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9号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已经2020年9月23日教育部第3次部务会 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020年12月23日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第一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障和规范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教学和 管理职责,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根据教育法、教 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 本规则。第二条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称学校)及其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管 理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适用本规则。本规则所称教育惩戒,是指学校
2、、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 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第三条学校、教师应当遵循教育规律,依法履行职责,通过积极管教和教育惩 戒的实施,及时纠正学生错误言行,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支持、指导、监督学校及其教师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惩戒。第四条实施教育惩戒应当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 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第五条学校应当结合本校学生特点,依法制定、完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行为 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则。第六条学校应当利用入学教育、班会以及其他适当方式,向学生和
3、家长宣传讲 解校规校纪。未经公布的校规校纪不得施行。第七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及其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进行批评教育,确 有必要的,可以实施教育惩戒:(一)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从教育、管理的;(二)扰乱课堂秩序、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的;(三)吸烟、饮酒,或者言行失范违反学生守则的;(四)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的;(五)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六)其他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学生实施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的,学 校、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实施教育惩戒,加强管教;构成违法犯罪的,依法移送 公安机关处理。第八条教师在课堂教学、日常
4、管理中,对违规违纪情节较为轻微的学生,可以 当场实施以下教育惩戒:(一)点名批评;(二)责令赔礼道歉、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三)适当增加额外的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四)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五)课后教导;(六)学校校规校纪或者班规、班级公约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教师对学生实施前款措施后,可以以适当方式告知学生家长。第九条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校可 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并应当及时告知家长:(一)由学校德育工作负责人予以训导;(二)承担校内公益服务任务;(三)安排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行为规则教育;(四)暂停或者限制学生参加游览、校外集体活动以及其
5、他外出集体活动;(五)学校校规校纪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第十条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的, 学校可以实施以下教育惩戒,并应当事先告知家长:(一)给予不超过一周的停课或者停学,要求家长在家进行教育、管教;(二)由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予以训诫;(三)安排专门的课程或者教育场所,由社会工作者或者其他专业人员进行心理 辅导、行为干预。对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经多次教育惩戒仍不改正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 警告、严重警告、记过或者留校察看的纪律处分。对高中阶段学生,还可以给予 开除学籍的纪律处分。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学校可以按照法定程序,配合家长、有关部门将 其转入
6、专门学校教育矫治。第十一条学生扰乱课堂或者教育教学秩序,影响他人或者可能对自己及他人造 成伤害的,教师可以采取必要措施,将学生带离教室或者教学现场,并予以教育 管理。教师、学校发现学生携带、使用违规物品或者行为具有危险性的,应当采取 必要措施予以制止;发现学生藏匿违法、危险物品的,应当责令学生交出并可以 对可能藏匿物品的课桌、储物柜等进行检查。教师、学校对学生的违规物品可以予以暂扣并妥善保管,在适当时候交还学 生家长;属于违法、危险物品的,应当及时报告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等有关 部门依法处理。第十二条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实施教育惩戒过程中,不得有下列行为:(-)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体
