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二单元-《马嵬(其二)》详案(1).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二单元-《马嵬(其二)》详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3第二单元-《马嵬(其二)》详案(1).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马嵬(其二)详案引入:同学们,在唐朝的历史上,有一件事,可以说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它就是一一安史之乱。关于这一 场动乱,同学们应该了解得非常之多,尤其是过去我们学过白居易的长恨歌,对此叙述得非常之清楚。历代 也有很多与之相关的诗歌。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李商隐的这首马嵬(其二)九一、初读:1、首先,请同学们齐读一下这首诗歌。点评:读音正确,节奏适宜。2、接下来,请几位同学来讲讲这首诗的大意。首联:“海外徒闻更九州”,应该是“徒闻海外更九州二这里是倒装。不是海外之人听说如何如何,而是 玄宗听说海上有另外一片仙境,贵妃的魂魄就在那里。长恨歌里就说就到玄宗请道士去寻找贵妃的魂魄, 结果“忽闻海上有
2、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他生未卜此生休”同样也是倒装,应该是“未卜他生此生休:我们都知道,感情好的人,希望能够 生生世世在一起。但是,李商洛说:有没有“来生”? “未卜,我不清楚:但是,我明确知道,此生,你 们的缘分已尽。从艺术手法上来讲,这是将期望的“未来”与残酷的“现实”进行:对比。请标注一下。板书:手法:对比颔联:“空闻虎旅传宵柝”,是说玄宗在逃难途中,夜间有军队巡逻。为何是“空闻”呢?因为,他们的巡 逻并没有起到保护皇帝和贵妃的作用,相反,他们在密谋兵变。“无复鸡人报晓筹”,写的是过去的宫廷中舒适的生活。一边是当下逃难途中的情景,一边是过去宫中的舒适生活,所以,他采用的艺术手法是一一
3、对比。而 且,准确来讲,是一一今昔对比。板书:手法:对比颈联:”此日六军同驻马”,咱们非常了解,马嵬兵变之时,“六军不发无奈何”,结果是什么呢? “宛转 蛾眉马前死。”白居易非常的直白,因为他的风格是比较平实的。而李商隐呢?他甚至都没有写接下来发生 了什么。而是笔锋一转,去回忆“当时七夕笑牵牛。”“七月七日长生殿”的典故我们书上注解是有的。所 以,“此日”的悲惨和“当时”的美好,同样也是构成了鲜明的一一对比。而且,李商隐的风格相比于白居 易,就要显得更加的“委婉含蓄,那么,这个结局,诗歌的前半部分有没有暗示我们呢?有的。“空闻”二字。所以,颔联里,还应该有 一种手法,叫作一一铺垫“所谓“联系上
4、下文”,并非一句空话。板书:手法:对比、铺垫尾联:请把“四纪”和“莫愁”圈出来,记住,文化常识。唐玄宗贵为天子,最终失去了贵妃;普通人家 的孩子,尚可安然度日。这一句,是在将玄宗和普通人进行一一对比。板书:手法:对比好了,关于诗歌大意,我们解读到这里。总结一下,“对比”这种手法,在此诗中用得非常多。二、再读刚才经过逐字逐句的解析,我们了解了诗歌的大意。不知同学们发现没有,诗中有一类词特别多。它 们都是表达否定的一一徒、未、空、无、不及。板书:否定:徒、未、空、无、不及。“海外九州” 片仙境好不好?“他生”一一爱有来生好不好?、“虎旅传宵柝”一一保护皇帝好不好? “鸡人报晓筹” 一一安逸舒适的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嵬其二 高中语文 人教版 高中 必修 第二 单元 马嵬 其二 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