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创造宣言》课堂实录.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创造宣言》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创造宣言》课堂实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部编版(2016) 九年级上册创造宣言课堂实录师:同学们,我们都知道,第五单元是一个议论文单元,而议论 文中作者通常都是阐述事理、发表观点的。那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 预习来概括说一说文中作者主张什么,反对什么,并说说你对此的理 解。(学生快速看书后作答)生1:作者的主张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 人是创造之人。”师:找寻文中相关语句作答时最好把段落一起告知大家,方便其 他同学能更好地把握相关内容。生1:刚刚我说的作者观点在文章的第11段。师:不错,这是作者的主张,那你对此的理解呢?请说一说。生1:我认为作者的这一观点表达的是所有人在任何地点、任何 时间都能够创造。师:回答得很好。
2、其他同学请继续。生2:作者在文中反对的是“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觉得自己不能创 造”。师:请问你的这一观点是根据文中哪些段落总结出来的?生2:我是根据课文5、7、8、9、10段总结出来的。师:好,余睿翔同学根据课文510段总结出了:任何人不能以 任何理由来认为自己不能创造。那你们能不能把这些理由一一罗列出 来呢?生2:我从第9段里可以读到:无能的人也能创造。第9段中以 鲁钝的曾参和不识字的慧能为例,他们一个是传了孔子的道统,一个 是传了黄梅的教义,由此可见任何人不能以无能为借口来不创造。再 无能的人,只要能尽力而为,总会有所创造的。师:不错。我们从第9段可以看出:无能不是不创造的理由。任 何人只要通
3、过自己的努力,就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成功来。余睿翔同 学说了其中的一个理由,那有没有同学帮他补充一下其他的理由呢?生3:我从课文中读到还有其他4个理由。分别在课文第5小节、 第6小节、第8小节和第10小节。师:好,那请你具体来阐述一下这些理由吧。生3:第5小节提到有人说环境太平凡,不能创造。但根据所列 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原本很平凡的一张白纸、一块石头,但到了八 大山人、飞帝亚斯、米开朗基手里就成了名贵不朽的作品。由此可知, 平凡不能成为自己毫无创造的理由。第6小节提到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不能创造。但作者写了易经 之卦辞、正气歌、苏联的国歌、尼赫鲁自传的产生,又写了雷 塞布的事例及平老静的产生来加
4、以反驳,由此可见,单调的生活中也 能有伟大的创造。第8小节提到有人说年纪太小,不能创造。作者就列举了莫扎尔 特、爱迪生、帕斯加尔的事例来加以反驳,由此可见,年纪的大小不 能成为不创造的理由。第10小节中提到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 而已,不能创造。紧接着作者就列举了玄奘、哥伦布、莫扎尔特等人 的事例,虽然他们都身处绝境,但靠着勇气他们都走出了绝境,创造 出了自己的成功。由此可见,陷入绝境也不能成为不创造的理由。师:很好。于悦同学把其他4个理由都一一罗列出来了,从中我 们得知不管是环境平凡、生活单调还是年纪太小、太无能或陷入绝境 的人,其实都能创造。师: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创造宣言,
5、按理说作者应该向我们发 出要人人都要创造的宣言。但文章一开始却告诉我们不能以任何理由 来说出自己不能创造,这在论证的方式上属于哪一种?生齐答:驳论。师:对了。作者在文章开始时先是反驳了对方错误的观点,就是 我们之前提到的那5条理由。那么作者在文中仅仅只是反驳了错误的 观点吗?他有没有提出正确的观点呢?生4:作者在文中也提出了正确的观点。那就是文中第11节中 的观点: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师:是的,作者在文中既反驳了错误的观点,又提出了正确的观 点。这在论证手法上称为有驳有立或有破有立。就是打破错误的看法, 然后提出正确的观点。师:刚才我们读了课文中很多作者为了反驳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创造宣言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21课创造宣言课堂实录 部编版 语文 九年级 上册 21 创造 宣言 课堂实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