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能源计量单位及代码定义表、计量表技术性能、用能系统的分类和子项、综合能源系统性能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计算.docx





《常用能源计量单位及代码定义表、计量表技术性能、用能系统的分类和子项、综合能源系统性能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计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能源计量单位及代码定义表、计量表技术性能、用能系统的分类和子项、综合能源系统性能一级、二级、三级评价指标计算.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录A常用能源计量单位及代码定义表传输时的能源计量数据的计量单位(参考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及代码,用于定义采集监测点的能源品种及计量单位,常用能源计量单位及代码 定义应符合表A.1的规定。表A.1常用能源计量单位及代码定义表().197kgCO2/kWh,当热源为燃煤热电联产时取().487kgCO2/kWh;能源名称能源代码统计计量单位焦炉煤气GO万m3高炉煤气HO万n?其他煤气10万n?转炉煤气II万m3发生炉煤气12万m3煤层气(煤田)13万m3天然气JO万n?液化天然气KOt柴油oot液化石油气Q0t热力TOGJ蒸汽T1t热媒T2t温度T3压力T4Mpa余热余压T5GJ电力U
2、O万kWhA综合能源系统总接入面积(n?)。综合能源系统碳减排量的核算应与不同气候区不同建筑类型的参照能源 系统碳排放量进行比较。其中公共建筑参照供冷系统的冷源应采用电驱动冷水机 组,居住建筑的参照供冷系统的冷源采用分体空调。严寒地区、寒冷地区供热系 统热源应采用燃煤锅炉;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供热系统热源应采 用燃气锅炉。综合能源系统能耗和碳排放量计算宜符合卜.列规定:1建筑参照能源系统全年供冷耗电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D.0.6-1)式中:Ec建筑参照能源系统供冷年耗电量(kWh);Qc年供冷量(kWh);SC0Pl供冷系统综合性能系数,公共建筑取2.5,居住建筑取2.3。2严寒
3、和寒冷地区建筑参照能源系统全年供热标煤消耗量应按下列公式计 算:悬(D.0.6-2)式中:/诩/ 建筑参照能源系统供热年标煤消耗量(kgce);Qh年供热量(kWh);力热源为燃煤锅炉的供热系统综合效率,可取0.6;力标准煤热值,取8.14kWh/kgce。3夏热冬冷、夏热冬暖和温和地区建筑参照能源系统全年供热天然气消耗量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D.0.6-3)式中:晨as建筑参照能源系统供热天然气年消耗量(nf);色热源为燃气锅炉的供热系统综合效率,可取0.75;q2标准天然气热值,取9.87kWh/nA4建筑参照能源系统全年供冷和供热单位面积碳排放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 co)= eCO2
4、XE c+NgasCQ Xgas +coalCO2 Mcoal ) /A (D.0.6-4 )式中:0cO2一建筑参照能源系统年供冷供热单位面积碳排放量(kgCO*m2年)。5单位面积碳减排量应按下列公式计算:/。皿=。co2co2(D.0.6-5)式中:/。0,单位面积碳减排量(kg/n?年)。附录E综合能源系统性能二级评价指标计算燃气锅炉系统效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为广肃而(EO1-1)式中:热源为燃气锅炉供热系统效率;Qh燃气锅炉年供热量(kWh);Q天然气年消耗量(n?);y1标准天然气热值,取9.87kWh/n?;Ef锅炉系统风机、燃烧器、输配水泵(若含)等附属设备年耗电量 (kWh)
5、,对于锅炉热水侧应设置板换的系统,应计入锅炉至板换的输配水泵耗 电量,其他情况不计输配水泵的年耗电量(kWh);i电力能源转换系数,取2.6kWh/kWh电。电锅炉系统效率可按下列公式计算:eh=京舞而(E.0.2-1)式中:团热源为电锅炉供热系统效率;Qh电锅炉年供热量(kWh);EM电锅炉年消耗电量(kWh);ENj电锅炉供热系统中热源侧附属设备的年消耗电量(kWh);/电力能源转换系数,取2.6kWh/kWh电。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系统制冷能效比、制热性能系数应按 下列公式计算:(E.0.3-1)COPHCOPH0Nj(E.0.3-2)式中:EERc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
6、)热泵系统制冷能效比;COPH一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系统制热性能系数;Qc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年供冷量(kWh); 0,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年供热量(kWh);ZM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机组年消耗电量(kWh);ENj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系统中冷(热)源侧附属设备的年消耗电量(kWh) o冷水机组系统制冷能效比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ERcl1)式中:EERcl冷水机组系统的制冷能效比;Qc冷水机组年供冷量(kWh);2%冷水机组年消耗电量(kWh);工此冷水机组供冷系统中冷源侧附属设备的年消耗电量(kWh)。直燃型滨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系统
7、制冷能效比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ERza =肃西(EO5.1)式中:EERcl直燃型溟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系统的制冷能效比;Qc直燃型淡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年供冷量(kWh);直燃型演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年折合消耗电量(kWh);ENj直燃型澳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系统中冷源侧附属设备的 年消耗电量(kWh) o系统耗电输冷(热)比ECR可按下列公式计算:(E.0.6-1)EC(H) R-a=Qc(h)式中:EC(H)R-a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WC(H)水泵运行年耗电量(kWh);Qch、冷(热)水系统年供冷(热)量(kWh) o冷热损失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1-党=】Qg/
8、Qg)xlOO%)式中:5供冷供热系统室外管网冷热损失率;Qa.第j个热力入口处的年供冷供热量(MJ);Qat冷热源的年供冷供热量(MJ)。附录F综合能源系统性能三级评价指标计算燃气锅炉的效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F.0.1-1)式中:h热源为燃气锅炉效率;Qh燃气锅炉年供热量(kWh);Q天然气年消耗量(n?);%标准天然气热值,取9.87kWh/m3。电锅炉的效率应按下列公式计算:(F 0 2-1)式中:“硒热源为电锅炉效率;Qh电锅炉年供热量(kWh);2M电锅炉年消耗电量(kWh);i电力能源转换系数,取2.6kWh/kWh电。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机组制冷能效比、制热性能系数
9、应按 下列公式计算:EEKc 啜(F.0.3-1)COPh=(F.0.3-2)2 M式中:EERc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机组制冷能效比;COPH一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机组制热性能系数;Qc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年供冷量(kWh);Qu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年供热量(kWh);EM地源(水源、热源塔、空气源)热泵机组年消耗电量(kWh); 冷水机组性能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ERcl=( 1)式中:EERcl冷水机组性能系数;Qc冷水机组的年供冷量(kWh);冷水机组年耗电量(kWh) o直燃型溪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性能系数应按下列公式计算: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能源 计量单位 代码 定义 量表 技术 性能 系统 分类 综合 一级 二级 三级 评价 指标 计算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73428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