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动员鼓励社会多元主体广泛参与、提升科普 公共服务质量,充分发掘和合理利用社会科普教育资源,进 一步规范科普教育基地的运行与管理,推动我市全民科学素 质不断提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全 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XX市全民科学 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制定本办 法。第二条XX市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教育基地”) 由XX市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市科协”)认定命名。市 科协是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管理和宏观指导部门,负责组织实 施本办法。科普教育基地所在地的区(市)科学技术协会(以 下简称“区(市
2、)科协”)承担对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工作指 导职责。科普教育基地注册地与所在地不一致的,由所在地 区(市)科协实行属地化管理。第三条科普教育基地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开展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科普活动的有效形式,是弘扬 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的重要载体。第四条 科普教育基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 普及法规定,应当采取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参与的方式 进行科学技术普及。第五条科普教育基地创建以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和 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为目标,旨在组织、鼓励各类机构参与科 普活动,按照新发展阶段科普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依托各地 域和各领域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资源要素,通过深化科 普供给侧改革,
3、不断提升全社会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质量。第二章科普教育基地分类第六条 科普教育基地主要是指由科技、教育、文化、 卫生、农业、安全、自然资源、旅游等领域机构兴办,面向 社会和公众开放,具有科普和教育功能的示范性场所。包括 以下六类:(一)科技场馆类科普教育基地,是指专门建设用于面 向社会和公众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科技文化教育与传播 的公共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科技馆、自然博物馆、专业领 域科普场馆、青少年科技场馆。(二)教育科研与重大工程类科普教育基地,是指依托 科技资源、科技成果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教育、 科研机构、大科学装置、重大工程以及医疗机构的场所和设 施,包括但不限于:教育、科研
4、机构等内设的科普场馆、实 验室、工程中心、科学观测台(站)等。(三)“三农”类科普教育基地,是指依托先进农业技 术和成果、农业教育科研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等服务农 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科普场所,包括但不限 于:各类农业种养殖繁育基地、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农业创 业创新基地、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农技培训基地、农业观 光体验园等。(四)企业类科普教育基地,是指企业依托科技成果、 研发资源、生产设施、产品等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 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具有科普功 能的企业展厅、研发设施、生产制造设施等。(五)自然资源类科普教育基地,是指利用动植物、生 态、地质地貌
5、等自然资源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园 区和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公园、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海 洋公园)、植物园、主题公园、森林、湿地、地质公园、自 然遗产等。(六)其他类科普教育基地,是指利用人文、历史、艺 术等资源面向社会和公众提供科普服务的公共场所,包括但 不限于:文博展馆、图书馆、美术馆、纪念馆、文化馆、书 院、历史文化遗产等。第三章创建与认定第七条创建资格。符合创建科普教育基地认定申请条件,为社会和公众提 供科普服务的各类法人单位,在获批区(市)级科普教育基 地后,均可自愿创建科普教育基地。第八条申报程序。(一)申请材料。创建单位填写科普教育基地申报书(一式二份),同 时,以附件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普 教育 基地 认定 管理办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