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x





《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语文试卷-学生用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语文试卷学生用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来源】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第12题6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由于月球绕地球公转与月球自转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的一面总是背对着地球,这一面称为 月球背面。人类在地球.上始终无法看到月球背面。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包括着陆 器和玉兔二号月球车,成功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并开展就位探测和巡视探测。人类此 前的所有登月活动都是在月球正面完成的,嫦娥四号创造了历史。嫦娥四号着陆于月背的南极一一艾特肯盆地。与相对平坦的月球正面不同,月背地形更为复 杂,几乎全是环形山和古老的陨石坑,更
2、接近月球最原始的面貌。玉兔二号在月背巡视,开展地 形地貌测量、浅层结构和矿物成分探测,将为人类研究月球矿物质结构和太阳系起源提供更为丰 富的第一手资料。同时,由于月球自身对月背形成天然的屏障,没有来自地球的各种辐射干扰, 可以为各类天文观测提供难得的纯净环境,填补地面射电观测的诸多空白。在嫦娥四号探测器登陆月背之前,前苏联与美国虽然已完成了月背的成像工作,但一直没有 航天器造访这片古老的神秘之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通信障碍。由于月球自身的阻挡,地球上 的测控站无法与月背建立无线电通信联系,也就无法对着陆月背的航天器进行测控。为解决这一 难题,必须建立一座连接地球和月背的通信基站。经过专家们的反
3、复论证,最终决定在环绕“地 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轨道上放置一颗“鹊桥”中继星。“地月拉格朗日L2点”是地月系统 中的五个平动点之一,位于地球至月球连线的延长线上,与地球、月球的位置相对固定。L2点特 殊的动力学特性和在三体问题中相对固定的几何位置,决定了它在停泊中转、中继通信、天文观 测、星际转移等深空探测任务中,具备独特的工程应用价值。“鹊桥”中继星是我国也是世界首颗地球轨道外的专用中继卫星,2018年5月21日发射后, 在地面的控制下,完成了地月转移、月球借力转向、Hal。轨道捕获等关键控制,成功实现了沿 Halo轨道的飞行。在完成在轨精度和指向测试后,“鹊桥”具备了实现地面测控站
4、和月背数据中 继的能力。这座通信桥梁的架通,使我国航天器的月背软着陆最终从美好的设想变为现实。(取材于李潇帆、式勇江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嫦娥四号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在艾特肯盆地着陆的探测器。B.月背更接近月球的最原始面貌,因此更有利于天文观测。(3)作者理解的音乐和美术分别包含哪些内容?请概括说明。(4)音乐和美术对作者的成长及认识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五、语言基础运用(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来源】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第22题5分语言基础运用。让群众早日摆脱贫困,是中阳县的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中阳县采用鼓励贫困户加入合 作社或龙头企业窖四种模式,建立
5、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贷款发放,贫困户获得用于创收 的生产资金。通过产业扶贫,保障贫困户每年有稳定的收益。中阳县还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 济破零增收,借助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服务企业、购买服务裔四种措施,确保贫困村集体收入 全部达到五万元以上。通过全力奋战,中阳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两句中的“中阳县”都可以改为“该县”。B.两句中加点的两个“等”字,用法一样。C.文中三个“通过”,唯有一个可被换为“经过”。D.将置于两句之间,文段会变得更连贯。(2)文段中两句结构不同,请在中添加一个词,使之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与结构一致,将 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六、微写作(
6、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选做1小题)13、【来源】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第23题10分微写作。有的同学觉得阅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读缩 写本或连环画省时省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14、【来源】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第23题10分微写作。学校举办“生活技能大赛”,同学们可展示烹饪、插花、做手工、修器具等技能。请你介绍 一项自己擅长的生活技能。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150字左右。15、【来源】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第23题10分微写作。请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快递小哥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要求
