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江苏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讲义.docx(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第一节会计的职能与对象一、会计的概念(一)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重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计量单位:实物单位、时间单位、货币单位(重要)等;会计的基本职能:反映(核算)和监督;会计的对象:经济活动;会计的性质:经济管理工作。(二)分类会计按其报告的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睬计。财务会计:外部、过去;管理睬计:内部、未来。二、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涉及进行会计核算和实行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一)会计核算职能(最基本)1、概念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会计以货币为重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 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
2、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也称反映职能。2、内容会计核算职能不仅仅是事后反映,还涉及事前核算和事中核算O(二)会计监督职能1、概念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 进行审查。2、内容会计监督按其经济活动过程的关系,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等式表白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互相联系。实现利润,所有者权益增长、资产增长或 负债减少;发生亏损,所有者权益减少、资产减少或负债增长。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规定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并不是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要进行会计核算)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一)款项1、概念:货币资金
3、2、内容款项重要涉及钞票、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 证存款等)。(二)有价证券:是指表达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公司债券等。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一)概念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二)内容:财物一般涉及存货以及固定资产。(三)特点:很大比重,经常性业务。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债权债权是公司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涉及各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二)债务债务则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公司需要以资产或劳务等偿付的现时义务,一般涉及各项借
4、 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四、资本的增减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资金。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五、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一)收入收入是指公司在平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长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 总流入。(二)支出支出是指公司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以及在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以外的支出和损失。(三)费用费用是指公司在平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派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出。费用通常由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两部分组成,产品生产成本由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 个成本项目构成,期间费用涉及管理费用、财
5、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四)成本成本是指公司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花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 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计算公司经营成果和盈亏状况的重要依据。六、财务成果的计算和解决(一)财务成果的概念财务成果重要是指公司在一定期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所取得的结果,具体表现为赚 钱或亏损。(二)财务成果的计算和解决内容财务成果的计算和解决内容一般涉及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派或亏损填补等。七、需要办理睬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定一、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立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会计
6、凭证、登 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核算方法)二、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客观性原则)三、各单位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事项应当在依法设立的会计账簿上统一登记、核算,不得违反会计 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登记、核算。四、各单位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应当建立档案,妥善保管。五、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其软件及其生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 会计资料,也必须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具体规定参见初级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六、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
