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陋室铭》(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23篇记诵必背(部编版).docx
《02《陋室铭》(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23篇记诵必背(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陋室铭》(解析版)-2023年中考语文文言文23篇记诵必背(部编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文解读这篇不足百字的室铭,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 志趣和不与世事沉浮的独立人格。它向人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尽管居室简 陋、物质匮乏,但只要居室主人品德高尚、生活充实,那就会满屋生香,处处 可见雅趣逸志,自有一种超越物质的神奇精神力量。有人认为,刘禹锡写此文时已是贬谪生活的后期,心情比较稳定,追求安 乐恬淡的生活,同时文中又有读佛经的内容,所以铭文流露了一种避世消闲的 消极成分。对此应从两方面分析:当社会处于黑暗时期,文人官吏们有两个出 路,一是与腐朽势力同流合污、自甘堕落。一是退一步,如孟子所说的“穷则 独善其身”,保持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相比之下,后者更值得肯
2、定, 刘禹锡选择的就是这一条路。同时,人的生活是复杂的,有张有弛,不能一味 剑拔弩张,而有时也要休息娱乐。因此,不能简单地批评闲情逸致。另一方面, 铭文中也反映了作者的宏伟抱负,他引用诸葛庐和子云亭是有其特殊含义的, 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文学家,这也是作者一生的两大理想,早年他在革新 中急流勇进、雄心勃勃;贬谪后他就涉足文坛,最后终于以文学家名世。因此, 文中还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内。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是巧妙地运用比兴手法,含蓄地表达主题,开头四句 既是比,又是兴,言山水引出陋室,言仙、龙引出德馨,言名、灵暗喻陋室不 陋。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类比陋室,表达了作者政治、文学的两大理想, 最后
3、引孔子的话作结又暗含“君子居之”的深意。其次,大量运用了排比、对 偶的修辞手法,排比句能造成一种磅礴的文势,如开头几句排比,使全篇文气 畅通,确立了一种骈体文的格局。对偶句易形成内容的起伏跌宕,如中间的六 句对偶,既有描写又有叙述,言简意丰,节奏感强。文章还运用了代称、引言 等修辞手法。总之,这是一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佳作,所以能传诵不衰,脍炙人 口。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上,蔓延;入,映入。(5)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贞元末年,王叔文有幸被太子欣赏任用,刘禹锡因为名气在当时很大,(王叔文)和 他交往。贞元末点明时间,禹锡以名重
4、一时点明王叔文得幸太子时与之交的原因; 故断为: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点睛】【甲】参考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 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 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 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 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乙】参考译文:贞元末年,王叔文有幸被太子欣赏任用,刘禹锡因为名气在当时很大,(王叔文)和他 交往,叔文经常称赞(刘禹锡)有
5、做宰相的才能。太子继承皇位后,朝廷中的重大议题和秘 策多出自王叔文之手。(王叔文)请刘禹锡和柳宗元在宫中商议(国事),(刘禹锡、柳宗元) 所提出的观点都被(王叔文)采纳王叔文(的改革)失败后,(刘禹锡)被牵连贬为连州 刺史,(还)没到(连州),(又被再)贬为朗州司马。(朗州)地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当地 的风气落后,满眼都是不同(于文明地区)的风俗,没有可以交谈的人。刘禹锡在朗州十年, 只能用写文章和吟咏诗文来陶冶性情所以武陵溪洞之间的夷人唱的歌,大多是刘禹锡写 的歌词。元和十年,(刘禹锡)从武陵被召回(京城),宰相又想安排他到郎署(任职)。但 刘禹锡写了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诗中有讥讽之意,执
6、政的人很不高兴,又被贬出(京 城)做播州刺史。刘禹锡曾经感慨天下学校荒废,就上书给宰相,(朝廷)当时没有采用他 的主张。刘禹锡晚年和少傅白居易交好,诗词文章,(当时)没有在白居易之上的人。(白居 易)常常和刘禹锡相互和诗酬答刘禹锡曾经写了西塞怀古金陵五题等诗,江南文 士称(这些诗)为佳作,虽然(刘禹锡)官位不显达,(但)公卿大官中有很多人与他交往。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三间
7、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是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 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 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 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郑板桥靳秋田索画之二)15.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窗外修竹 (4)用以慰天下之劳人16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时有微风细雨,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17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写出
8、了作者居住环境的简陋宁静。【甲】 文中也有一个异曲同工的句子,请找出来并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18 .联系【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叙述,你认为 【乙】文中郑板桥的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趣?【答案】15.出名、有名 博学的人 高、长 慰劳16. (1)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2)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17.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运用了对偶的 修辞手法,写出了陋室环境的清幽,从而衬托出作者志趣的高雅。18.是一种高雅脱俗、 悠闲自得的生活情趣。(意对即可)【解析】15.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
