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docx
《学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决定着学习的效益。教师地位与学生地位, 谁是主,谁是次,谁才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期,我们聚焦这个话题,从课改 代际的划分,到主导作用的分析,反观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又该 如何最大限度地释放关键因素的能量?学生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本报记者李炳亭课改“三代”论按照我对课改研究成果进程的划分,可把10年课改分为“三代”。第一代课改的代表性学校是江苏省洋思中学,他们对传统教学的批判,更多地体现 在对“教”的质疑和改动上。洋思的改良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但他们改良的缺憾是仍 然没有跳出“教为主、学为辅”的圈子。我对第一代课改的概述是:基于“教为中心”的传
2、统课堂教学的低效,以期通过调整、 改进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式,实现从“低效”到“有效”的跨越。洋思中学是新时期教 育改革中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校,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高度。虽然它“有效”地解决了 课堂效益的问题,但是仍然不能挣脱“教中心”的教学框架对课堂“生产力”的束缚。第二代课改的标志学校是山东省杜郎口中学,它与洋思的相同之处也是从改变“教” 的手段切入。所不同的是,杜郎口较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的地位,符合了新课改 “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基本理念。如果说第一代课改是改良的话,那么,第二代课改则有资格称为改革。第二代课改 与第一代课改最大的区别在于,实现了从“教中心”到“学中心”的飞跃,构建了全新
3、的课堂教学“学中心体系”,也可以说第二代课改是第一代课改的“升级版”。第三代课改的基本特征是不过分纠缠于课堂的“技术”细节,而是以“人本”为基石建 构全新的“课堂规则”,从对“人”真正的“发现来“认识”学生,清晰界定“学习者”和 “学习条件提供者”的角色关联性,通过成就学生从而促进师生和谐、全面、可持续 发展,他们的基本教育理念是教师为本、学生第一。但目前,第三代课改尚缺乏一所真正意义上的领军学校。从现在崭露头角的几所学 校,如江苏省昆山前景教育集团、河南省卫辉高中、陕西省宜川中学、河北省清河 挥公中学等来看,第三代课改的“共性”体现在:“无边界”张扬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和 地位;尝试去除“教师主
4、导化”,极端放大学生自学,甚至普遍采取“一拖N”课堂形 式(即一个教师同时上N个班级的课);空前体现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他们的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他们坚持认为, 学习即自学,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条件的提供者,是“带薪”的“同修”者。改革需要激赏,我们期待着第三代课改领军学样的喷薄而出。当然,没有一项改革 是十全十美的,所谓好与坏只是相对而言。无论是第几代,他们都注定会被写进中 国当代教育史。中国教育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在传承和超越中不断进化,谱写着恢 宏的篇章。“主导者,的作用在引导其实,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就是“学生主体”,所谓“教师主导”只是一部分学者在传
5、统 与现代之时妥协”的结论。有时候我们需要妥协,妥协是一种智慧。就像我们提出 的“高效课堂”,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教育学概念,而不单单是为了提升课堂效益。任 何新的教育概念的提出,都必须“带入”更多人的行动兴趣。因此,高效课堂从“效 益”入手,应该也属一种妥协。但“妥协,的结果有可能会制造超出预想的混乱。比如“教师主导”,按照辞海的解 释厂主导是指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那么,“教师主导”显然是指教 师是主要的并且引导学生向着自己预期方向发展的角色。辞海对“主体”的解释是 “事物的主要部分”,那么,“学生主体”显然是说“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要部分”。“主 导”、“主体”如果都是“主要”的
6、,那么,谁应该围绕谁,谁到底服务于谁?正因为缺 乏确指,长期以来,针对“谁作主”的争论甚嚣尘上,导致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课堂形 态和尖锐相对的两种评价方式的撕扯。于是有人提出“双主体”概念,这显然不是学 术,而是典型的和稀泥的“哲学”。上世纪,钱梦龙先生针对传统的讲读教学模式提出的“三主”导读教学模式,曾经对 当时的教育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 导,以训练为主线”。钱梦龙指出:“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前提,着眼于使学生“善学”;教师为主导,是 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条件,着眼于“善导”;而学生的“善学”与教师的“善导”都必须 通过“善练”的科学序列才能实现,所以说“
7、训练为主线”是“主体”与“主导”相互作用 的必然归宿。”以教师为主导,钱先生解释说:即确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领导、 支配的地位,而教师的领导、支配作用,只有通过“导”,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导之 有方,学生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主体。不过后期,钱先生又开始怀疑自己的“三主”,他在接受媒体访谈时说:我认为现在 的语文学习有三多三少,凌空蹈虚的人文感悟多了,生动活泼的人文训练少了;缺 少智慧的重复训练多了,有个性、有创见、有合作的学习少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 听得多了,自主、自在的语言表达少了。钱先生批评说:教师仍然以滔滔不绝的“分析讲解”为能事,偶尔穿插些提问,也是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的需要,而且大多
8、属“教学圈套”,千方百计诱使学生“入我鼓 中”,学生不是做“听客”,而是被一个个问题牵着鼻子走,根本没有学习的自主权。教师这个角色的使命,是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和“主导”显然不同。作为学习的“引导者”,要求教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动力;教师是学习发生的 必要条件;学生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只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给予适当 的点拨和指导。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它反对的是替代学生的学习;诱使学生一步步进入教师预先 设置的“教学圈套”:只重视传授知识和注重自己的讲授艺术,无视学生的存在。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它很容易让教师找到替代学习的借口,而且教师的“知识水 平”必然客观地决定、制约着学生
9、的“学业水平”,教师的见解、观点、思想制约着 学生的高度和视野。马斯洛曾说:在一个顶高不足一米五的房间里量身高,所有人都不超过一米五。这 就是当下传统学校为什么抢名师的根源所在。教师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天经地义 地要求学生“归从”于教师的教学要求、预设、结果。在这样一张密集的大网下,学 习遭受诸多束缚,个性很难张扬。学生只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教学常用的手段无 非是“讲授+训练”。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其实还常常阻挠新课改的推进,他们总 有一千条理由为新课改担心,比如万一学不会怎么办,学生讲的不如我生动、到位, 影响考试成绩怎么办,等等。当年杜郎口的课改,其实就是从“刹讲”动手的,“讲”的背后
10、是什么?是教师不廿心 从讲台上走下来,“放手”的背后是“放权”。因此课改与其说是改变教学关系,不如 说是一场师生间的“教学利益之争”,从“主导一切”到“引导学习发生”,表面看是“师 退生进”,实则是一场教育思想的重大变革。学生才是学习的关键世界上比较先进的教育主张,有一个大致的认同,即学生是决定教学成绩的关键。这句话或许会彻底改变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现状。学生是关键,意味着:1.他有什么样的学习个性? 2.他是否愿意学习? 3.教师如何 满足他的学习愿望?然而,传统的教育教学不关注学习者,不了解、不“认识”学生,不在意学生心中所 思所想,更不研究学生的学习认识和成长规律,这样的教育显然不是“从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生 教学质量 提升 关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