7、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本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 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公司、外国公司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 国文字。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一)概念: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二)意义: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的意 义。(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3)会计科目为成本核算与财 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按所提供信息的具体限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
8、目。1、总分类科目(总账科目、一级科目):总括分类、总括信息;总分类科目一般按照财政部门制度的统一会计制度规定设立2、明细分类科目(明细科目):进一步分类、具体具体信息;除会计制度规定设立的明细分类科目以外,公司可以根据本单位经营管理的需要和经济业务的具体 内容自行设立明细分类科目。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立二级或多级科目。(二)按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1、执行公司会计准则: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六大类。注意这三类- 0 F q nrr t I .2、不执行公司会计准则: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注】会计
9、科目表:都是总分类科目。三、会计科目的设立原则(1)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立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2)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立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 对内管理的规定。(3)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立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第二节账户一、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立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 载体。设立账户是会计核算的重要方法之一。二、账户的分类(-)按所提供信息的具体限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1、总分类账户(总账账户或一级账户):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立,总括分
10、类核算资料,只使用货币单位。2、明细分类账户(明细账户):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立,明细分类核算资料,使用货币、实物、劳动 单位。总分类账户是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是总分类账户的从属账户。(二)根据账户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三)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1、资产负债表账户: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2、利润表账户: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四)按照账户期末有无余额1、永久性账户永久性账户又可以称为实账户,是用来反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账户,涉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 权益类帐户。这些账户一般期末都有余额,以
11、后各计算期都应连续登记,同时这些账户是编制资产负债表 的依据,所以又称为资产负债表账户。2、临时性账户临时性账户又称为虚账户,是用来反映公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收入、成本、费用、成果的账户,涉及 收入和费用类帐户。这些账户通常期末无余额,下期初需另行开设;同时,由于这些账户是编制损益表的 依据,所以又称损益表账户。三、账户的基本要素()账户结构1、基本结构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长,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长、哪一方登记 减少,取决于所记录经济业务和账户的性质。2、具体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涉及账户名称(会计科目)、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所依据记账凭证编号、经济 业务摘要、增减
12、金额、余额等。(二)金额要素:本期增长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余额,分为期初余额和期末余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长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四、账户的简化结构五、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一)联系1、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立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 运用;3、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立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二)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不加严格区分,而是互相通用。第四章复式记账
13、第一节复式记账法一、记账方法的概念二、记账方法的种类(-)单式记账法1、概念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2、特点平时只登记钞票和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应收、应付款)的结算金额。3、优缺陷(二)复式记账法1、概念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 相联系的账户中进行互相联系地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2、特点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联系的账户;相等的金额。3、意义全面、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便于进行试算平衡。3、种类:借贷
