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社会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社会学教学大纲.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组织社会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关于组织的基本理论;掌握组织结构、组织运转 过程和组织发展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组织诊断和处理组织问题的能力;以及 同组织成员一起工作的技艺。学生应掌握并记忆组织理论、组织分类、和组织学 的研究方法;考察组织内部的组织文化、组织目标、组织结构、组织群体等诸要 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了解组织的实际运转过程及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 问题的应对方法;在以上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对组织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作出预 测。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应抛开现有教材的束缚,多讲一些规代西方比较新的理论和实验方法。另外应重 视对组织内部管理方面内容的讲授
2、。三、教学内容第一章: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第一节: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们认为:组织社会学是对专业组织的结构、功能及 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客体2、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内容3、组织研究的基本变项二、组织社会学的基本任务1、在行政系统中,对政府行为的可行性,对集中管理的局限,以及整体社 会控制方式的研究。2、在营利性组织中,对组织规则的形成过程、复杂程度与组织发展的关系、 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交易费用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不同类 型的经济组织结构的比较研究等。3、关于组织过程的研究。4、关于各种新型组
3、织的研究。三、组织社会学研究的特点1、交叉学科的复杂区别性。2、组织结构图所表现的组织与实际运行的组织的区别性。四、组织社会学的意义1、学会整体思考问题的方法。2、掌握实际操作技巧。第二节: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转技巧一、组织的概念1、社会中的组织2、正式组织的概念 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1、组织文化的内容2、组织文化的疆界3、组织文化与其它文化的关系二、组织文化形成的基础1、企业文化2、纵向文化3、横向文化4、单位次文化5、泛组织文化6、工业次文化三、文化渗透四、跨文化管理就是在保持本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 断创新,自成一家。本章思考题:1、组织文化的类
4、型2、组织文化的功能有哪一些?3、如何应对跨文化管理的问题?第八章:权力与冲突第一节:组织权力概述一、权力的意义组织权力是指在特定情景的相互作用的体系中,作用着按照自 己的意图成功地影响作用对象的能力。组织内的权力最本质的特征就是组织成员 之间的相互作用,它是职权和角色关系的表现形式。二、权力的相关概念1、影响是指在任何环境状态下都可能有意无意地改变接收者行为的一种力 量。2、权威在一个互动体系中,由于作用对象的自愿接受和普遍拥戴,作用者获 得了无需借助强制力量而成功施加影响的能力。3、职权是指与组织正式职位相联系,根据职责而确定的制度化的权力。三、权力类型1、强制权2、奖酬权3、法定权4、专
5、家权5、关联权6、信息权7、职能权第二节:权力的制约因素及影响一、权力的制约因素1、环境的确定性2、资源的替代性3、任务的中心性二、权力的影响1、顺从行为2、一致行为3、内化行为第三节:组织冲突的类型与原因一、组织冲突的意义 是指相互作用的各方由于价值体系的差异,或在稀有资源 的分配过程中的矛盾,所引起的对立或斗争,其目的是给对方造成破坏和伤害。 二、组织冲突的类型1、个人冲突、个人间与超个人冲突2、手段性与目的性冲突3、基础性与非基础性冲突三、组织冲突的原因1、目标上的差异性2、行为期待的差异性3、价值资源分配上的差异性第四节:组织冲突的影响与解决办法一、冲突观念的变迁1、关于冲突的传统观点
