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二语文下学期5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含答案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初二语文下学期5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含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初二语文下学期5大自然的语言练习含答案1.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基础测试1 .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1)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得多。A.灵验B.灵敏C.灵活D.灵便(2)为了便于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是必要的。A.观察B.观测C.预测D.观望(3)于是转入夏季,这是植物 (A.发育B.培育C.酝酿D.孕育) 果实的季节。(4)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 象仪器复杂得多, (A.灵验B.灵敏C.灵活D.灵便)得多。2 .对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说法正确的两项是()“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这句话运 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A.
2、“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 拿1741年到1750年10年平均同1921年到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 青和开花日期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9天J这段文字中“后者”是指: 开花日期,“前者”是指:抽青日期。C.题目“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D.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古今的差异。二、阅读理解.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 是()A. “大自然的语言”就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法。B.新颖别致,引人入胜。C.本文是改写,不能改掉文题。D.语言是人们交际交流的工具,
3、自然界一些物候现象也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这种现象仿佛就是传递信息的“大自然的语言”。4.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次第开放。”这段文字运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是()A.说明拟人比喻B.叙述拟人比喻C.描写对偶拟人D.抒情比喻拟人5、下列各句中说明纬度差异的一项是()A.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B.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年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 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年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 比前者早九天。C.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
4、 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D.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应。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答:1、 B (2) B (3) D (4) B 2、A、D 3、C 4. C 5、C 6、D二、重点语段阅读(一)阅读下面文字,然后回答问题。经度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之所以发生影响,是离海洋远 近的关系。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
5、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 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一度,但在 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 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1)这段文字说明的内容是(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第 句,这扇文字是按 顺序解说事理的。(3)用大连和北京、济南和烟台相比有什么作用?答:(4)文中运用了、等说明方法。(5) “凡是” “都”在文中看什么表达作南?答:(6 ) “经度的差异”这一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了什么?答:(1)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经度的差异(2)第一句话 按概括到具体
6、的顺 序解说事理。(3)说明经度的差异影响物候的来临。(4)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5)表示没有例外,这样就准确地表达了经度对物候的影响。(6 )举了连翘和榆叶梅、苹果开花两个例子,说明了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 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 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 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 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解释“
7、据以安排农事”这句话的意思。答:(2)找出两组反义词语写在下边。答:(3)用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4)这段文字中有三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将表示拟人的三个词语写在下面 横线上。 (5)是否能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 的画“,错的画“X”。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 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春天的物候现象,后者说的是夏季的物候现象。( )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 一类事物。()(6)本段说明
8、的对象是()A.大自然的语言是指杏花开了,桃花开了,布谷鸟唱歌了这类自然现象。B.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C.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决定农事的安排。D.要注意观察气候与自然现象的关系。(7)本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 关系?答:(8)乱改而航丽丽口5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9)本段采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扣住了什么来举例子?(10) “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的“禾”指的是什么?(11)本段说了哪些“大自然的语言”?画出关键的词语。(12)本段语言有什么特色?(13)本段举了哪些例子说明“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 同
9、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14)本段举的三个例子按照什么顺序?答:(1)根据这些来安排农事。(2)荣枯 去来(3)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4)传语 暗示 唱歌(5) A. X B. V C. V D. X (6) B(7)杏花开了 桃花开了 布谷鸟开始唱歌(8) A (9)扣 住了第句话。(10)指稻秧 (1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花香鸟语、草长 莺飞。(12)生动 (13)举了三个例子。(14)按时间先后顺序(三)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的练习。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地沉睡中 (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 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 (A.次第;B.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年初 语文 下学 大自然 语言 练习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