14、记账法(我国法定记账方法)、增减记账法、收付记账法。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述(一)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二)记账符号及其含义1、记账符号“借”:账户的左方;“贷”:账户的右方。2、含义只是单纯的记账符号,用来表达记账的方向。(三)理论依据:资产二负债+所有者权益。(四)记账规则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即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 互相联系的账户中以借方和贷方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二、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一)基本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至于“借”表达增长还是“贷”表
15、达增长,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及结构。(二)金额要素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金额要素涉及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和期末余额。(三)账户结构及期末余额的计算1、资产类账户账户结构:借方表达增长、贷方表达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借方;期末余额的计算: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2、权益类账户账户结构:贷方表达增长、借方表达减少,期初期末余额均在贷方;期末余额的计算: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3、收入类账户:贷方表达增长、借方表达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4、费用(成本)类账户:借方表达增长、贷方表达减少,期末一般无余额(或借方余额)。【解释】期
16、末损益的结转(账结法)账结法下,每月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 科目。【小结】资产类账户与权益类账户的结构截然相反。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相同,收入类账 户结构与权益类账户相同。借方:资产和费用成本增长、权益减少;贷方:资产和费用成本减少、权益增长。余额只也许在账户的一方:借方或者贷方;发生额则既也许在借方,有也许在贷方,也也许在借贷 方同时出现;账户具有双重性质,应根据期末余额的方向拟定账户的性质;损益类账户一般没有期初和期末余额。三、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一)开设账户,登记期初余额;(P56【例4-6】账户及期初余额资料)(二)分析经
17、济业务,登记账户;(P47-53【例4-3、4、5经济业务资料)(三)计算各账户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四、账户的相应关系与相应账户(-)账户相应关系账户相应关系是指采用借贷记账法对每笔经济业务进行记录时,相关账户之间形成的应借应贷的相 系。即一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或另几个账户的贷方相相应,或者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与另一个账户的 贷方相相应。账户之间的这种互相依存关系称为账户的相应关系。(二)相应账户存在相应关系的账户称为相应账户。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一)概念试算平衡是指根据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以及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检查所有账户记录是否对的的 过程。(二)种类试算平衡涉及发生额试算平衡
18、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概念发生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发生额合计与贷方发生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查本期发生 额记录是否对的的方法。理论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公式:所有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二所有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2、余额试算平衡法概念余额试算平衡法是根据本期所有账户借方余额合计与贷方余额合计的恒等关系,检查本期账户记录是 否对的的方法。理论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种类:余额试算平衡法根据余额时间不同又分为期初余额平衡与期末余额平衡两类。公式所有账户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二所有账户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所有账户的
19、借方期末余额合计=所有账户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三)试算平衡表实际工作中,余额试算平衡通过编制试算平衡表方式进行。1、格式2、注意问题所有账户;试算不平衡一定有错;试算平衡也未必对的。3、无法发现的错误:不影响借贷平衡关系的错误。漏记;重记;记错账户;(4)颠倒方向;其他偶尔情况。4、编制方法(必须掌握)第三节会计分录一、会计分录的概念(一)概念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业务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二)记载形式:记账凭证。(三)基本要素:会计科目(账户名称)、记账符号(记账方向)和记账金额。二、会计分录的分类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朴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一
20、)简朴会计分录:一借一贷;(二)复合会计分录: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三、会计分录的编制环节(1)分析经济业务事项涉及的账户;(2)拟定涉及到哪些账户,是增长,还是减少;(3)拟定哪个(或哪些)账户记借方,哪个(或哪些)账户记贷方;(4)编制会计分录,并检查是否符合记账规则。【注】复合会计分录可以分解为简朴会计分录;为了可以比较清楚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保持 账户之间的相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不编制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第四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统驭控制(一)总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补充说明(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总金额(三)总分类账户明细
21、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是明细分类账户的统驭账户,明细分类账户是总分类账户的从属账户。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一)概念平行登记是指对所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事项都要以会计凭证为依据,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另 一方面记入有关总分类账户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方法。(二)要点除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三、会计的对象(一)概念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 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工业公司的资金运动1、资金投入:涉及所有者和
