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好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综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3年好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综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好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综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x(4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央电大期末复习指导综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科学。2 .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是其所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3 .刑法的两个显著特点是(阶段性)和(法律性)。4 .我国刑法的任务就是运用(刑法)打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5 .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组成)与(结构)。6 .刑法条文中用转折词“但是”所引的内容在学理上称为(但书),它表达对前段 的(补充)、对前段情况的(例外)或者是前段情况的(限制)。7 .根据解释的效力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学理解 释)。8 .根据解释的方法不同,刑法解释可以分为(文
2、理解释)和(论理解释)。9 .立法解释是指(立法机关)对刑法规范含义所作的解释。10 .在我国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11 .我国刑法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合用刑法 人人平等原则)。12 .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的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法按照法律定 罪处刑,法律(未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13 .按照合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合用法律)上一律平 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14 .按照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刑)和(承担责任)相适应。115 .
3、连续犯,是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一的犯罪故意,连续多次实行数个(性质相 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罪名的犯罪形态。116 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行某种犯罪(即本罪),而(方法、行为)或者(结 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即他罪)的犯罪形态。117-刑事责任就是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犯罪人)应当承受而(司法机关)也 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否认评价和制裁标准。118 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与(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既是(犯罪)的后 果,又是(刑罚)的先导。119 .(刑罚)是刑事责任的的重要体现形式。120 0 .刑事责任具有(谴责性、法律性、惩办性、人身专属性)等基本特性。121 .刑事责任的法律
4、根据是(犯罪构成),事实根据是(行为)。122 .刑罚,是指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合用的(限 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123 3 .刑罚的合用对象是(犯罪人)。124 .刑罚的目的在于防止犯罪,涉及(特殊)和(一般防止)。125 .我国刑法规定的主刑种类有(管制、拘役、有期、无期徒行、死刑)。126 .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长不得超过(3年)。127 7.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 1日折抵刑期(2日)。128 .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
5、能超过 (1 年)。129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130 .有期徒刑的期限,为(6个月)以上,(2023)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 过(2 0 23 )o131 1.无期徒刑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与劳动)并接受教育 改造的刑罚方法。132 .死刑只合用于(罪行严重)的犯罪分子。133 3 .犯罪的时候(不满18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妇女),不合用死刑。134 .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假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 时宣告缓期(2年)执行。135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假如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 意犯罪),2
6、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136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假如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确有重大立 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20 2 3)以上(20 2 3)以下有期徒刑。137 7 .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从判决(判决)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 期徒刑的刑期,从判决(拟定)之日起计算。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死 缓期满)之日起计算。138 .刑法典规定的附加刑的种类有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以及驱逐 出境。139 9.判处罚金,应当根据(情节能力)决定罚金数额。140 .对于被判处(无期、死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141 .独立合用剥夺政治权利
7、或者判处有期徒刑、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 政治权利的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1 4 2.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14 3 .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 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相应地改为(3年)以上(2023)以下。144 .没收财产,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所有强制无偿地收归 国有的刑罚方法。145 .驱逐出境是一种专门合用于(犯罪外国人)的特殊的附加刑。146 .非刑罚解决方法重要涉及责令具结悔过、(赔理道歉)、补偿损失,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行政处分等14 7.我国刑法中的量刑的情
8、节涉及(法定)和(酌定情节)两大类。1 48.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序),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14 9.要做到对的裁量刑罚,必须遵循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的原则。150 .常见的酌定情节重要有犯罪的动机、(手段)、犯罪的时间、地点、(侵害 对象、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态度、损害结果)等。1=151 .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3高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152 .累犯分为(一般)和(特殊累犯)两种。153 . 一般累犯,是指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
9、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 以后(在法定期限内,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1 5 4.特别累犯,是指因犯危害国家安全罪受过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 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分 子。155 .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156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以后(自动投案、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157 .被采用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和(服刑法),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 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属于特别自首,亦称准自首。158 8 对于自首的犯罪59-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犯罪较轻的可免 去处罚。159 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别人
10、罪行),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 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160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者免去处罚。161-我国刑法对数罪并罚基本上是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同时兼采(吸取)原则 和(并科)原则中的合理因素。162-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人所犯数罪中有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并罚 时采用(吸取)原则。16 3.行为人所犯数罪中,分别判处两个以上(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行) 的,并罚时采用限制加重原则。164、对行为人所犯数罪除判处主刑,还判处有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165 一般缓刑的合用对象是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行)的犯罪分子。166 .特殊缓刑
11、制度,就是指在(战时)对于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行没有(现实危 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刑罚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消原判 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167 .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 月)。168 .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但不能少于(1年)。169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单位、 组织)予以配合。170 0.缓刑考验期满,假如没伯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 行),并公开予以宣告。171 .减刑的合用对象是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无期徒刑)的犯
