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石狮市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docx
《福建省石狮市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石狮市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Word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7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加拿大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人类社会已经历了部落化、非部落化的发展形态,当下正在经 历重新部落化的过程,占据主导地位的媒介从口语、印刷媒介转向电子媒介。传统部落由空间、语言和 地理位置决定,这一时期由于时空边界难以打破,交流和信息传递只能在特定的物理空间范围内进行, 人们的感官觉知处于平衡的状态;文字和印刷技术的出现,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被打破,文字、书籍使 得人们进入一个以知识为中心的去部
2、落化时代,理性、逻辑、单向性和阶层化的社会心理逐渐形成;然 而电子媒介再次打造了一个时空同步的世界,人们的观念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这种变化恰恰是通过人 们各种感官同步互动而实现,人们重新回到了部落化时代的感官同步时代。个体的能动性被不断释放出 来,传统的宏大叙事和权威叙事被打破,部落化的微小和个体叙事再次回归到重要位置。不同于都市,乡村社会始终是一个情感有机共同体。共同体中“尽管有种种的分离,仍然保持着结 合;在社会里,尽管有种种的结合,仍然保持着分离”。在数字时代,将乡村作为共同体,为生活在其 内种种分离的不同成员提供了彼此博弈、合作、共赢的平台,使得曾经的乡村统治转向了社区式治理。 建立和
3、完善数字时代治理体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也是最难突破的环节。从依靠乡绅治理、行政管 理到法治约束,乡村治理体系关系着社会结构的稳定、社会关系的建立、社会权力与各种资源的分配。过去,乡村管理是垂直式的,缺乏双向反馈机制,共同体内部的各个主体之间未形成有机联结,结 构单一曾一度由于信息不透明和不公开,乡村社会中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缺乏沟通、互相猜 疑,这不仅增加了乡村治理成本,也增加了治理难度。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为改变此种现状提供 了绝佳的机遇。互联网是信息传递的工具,更是沟通交往的媒介,是实现信息最充分共享的天然桥梁。 它加快推动了政策公开和信息透明,同时作为一种新的交流工具为不
4、同主体间沟通对话提供了便捷的渠 道。在数字乡村建设现实中,2019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向全国推广的安徽合肥三瓜公社小镇,在 政府、村委会、企业、社会组织、学者、村民等各方协同努力下,展开交流对话,推动了各方的了解与 理解,充分调动了各方主体的积极性,建立了法治、德治、村民自治相结合的现代治理体系在政府的 推动下,企业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引擎,源源不断提供乡村振兴的动力,市场化不仅激活了当地农业经 济,而且将传统部落外的土地、人和乡土文化再次联结起来,具有显著“重新部落化”特征。信息时代多元主体的治理体系不仅发挥了农民的自主性,也使得个体与政府、企业在治理权力的博 弈中实现了动态平衡。建设数字
5、乡村需要将一元化的乡村统治转变为多元共治的社区式治理,为不同主 体提供在乡村振兴中积极作为的空间;同时不同主体本身也要深刻理解在历史长河中以及在当下数字化A.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蕾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 无二岁之所食B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蕾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无二岁之所食C.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蕾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 无二岁之所食D.韩地险恶/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蕾羹一岁不收/民不厌/糟糠地方不满九百里 /无
6、二岁之所食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连横,战国时期秦国采用的一种离间六国的策略,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各个击破。B.山东,战国时称靖山以东地区,也指秦以外的六国,文中指六国,与今“山东”意思不同。C.被,通“披”,“穿”的意思、,与促织“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中的“被”意义相同。D.幸,文中为“幸亏”之意,与鸿门宴“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中的“幸”意义相同。12 .下列对文本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韩王面前,张仪极力强调秦国军队数量多,战马优良,战斗力强,是想告诉韩王,韩国无法抗衡秦 国。B.张仪劝说韩王时指出,合纵者没有真才实学,只
