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学生五项管理方案(二).docx





《五中学生五项管理方案(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中学生五项管理方案(二).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五中学生五项管理方案(二)根据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 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相关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落 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双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抓 紧抓好,坚持素两教育,深化教育改,多措并举提升校内教 育教学质量,丰富课后服务供给,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努力帮助家长解决 放学后接送学生的实际困难,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落实“五项 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一、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一)认真学习教育部、XX教育厅关于“五项管理”工 作的文件,深入领会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 “五项
2、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制定阅读登记卡为落实“读物管理”,语文组教师通过集体研备筛选优秀 读物,定期向学生发布好书推荐。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 书习惯和摘抄习惯,学校还统一制作了阅读登记卡,方便学 生记录阅读中的好词佳句,班级每周一评“阅读之星”。(三)作业设计的要求科学、合理设计作业。5、加强作业完成指导。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加 强学生作业辅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提高 作业设计质量;加强作业与备课、上课等教学环节的一致性, 提高教师的作业设计能力。6、规范班级交流。学校制定班级微信群、QQ群、钉钉 群规范使用规定,班级群只能用作学校教师和家长在教育教 学方面的沟通
3、和相关紧急事项的通知,除因疫情防控等原因 有特殊要求外,严禁老师在班级群布置家庭作业。每一个群 的群主是主要责任人。7、教师要严格遵守有布置必批改的原则,对布置 的书面作业要及时进行批改、反馈。学校和教师不得要求家 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 依据,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教师要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 情,对学生作业中的问题,及时进行归因分析并反馈给学生, 调整教学设计。8、严控书面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教师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设计以听、说、读、操作和体育锻 炼为主的家庭作业。9、严控作业总量。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
4、钟,初中生书面家庭 作业不超过90分钟。学校各科作业实施三级审核制度:班主任、教研组长、教导处,每天、每周对作业的质与量、多 少进行审核,签字确认。学校定期和家长了解情况。10、督促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学校、教师对家长进行宣 传、指导,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督促学生自主 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敷衍,不利用网络手段下载作业答案。11、强化作业统筹。各年级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 学科组和年级组的统筹,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作业总量。指导 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或课后服务时间,使学生在校内完成大 部分书面作业,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挤占正常睡 眠时间。书面家庭作业每天不得超过1.5小时。12、规范
5、作业布置。加强课堂教学和作业管理,教师应 通过课堂板书方式给学生当面布置作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 业,不得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四)读物管理依据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 法的通知,在先期开展中小学图书馆图书审查清理工作的 基础上,做好选用课外读物全面排查工作。1、工作要求(1)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校长任组长,业务校长、教导处主任任副组长, 语文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 和学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 征订、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2)注重宣传,使教师、学生
6、、家长对学生课外读物 管理工作人人皆知。形成工作合力,保证工作效果。(3)严格管理,失职问责。全体教师要增强责任心,严守纪律,规范自己的行为, 凡因工作不力致使学生出现问题者,对当事人严肃问责。2、加强图书室服务能级建设,发挥主渠道阵地作用。学校要依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推荐的课外读物推荐 目录,切实做好学生课外阅读需求调研,鼓励多方推荐,提 升馆藏图书品质,充分满足学生课外阅读需求。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 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学校要明确校园书店经营管理要求。 校园书店要建立进校园读物的审核机制,严格落实管理办法 的原则标准和要求。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
7、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 适宜性把关要求。4、坚持“红线”思维,规范课外读物推荐、征订。学校严肃学生课外读物推荐、征订纪律,非经上级教育 主管部门同意学校不组织任何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学校设立违规推荐、征订学生课外读物“红线”,凡触犯者 依据学校关于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1)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的;(2)引导、暗示学生到指定书店购买图书的;(3)未经同意,组织学生、家长下载各类学习平台、 安装APP,或网上学习资料、读物征订的。5、严格读物管理。引导家长学生从正规书店选用读物, 不要选购和使用盗版读物,不要选购和使用与核心价值观相