7、痛苦的体罚;(二)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 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三)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四)因个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五)因学业成绩而教育惩戒学生;(六)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七)指派学生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八)其他侵害学生权利的。第十三条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后,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帮扶,对改正 错误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和需要,建立学生教育保护辅导工作机制,由学校分管负 责人、德育工作机构负责人、教师以及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法律以
8、及心理、 社会工作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辅导小组,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心理辅 导、行为矫治。第十四条学校拟对学生实施本规则第十条所列教育惩戒和纪律处分的,应当听 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学生或者家长申请听证的,学校应当组织听证。学生受到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后,能够诚恳认错、积极改正的,可以提前 解除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第十五条学校应当支持、监督教师正当履行职务。教师因实施教育惩戒与学生 及其家长发生纠纷,学校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教师无过错的,不得因教师实施教 育惩戒而给予其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教师违反本规则第十二条,情节轻微的,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情节严重 的,应当暂停履行职责或者依法依规给
9、予处分;给学生身心造成伤害,构成违法 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第十六条学校、教师应当重视家校协作,积极与家长沟通,使家长理解、支持 和配合实施教育惩戒,形成合力。家长应当履行对子女的教育职责,尊重教师的 教育权利,配合教师、学校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教。家长对教师实施的教育惩戒有异议或者认为教师行为违反本规则第十二条规定 的,可以向学校或者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投诉、举报。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按 照师德师风建设管理的有关要求,及时予以调查、处理。家长威胁,、侮辱、伤害 教师的,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保护教师人身安全、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情形严重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并配合公安机关、司法机
10、关追究责任。第十七条学生及其家长对学校依据本规则第十条实施的教育惩戒或者给予的纪 律处分不服的,可以在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作出后15个工作日内向学校提起 申诉。学校应当成立由学校相关负责人、教师、学生以及家长、法治副校长等校外 有关方面代表组成的学生申诉委员会,受理申诉申请,组织复查。学校应当明确 学生申诉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受理范围及处理程序等并向学生及家长公布。学生申诉委员会应当对学生申诉的事实、理由等进行全面审查,作出维持、 变更或者撤销原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的决定。第十八条学生或者家长对学生申诉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向学校主管教育部门 申请复核;对复核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行
11、政诉讼。第十九条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 进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师正确履行职责的意识与能力。每学期末,学校应当将学生受到本规则第十条所列教育惩戒和纪律处分的信息报 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第二十条本规则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各地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方实施细则或者指导学校制定实施细则。让教育惩戒有尺度、有温度日前,教育部印发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教 育部政策法规司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一、请简单介绍一下规则制定出台的背景和过程。二、制定规则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有对受教育者实施处分的权利;义务教育法
12、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 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教师法规定,教师有评定学生品行的评价 权,并提出教师应当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最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 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 教。法律虽然没有直接使用教育惩戒的概念,但这一概念已经约定俗成,被社 会和教育界普遍认同,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和教育实践,也是教育权的题中应 有之义。制定规则是确权、也是限权,出发点就是将法律规定的学校、教师的教育权进一步细化,对法律禁止的体罚等教师不当管理行为划出红线,推 动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
1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规则名称叫“规则”而不是“办 法”,也是考虑不是简单规定怎么实施教育惩戒,而是着力健全规则,细化法律 规定,强化可操作性和可监督性,规范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各方行为,寻 求最佳平衡点。同时,考虑到有关教育法律如教师法可能做出修改,教育 惩戒的实施也要不断通过实践健全完善,规则将在一段时间后适时进行评估,并进行修订、完善。三、如何界定教育惩戒的概念和实施范?规则第二条明确规定,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 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这一规定, 首先明确了教育惩戒的属性,其是在教育过程中发生的,