7、:感情真挚,有形象。小诗不超过150字,抒情文字150字左右。七、写作(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0分,选做1小题)16、【来源】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第24题50分按要求写作。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 斗卫星导航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它们共 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材料中“每一颗都有自己的功用”,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 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17、【来源】2020年高考真题
8、北京卷第25题50分按要求写作。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 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700字。1、【答案】(1)A;C;2、【答案】(1)D;B;(3)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实现月面软着陆,为玉兔二号实现月背软着陆并开 展巡视探测工作奠定了基础。2018年5月21日,“鹊桥”中继星成功发射,为玉兔二号实现月背软着陆提供了必要条件,并 使地面控制人员顺利操控玉兔二号
9、月球车成为可.能。3、【答案】(1)A;B;D;(4)B;(5)(我们)两家难道不以尽快分到赵氏的地盘为利(吗?)(6)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跑4、【答案】(1) “生而知之者”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天生就聪明智慧的人);“不知而作之 者”是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不知其然而盲目创作的人)。(2)途径:学习研究古代文化;增广见闻,择善而从:注重实践,掌握多种技艺。启不:略。5、【答案】(1)B;D;(3)桃树为诗人亲手所种,是家的象征。桃树不断长高,是时光流逝的象征。桃树是抒情的线索,诗人由酒楼边的桃树想到家乡桃树下的儿女。桃树是构造意境的要素,酒楼春景、娇女流泪、儿女行走,这些画面都包含桃树,
10、形成优美的 意境。6、【答案】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7、【答案】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8、【答案】夙兴夜寐;靡有朝矣;9、【答案】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10、【答案】心比天高:晴雯撕扇/晴雯笑骂秋纹。灵巧:晴雯病补雀金裘。毁谤生:王善保家的毁谤晴雯,王夫人下令抄检大观园。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死后,宝玉写芙蓉女儿诔。11、【答案】D;B;(3)作者理解的音乐包含:自然之声、日常生活之声、作曲家谱写的乐曲。作者理解的美术包含:动植物的生命形态、民间工艺美术、都市工艺美术。(4)成长:自幼年起,音乐和美术丰富了作者的生命体验,和他的成长密不可分,起到教育作 用;进入都市后,音乐帮助他调
11、和工作、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及内心冲突;音乐作为一种向上、向 善的力量,给他生命以方向感、归宿感:在他困顿时,音乐给他生命以力量和信心回复。认识生命:作者从音乐中认识自己的生命,从美术中认识其他的生命:美术使作者体会到微小 生命的完整自足性;理解工艺美术中包含的制作者的素朴的心。12、【答案】(1)C;(2)通过贷款发放,保障/保证/确保/比/使/使得贫困户获得用于创收的生产资金。 13、【答案】【示例一】同意。“小人书承载了大部头”,我国传统连环画的创作者们都是本着 尊重原著、尊重历史的原则和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态度来创作连环画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心 血,在“大部头”文学性的基础上又增加了 “小人
12、书”的艺术性,从而使得这一阅读载体在我国 经久不衰,后蒙了一代代人。【示例二】不同意。“小人书”阅读是带有极强的目的性和功利色彩的,虽然省时省力,但对一 个真正的阅读者而言,其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各种文凭或者是形形色色的证书,而是为了安顿心 灵与澄明思想,丰富内心生活与透亮内心世界。因此,只有不受阅读速度制约的入心入脑的品 读,才会让人真正获得阅读的尊严和阅读的信心。【4、【答案】【示例】将衣服叠成方块状是生活中最常见的做法,这种叠法美观方便且实用。具 体叠法就是大家所说的“三点一线”。找准衣领纵向线上的三点,分别是衣领处一点、中间点以 及衣角尾部点。一手捏着衣领的点,一手捏着中间的点,将衣领的
