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教学设计韩晓丽【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生产工具、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兼并的根源。(2)识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小农经济的特点、地位及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2、能力目标:正确区别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两个概念3、情感目标:认识古代农业的地位。【自主预习】一、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演变(生产力:刀耕火种一相耕(石器锄耕)一金石并用一一铁犁牛耕。)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原始社会早期)f 石器锄耕或朝耕(中晚期)生产工具:石器、骨器一耒、相(锄土工具)2、商周时期:青铜农具少量使用。金石并用。3、封建社会: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传统耕作方式
2、)(1)春秋战国:铁器农具使用、牛耕推广。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侬。(铁器 时代的到来,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2)汉代时期:牛耕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汉代:曲柄锄、大镰、耦犁、一牛 挽犁、铁锌犁等推广。)(3)唐代出现曲辕犁耦犁又称二牛抬杠(西汉) 一牛挽犁(东汉)一 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唐朝适合水田)4、动力:人力一畜力一水力5、经营方式:群体简单协作到个体家庭农耕“男耕女织”耕作方式发展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这里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和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 术的提高。耕作方式发展的影响:使农产品的亩产量有所提高。使农业社会
3、生产力提高,为精耕细作创造了条件。 也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即时点拨:L主要生产组织形式由简单协作到精耕细作。2.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这是牛耕长期没有得到突破性进步的原因。思考1:在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中,主要的耕作方式是什么?最早出现在什么时间?二、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生产关系)1、演变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氏族公社集体所有制(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井田制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2、土地兼并出现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存在。土地兼并的现象:“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耕,
4、有田者无力可耕。”土地改革未成功的原因:地主阶级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王朝的阶级基础。土地兼并的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减少;阶级矛盾激化,农民暴动起义。三、中国古代水利事业的发展1、原始社会:大禹治水2、战国:都江堰(今四川成都平原岷江流域,“天府之国”,李冰主持)和郑国渠(郑国主持)3、汉代:关中地区“井渠”(引用地下水灌溉农田,适用于干旱地带。)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4、唐代:设渠堰使官职管理水利工程。5、灌溉工具:三国马钧发明翻车;唐朝发明筒车;明清水力风车。6、农学著作: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清朝宋应星天工开物。四、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耕作方式:以铁犁牛耕为主。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人民 高中 必修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中国 农业经济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