9、理解,注意结合语境确定词义。团句意:有了神仙就出名。名:出名、有名;团句意: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鸿儒:博学的人;回句意:向外遥望可以看到山上又高又长的竹子。修:高、长;回句意:是用来慰劳那些劳苦的人民。慰:慰劳。19 .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句子时要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直译为 主,意译为辅,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 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团斯:指示代词,这;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惟:只;吾:我;馨: 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团时:有时;润泽:滋润;疏篱:稀疏
10、的篱笆;仄径:狭窄、歪斜的小路。20 .本题考查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对句子的赏析。乙文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意为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 使室内都染上青色。写出了刘禹锡居住的房屋周围有青苔、绿草,房屋周围环境清幽安静, 与题目中的句子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句苔痕对应草色;阶绿对应帘青;上对应入,结构相同,意思相关,是一个工 整的对偶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一上一入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一绿一青衬得陋室别 致宁静,从而衬托出作者高雅恬静的志趣。21 .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甲文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意为可以弹奏清雅的古琴,阅 读泥金书写
11、的佛经。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写出了刘禹锡 志趣高雅、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乙文中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意为关上柴门, 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茶。郑板桥关闭柴门,不和高官贵族往来,只和知己好 友交往,写出了他生活的朴素,情趣的高雅,心态的闲适自在。【点睛】甲文参考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有了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 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 映入竹帘,使室内都染上青色。往来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没有一个无功名的人。平时可以 弹奏清雅的古琴,阅读泥金书写的佛经。没有
12、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 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这有什么简陋呢? 乙文参考译文:三间茅草盖的房子,春天到了一片美丽的景色,窗子里面有幽香的兰花,向外遥望可以看到 山上的竹子。这是何等优雅风趣的事啊,但是能有如此享受的人,自己却不懂得,真是令人 遗憾。而那些懵懵懂懂,胸无点墨的人,身处如此情景,他们更是不懂乐在何处。只有那些 劳苦之人,忽然有十几天的闲暇时光,才会关上柴门,扫净小路,面对芬芳的兰花,品着苦 茶,有时微风细雨,滋润着篱笆和小路。那些平常的客人不过来,只有几位知己好友到访, 内心也无比欢喜,不禁惊叹:这样的日子真是难得啊。所以我画兰花竹
13、子石头,是用来慰劳 那些劳苦的人民,而不是供那些贪图享受的人享用。【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友人李愿居之。愿之言曰:“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
14、为也,我则行之。”(选自韩愈昌黎先生集)【注释】茹:吃。车服不维:不受官职的约束。刀锯:刑罚。黜陟(chizhi) 指官吏的升降。22 .鲜字在词典中有以下四种解释,请为鲜可食中的鲜选择正确的选项()A.鲜艳B.鲜明C.很少D.鲜美2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句子。(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2)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24 .【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李愿都是怎样的人?你赞同他们的处事态度吗?请说明 理由。【答案】19.D 20. (1)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 青色。(2)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21 .他们都是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15、不与 世俗同流合污、厌恶腐败的官场的人。示例:赞同。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与其在那里浪费生命,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 反对。读书人应该有兼济天下、先忧后乐的使命感,不能为了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放弃使命。【解析】19.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鲜可食的意思是鲜嫩可口。鲜:鲜美;故选Do20 .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上,蔓延到;入,映入。有乐,享受安乐;孰若,不如;无忧,没有忧虑。21 .本题考查对人物的分析和观点的表达。第一问,结合【甲】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 金经无丝,【乙】文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