14、学校、教师行使教育 权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不是单独赋予学校、教师一种权力。其次,明确了实施 的对象和方式,是对违规违纪学生的管理、训导和矫治。第三,强调了行为的 目的性,即是要使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而不能为了惩戒而惩戒。关于规则 的适用范围,高校学生已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予以规范,而学前 幼儿认知和行为控制能力较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身心发展存在障碍,都不适 宜实施教育惩戒,因此规则将教育惩戒的实施范围限定在普通中小学校、 中等职业学校。四、实施教育惩戒要把握哪些原则?规则明确,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教 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主要体现在:一是强调教育惩戒应当符合教育 规律,注重育人效果,
15、坚持育人为本。要基于关爱学生的宗旨,注重人文关怀, 达到教育学生遵守规则、增强自律、改过向上的目的。基于这一原则,规则 规定,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惩戒后,应当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帮扶,对改正错 误的学生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学生受到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后,能够诚恳 认错、积极改正的,可以提前解除教育惩戒或者纪律处分。二是明确实施教育 惩戒要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合法合规。要以事先公布的规则为依据, 尊重学生基本权利和人格尊严。规则要求,校规校纪中的行为规范和教育 惩戒措施应当明确,并应事先公布,未经公布的校规校纪不得施行;还规定实 施较重或者严重教育惩戒,要事前听取陈述申辩、事后给予救济。三是
16、要求实 施教育惩戒应当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规则要求要综合 考虑学生的一贯表现、主观认识、悔过态度以及家庭环境等因素,以求最佳育 人效果。五、对学生的哪些行为可以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对应当给予教育惩戒的情 形作了具体化,规定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 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不服从, 指学生主观不完成其基本的学习任务,包括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或者不服 从学校的教育、管理要求;扰乱秩序,包括扰乱课堂秩序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即学生的个体行为已经在一定范围产生了不良影响;行为失范,主要指吸烟、 饮酒以及其他违反学生守则的
17、行为;具有危险性,指学生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 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侵犯权益,指学生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 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止匕外,规则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衔接, 规定学生实施属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 的,学校、教师应当予以制止并实施教育惩戒,加强管教。六、学校、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教育惩戒措施?规则采取概括式表述,根据 程度轻重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 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 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 站立、课后教导等;较重教育惩
18、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 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 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 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 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 门人员辅导矫治等。同时,规则为学校留下了一定的自主空间,即“学校校 规校纪规定的其他适当措施,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规则规定的程 序,采取公开、民主、科学的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规定。七、学校校规校纪规定教育惩戒措施时需要注意什么?校规校纪包括学校章 程和各项管理制度,是
19、学校实施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过 程中,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内容的限定性。考虑到实践中各地、各校、不同 教育阶段实际存在较大差异,规则规定学校可以结合本校学生特点,通过 制定校规校纪规定相应教育惩戒措施,但相关措施限定在实施一般教育惩戒和 较重教育惩戒,其严厉程度应当与规则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措施大体相 当。严重教育惩戒措施,仅有规则第十条明确规定的措施,学校不得自行 增加或者超越,比如规定超过一周的停学。二是规范的可操作性。规则要 求,学校校规校纪中应明确学生行为规范,健全实施教育惩戒的具体情形和规 则。校规校纪应清晰明确、科学合理、易于操作,防止出现各种“奇葩校规,三 是程