8、违背的读物资料,净化学生用书环境。6、禁止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我校禁止教师或其他 教育机构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7、“有趣”先行持久的阅读兴趣来源于书籍的“有趣”,而不是有用。 只有读物“有趣” 了,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才能实现他们 的阅读活动,只有实现了阅读活动,才能达到“有用”的目 的。所以家长们在选择课外读物时要先考虑有趣”后考虑 “有用”。8、学校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内通过举办讲座、培 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捐赠课外读物,学校将务必明确受 捐赠课外读物来源,并进行审核把关,严禁问题课外读物进 校园。(五)手机管理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 健康发展,
9、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 工作文件要求。1、加强手机管理教育的引导。学校通过班会、校规校 纪和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学生科学理性对待 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学校 将手机管理的有关要求通过家长会告知学生家长,讲清过度 使用手机的危害性和加强管理的必要性。要求家长应履行教 育职责,加强对孩子使用手机的督促管理。2、有限带入校园。学生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及附属设备(充电器、充电宝等 及其他电子设备)带入校园。学生确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 的,须经学生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交 由班主任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学生使用时需向班主任 提出申请,
10、放学后带回家。未经允许,不可私自取回。3、做好家校合作向家长宣传XX执行“五项管理”规 定,号召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使用电子产品,减 少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频次和时间。4、做好家校合作。向家长宣传学校关于执行“五项管理”规定,号召 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使用电子产品,减少非学习目 的的电子产品使用频次和时间。5、落实管理措施。广泛听取教师、家长、学生意见, 学校拟定XX校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制度。通过国旗下讲话、 班队会、专题讲座、心理辅导等多种形式加强教育引导,让 学生科学理性对待并合理使用手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自 主管理能力,避免“一禁了之”等简单粗暴管理行为。对学 生违反手机
11、使用管理规则的行为,要注意批评教育艺术,开 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引导学生充 分感受现实生活的快乐。6、将手机管理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制定XX市XX小学 手机管理制度,明确统一保管的场所(保安室)、方式、 责任人(保安),提供必须保管装置。公开学校办公电话沟 通热线,解决学生与家长通话需求。学校办公电话对学生开 放。五、指导思想为积极落实国家教育部“双减”政策,真正实现“减负 增效“,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把 注意力聚集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上来,做到“减负不减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方案。六、保障措施(一)加强工作督导,进行责任追究全体教职工要严格
12、按照上级规定认真落实好“五项管理 ”工作,对学校的工作安排不上心、走过场的,对工作蜻蜓 点水、不认真落实的,学校将进行追责问责。(二)为深入贯彻落实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 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简称“双减”)和教育部提出的关于抓好落实中学校生 “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的相关要求, 促进“五项管理”和“双减”工作落地生根,现将推进“五 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的一封信推送给您,请您认真 阅读,积极配合,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合协同育人作用, 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结合我校实际, 特制定本方案。(三)调整小学生作息时间,推迟学
13、生上课时间,是坚 持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健康成 长规律的重要改举措。推迟上学可以确保小学生充足睡眠,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证学生精力充沛,提高学习效率;缓 解“上学早,放学早,接送难”的矛盾。我校将认真执行这 一能够提高教育服务能力的民生之举。(四)强化监督检查。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 实、措施不到位的属地、部门、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要依规 依纪依法严肃追究责任。督查结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备用方案:加强落实五项管理规定工作方案(一)为深入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的要求,切实减 轻学生课业负担,充分认识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作业管理对促 进学生健康发展和义务教育高质量发
14、展的重要意义。特制定 XX校作业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以“”思想为指导,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以课程创新为契机”, 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切实减轻学 生过重的作业负担,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全面推进 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二、工作目标加强学生作业布置科学性、合理性规范要求,确保作业 总量不超标;加强学生睡眠及午间休息管理,确保学生睡眠 充足;加强学生手机进校园管控,确保必要时学生能和家长 正常沟通交流;加强学生读物排查清理,确保学生养成良好 阅读习惯;加强体质管理,确保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三、工作原则(一)正面教育、及时引导;教育为
15、主、处理为辅;(二)坚持基础性和科学性并重的原则。学生的作业布 置要基于课程标准、关注核心素养、体现课程性质。(三)保护合法权利、尊重学生人格;强化家校共育、 校内校外并重。(四)坚持目标导向和评价导向原则。准确把握“五项管理”核心要义,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 确保正确的教育发展方向,全方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四、重点任务(一)体质管理1、落实体育课。我校按照国家颁布的课程计划,开齐、 开足体育课程,一二年级每周4节体育课,三至六年级每周 3节体育课,并按照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育课程常规的要 求开展好体育教学工作,不挤占或挪用体育课。2、初中小学长期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阳光体育运动, 保证学生每天锻
