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今异义实词重点练习(共30个附参考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今异义实词重点练习(共30个附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古今异义实词重点练习(共30个附参考答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语文古今异义实词重点练习班级_考号姓名总分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并准确填出词义。1.哀伏惟哀其所缺乏,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节选自韩愈上 张仆射书)(1)译文:(2)不是所有的“哀”都是“哀伤”意,如上文中的“哀”就是“”意。2 .险然怒谏而激乱生祸者,累累皆是:纳谏而悔过行道者,不能百一。何者?皆以辞语迂险,指 射丑恶,致使然也。夫迂险之言,近于诞妄;指射丑恶,足以激怒。(节选自杜牧与人论谏书)(1)译文:(2)不是所有的“险”都是“险恶”意,如上文中的“险”就是“”意。3 .亲主父曰:“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身不得遂,亲不以为子,昆弟不收,宾客弃我,我厄日
2、久 矣。(节选自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1)译文:(2)不是所有的“亲”都是“亲人”意,如上文中的“亲”就是“”意。4 .报(司马芝)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 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节选自三国志魏书)(1)译文:(2)不是所有的“报”都是“报告”意,如上文中的“报”就是“”意。5 .趣城陷,贼缚云(花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 盍趣降! ”贼怒,碎其首。(节选自明史花云传)(1)译文:(2)不是所有的“趣”都是“兴趣”意,如上文中的“趣”就是“”意。6 .扰故太子少师清献赵公,既
3、薨之三年,其子帆除丧来告于朝曰:“先臣既葬,而墓隧之碑无名 与文,无以昭示来世,敢以请。天子曰:“嘻,兹予先正,以惠术扰民如郑子产,以忠言摩士 如晋叔向。”乃以爱直名其碑,而又命臣轼为之文。(节选自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1)译文:(2)不是所有的“扰”都是“干扰”意,如上文中的“扰”就是“”意。7 .方双节堂庸训者,龙庄居土教其子孙之所作也。居士扃(关闭)户养病,日读颜氏家训 袁氏世范,与儿辈讲求持身涉世之方,或揭其理,或证以事。(节选自汪辉祖双节堂庸训自序)(1)译文:(2)不是所有的“方”都是“方圆”“方正”意,如上文中的“方”就是“”意。8 .知种放与母俱隐终南豹林谷之东明峰。淳化三年,
4、陕西转运宋惟干言其才行,诏使召之。其母 恚日:“常劝汝勿聚徒讲学,身既隐矣,何用文为?果为人知而不得安处,我将弃汝深入穷山矣。” 放称疾不起。其母尽取其笔砚焚之,与放转居穷僻,人迹罕至。太宗嘉其节,诏京兆赐以缗钱使 养母,不夺其志,有司岁时存问。(节选自宋史种放传)(1)译文:(2)不是所有的“知”都是“知道”“了解” “掌管”意,如上文中的“知”就是“音o9 .访元载当国久,益恣横。栖筠(指传主李栖筠)素方挺,无所屈。帝欲相栖筠,惮载辄止。然有 进用,皆密访焉,多所补助。栖筠见帝猗违不断,亦内忧愤。(节选自新唐书李栖筠传)(1)译文:不是所有的“访”都是“访问”意,如上文中的“访”就是“”意
5、。10 .币抱真(指传主李抱真)沉断多智计,尝欲招致天下贤俊,闻人之善,必令持货币数千里邀致之。 至与语无可采者,渐退之。(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二)(1)译文:(2)不是所有的“币”都是“货币”意,如上文中的“币”就是“”意。11 .悲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 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1)译文:(2)不是所有的“悲”都是“悲伤”“悲哀”意,如上文中的“悲”就是“”意。12 .谅彭时,字纯道,安福人。天顺元年,(帝)命入阁,兼翰林院学士。而帝方向用李贤,数召贤 独对。贤雅重时,退必咨之。时引义争可否,或至失色。贤
