 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教材第62页:小倩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求法律援助?提示:小倩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
20、 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 法院起诉。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 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一框 我对谁负责 谁对我负责 教材第64页 回顾自己参加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下表。 提示:扮演的角色法律宣传员完成的任务向社区居民宣传我国的法律法规,催促大家养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主要收获通过活动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反响能力,学到一些新的法律知识教材第6465页L请你续写爸爸的话。提示:开放性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例如你要学会自己承当责任,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2.下面这些责任来自哪里?顾客遵守商场秩序,排队付款。这个责任来自作为家庭成员,尊老爱幼,主动承当家务
21、这个责任来自容许朋友的事一定要尽力做到,这个责任来自提示:(1)道德规范等。(2)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3)道德规范、对他人的承诺等。教材第66页 (1)在救灾过程中,哪些人承当了责任?他们分别承当了什么责任?(2)社会上还有哪些人为救灾承当责任?.(3)你可以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提示:(1)承当责任的人有:消防队员、战士、医生、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分别承当的责任有:消防队员承当了灭火抢险的责任;战士承当了救援被困群众的责任;医 生承当了救死扶伤的责任;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承当了运送救援物资和组织募捐的责任。(2)社会上为救灾承当责任的人还有生产灾区急需物资的工厂工人;为灾区捐款捐物的普 通群
22、众;为灾区运送救灾物资的司机;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等等。(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可以捐出自己的压岁钱,为帮助灾区人民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 灾区小朋友捐献书籍;等等。教材第67页 在当前的生活中:(1)哪些责任是你单独承当的?(2)哪些责任本该由你承当,却由其他人替你承当了?提示:(1)开放性答案,符合实际即可。例如,洗衣服、做作业。(2)开放性答案,符合实际即可。例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清扫卫生、倒垃圾等。教材第68页 (1)对你的生活有直接影响、由他人承当的责任,你还能列举出哪些?(2)以一项职业为例,说说履行职业责任的重要性。提示:(1)交警冒雨在十字路口执勤,履行着维持交通秩序的责任;清洁
23、工人认真清扫街道, 履行着保持道路清洁的责任;等等。(2)农民伯伯辛勤地劳作,为我们提供粮食,解决我们的温饱问题。如果没有他们的付出, 很难想象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教材第69页 (1)回顾自己没有认真履行责任的事情,分析其对自己、他人或社会可能 产生的影响。(2)分组查找有关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环卫工人等履行责任的感人故事,并相互交 流。提示:(1)事情:在过马路时没有遵守交通规那么,闯红灯。影响:受到了交警同志的批评,给其他行人的出行带来了不便,扰乱了社会秩序。(2)司机吴斌驾驶大客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时,面对突然飞来的铁块造成身体严重 挫伤的危急时刻,用惊人的毅力完成了一系列安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道德 法治 上册 教材 参考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