12、罪分子。172 2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一半;判处无期 徒刑的,不能少于(2 0 2 3)O.对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1 7 4.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17 5.假释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176.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 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177.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未执行刑期)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考验期为2 0 23。17 8.时效,一般分为(追诉)和行刑时效两种。179.法定
13、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通过(5)年,不再追诉。180.法定最高刑为2 02 3以上有期徒刑的,通过(15)年,不再追诉。18 1.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通过(20)年,不再追诉。假如(20)年之 后必须追诉的,必须报请(最高检院)核准。182.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备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案)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183.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备案 而不予备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18 4.在通常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 续状态的,追诉期限从(终了)之日起计算。
14、185.在时效中断的情况下,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18 6.赦免分为(大赦)和(特赦)两种。二、选择题(涉及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D)A.犯罪 B.一切违法行为C.犯罪和刑事责任 D.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我国刑法的斗争对象是(C )A. 一切违纪违规行为B . 一切违法行为C . 一切犯罪行为D, 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1 .刑法规定:“合法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导致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去处罚”。这里的“但书”表达的是(B )A.对前段的补充B.对前段的限制C.对前段的强调D .对前段的例外2 .下列机关中,(B、C)有
15、权进行司法解释。A.公安部 B.最高人民法院C.最高人民检察院D.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分为(C、D)A.限制解释B.学理解释C.司法解释D.立法解释.刑法第9 3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这种情况属于)。A.论理解释 B.文理解释 c.司法解释3 .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有(A、B、D)。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D.合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4 .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A )0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称原则C.合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 .罪责自负原则.我国刑法解决刑法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的
16、原则是(D )。A.属地原则B.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为辅C.属地原则力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D.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I 0.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C)。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有居所11 .下列人员中,(A、B、D)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管刑法 规定的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有期徒刑,均受我国刑法管辖。A.某工业局局长B.某武警总队文工团演员C.某表演公司的演员D.某部办公厅秘书1
17、2 .世界各国关于解决刑法溯及力问题的重要原则有(A、B、C、D)o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D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1 4.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B、D)oA.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B.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D .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刑法的处刑比当时的法律轻5 .犯罪的本质特性在于它是(A) oA.危害社会行为B .违反法律的行为C.触犯刑律的行为D .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1
18、 6.按照(C),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A.犯罪行为的多少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多少C.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D.犯罪所直接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1 7.按照(B),犯罪客体分为简朴客体和复杂客体。A.犯罪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大小B.犯罪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C.犯罪行为对具体社会关系的侵犯次数D.犯罪对象的多少18. 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属于(A)。A. 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简朴客体 D.复杂客体19、(C)是刑法对犯罪进行科学分类的基本依据。A.犯罪对象 B.简朴客体 C.同类客体 D.直接客体20 .在犯罪客观方面的诸多事实特
19、性中,(A)是一切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必备要 件。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C.犯罪的时间、地点 D.犯罪的方法21 .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B)o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作为与不作为C.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D .积极行为与被动行为2 .我国刑法规定,(C)的人犯罪,应当负完全刑事责任。A.已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6周岁 D.已满18周岁2 3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属于(C)刑事责任能力的人。A.完全B.完全无 c.相对无 D.减轻.我国刑法规定(B)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C.已满1
20、 6周岁不满1 8周岁 D.不满18周岁24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D)处罚。A .从轻B.减轻c .从轻或者减轻 D.从轻、减轻或者免去25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B、C)的,应当负刑事责任。A.盗窃罪 B.抢劫罪 c.放火罪D.敲诈勒索罪2 7.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故意伤害别人致人轻伤的,(B)刑事责 任。A.应当负 B.不负C.可以负 D.应当减轻28 .犯罪目的只存在于(B)的犯罪中。A.故意B.直接故意C.间接故意 D.既遂29 .没有实际不法侵害行为发生,行为人误认为受到侵害而采用“防卫”行为, 导致别人损害的,刑法理论上称为(B)。A.防卫不适时
21、B.假想防卫C.防卫过当D.故意犯罪30 .故意用言语行动挑逗、刺激对方,诱使对方一方面进行不法侵害,然后以合 法防卫为借口,借机加害对方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OoA.防卫过当B.提前防卫 C.防卫挑拨D.事后防卫3 1 .防卫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C)处罚。A.应当从轻或者减轻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c.应当减轻或者免去D.可以减轻或者免去3 2.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C)处罚。A.酌情减轻或者免去B.酌情免去或减轻C.减轻或免去D.免去或者减轻3 3.某甲与某乙素有仇恨,为了报复,某甲在日记中写下了对某乙的诅咒,并 表达一定要杀死某乙,还在日记中列出了几种杀人手段。某中的行为
22、属于(B)oA.犯罪预备 B.犯意表达A.犯罪预备 B.犯意表达C.犯罪中止 D.犯罪未遂15 .刑法的空间效力就是指刑法对(地区)和对(人)的效力,亦即解决(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16.世界各国立法关于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的重要原则有(属地、属人、保护)和(普遍)原则等几种1 7.我国刑法解决空间效力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主, 兼采(属人、保护)和(普遍原则中合理因素)。18 .根据属地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 的以外,都合用我国刑法。凡在我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合用我国开I法。19 .根据属地原则,犯罪的(行为)或者
23、(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 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即受我国刑法管辖。20 .根据属人原则,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合用我国 刑法,但是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21 .(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管我国刑法规定该罪的最高刑是否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合用我国刑罚。22 .根据(保护)原则,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合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 不受处罚的除外。23 .根据普通管辖权原则,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中央电大 期末 复习 指导 练习题 参考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