16、炼一小时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不断强化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管理,同时以阳光体育运动为 抓手,打造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特色”;抓好各类体育竞 赛活动,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奠定良好基础。3、创新体育特色课开设足球、篮球、羽毛球、花样跳 绳等体育特色技能课,指导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4、加强体质健康测试。我校每学期都对每名学生的体 质健康进行测试,数据上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网,并建立学 生体质健康档案。5、学校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体育与健康教 育课程,保证1-2年级每周4课时,3-6年级每周3课时。6、综合防控近视。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 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
17、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 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避免不良用 眼行为,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 一拳、一寸”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7、中小学校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配 齐体育专任教师;制订大课间体育活动及每天锻炼1小时方 案,并有效落实;制订针对雨雪天气的室内体育活动计划; 学校开展全员运动会、体育竞赛等活动;做好学生近视防控, 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每学期开展2次全覆盖视 力筛查;对近视防控情况进行跟踪、分析,确定推进举措。8、完善体质健康管理评价考核体系(1)要严格落实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要求,每
18、学期对学生一次视力检测。1、学校各备课组必须坚持每周研究一次学生作业布置。 作业要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进度,在作业内容、数量、要求 等方面,经过组内成员集体讨论,提出学生作业周布置计划。 最后由教务处和年级主任进行审批。2、丰富作业形式,按照“五育”并举为方针,每天要 布置一定量的书面家庭作业外,也要布置一定数量的阅读作 业、家务劳动和体育锻炼,每周布置一个音乐、美术方面的 实践性作业。把预习类作业、巩固类作业与阅读、探究、实 践、合作、体验等类型作业相结合。3、尊重学生学习上的差异性,给学生分层设置选择的 权利。提倡必做作业+鼓励性作业+拓展性作业”模式, 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四)实施
19、家长开放制度1、家长开放日应精心准备。2、家长开放的照片应当择优质的打印出来,相关文档 应存档二年以上。3、通过开放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学员在校的生活, 学习情况,提升教育理念,促进家校沟通,家校共育。4、家长开放口前一周应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把开放日 信息传达给家长,力求家长出勤率达到95%以上。(2)将体育竞赛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3)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及时将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 结果和健康体检结果反馈家长,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4)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学校的评价考核体系。(5)建立日常参与、体育锻炼和竞赛、健康知识、体 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9、设计个性化体育作业
20、围绕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 每周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个性化体育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专 项训练。针对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目标和 训练量,学生根据自身素质选择完成当日训练任务。10、大课间体育活动必须确保活动内容(1)大课间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内容的安排要根据学 校实际以及季节、气候的情况确定。做好体育、艺术2+1项 目练习,学校要教育学生懂得锻炼身体的重要性,指导学生 运用正确的锻炼方法。(2)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结合学生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把耐力、力量、柔韧等素质 的发展作为重要的、突出的内容,切实提高特殊学生的体质 健康水平。(3)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除组织学
21、生认真做好市、区 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部分外,应结合季节特点、学校特色和场地情况,适当增加简便易行、面向全体、实效性强、较为 安全的集体活动内容。(二)睡眠管理1、加强作业管理。每天书面作业时间按照要求严格执 行,21:20前应准时就寝。严格落实学生作业、学习不接触 电子屏幕。告知并督促家长保证学生按时就寝、不熬夜,对 超过就寝时间仍未能完成的作业,允许学生隔天补交,对长 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进行针对性帮助和辅导,必 要时调整作业内容和作业量,避免学生回家后作业时间过长 挤占正常睡眠时间。每月开展专项工作调研,及时反馈,落 实整改措施。2、睡眠的管理与监督加强学生睡眠时间的监督。班主任通
22、过家长加强对学生 睡眠情况的监控,把好关,形成学生个人备案。定期开展有 关睡眠情况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提出相 应整改意见。3、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10小时,家校共育,确保小学生 充足睡眠时间。4、明确学生睡眠时间要求。根据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 特点,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学校、家庭及有关方面应共同 努力,确保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5、家校合作关注学生就寝时间保持足够的睡眠,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睡 眠不足使得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会影响大脑的反应敏感 度、记忆力、思维能力,也影响学生的情绪,坚持劳逸结合、 适度锻炼,确保身心放松,按时安静就寝。定期开展家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生 管理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