16、山, 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可知,刘禹锡和李愿都具有安贫乐道的情 趣,高洁傲岸的节操,怡然自得;结合【甲】文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乙】文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可知刘禹 锡和李愿都是远离官场、厌恶腐败、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第二问是开放性题,结合自己的理解阐述理由即可。示例:赞同。当社会政治昏暗,官场腐败,君子当自爱,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远离他们, 才是明智之举,寻找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反对。读书人应该有匡扶正义、兼济天下的责任,要有一番作为,不应该逃避隐居田园,更 不能为了个人的荣辱得失
17、而放弃读书人使命。【点睛】参考译文【甲】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深,有了龙就变得神异了。这是简陋 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 帘,使室内都染上青色。谈谈笑笑的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平民,可以弹奏琴,浏览 佛经。没有世俗的乐曲扰乱心境,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神伤身。(它好比)诸葛亮隐居南阳住 的草庐,扬子云在西蜀的屋舍。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乙】太行山的南面有个盘谷。盘谷中间,泉水甘甜,土地肥沃,草木繁茂,人烟稀少。我 的朋友李愿就住在那里。李愿说:过着贫寒的生活,住在荒僻的山野,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坐在繁茂的树下度过整 天
18、,在清澈的泉水里洗涤,保持自身的洁净。从山上采来的果子,甜美可食;从水中钓来的 鱼虾,鲜嫩可口。日常作息没有固定的时间,只要感到舒适便泰然处之。与其当面受到赞誉, 不如背后不受诋毁;与其肉体享受安乐,不如心中没有忧虑。既不受官职的约束,也不受刑 罚的惩处;既不问天下的治乱,也不管职务的升降。这些都是不得志的人的所作所为,我就 这样去做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乙】吾室之内
19、,或栖于棱,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 居,疾痛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 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书巢记节选)【注】梗(du):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觌(di):相见。22 .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名,出名) B.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 C.或陈于前(陈列)D.客就观之(成就) .下面句中之与何陋之有的之用法相同的是()A.无丝竹之乱耳B.水陆草木之花C.乃
20、引客就观之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两文都以书屋为写作对象,请简要概括出两个书屋各自的特点。【答案】22. D 23. D 24. (1)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知识浅薄的 人。(2)于是就自己笑着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窝吗! 25.【甲】书屋的特点是简陋,【乙】 书屋的特点是书多。【解析】22 .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 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D.客就观之的意思是:于是带领着客人进入房间观赏。就:靠近,不是成就。故选D
21、o23.本题考查之字的用法。题干的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A.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之:助词,的;C.之:代词,它;D.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故选Do.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 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 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1)句中的鸿(大)、白丁(指没有学问的人)几个词是重点词语。(2)句中的辄(就)、自笑(自我嘲笑)、所谓(所说的)、巢(指书巢)几个词是重点词 语。24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阅读【甲】文,从斯是陋室
22、可以看出,所写的书屋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简陋;从【乙】文乱 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可以看出,所写的书屋是书多而乱。据此概括作答。【点睛】参考译文:【甲】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 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 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 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 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乙】我房间的里面,有的书放在书架上,有的书在面前放置,有的书(作为)枕头垫 在床上,抬头低
23、头四周环顾,没有哪里不是书的。我的饮食起居,生病呻吟,悲伤,忧愁, 愤怒,感叹,不曾不和书在一起的。(如果)客人不来(拜访),妻子子女不来看我,(即使) 刮风,下雨,打雷,落冰雹的(天气)变化,我也不知道。间或我想要站起来,但杂乱的书 围绕着我,如同堆积的枯树枝,有时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于是我就笑道:这不就是我 所说的书巢吗?于是带领着客人进入房间观赏。客人开始不能进入屋子,已经进入了又不 能出来,于是客人也大笑着说:它确实是个书巢啊!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陋室铭 02 陋室 解析 2023 年中 语文 文言文 23 记诵 部编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