6、初小忤,久亦服其谅直。(节选自明史彭时传)(1)译文:(2)不是所有的“谅”都是“原谅”“谅解”意,如上文中的“谅”就是“”意。13 .物傅祗字子庄,早知名,以才识明练称。及赵王伦辅政,以为中书监,常侍如故,以镇众心。 祗辞之以疾,伦遣御史舆祗就职。王戎、陈准等相与言曰:“傅公在事,吾属无忧矣。”其为物 所倚信如此。(节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七)(1)译文:(2)不是所有的“物”都是“事物”“外物”意,如上文中的“物”就是“”意。14 .中十年,(李绛)出为华州刺史。宝历初,拜尚书左仆射。绛以直道进退,望冠一时,贤不肖太 分,屡为谗邪所中。文宗立,召为太常卿。(节选自新唐书李绛传)(1)译文:(2
7、)不是所有的“中”都是“中间”“内心”意,如上文中的“中”就是“”意。15 .存四年正月,诏崇古(指传主王崇古)总督宣、大、山西军务。崇古禁边卒阑出,而纵其素通寇 者深入为间。又檄劳番、汉陷寇军民,率众降及自拔者,悉存抚之。(节选自明史王崇古传)(1)译文:(2)不是所有的“存”都是“存在”意,如上文中的“存”就是“”意。16 .构昭俭(指传主杨昭俭)美风仪,善谈名理,事晋有直声。然利口喜讥普,执政大臣惧其构谤, 多曲徇其意。(节选自宋史杨昭俭传)(1)译文:(2)不是所有的“构”都是“构建”意,如上文中的“构”就是“”意。17 .诛希亮(指传主陈希亮)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
8、严惮之。见义勇发,不计 祸福。所至,奸民猾吏易心改行,不改者必诛。然出于仁恕,故严而不残。(节选自宋史陈希亮传)(1)译文:(2)不是所有的“诛”都是“杀”意,如上文中的“诛”就是“”意。18 .廉(1)今之君子那么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节选自韩愈原毁)译文:(2)概(指传主熊概)用法严,奸民惮之。宣德二年,行在都御史劾概与春(指另一人物叶春) 所至作威福,纵兵扰民。帝弗问,阴使御史廉之,无所得,由是益任概。(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七)译文:不是所有的“廉”都是“廉洁”意,如上文中的“廉”就是“”意,上文 中的“廉”就是“”意。19 .贷(陈公弼)徙知
9、庐州。虎翼军士屯寿春者以谋反诛,而迁其余不反者数百人于庐。土方自疑不 安。一日,有窃入府舍将为不利者。公笑日:“此必醉耳。”贷而流之,尽以其余给左右使令, 且以守仓库。(节选自苏轼陈公弼传)(1)译文:(2)不是所有的“贷”都是“借贷”“借出”意,如上文中的“贷”就是“”意。20 .俭(1)遵路(指传主吴遵路)条奏十余事,语皆切直,忤太后意,出知常州。尝预市米吴中,以备 岁俭,已而果大乏食,民赖以济,自他州流至者亦全十八九。(节选自宋史吴遵路传)译文:(2)王贵妃薨,久不卜葬,正春(指传主翁正春)以为言。命偕中官往择地,得吉。中官难以烦 费,正春勃然日:“贵妃诞育元良(指太子),奈何以天下俭之
10、? ”奏上,报可。(节选自明史翁正春传)译文:不是所有的“俭”都是“节俭”意,如上文中的“俭”就是“”意,上文 中的“俭”就是“”意。21 .憾安童,木华黎四世孙,霸突鲁长子也。四年,执阿里不哥党千余,将置之法。安童侍侧,帝 语之日:“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 ”对日:“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 将何以怀服未附? ”帝惊日:“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由是深重之。(节选 自元史列传第十三)(1)译文:(2)不是所有的“憾”都是“遗憾”意,如上文中的“憾”就是“”意。22 .短二十三年夏,中书奏拟漕司诸官姓名,帝日:“如平章、右丞等,朕当亲择,余皆卿等职也。” 安童
11、奏日:“比闻圣意欲倚近侍为耳目,臣猥承任使,假设所行非法,从其举奏,罪之轻重,惟陛 下裁处。臣谓锭选之法,自有定制,其尤无事例者,臣常废格不行,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 察。”帝日:“卿言是也。今后假设此者勿行,其妄奏者,即入言之。”(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十三)(1)译文:(2)不是所有的“短”都是“长短”意,如上文中的“短”就是“”意。23 .邀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指传主宇文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 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截,贵每奋击,辄破之。(节选自周书宇文贵传)(1)译文:(2)不是所有的“邀”都是“邀请”意,如上文中的“邀”就是“”意。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语文 高考 复习 古今 实词 重点 练习 30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