7、会相互勾结吹嘘,为自己谋取利益,不考虑国家的安 危。C.张仪告诉韩王,秦国想用韩国来削弱楚国,不是因为韩国比楚国强大,而是因为韩国的地理位置占优 势。D.韩王听到张仪的游说后,甘愿向秦国俯首称臣,为秦王建造行宫,每年进行祭祀,这反映出韩王的软 弱。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我世世为济潞统,不过数金。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五石之瓠).张仪采用什么策略来游说韩王?请简要概括。【答案】10.B11. C 12. B.攻打楚国并占有它的土地,转移了祸患还能使秦王高兴,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我们世世代代在河水里漂洗丝絮,所得不过数金,如今一下子
8、就可卖得百金。还是把药方卖给他吧。13 .用军事力量威胁韩王,让韩国不敢武力抗秦;用言语离间韩楚,说秦国的敌人是楚国,不是韩国;用利益诱惑韩王,许诺侍奉秦国能够免除祸患获得好处。【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韩国地势险恶,生活在山野之中,生长的五谷,不是豆类就是麦子;老百姓食用的,大都是豆做 的饭和豆叶做的汤;一年没有收成。人们连糟糠都吃不饱;韩国土地纵横不到九百里,没有储存两年的 粮食。“山居”指“生活在山野之中”独立成句;“五谷所生”作主语,与“非麦而豆”形成判断句,中间断 开,排除AC;“豆饭蕾羹”并列作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
9、学生理解文言一词多义、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A.正确。B.正确。C促织中的“被”意为“覆盖”,意义不同。句意: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像盖上冰 雪一样。D.正确。“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句意:现在事情危急,幸亏他来告诉我。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合纵者没有真才实学” “为自己谋取利益,不考虑国家的安危”错误。原文“听从人之甘言好 辞” “不顾社稷之长利,而听须臾之说”是说听信宣传合纵的人的甜言蜜语,不顾及国家的长远利益, 而听信一时的谬论。故选Bo【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私”,占有;“说”,通“悦”,使悦。“济”,
10、浮;“评,在水中漂洗;“觥”,古同“纺”,丝绵;“鬻”,卖,出售。【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结合“料大王之卒,悉之不过三十万以攻不服之弱国,无以异于堕千钧之重,集于鸟卵之上,必无 幸矣”可知,用军事力量威胁韩王,让韩国不敢武力抗秦。结合“秦之所欲莫如弱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韩”可知,用言语离间韩楚,说秦国的敌人是楚国,不是韩 国。结合“今王西面而事秦以攻楚,为敞邑,秦王必喜。夫攻楚而私其地,转祸而说秦,计无便于此者也” 可知,用利益诱惑韩王,许诺侍奉秦国能够免除祸患获得好处。参考译文:张仪替秦国组织连横游说韩王说:“韩国地势险恶,生活在山野之中,生长的五谷,不是豆
11、类就是 麦子;老百姓食用的,大都是豆做的饭和豆叶做的汤;一年没有收成。人们连糟糠都吃不饱;韩国土地 纵横不到九百里,没有储存两年的粮食。估计大王手下的军队,全部加上不足三十万,而且其中还要包 括杂役人员。除去守卫边界亭堡的兵士外现成的可供调动的最多不过二十万罢了。而秦国穿着盔甲的军 队有一百多万,战车有千辆,战马有万匹,勇猛的士兵,赤脚不戴头盔踊跃奔杀,弯弓射敌持戟冲锋 的,多得数不清。秦军战马精良,士兵众多,马的前蹄飞腾后蹄猛蹬,速度快到前后蹄之间一跃可以跨 过三寻的,同样不可胜数。靖山东面的六国军队,披盔戴甲参与会战,秦军脱掉盔甲袒臂赤足来迎敌, 个个能左手提人头,右手挟俘虏。秦兵与靖山东
12、面的六国兵士相比好比勇士孟贲与懦夫相比;用重兵压 服六国,就像大力士乌获对付婴儿一般容易。用孟贲、乌获一样的勇士作战,去攻打不服的弱小国家, 与把千钓重力直接压在鸟卵上面没有什么不同,肯定没有能够幸免的了。各国的诸侯们不考虑自己兵力 弱、粮食缺乏,却去听信宣传合纵的人的甜言蜜语,他们勾结在一起相互吹嘘,个个都说:听了我的 主意便可以在天下称强称霸。不顾及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听信一时的谬论,贻误国君,没有比这更严 重的了。大王不侍奉秦国,秦就会发兵占据宜阳,截断韩国的上党地区,再向东夺取成皋、宜阳,那么 鸿台宫、桑林苑,就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要是阻塞了成皋截断了上党地区,那么大王的国土就要被分 割
13、了。早侍奉秦国就安全,不侍奉秦国就危险。如果制造的是祸端却要想得到福报,计虑粗浅而结怨很 深,违背秦国而顺从楚国,即使想要国家不灭亡,那是不可能的。所以替大王着想,还不如侍奉秦国。 秦最大的希望没有比得上使楚国削弱了,而最能削弱楚国的没有哪一个能比得上韩国。不是因为韩国比 楚国强大,而是由韩国的地势决定的。现在大王面向西侍奉秦国来进攻楚国,做秦国的城邑,秦王必然 高兴。攻打楚国并占有它的土地,转移了祸患还能使秦王高兴,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因而秦王派使 臣向大王的传命小臣献上书信,敬待大王决定。”韩王说:“幸亏您教导我,我们韩国愿做秦国的一个 郡县,为秦王筑行宫,春秋供奉祭品做秦国东边的属国,