22、债权人投入的资金;2、资金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供、产、销。3、资金退出:偿还债务、上交税费、分派利润等。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的基本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又称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基本假设涉 及会计主体、连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一)概念: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二)重要意义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界定了从事会计 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三)
23、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二、连续经营连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连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 会大规模消减业务。公司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连续经营为前提。现行会计解决方法大部分是建立在连续经营假设 上的,否则将缺少存在的基础。三、会计分期1、所依据会计凭证相同(同证);2、借贷方向相同(同向);3、所属会计期间相同(同期);4、计入总分类账户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合计金额相等(等额)。(三)登记方法(四)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1、格式(注意与“试算
24、平衡表”的区别)2、作用在期末,通过编制“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发生额及余额对照表”可以对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明 细分类账户进行核对和检查,以便发现和纠正错误。3、编制方法:以货币反映或既以实物数量又以货币反映。第五章 会计凭证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一、概念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毕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二、意义合法地取得、对的地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之一,也是会计核算工作的起点, 在会计核算中具有以下重要意义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的依据,登记账簿必须以通过审核无误的会计凭证为依据。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监督经济活
25、动,控制经济运营。三、种类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第二节原始凭证一、概念和意义(一)概念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毕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 毕情况的文字凭据。1、填制人员:业务经办人员;2、来源及时间:取得或填制,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毕时;3、重要内容: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情况;4、作用:编制记账凭证的依据。(二)意义(P101-102)二、种类(-)按照来源不同: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1、外来原始凭证概念:外来原始凭证指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毕时,从其他单位或个人直接取得的原始凭证。举例2、自制原始凭证概念:自制原始凭证指由
26、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和人员,在执行或完毕某项经济业务时填制的、 仅供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举例(二)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一次凭证、累计凭证和汇总凭证。1、一次凭证概念:一次填制完毕、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一次有效。范围:外来的原始凭证一般都是一次凭证;在自制的原始凭证中,大部分都属于一次凭证。举例2、累计凭证概念:累计凭证指在一定期期内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特点:连续登记,多次有效。举例:一般为自制原始凭证,限额领料单。3、汇总凭证概念:也称原始凭证汇总表,指对一定期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张原始凭证,按照一定 标准综合填制的原始凭证。举例:一般为自制原始凭证
27、,XX汇总表等。【注】不属于原始凭证的单据。(三)按照格式不同:通用凭证和专用凭证。1、通用凭证通用凭证指由有关部门统一印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具有统一格式和使用方法的原始凭证。2、专用凭证专用凭证指由单位自行印制、仅在本单位内部使用的原始凭证。三、基本内容原始凭证名称;填制原始凭证的日期;接受原始凭证的单位名称;经济业务内容(含数量、 单价、金额等);(填制单位签章;有关人员签章;凭证附件。四、填制规定记录要真实;内容要完整;手续要完备;书写要清楚、规范;编号要连续;不得涂改、 刮擦、挖补;填制要及时。【注】签章;金额(大、小写)填写;错误的更正。五、审核(一)意义:原始凭证只有通过审核无误
28、后,才干作为填制记账凭证和登记账簿的依据。(二)内容原始凭证的审核内容重要涉及: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对的性和及时性。(三)解决对于完全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应及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入账;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负 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对于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第三节记账凭证一、概念和意义(一)概念记账凭证又称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按照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 据以拟定会计分录后所填制的会计凭证。它
29、是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1、填制人员:会计人员;2、填制依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3、重要内容:拟定会计分录;4、作用:登记账簿的直接依据(二)意义(P102, P113-114)二、种类(一)按内容分类1、收款凭证。收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钞票和银行存款收款业务的会计凭证。钞票收款凭证;银行存款收款凭证。2、付款凭证。付款凭证是指用于记录钞票和银行存款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钞票付款凭证;银行存款付款凭证。3、转账凭证。转账凭证是指用于记录不涉及钞票和银行存款业务的会计凭证。【注】通用记账凭证。(二)按照填列方式分类1、复式凭证概念复式凭证是指将每一笔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所有会计科目及其发生额均在同一
