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docx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门头沟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语文试卷.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门头沟区2022-2023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样卷八年级语文2022. 12考 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人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须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知 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和草稿纸一并交回。一、 基础运用(共16分)学校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请你用正楷字书写本次活动的主题:(2分)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
2、技艺、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 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灿烂文明,传承 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ydn)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要系统梳理文化资源,让【甲】在禁宫里的文物、【乙】在广 阔大地上的遗产、【丙】在古 (j I)里的文字都活起来。(1)在这段文字横线处根据拼音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沿籍B.沿藉C.延籍D.延藉(2)根据语境,在甲乙丙三处分别填写词语,正确一项是(2分)A.收藏
3、书写陈列B.收藏陈列书写C.陈列收藏书写D.陈列书写收藏3.本次活动的橱窗里将要展出的一段文字,小编辑对于其中的两个标点符号拿捏不准,请你帮 助他选出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甲】物质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 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 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 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 活密切相关【乙】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
4、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等。A.【甲】句号【乙】冒号B.【甲】逗号【乙】冒号C.【甲】句号【乙】顿号 D.【甲】逗号【乙】顿号4 .参观完世界文化遗产一一河南登封的少林寺,有位同学写下了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 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下上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上联:一苇启宗门 下联:九年传冷坐A.渡江禅心面壁法渚B.渡江法渚面壁禅心C.面壁禅心渡江法渚D.面壁法渚渡江禅心5 .学校留言板上,同学们写下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和思考,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 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财富,弥足珍贵、不容损毁。B.对文化遗产有
5、效保护,不但可保存和传承祖先创造的文化财富,而且能体现出本民族文 化的独特性,丰富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保持文化的延续性。C.中国文化遗产是世界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内涵及意义不可思议。D.保护文化遗产,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6.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自2006 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调整设立为“文化和 自然遗产日”。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文化遗产日”既表达了我们保护文化遗产的决心,又表明了我们对历史和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千百年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祖先繁衍
6、生息,创造了足以令 世人赘叹的灿烂文化。这些丰厚的遗产见证了国家和民族的起起落落,记录了世事变迁。正是 在历史和文 化的孕育中,我们民族才具备了卓绝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因而,保护好文化遗产乃是历史赋予 我们的 的使命。通过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可以_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使民族的灵魂在每个人 的心中扎下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分五批公布了 127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近,国务院又核定并公布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080 处),并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名录的公布,显示了我们在文化遗产的调 查、评估、保护等多方面工作机制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也体现了我们一
7、直以来坚持不懈地努力。(1)为文段中两处横线选填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o (2分)A.义不容辞发扬和继承 B.义无反顾继承和发扬C.义无反顾 发扬和继承 D.义不容辞继承和发扬(2)文段中画线语句作为总领句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2分)答: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默写。(5分).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7 .古诗名句,往往可以使我们感受到诗人在特定境遇下的情怀或思考。从饮酒(其五)的 “,悠然见南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陶渊明躬耕田园时的闲情逸致;从 春望的“感时花溅泪,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杜甫困居长安时的忧国忧民;从赤壁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中,我们可以感
8、受到杜牧借史抒怀 时的哲思感慨。8 .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并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o(-)阅读黄鹤楼,完成10-12小题。(7分)黄鹤楼崔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9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o A.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借仙人乘鹤远去的传说,给黄鹤楼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B.颔联中“空悠悠”有“空荡荡”之意,表达了作者因漂泊在外内心的孤独寂寞之情。C.颈联写出了登楼所见之景,天气晴好,汉阳的树木清晰分明,鹦鹉洲上草木荒芜衰败。D.
9、尾联末句描绘了江上暮蔼迷蒙,仿佛笼罩着烟雾一般的景象,作者内心的愁结也因此景而更浓。11 .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O.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 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 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3分)答:(三)阅读文言文,完成13-15题。(共8分)【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
10、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节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下山二里,循旧路,向五老峰。汉阳、五老,俱庐南面之山,如两角相向,而犁头尖界于中,退于后, 故两峰相望甚近。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余始至岭角,望峰顶坦夷,莫详五老面目。及至峰顶,风 高水绝,寂无居者。因遍历五老峰,始知是山之阴,一冈连属;阳则山从绝顶平剖,列为五枝,凭空下坠者 万仞,外无重冈叠嶂之蔽,际目视野甚宽。然彼此相望,则五峰排列自掩,一览不能兼收;惟登一峰,则两 旁无底。峰峰各奇不稍让,真雄旷之极观也!(节选自徐霞客游庐山日记).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山川
11、之美B.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俱庐南面之山一览不能兼收天之骄子嫉贤妒能不毛之地难能可贵C.实是欲界之仙都D.自康乐以来人非*妄自菲薄*始知是山之阴实事求是 则五峰排列自掩泰然自若 12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翻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杂乱的鸣叫声。理解:此句描写动景,为画面增添了灵动感,突出了猿、鸟鸣叫声的不和谐。【乙】自汉阳计之,且三十里。翻译:从汉阳开始计算路程,将近三十里。理解:写出了到达五老峰路途遥远,无近路可抄,为下文描写五老峰做铺垫。13 .甲乙两文都写到了山。甲文中陶弘景通过“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市 门头沟区 2022 2023 学年 年级 学期 期末 调研 语文试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