14、并且把宜阳献给秦国。”(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梅花张道洽行尽荒林一径苔,竹梢深处数枝开。 绝知南雪羞相并,欲嫁东风耻自媒。 无主野桥随月管,有根寒谷也春回。 醉余不睡庭前地,只恐忽吹花落来。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好不容易寻到数枝梅花,荒林、野径、苔、竹等烘托了梅的品性。B.诗人认为梅花既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又不愿自炫自媒,委身于东风。 C.诗人酒醉之后想亲近梅花,但又不敢睡到梅树下,怕污损落下的花瓣。 D.首联和尾联以叙事为主,但寓情于事;中间两联专写梅花,移情于物。 16.诗中颈联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案】15.D
15、16.这两句的意思是有的梅树长在野桥旁,无人管理,任随明月做了它的主人;有的梅 花长在寒谷中,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会抽枝吐蕊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远离尘嚣、自由自在、清高疏 放、执着坚贞、百折不回品性的赞美。【解析】【15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 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D项,“尾联以叙事为主”错误,尾联的意思是“喝醉了我也不会睡在庭前的地上,只因担心风吹梅花落 下花瓣”,由此可知,尾联是虚写,是诗人的想象之境。故选Do【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能力。要结合诗
16、词整体内容及所考语句理解句子的含义。颈联主要写长 在野桥旁的梅树无人管理,任随明月做它的主人;长在寒谷中的梅花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会展现 绿意。由此可推知表达的是诗人对梅花远离尘嚣、自由自在、清高疏放、执着坚贞、百折不回精神的钦 佩。【点睛】梅花译文:走到荒林的尽头看到小路上的绿苔,竹林的深处开着无数枝梅花。梅花既羞于与向阳之雪为伍,又不愿自炫自媚,委身于东风。长在野桥旁的梅树无人管领,任随明月做它的主人;长在寒谷中的梅花只要有根在,到了春天依然会展 现绿意。喝醉了我也不会睡在庭前的地上,只因担心风吹梅花落下花瓣。(三)古代诗文默写(10分).在横线上默写出相应的句子。(1) 一个积极上进
17、的人,看到他人的长处,就会主动向那人看齐;看到他人的不足,就如论语中所 说的“”那样认真反思自己。(2)大学之道中,写心不妄动才能够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够思虑周详的句子是:(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 ”两句,把江、月、花三 个意象联系在一起,描写出一种梦幻般的景象。(4)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o (苏轼江城子)(5) ,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6)昆山玉碎凤凰叫,o (李贺李凭箜篌引)(7)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微易散。(老子)【答案】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庄生晓梦迷蝴蝶 .芙蓉泣露香
18、兰笑 .其脆易泮【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甸、霰、惟、芙蓉、泮。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天高云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旷的原野。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 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它们藏 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多情的柿子,抑或是倔强的蚯蚓,都眷恋着这片土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 秋的 。环顾周围,曾 的植被,像极了人们稀疏的头发,贴在秋的地面。只有秋播的麦苗,顺 垄看去,刚刚离开地面,裸露着一垄垄单薄的绿
19、意。到了这个节点,一切都变得格外淡定,有条不紊,去留自如。晚秋,也因红叶的渲染,变得绚烂多 彩,分外壮观。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风,一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 数瓦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泗。它们历经风雨,不畏干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晚秋。岁月在盛衰中 周而复始,所有的抵达,都会以另外一种模样重生;已经重生的又正在抵达的路上:一如这生生不息的 晚秋。17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 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A. 一棵棵经过秋