30、张记账凭证中反映 的一种凭证。优缺陷及合用范围便于检查不便于分工2、单式凭证概念单式凭证是指每一张记账凭证只填列经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一个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账凭证。填列 借方科目的称为借项凭证,填列贷方科目的称为贷项凭证。优缺陷及合用范围便于分工不便于检查三、基本内容(注意与原始凭证对比)记账凭证的名称;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记账凭证的编号;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摘要;经 济业务事项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其记账方向;经济业务事项的金额;记账标记;所附原始凭证张数; 会计主管、记账、审核、出纳、制单等有关人员签章。【注】1、填制记账凭证的日期:与原始凭证的填制日期也许相同也也许不同。2、记账凭证的编号,字
31、,:“收”、“付”、“转”或“现收”、“现付”、“银收”、“银付”、“转”或“记二“号”:按月分类连续编号;分数编号法。四、编制规定(-)基本规定(要点)1、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 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2、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3、错误解决未登记入账:应当重新填制;已登记入账本年度:红字更正或蓝字更正;以前年度:蓝字更正。4、空行划线注销。(二)收款凭证的编制规定1、左上角:“借方科目”,填写“钞票”或“银行存款”(借方必有)
32、;2、日期:编制本凭证的日期3、凭证编号字:“收”或“现收”、“银收”;(2)号:按月连续编号。4、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贷方科目。5、签章:牢记考试时不能署名,用 代替。6、金额合计:加人民币符号“”;7、空白金额栏:划线注销。(三)付款凭证的编制规定1、左上角:“贷方科目”2、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借方科目。3、凭证编号:“付”或“现付”、“银付”字。其他与收款凭证相同。【注】1、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是出纳人员收入或付出款项的依据。出纳人员在办理收款或付款业务后,应 在凭证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避免重收重付。2、对于涉及“钞票”和“银行存款”之间的经济业务,一般只编制付款凭证,不编收
33、款凭证。(四)转账凭证的编制规定1、凭证编号:“转”字。2、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先借后贷,记入所有会计科目和金额。【注】通用记账凭证的编号:“记”字第XX号。五、审核内容记账凭证的审核内容重要涉及:内容是否真实;项目是否齐全;科目是否对的;金额是否对的;书写是否对的。 项目科目,书写金额内容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了解)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一)概念会计凭证的传递是指从会计凭证的取得或填制时起至归档保管过程中,在单位内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 间的传送程序。(二)意义(略)(三)规定:程序合理、时间节约、手续严密、责任明确。(四)程序与方法(略)二、会计凭证的保管(一)概念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
34、证记账后的整理、装订、归档和存查工作。(二)规定(略)第六章会计账簿6-1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一、会计账簿的概念和意义(了解)(一)概念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账页组成的,以通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 经济业务的簿籍。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设立会计账簿。(二)意义设立和登记账簿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是连接会计凭证与会计报表的中间环节,在会计核算中具有 重要意义。通过账簿的设立和登记,可以记载、 储存会计信息, 分类、汇 ,总会计信息, 检查、校正会计信息, 编报、输出会计信息。二、会计账簿与账户的关系(了解)账户存在于账簿之中,账簿中的每
35、一账页就是账户的存在形式和载体,没有账簿,账户就无法存在; 账簿序时、分类地记载经济业务,是在个别账户中完毕的。因此,账簿只是一个外在形式,账户才是它的 真实内容。账簿与账户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三、会计账簿的分类(掌握)(一)按用途分类1、序时账簿概念: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毕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特点:序时登记和逐笔登记。分类普通日记账:登记所有经济业务。序时账簿钞票日记账 I特种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J登记某一类经济业务。转账日记账【注】在我国,大多数单位一般只设钞票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2、分类账簿概念分类账簿是对所有经济业务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具
36、体类别而设立的分类账户进行登记的账簿。分类r总分类账簿(总账):控制和统驭。分类账簿明细分类账簿(明细账):补充和具体化。【注】分类账簿提供的核算信息是编制会计报表的重要依据。(3)备查账簿概念备查账簿简称备查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重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不够具体的经 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实例:XX登记簿。特点:也许不需要记账凭证甚至是原始凭证;注重文字表述。(二)按账页格式分类1、两栏式账簿。两栏式账簿是指只有借方和贷方两个基本金额栏目的账簿。2、三栏式账簿概念:三栏式账簿是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基本栏目的账簿。基本栏目:借方、贷方和余额。合用范围:各种日记账
37、、总分类账以及合用于只进行金额核算的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种类:设对方科目和不设对方科目的三栏式账簿。3、多栏式账簿概念:多栏式账簿是在账簿的两个基本栏目借方和贷方按需要分设若干专栏的账簿。合用范围: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和利润分派明细账一般均采用这种格式的账簿。4、数量金额式账簿基本栏目: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栏目内,都分设数量、单价和金额三小栏。合用范围:合用于既要进行金额核算又要进行数量核算的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等存货明细账。(三)按外型特性分类1、订本账概念:订本账是启用之前就已将账页装订在一起,并对账页进行了连续编号的账簿。优缺陷合用范围:一般合用于总分类账、钞票日记账、银行存款