6、2、关于冲突的人际关系观点3、关于冲突的相互作用观点二、冲突类型的影响1、正功能的冲突类型2、负功能的冲突类型三、冲突的控制途径四、冲突的解决办法1、回避法2、化解法3、结构调整法本章思考题:1、组织内部的权力制约因素有哪一些?2、应如何应对组织内部的冲突?第九章:组织的决策过程第一节:决策的性质一、决策的概念 即对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行选择。二、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的性质可以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2、按决策的领导层次可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3、按时间的长短可分为长期决策和短期决策4、按决策问题出现的重复程度可分为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5、按决策模式可分为纯理性
7、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第二节:组织决策的程序一、判明问题和目标二、收集和处理有关信息1、信息来源2、信息的种类3、信息的重要性4、信息的综合处理三、方案的制定与选择四、决策方案的实施与评价第三节:影响个人决策的因素一、对问题的感知二、能力和知识三、个人价值观四、个人信仰和信念第四节:群体决策一、群体决策的优点1、集中知识和信息2、相互启发、相互弥补3、开放性4、有效性5、稳妥性和效率二、群体决策的问题1、反映较慢2、团体偏移3、遵从压力4、矛盾和对抗5、先决策结论6、主观概率第五节:组织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一、头脑风暴法二、列单法三、德菲尔法四、决策树五、定量辅助法1、线性规则2、排队论3、博弈论4、
8、概率论本章思考题:1、有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人的决策?2、团体决策容易出现的问题3、组织决策的方法有哪一些?第十章:组织的沟通过程第一节:组织沟通的性质与功能一、组织沟通的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指令、思想或观念的过程。二、组织沟通的过程1、创造有价值的信息2、信息的编码过程3、选择传送媒介4、接收者通过某种渠道接收到信息5、解码过程6、接收者对信息做出反应三、组织沟通的功能1、沟通是制定正确决策的基础2、沟通是有效控制的手段3、沟通能够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4、沟通可以加强内外关系的相互协调第二节:组织沟通的类型一、正是沟通与非正式沟通1、正是沟通2、非正式沟通二、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1、纵向沟通
9、2、横向沟通三、语言沟通与非语言沟通1、语言沟通2、非语言沟通四、现代社会的沟通趋势第三节:信息沟通的障碍一、感知隙碍1、环境与知识背景的差异2、组织成员的特性3、组织成员的偏好4、感知遗漏二、语言歧义1、出于不同背景的不同理解2、一词多义3、缺乏上下文的联系三、信息过量四、地位差异的冲突五、其他因素第四节:改善沟通的技术方法一、了解信息沟通的步骤1、注意2、理解3、接受4、行动二、表达方式三、换位思考四、理解动作语言五、学会接收反馈信息六、改善写作技巧七、组织制度性补充措施1、建立日常的沟通制度2、职工会议3、建议制度本章思考题:1、组织沟通的过程是怎样的?2、组织沟通的障碍有哪一些?3、改
10、善组织沟通的技巧第十一章:组织的领导过程第一节:领导概述一、领导与领导工作1、领导工作2、领导者二、领导职能1、领导职能的内容2、履行领导职能的具体任务三、领导者的能力1、强化自我意识2、领导者的反馈意愿与习惯3、求知的意愿和能力4、兼顾工作和生活的能力5、尊重差异的能力第二节:领导学的研究重点一、领导素质研究1、生理特征2、智力因素3、个性因素4、解决问题的能力5、社交能力6、个人社会背景7、激励动力8、领导欲望二、领导行为研究1、领导行为的连续一体模型2、领导者的二元行为取向三、领导的环境因素1、领导者的特征2、下属的特征3、群体因素4、组织因素第三节:领导模式理论一、菲德勒的全变模型理论
11、1、领导者方式变量2、领导成效的环境变量3、权变领导模式的应用4、模型评价二、达标理论1、达标理论的基本模式2、领导行为方式3、环境因素4、达标理论及其贡献三、归因理论1、归因理论的视角2、观察视角和观察线索3、归因及处理方式四、情景领导理论第四节:领导者的工作及作用一、代表和支持下属1、代表群体2、支持下属二、组织协作1、领导者2、下属3、环境三、理智的劝导1、下属心理失衡的原因2、劝导的作用本章思考题:1、领导者应具备哪一些素质?2、达标理论及其贡献第十二章:组织变迁第一节:组织变迁的性质一、组织变革的原因1、组织变革的外部环境2、组织变革的内在环境二、组织变革的阻力1、个人方面2、经济方