20、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 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B.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 次酣畅的滋润。C. 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被置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即使遇上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 次酣畅的滋润。19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整句,使之语序、句序合理,可以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答案】18.依依不舍 郁郁葱葱 19.D.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分享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你可踩在松松软软的泥土里, 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解析】【18题详解
2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第一空,此处语境是指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的深厚感情,舍不得离开,所以应该用成语“依依不舍”。依依不舍:形容感情很深,舍不得离开。第二空,此处语境是形容植被曾经苍翠茂盛,生机勃勃的样子,所以应该用成语“郁郁葱葱”。郁郁葱 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生机勃勃的样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波浪线句子的语病有:一是中途易辙,句子“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在讲“红枫”,一句话没说完,下句“上天置它们 于悬崖峭壁”的主语就换成了 “上天”,把句子“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改成“被置于悬崖峭壁”, 接着讲“红枫”;二是关联词语使用
22、错误,不合逻辑,“落下一场秋雨”是假设,应该用表假设关系的词语“即使”。 全部修改正确的只有D项。故选Do【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改为整句,句式应该一样,把句子改成主语是“你”的句子,“泥土是那么松松软软,你可踩在里面” 改成主语是“你”的句子,和“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句式一样,可改为“你可踩在松松软软的 泥土里”;“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改成主语是“你”的句子,和“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 踪迹”句式一样,改为“分享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结合下文“多情的柿子,抑或是倔强的蚯蚓”可知,“柿子”在前,“蚯蚓”在后,所以句子“你可爬 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
23、柿子,分享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在前,“你可踩在松松软软的泥土里, 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在后。(二)(3 分).阅读下面材料,给“差序格局”下一个定义,不超过65个字。西洋社会有些像我们在田里捆柴,几根稻草束成一把,几把束成一扎,几扎束成一捆,几捆束成一 挑。每一根柴在整个挑里都属于一定的捆、扎、把。每一根柴也可以找到同把、同扎、同捆的柴,分扎 得清楚不会乱的。在社会,这些单位就是团体。我们不妨称之为团体格局。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 的团体。而我们乡土社会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 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
24、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 系。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这个同心圆范围的大小要依 着中心的势力厚薄而定。比如有势力的人家的街坊可以遍及全村,穷苦人家的街坊只是比邻的两三家。 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在我们乡土社会里,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 如此。【答案】差序格局是中国乡土社会以自己为中心,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具有伸缩能力的人际关 系格局。【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题干要求“给差序格局下一个定义”,下定义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XXX (种概 念)是XXX的XXX (属概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福建省 石狮市 厦门 外国语学校 石狮 分校 2022 2023 学年 高二上 学期 期中 语文试题 解析 Word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69336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