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时评价10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课时评价10第10课游褒禅山记(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语言文字运用评价(25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A.有碑仆道,其文谡灭B.则其好游者不能与也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祖之D.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45分钟,45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不正确的一项是()漫:全都。穷:尽,走到尽头。相:帮助。悲:感叹。【解析】选A。A项,“漫”是“模糊”的意思。2.下列各句中,“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以用乃华山之阳名之也B.而余亦悔基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其孰能讥之乎D.则或咎基欲出者【解析】选C。C项,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A、B、D三项都是代词。A项,第三人称代词,它;B项,第一人称代词,自己;D项,指示代
2、词,指代“欲出者”,可译作“那,那个”。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唐浮图慧褒始畲于其址A.以故其后多之曰“褒禅”B.其进愈难,而其多愈奇C.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D.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啰也【解析】选A。A项与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B、C两项均为动词作名词。D项,形容词作动词。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B.世之奇伟、瑰怪、非箪之观C.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考学而慎取之也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二【解析】选C。A项,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项,古义:不 平凡,不平常。今义
3、:副词,十分,极。D项,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目,表确数“十一”:十月一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5 .下列语句从句式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D.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解析】选C。A、B、D三项均为判断句式,C项为状语后置。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浮园慧褒始舍于其址。浮图:梵语(古代印度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B.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庐冢:也叫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
4、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 屋舍。这里指慧褒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小屋。C.以其乃华山之用名之也。阳:古时称山的北面,水的南面。D.临川手革记。王某:王安石。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誉写时才把 姓名写出。【解析】选C。“阳”是指山的南面,水的北面。7 .下列对游褒禅山记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一段紧扣题目,以“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一句起头,点明作者所游的地方是“褒禅山”,而另一 个名称“华山”,则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埋下伏笔。8 .作者出洞后的心情,突出表现为一个“悔”字,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5、,却“与之俱出”, “不得极夫游之乐”,因此而“悔”,并因“悔”而引出下文。C. “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三个“不能至”表 达了三层意思,提出了达到目的的三个必要条件:“志”“力”“物D.在这篇游记的结尾,作者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自己的籍贯、名字。这是写游记常 用的格式。【解析】选A。“则为后文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埋下伏笔”错,第一段只是作者 对褒禅山的观察和描述。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假设苏轼、王勃、陶渊明、王安石、黄庭坚等i众文学大咖是微信好友,某天他们在好友群里组织 了以“治学之道”为主
6、题的学术沙龙,大家纷纷在群内跟帖发表各自看法。试就以下情境,根据他们所说 的内容,用他们各自的诗文名句来表达。苏轼:“寄蜉蜥于天地,渺沧海之一栗。”青年朋友们,人生短暂,要抓紧时间学习,充实自我。王勃:个人认为只要想学习,任何时候开始都来得及,正所谓“,? 陶渊明王勃:,”,君之所言,于我心有戚戚焉。? 王安石陶渊明:学习除了要抓紧时间,还要竭尽全力,这样如果还没有达到目标也不会遗憾,黄庭坚:青年朋友,“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学习会使我们眼界高远,内心澄明。大家赶紧行动吧!答案: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019 汕头高一检测)下面是
7、广西桂林的城市标志设计图,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5分)答:答案:示例一:图形主体是拼音桂林的第一个大写字母“G,外层的圆环两端化为山峦和溪水,中间一 横则化作桂林的地标“象鼻山”,城市特点鲜明,山水间鹭鸟飞过,寓意着桂林山清水秀,自然环境优美。示例二:图形主体是桂林的象鼻山,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桂林,山外围有一道圆弧,圆弧两端像是桂林秀美 的山水,圆弧与象鼻山又组成了桂林拼音的首字母“G”,图标鲜明地表现了桂林的城市特色。教师专用2【名师点拨】解答图片类转换的“五要”一要审读题图,把握要素既要关注图片细节,也要分析题干表述。二要合理想象,丰富信
8、息。揣摩图片各要素的含意,展开想象,整体把握要素之间的关联。三要联系现实,探究寓意。如2015年全国卷I中“手挡浊流”象征保护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 等。四要筛选整合,组织答案。组织答案要注意题干的特殊要求,如修辞要求、字数要求等。五要一题多思,题型预演。注意全国卷图文题隔年变相重考的特点,对典型题进行适度拓展。二、阅读鉴赏能力评价(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20分)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 见者皆服其精妙。友生曾巩携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签书淮南判官。旧制,株遒许献文 求试馆职,安石独否。再调知邺
9、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之新陈相易邑人便之移提点 江东刑狱人为度.支制官时嘉佑三年也。有少年得斗鹑,其侪求之不与,恃与之昵辄持去,少年追杀之。开封当此人死。安石驳日:“按律, 公取、窃取皆为盗。此不与而彼携以去,是盗也;追而杀之,是捕盗也,虽死当勿论。”遂劾府司失入。 府官不伏,事下审刑、木军,皆以府断为是。诏放安石罪,当诣阁门谢。安石营:“我无罪。”不肯谢, 御史举奏之,置不问。熙宁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上谓日:“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安石对臼: “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上问:“然 则卿所施设以何先