12、面3、工作方面4、社会方面三、消除阻力的方法1、鼓励参与和积极沟通2、群体动力的作用3、正确对待不同意见4、协商是解决利益纠纷的有效工具5、力场分析法6、给与安全保障7、变革推动者的作用第二节:组织变革的过程一、准备与计划阶段1、创造变革气氛2、认清组织现状二、组织变革的内容1、以人为中心的组织变革2、以工作环境为中心的组织变革三、试验推广阶段1、典型试验2、全面试验四、评价与巩固阶段1、评价和监控2、巩固和稳定第三节:组织变革的方式一、量变式与质变式二、正式关系式、非正式关系式和人员式三、主动思变式和被动应变式四、突变式和分段发展式五、强制式、民主式和参与式六、自上而下式、自下而上式、和上下
13、结合式 第四节:组织变迁应注意的问题一、变革的措施问题1、切勿把手段当成目的2、防止急躁冒进3、增进组织成员之间的沟通、避免损失信息4、充分认识制度化结构的重要性5、要针对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变革措施二、变革的观念问题1、组织规模不是越大越好2、组织规则不是越严密越好3、组织结构的优劣并非以效率为绝对标准 本章思考题:1、消除变革阻力的方法有哪一些?2、组织变迁应注意哪一些问题?第十三章:组织发展第一节:组织发展的含义和模式一、社会变迁与组织发展二、组织发展的定义和理论基础1、组织发展的含义2、组织发展的原因3、组织发展的理论三、组织发展的模式1、传统组织结构形式2、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第二节:科
14、层制的发展前景一、科层制的结构二、科层制的运行与环境三、对科层制的修正1、特设性组织2、风险战线组织3、琼斯先生组织4、行业民主组织5、科学模式组织6、松散的耦合组织7、无边界组织四、日本企业组织的新变化1、模拟公司制2、执行董事制3、无工厂经营4、数字神经系统5、连锁经营方式6、厂家直销方式第三节:未来组织的特征一、等级制的消失二、组织形式扁平化三、组织从集权走向分权四、组织的多元化与全能化五、组织的虚拟化六、组织结构更加弹性化七、组织规模的小型化八、组织的生命周期第四节:组织发展对管理者的要求 一、超强的适应能力二、不断创新的能力三、掌握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四、快速决策的能力五、终身学习的能力
15、六、全球化的意识和能力七、极强的沟通能力八、发展人际关系的能力九、目标实现的能力第五节:组织发展对人的影响一、人的需要与组织的发展二、未来组织模式与社会秩序本章思考题:1、试论科层制的发展前景2、是分析未来组织的特征3、如何看待组织发展对人的影响?四、课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表章节名称课时分配(学时)课堂 授课实 验上 机讨 论课 外备注第一章: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第三章: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 第四章:组织目标第五章:组织结构与设计第六章: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组织文化第八章:权力与冲突第九章:组织的决策过程 第十章:组织的沟通过程 第十一章:组织的领导过程
16、第十二章:组织变迁 第十三章:组织发展24222222222224合计284总授课课时32注:课时分配中的内容可根据课程需要进行设置。五、参考书目: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理论。联系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3、组织的任务应付环境和技术的挑战。满足组织成员的社会需求。 统一成员的认识,以实现集体的目标。有效率,至少要比市场做得好。4、组织的边界问题5、反组织的倾向6、意志力的危机二、组织的运转过程1、资源的获得与流动2、组织自身的制度化程序3、组织结构中的制度因素三、组织与社会的关系1、组织是社会的基本结构2、现代社会是组织化的社会第三节:我国社会组织研究现状一、传统组织结构的特点1、高度封闭等级制的金
17、字塔性结构2、其它结构形态的两极化特征3、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权制二、改革开放后组织结构的分化1、社会整体控制结构发生了分化2、政府组织方面的分化3、新型组织的出现大量中介组织的出现所有制类型的分化组织的 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三、对“单位现象”的研究1、单位的概念与类别2、单位组织的特点3、单位与国家之间的关系4、单位成员与单位之间的关系5、单位现象研究的意义本章思考题:1、组织与社会的关系2、中国单位制的特点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第一节:科学管理理论一、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泰罗思想的出发点泰罗对科学管理功能的认 识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2、法