20、序的合法性。规则强调,学校制定校规校纪应当充分发扬民主,广泛 征求教职工、学生和学生家长意见,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听证。校规校纪应当提 交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经校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应当报主 管教育部门备案。学校应当利用入学教育、班会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和家长宣传 讲解校规校纪。规则同时规定,学校可以根据情况建立校规校纪执行委员 会,负责确定可适用的教育惩戒措施,监督教育惩戒的实施,开展相关宣传教 育等。八、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哪些程序?规则注重实施教育惩戒的程序正当 性,以程序规范行为,减少恣意和任性。首先,由教师判断学生违规违纪情节 的轻重程度,实施规则规定的一般教育惩戒的,可以由教
21、师当场实施,且 可以事后根据情况告知学生家长;实施规则规定的较重教育惩戒,教师应 当报告学校,由学校决定实施,且学校应及时告知家长;实施规则规定的 严重教育惩戒,只能由学校实施,且必须事先告知家长。同时,规则规定 在实施严重教育惩戒和给予纪律处分时,应当把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作为必 经的前置程序,学生或者家长申请听证的,学校应当组织听证。对于一般教育 惩戒和较重教育惩戒则没有规定事前告知家长和听取陈述申辩,主要考虑是这 两种教育惩戒对学生的影响相对较小,且即时实施,不会造成持续性影响。 九、明确学校、教师可以实施教育惩戒,会不会放松对体罚和变相体罚的禁止 性要求?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
22、性质的行为。为了防止实践中个别 教师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实施,规则专门对禁止实施的七类不 当教育行为作了明确和细化。一是身体伤害,以击打、刺扎等方式直接造成身 体痛苦的体罚;二是超限度惩罚,超过正常限度的罚站、反复抄写,强制做不适的动作或者姿势,以及刻意孤立等间接伤害身体、心理的变相体罚;三是言 行侮辱贬损,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四是因个 人或者少数人违规违纪行为而惩罚全体学生;五是因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而惩 罚学生;六是因个人情绪、好恶实施或者选择性实施教育惩戒;七是指派学生 代替自己对其他学生实施教育惩戒。通过划定这些“红线,有利于教师规范行为、 把握尺度,
23、也有利于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十、如何保证学校、教师正当实施教育惩戒?教育是一门艺术,教育惩戒 是这门艺术中尤为特殊的部分,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原则,又要灵活运用,重视 方式方法和实际。规则为此作了多层次的规定。首先,要求学校、教师提 高能力,会用善用。规则专门规定,学校应当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教师的培 训,促进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方式方法,提高教师正确履行职责的意 识与能力。教师应当审慎使用教育惩戒,与鼓励、劝导、积极管教等教育方式 相结合,确有必要再合理使用。其次,强化保障,保证能用敢用。由于舆论压 力、安全风险压力等,实践中教师往往顾虑重重,不敢实施教育惩戒。规则 明确,学校应当支持、监督
24、教师正当履行职务,教育惩戒是教师的职务行为, 教师正常履职产生的纠纷和法律后果应由学校承担。教师因实施教育惩戒与学 生及其家长发生纠纷,学校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教师无过错的,不得因教师实 施教育惩戒而给予其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处理。即使因为教师实施教育惩戒与家 长产生纠纷,也要通过合理合法的正当渠道解决,家长威胁、侮辱、伤害教师 的,学校、教育部门、公安机关要依法予以追究,维护教师合法权益。最后, 健全监督,避免滥用。规则明确了教育惩戒后的救济渠道,包括校内申诉、 向主管部门申诉,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还可以进行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明确 教师不当实施管理行为要承担相应责任。规则健全了监督机制,畅通了救
25、济渠道。十、如何发挥家长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教育是学校和家庭的共同职责,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学校、教师正 常实施教育管理的重要方面。规则从多个角度对家校协作进行了规定。首 先,明确了家长在学校制定教育惩戒具体规则,以及教育惩戒实施、监督救济 等过程中的参与权、监督权。规定学校制定校规校纪应当提交家长委员会讨论, 并应当利用多种途径向家长进行宣讲,有条件的还可以吸收家长加入校规校纪 执行委员会,监督教育惩戒实施。要求实施教育惩戒前后,学校、教师应当要 根据情况告知家长,学校成立学生申诉委员会时要吸收家长代表参加,学生申 诉委员会的人员构成、受理范围及处理程序等要向家长公布。同时
26、强调,学校、 教师应当重视家校协作,积极与家长沟通,争取家长理解、支持和配合实施教 育惩戒;家长应当履行对子女的教育职责,尊重教师的教育权利,配合学校、 教师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教。十一、规则规定了教育部门的哪些职责?按照规则规定,主管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要履行指导、 支持、评价和监督的职责。一是加强指导。规则规定,教育部门要指导学 校制定教育惩戒的实施细则以及相关的校规校纪,建立工作机制,统筹推进规 则的实施。二是加大支持。教育部门要作为学校、教师依法履行教育惩戒职 责的坚强后盾,协调处理相关纠纷,当家长威胁、侮辱、伤害教师时,应当依 法保护教师人身安全,必要时请公安机关、司法机
27、关协助处理。三是加强监管。 要建立学校教育惩戒办法、校规校纪的备案审查机制,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不 合法、不合规的规定。要建立受理学生或家长对教育惩戒决定不服提起复核申 请的受理机制,履行监督职责。四是考核评价。要把学校、教师在管理学生、 实施教育惩戒中贯彻法治原则、依法履行职责的情况,纳入对学校的考核内容 当中,督促、引导学校依法治校、依法办学。十二、贯彻落实规则有什么举措?各地各校要把学习宣传规则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并切实抓好规则 的贯彻落实。一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近期要集中做好规则学习宣传工 作,确保在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前后,通过多种形式将规则精神和要求传 达宣传到位。二是加强指导,明确要求。各地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研 讨,通过专家辅导、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准确理解文件精神、准确把握工作 要求,争取做到全覆盖,提高学校、教师的教育管理能力和依法治理水平。教 育部将组织编制教育惩戒实施指导手册,加强指导。三是健全制度,落细落小。 各地要指导学校开展校规校纪的修订工作,健全规则提出的校规校纪执行 委员会、学生申诉委员会等各种制度,健全教育惩戒实施和监管、救济的工作 机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