38、日记账。2、活页账概念活页账是在账簿登记完毕之前并不固定装订在一起,而是装在活页账夹中。当账簿登记完毕之后(通 常是一个会计年度结束之后),才将账页予以装订,加具封面,并给各账页连续编号。优缺陷合用范围:各种明细分类账一般采用活页账形式。3、卡片账概念:卡片账是将账户所需格式印刷在硬卡上。严格说,卡片账也是一种活页账,只但是它不是装 在活页账夹中,而是装在卡片箱内。合用范围:在我国,单位一般只对固定资产明细账采用卡片账形式。6-2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记账规则一、会计账簿的基本内容(了解)1、封面,重要标明账簿的名称。2、扉页,重要列明科目索引、账簿启用和经管人员一览表。3、账页,是账簿用来记
39、录经济业务事项的载体,涉及账户的名称、登记账户的日期栏、凭证种类和 号数栏、摘要栏、金额栏、总页次、分户页次等基本内容。二、会计账簿的启用(-)账簿封面:单位名称和账簿名称;(三)订本式账簿的启用启用订本式账簿应当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顺序编定页数,不得跳页、缺号。(三)活页式账簿的启用使用活页式账页应当按账户顺序编号,并须定期装订成册;装订后再按实际使用的账页顺序编定页码, 另加目录,记明每个账户的名称和页次。三、会计账簿的记账规则1、记账依据和记账规定;2、签章并注明已记账符号;3、文字和数字的书写;4、一般情况记账用笔;5、特殊情况记账用笔;6、记账顺序;7、余额结算;8、转页规定。6-3会
40、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账簿种类登记 人员登记依据登记方法账页格式外形特性余额结算钞票日记 账出纳人员现收、现付、部分银 付序时、逐日逐笔三栏式、多栏式订本账逐日银行存款 日记账出纳人员银收、银付、部分现 付序时、逐日逐笔三栏式、多栏式订本账逐日总账记账凭证、科目汇总 表或汇总记账凭证逐日逐笔或定 期汇总三栏式订本账按月明细账记账凭证、原始凭证 或汇总原始凭证逐日逐笔或定 期汇总二七式、多七式、 数量金额式、横线 登记式活页账、 卡片账逐笔或按 月例题及作、也:1、根据P163T64 “余额表资料开设总账、日记账和明细账,登记期初余额;2、根据P164-165的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分“现收”、
41、“现付”、“银收”、“银付”、“转”)并登记有关总账、日记账和明细账;3、根据总账账户记录编制试算平衡表;4、进行期末结账。6-4对账对账的内容一般涉及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通过对账,应当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和账 实相符。一、账证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二、账账核对:会计账簿记录之间。(-)总账(借)总账(贷)(-)概念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连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 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二)分类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一般是指月度、季度、 半年度等。(三)会计年度会计年度一般采用
42、日历年度(公历年度),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四)意义四、货币计量(一)概念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 的生产经营活动。(-)记账本位币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 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公司向国 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注】会计基本假设之间的关系。第三节会计基础一、会计基础公司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二、权责发生制(-)权责发生制的规定凡当期已经实
43、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承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 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二)总账所属明细账(三)总账(钞票和银行存款)日记账(钞票和银行存款);(四)明细账(会计部门k明细账(保管或使用部门)。三、账实核对: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钞票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钞票数额是否相符;(二)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三)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是否相符;(四)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账面记录是否相符。6-5错账更正方法账簿记录发生错误,
44、不准涂改、挖补、刮擦或者用药水消除笔迹,不准重新誉录,必须按规定的方法 予以更正。错账更正方法通常有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和补充登记法。一、划线更正法(一)合用范围在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有文字或数字错误,而记账凭证没有错误,采用划线更正法。(二)更正方法更正时,可在错误的文字或数字上划一条红线,在红线的上方填写对的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及相 关人员在更正处盖章。对于错误的数字,应所有划红线更正,不得只更正其中的错误数字。对于文字错误, 可只划去错误的部分。二、红字更正法(一)合用范围记账后在当年内发现记账凭证所记的会计科目错误,或者会计科目无误而所记金额大于应记金额,从 而引起记账错误,采用红字
45、更正法。(二)更正方法更正方法是:记账凭证会计科目错误时,用红字填写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示注 销原记账凭证,然后用蓝字填写一张对的的记账凭证,并据以记账;记账凭证会计科目无误而所记金额大 于应记金额时,按多记的金额用红字编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冲销 多记的金额,并据以记账。三、补充登记法(一)合用范围记账后发现记账凭证填写的会计科目无误,只是所记金额小于应记金额时,采用补充登记法。(二)更正方法更正方法是:按少记的金额用蓝字编制一张与原记账凭证应借、应贷科目完全相同的记账凭证,以补 充少记的金额,并据以记账。错账更正方法合用范围更正环节划线更正法记账凭证没有错误的账簿记录错误红字划线,蓝字更正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错误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会计科目错误先红字冲销,后蓝字更正记账金额错误,多记红字冲销补充登记法同上记账金额错误,少记蓝字补充 6-6结账一、结账的内容结账的内容通常涉及两个方面:1、结清各种损益类账户,并据以计算拟定本期利润;2、结清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账户,分别结出本期发生额合计和余额。二、结账的程序1、将本期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所有登记入账,并保证其对的性;2、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规定,调整有关账项,合理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