18、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活动及管理职能法约尔的管理原则 对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二、科学管理理论的意义第二节:科层组织理论一、产生的历史背景二、韦伯的权威类型法定权威传统权威感召型权威三、韦伯科层制的基本观点四、古德纳对科层制与现实关系的研究五、科层组织理论的影响第三节:人际关系理论一、人际关系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梅约和霍桑试验需要与激励理论群体关系模式领导类型模式三、人际关系理论的地位与影响第四节:组织协作理论一、巴纳德的组织协作理论二、弗利特的伙伴关系理论权力与权威组织的基本原则第五节:系统理论与权变理论一、组织的系统理论二、组织的权变理论 第六节:制度学派理论
19、一、自然与有机系统二、揭示内幕的传统三、制度学派的新发展 第七节:组织环境理论 一、组织与环境二、一般环境与具体工作环境之间的关系三、人口区位学模式第八节:组织经济理论一、康芒斯的交易概念二、科斯的交易费用概念三、威廉森的交易费用理论本章思考题:1、韦伯科层制理论的特点2、组织协作理论关于权力性质的新概念的发展3、制度学派关于组织的功能与组织的结构的关系理论4、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第三章: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第一节:一般组织的分类原则一、帕森斯的分类方法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 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二、布劳和斯科特的分类方法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三、埃特奥尼的分类方案疏
20、远类组织功利类组织道律举组织四:卡段和卡恩的分类方法生产和经营类组织模式维持组织适应性组织管理或政治性组织五、汤普逊的分类方案长链组织媒介组织集约组织第二节:我国社会组织的分类一、以产业为基础进行的分类第一产业组织第二产业组织第三产业组织二、以企事业、国家机关、党派及人民团体机构编制的性质为标准的分类国家机关编制的组织国家事业编制的组织国家企业编制的组织第三节:组织系统的研究方法一、系统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二、组织与系统稳定与变迁功能分析三、组织系统的分析层次1、人际关系层次2、团体关系3、社会秩序四、系统分析的优点和缺点系统方法的优点系统方法的缺点五、组织研究的其他方法机械论或科层制模型人类关
21、系或群体模型个人行为模型技术性模型经济性模型权力性模型本章思考题:1、帕森斯的组织分类2、系统研究方法的优缺点第四章:组织目标第一节:组织目标的性质一、组织目标的含义1、组织目标的定义2、组织目标的内容3、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二、组织目标分类1、主要目标2、次要目标3、短期目标4、长期目标5、平衡性目标6、改进性目标7、显性目标8、隐形目标第二节:影响目标制定的因素一、文化环境的影响1、一般组织环境 指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影响资源分配和利用的各种因素。2、具体工作环境 指那些对与组织目标的建立以及目标的实现有直接关系的外 部环境。二、组织内部因素对目标的影响1、权力状况即组织的集权度2、组织的资源状
22、况的影响3、群体发展阶段对组织目标的影响三、组织参与者对目标的影响第三节:目标制定的方法与原则一、目标制定的基本原则1、互惠原则2、评估原则3、选择原则二、组织制定目标的方法1、指令法与参与法2、控制法与激励法3、定性发与定量法第四节:目标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一、目标管理的意义1、目标管理的概念2、目标管理的基本假设二、目标管理的要素与过程1、目标管理的要素2、目标管理的过程三、目标管理的优点及可能出现的问题1、目标管理的优点2、目标管理的问题四、目标置换第五节:目标实现的评估一、组织目标的有效性标准二、组织目标的效率标准三、组织目标的人道主义标准本章思考题:1、组织目标的内容一般有哪一些?2、确
23、立组织目标与组织的存在和发展的关系3、目标管理的优缺点是什么?第五章:组织结构与设计第一节:组织结构的性质一、组织结构的传统研究1、法约尔的传统研究2、健全的组织原则3、韦伯的科层制二、组织结构的假设与变项1、组织结构的基本假设2、组织结构的变项三、组织结构的要素分析1、地位结构2、角色结构3、结构规范4、结构权威第二节:组织结构的分化与整合一、组织结构的水平分化与整合1、水平分化的类型2、水平分化的影响3、水平分化的整合二、组织结构的垂直分化与整合1、垂直分化的前提条件2、垂直分化的设计3、垂直分化的功能第三节:组织设计的原则与理论一、组织设计的性质1、组织设计的概念2、组织设计与结构3、组