10、?”安石日:“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上以为然。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 司,令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而农田水利、香苒、均输、保甲、免役诸 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安石性强伎,遇事无可否,自信所见,执意不回。至议变法,而在廷交执不可,安石傅经义,出己 意,辩论辄数百言,众不能说。甚者谓“天变不足艮,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罢黜中外老成人几尽, 多用门下偿慧少年。元佑元年,卒,年六十六,赠本便。(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七列传第八十六,有删改).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再调知邺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11、/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移提点江东刑狱/ 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B.再调知郸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移提点江东刑狱/ 入力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C.再调知郸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移提点江东刑狱/ 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D.再调知郅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移提点江东刑狱/ 入为度支判官/时嘉佑三年也/【解析】选D。“贷谷与民”是说把谷借贷给百姓,中间断开则割裂语意,据此排除A、C项。“时嘉佑三 年也”表示的是前面任两个
12、职务的时间,中间断开则曲解句意,据此排除B项。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秩满,古代指官吏任期届满,也称“满”。“秩”是古代官吏的俸禄。B.大理,即大理寺,古代专门负责刑狱案件的审理,是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C.青苗,即青苗法,农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到当地官府贷钱粮,以补助耕作。D.太傅,西周始置,辅君王的大臣,历代沿革有所不同,多为勋臣加官。【解析】选B。“行政机构”应为“法律机构”。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聪明颖悟,文才为人赞赏。他从小喜欢读书,过H不忘,不假思索便可写出精妙的文章,曾巩将 他的文章
13、推荐给欧阳修,欧阳修极力赞赏。B.王安石秉持法理最终不被采信。他从法律规定出发,分析两少年因争鹊鹑导致的命案认为杀人者其罪可 赦,但上面的司法部门均维持原判决。C.王安石推行新法,得到皇帝支持。在与皇帝的一番问答之中,他阐明自己的治理主张,皇帝认为他讲得 正确,专门设置机构支持王安石推行新法。D.王安石性情倔强,不善采纳众议。他遇到事情不管是对是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朝中官员议论新法, 他则力陈己见,并不采纳大臣们的意见。【解析】选A。“不假思索便可写出精妙的文章”是对“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的曲解。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安石言:“我无罪。”不肯谢,御史
14、举奏之,置不问。(4分)译文:(2)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 ”安石日:“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4分)译文:答案:(1)王安石说:“我无罪。”不肯前去道歉,御史因此上奏章检举他,皇帝却搁置一旁没有理会。(关 键点:“谢”“举奏”及补出“置前主语各1分,句意1分)(2)皇上问:“既然这样,那么你拿什么作为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呢? ”王安石答道:”改变风俗,建立法规,正是现在最急需的了。(关键点:“然则”“施设”“所急”各1分,句意1分).王安石在推行新法时,除了不善采纳众人意见外,还有什么不够好的表现?(3分) 答:答案:言语过激:认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任用
15、亲信,排挤老臣:他“罢黜 中外老成人儿尽,多用门下傲慧少年” , (3分) 附【参考译文】王安石字介甫,是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 笔如飞,初看似漫不经心,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朋友曾巩把他的文章带给欧阳修看, 欧阳修为他传播美名。王安石考中进士,被选为上等,出任签书淮南判官。按以前的制度,任职期满允许 进献文章要求试任馆阁职务,唯独王安石没有这样做。他经过两次调动,担任郸县知县,修筑堤堰,疏浚 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把谷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些利息来偿还,使它仓能够陈谷换新粮,郡 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王安石调任提点江东刑
16、狱,又进京担任度支判官,当时是宋仁宗嘉祜三年。有个少年得到一只善斗的鹤鹑,他的同伴想要,他不给,那同伴自恃和少年亲密,就一把拿跑了, 少年去追,把他杀了。开封府判定该少年死罪。王安石反驳说:“按照律法的规定,不论是公然抢夺还是 暗中偷窃都算是盗窃罪。此案中少年不给,他的同伴就拿走了,这就算盗窃;少年去追并把他杀掉,这是 追捕盗贼,虽然杀死了人,但不应定罪。”因此便弹劾开封府有关部门判罪过重。开封府的官员不服,此 案上报到审刑院和大理寺,这两处都认为开封府的判决是正确的。(王安石因其弹劾不当而应被判罪)但皇 帝下诏赦免了他的罪名,(按照惯例)这种情况应该到阁门道歉。王安石说:“我无罪。”不肯前去
17、道歉, 御史因此上奏章检举他,皇帝却搁置一旁没有理会。熙宁二年二月,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皇上对他说:“人们都不了解你的才能,都以为你只懂 得经理学术,不懂得治世之事。”王安石回答说:“经理学术正是用来处理政务的,只是后来很多所谓大 儒,大部分都是才能平庸的人,因此世俗才都以为经理学术不能用于治世罢了。”皇上问:“既然这样, 那么你拿什么作为最先开始的施政措施呢?”王安石答道:“改变风俗,建立法规,正是现在最急需的 了。”皇上认为他说得对。于是开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任命他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一并负责。王安石让他 的亲信吕思卿参与其中事务。而后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等变法相继开始实施,号称新法, 派遣提举官四I余人,在全国颁布执行新法。王安石性格倔强刚愎,遇事不管对与错,都坚持自己的意见,执意不肯改变。到议论变法时,在朝 百官都持不能变法的意见,王安石陈述经义,提出自己的主张,辩论起来动不动就是好几百字,大家都驳 不倒他。他甚至说“上天不足以畏惧,祖宗不足以效法,人们的议论不足以忧虑”。王安石执政期间,朝 廷内外老成持重的人几乎都被他罢免了,他大量起用自己门卜.浮浅而有点小聪明的年轻人。06/7元佑元年,王安石去世,享年六十六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傅。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