13、点和尾部的点相重叠,将衣服 拉起抖动整理,最后将露在外的袖子会进去。学会“三点一线”的叠法,登衣服只需三秒钟, 快、准、美。15、【答案】略16、【答案】每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巨鹿非一木所能支,横流非独柱所能砥。”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一生有1000余项发 明和专利,80岁时还在申报发明专利,其创新能力不可谓不强。但他在“协同创新”问题上一直 固执己见,不肯与具有“交流电发电”优势的威斯汀豪斯电器公司合作,致使自己的爱迪生电器 公司破产倒闭,败涂地。而威斯汀豪斯电器公司却因善于协同创新,越做越强,至今依然在发 展壮大。史学家朱克曼作过一个统计,从1990年以来共有300余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
14、,其中有多达 2/3是与别人合作进行研究的;在诺贝尔奖设立后的头25年,合作研究获奖的人数占41%;在第 二个25年,这一比例上升至65%;而第三个25年,这一-比例已达到79%。朱克曼进而大胆推 测,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科学研究的规模将越来越大,科学研究的方式将逐步由个体研究发展 到集体研窕、国家研究甚至是国际研究。事实证明“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而今 “协同”已成发展大势,创新展示无穷魅力。高科技时代,更加重视强强联合,协同发展。美国 实施的“曼哈顿工程”,汇集了奥本海默、费米、泰勒等一大批科学泰斗及成千上万名优秀的科 学家和工程师,先后有公司企业50余万人参与此项工程,有力
15、地推动了一系列新兴高科技产业的 发展,并使其尖端军事科技发展遥遥领先于世界。协同创新,是时代所需,更是打赢的呼唤。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同样是得益于全 国通力大协作,得力于3000多个工程单位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的密切配合,使我国能够在短时间 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飞天”之路。今天,我们的“北斗导航系统”能够星耀全球,举世嘱目,回首26年的奋斗征程,这是北斗 卫星团队30万人接力奋斗、自强不息、协同创新的伟大胜利。每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把自己的 功用发挥到极致,才共同织成了 “服务全球”的“天网”。同理,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更是离不开技术和人才的综合集成。如果没有高 屋建领
16、的顶层设计,没有顶尖科技团队的大力协同创新,就永远不可能赢得世界尖端科技发展的 主动权,也就必然要受制于人。今天,我们既强调自主创新,又注重协同创新,二者并不矛盾, 因为只有参与更大规模的协同创新,才能增强更广阔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只有自主创新能力越 强,协同创新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阔。所以,要让科技发展拥有更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惟有自主 创新和协同创新“双轮驱动”,方能实现大幅的超越。协同促发展,创新无止境。其实,协同创新也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和力量最佳凝聚的优胜之 路。比如,科技人员就好比沙子、水泥和石头,即使把它们自然放到一起,也只能是各不相干的 混合物。可是如果在它们中间加上水等粘合剂,搅拌
17、后便会变成混凝土,坚硬若磐。重大科技工 程及攻关项目同样遵循此理:即围绕打赢目标可以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制胜未来的驱动力;科技 创新领军人物“领队出山”好像联合作战中的杰出统帅,可以调动千军万马驰骋于科技疆场,将 “人剑合一”的创新团队价值发挥到极致;人心齐泰山移,每个个体协同意识的增强,才能够形 成创新合力,从而在集智攻关中释放出强大的创造能量,使创新的事业绚丽多彩。“每颗星都有自己的功用”,只有融入整个“天网”,才能“星耀全球”,就像一滴水融入 大海,才能形成澎湃的力量。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颗星,融入集体、融入团队,融入祖国、融入社 会,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17、【答案】略
18、C.嫦娥四号造访月背前,人类对月背的地形地貌一无所知。I). “地月拉格朗日L2点”处于地球与月球之间的固定位置。(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鹊桥”中继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连接地球测控站和月背航天器的通信基站。B.人类首颗不在地球轨道上的专用中继卫星。C.发射后静止在地月系统中的一个平动点上。D.经过调控和测试后具备了数据中继的能力。2、【来源】2020年高考真题北京卷第35题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嫦娥” 一词,凝聚了中国人对探月的向往之情。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2010年10月I日,嫦娥二号成功发射。2013年12月2日,搭载玉兔号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成功发 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年高 考真题 北京 语文试卷 学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