24、织设计与非正式群体4、组织设计与环境5、组织设计与组织发展二、组织设计的原则1、组织设计的传统原则2、组织设计的动态原则3、组织设计的权变理论三、组织设计的程序1、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2、进行职能分析和职能设计3、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4、联系方式的设计5、管理规范的设计6、人员的配备和训练7、各类激励制度的设计8、反馈和修正第四节:组织设计的基本形式一、直线是职能制结构形式二、矩阵组织结构形式1、工程矩阵结构2、产品矩阵结构3、项目矩阵结构4、矩阵组织结构的优点5、矩阵结构的缺点三、事业部制组织形式第五节:有效结构的基本特征一、结构要有效率与效能二、结构要具备创新能力三、结构要具备灵活性和适应
25、性四、结构要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发挥与发展五、结构要有利于整合与协调本章思考题:1、组织结构的要素主要包括那几个方面?2、组织结构分化的两种形式3、组织设计应依照的原则是什么?第六章: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第一节:群体概述一、群体的含义1、群体的定义:是指为实现共同目标的两个以上保持持续性相互依赖、相互作 用的个人组成的社会单位。2、群体形成的原因二、群体类型1、功能型群体2、项目型群体3、兴趣一友谊型群体三、群体的发展阶段1、形成阶段2、内部协调阶段3、发展壮大阶段4、成熟阶段四、影响群体关系的因素1、影响群体行为的个人因素2、影响群体行为的环境因素第二节: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是指群体成员之间比较稳定
26、的关系框架或关系模式。一、群体结构的构成1、地位构成2、角色构成3、群体规范4、责任与权利二、群体结构评价1、实现目标的能力2、群体凝聚力第三节:群体之间的关系一、群体关系的制约因素1、任务的确定性2、目标差异性3、相互依赖性二、群体关系的协调手段1、制定规章制度和活动程序2、统一领导3、规划4、联络人员5、特别委员会6、常设委员会三、群体间冲突的原因1、扩大自身的影响力2、提高群体的综合地位3、增加资源的份额四、群体冲突的后果及其处理办法1、群体内的变化2、群体间关系的变化第四节:组织内的非正式群体一、非正式群体及其产生1、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人经过长期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 团
27、体。2、非正式群体的产生3、与非正式群体相关的问题二、非正式群体现象分析1、行为层次2、感情层次3、规范层次4、目标层次5、价值层次三、非正式群体的功能1、非正式群体对工人的意义2、非正式群体对管理者的意义3、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4、管理者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本章思考题:1、群体的类型是如何划分的?2、如何对待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第七章:组织文化第一节:组织文化的性质一、组织文化的概念是指组织成员在长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过程中所形成 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包括组织成员共有的人生观、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理想、 信念、期望、态度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二、组织文化形成的基础1、组织与环境的关系2、现实与真理的关系3、人性的本质4、人类活动的本质5、人类关系的本质三、组织文化的发展阶段和层次1、创建阶段2、群体认同阶段3、共同价值观的形成4、共同价值观的普遍化四、组织文化的类型1、学院型组织文化2、俱乐部型组织文化3、棒球队型组织文化4、堡垒型组织文化五、组织文化的功能实际上是指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问题。1、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2、正功能与反功能第二节:组织文化的研究方法一、组织文化的研究步界二、组织文化的研究方法1、访问调查法2、二次分析法3、小组讨论法第三节:组织文化的调查与实施一、组织文化的基本变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