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贵州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B卷含答案.doc(2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省贵州省 20232023 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年教师资格之中学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检测试卷能力综合检测试卷 B B 卷含答案卷含答案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在教学中的课堂提问、平时测验属于哪种教学评价?()A.配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形成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答案】B2、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使种群基因库发生一些变化B.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C.马和驴能杂交并可产生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共同进化的结果【答案】C3、PCR 是扩增目的 DNA 片段的分子
2、生物学技术。以下物质在 PCR 反应体系中()是非必需的。A.DNA 引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脱氧核糖核苷酸D.DNA 模板【答案】B4、与植物顶端优势有关的植物激素是()A.生长素B.赤霉素C.脱落酸D.乙烯【答案】A5、口器是昆虫的取食器官,下列口器类型与昆虫不相对应的是()。A.虹吸式口器:蝴蝶B.刺吸式口器:蚊子C.舐吸式口器:蜜蜂D.咀嚼式口器:蝗虫【答案】C6、植物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A.顶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促进生长B.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C.顶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促进生长D.侧芽附近的细胞分裂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答案】B7、关于植物激素的叙
3、述,错误的是()。A.多种植物激素协调控制植物生长发育B.植物激素是在植物体内发挥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C.植物激素进入靶细胞并催化细胞代谢中的特定反应D.植物激素由某些部位产生,运输到特定部位发挥作用【答案】C8、选择正确的实验试剂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能够与所用试剂对应的是()。A.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0.5gm1 的蔗糖溶液B.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TB(溴代麝香草酚蓝)溶液C.叶绿体色素的分离无水乙醇D.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行为苏丹染液【答案】B9、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诱导剂依次是()。A.B.C.D.【答案】C10、在进行“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的实验
4、教学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了下面的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主要体现了课程理念中的()。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答案】C11、下列关于 DNA 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 DNA 复制B.DNA 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 DNA 分子C.DNA 双螺旋结构全部解链后,开始 DNA 的复制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 DNA 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答案】A12、教师在实验前不告诉学生实验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实验结论是什么,而是让学生带着明确的问题。自己动手进行观察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究、发现和获得新知识属于哪种实验教学
5、()A.模仿性实验B.验证性实验C.探究性实验D.分段实验【答案】C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答案】C14、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说法是()。A.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C.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D.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答案】D15、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教学中,王老师想在学生自己进
6、行实验前先给学生做演示实验,以展示实验现象。但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王老师在装有还原糖和蛋白质的试管里加的都是斐林试剂,导致装有蛋白质的试管实验现象不明显。有同学开始质疑:“怎么老师也不会做实验?”有个同学指出是老师试剂加错了,应该加双缩脲试剂。场面一度很尴尬,此时王老师适宜采取的处理方法是()。A.不理会学生的发言,重新做一次实验B.训斥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让他们自行实验C.表扬指出错误的学生,说自己是给大家一个错误的示范D.解释自己没错,刚才只是操作失误【答案】C16、下列关于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获取某种 B 淋巴细胞之前,无需给实验动物注射相应的抗原B.只要将动
7、物的 B 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放在同一培养基中培养,就能得到杂交瘤细胞C.只要将杂交瘤细胞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培养,就能够得到产生单一抗体的细胞群D.与常规的抗体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答案】D17、下列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B18、在“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教学中,为了达成“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结构和A.提纲式板书B.表格式板书C.综合式板书D.计算式和方程式板书【答案】B19、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 Nt=NotB.器械捕杀和药物捕杀是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根本措施C.调查某
8、种昆虫卵的密度和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可改变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使种群密度下降【答案】B20、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B21、科学家艾弗里在培养肺炎链球菌时,发现接种 s 型菌的固体培养基上出现了少数粗糙型菌落。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肺炎链球菌中 S 型菌是唯一能引起肺炎或败血症的类型B.若将 S 型菌的 DNA 与 R 型菌混合后进行悬浮培养,则培养产物均为 S 型菌C.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与上述粗糙型菌落产生过程中的变异类型相同D.长期使用抑制 S 型菌增殖的药物 Y 后,发现药效下降,这是
9、S 型菌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答案】B22、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 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 35%、0、20%、15%、30%,则该细胞能完成()。A.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结合 mRNA,合成蛋白质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答案】C23、水和无机盐对生物体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变时,生物的抗寒能力下降B.硼元素能促进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故甘蔗地缺硼会严重影响其产量C.哺乳动物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时,会出现抽搐D.严重缺铁的人容易出现乳酸中毒【答案】D24、在生物教
10、学中,只要实验室条件允许,教师总是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体验实践带来的快乐。该教师的这一做法,遵守的教学原则是()。A.科学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B25、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B.估算某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C.若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则实际调查数据会偏小D.用取样器取样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答案】D26、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B.C.D.【答案】C27、动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B.线粒体C.
11、内质网D.中心体【答案】D28、出国旅行是现在人们热衷的旅游项目。人们入境前需要接受海关的检验、检疫,植物、动物及其制品都不允许随意进入国境,其主要原因是()。A.关税保护B.预防外来物种的入侵C.防止走私D.保护他国物种的多样性【答案】B29、下列叙述中,除哪项外,都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A.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诱导细胞融合B.微型繁殖与作物脱毒C.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D.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答案】B30、童年期思维的基本特点包括()。多选A.经历一个思维发展的质变过程B.没有发生质变C.不能摆脱形象性的逻辑思维D.逻辑思维可以摆脱形象【答案】A31、下列关于
12、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A.K+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人的成熟红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的过程需消耗能量【答案】D32、2010 年 5 月中国科学家发现控制水稻产量基因 OsSP114,将其植入我国南方水稻后,其产量增加了 10%左右。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技术所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该技术用到了三种工具酶:限制酶、DNA 连接酶和载体C.用 DNA 连接酶连接目的基因和质粒,其产物必定是载体与 OsSP114 基因形成的重组 DNA 分子D.植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可用氯化钙处理增大细胞
13、壁的通透性【答案】A33、下列生理活动中发生在内环境的是()。A.HIV 病毒的增殖B.进食后蛋白质的消化C.抗体与抗原特异结合D.氧气与血红蛋白的结合【答案】C34、设计教学目标时,教师应遵循一定的依据。下列所述确定教学目标的方法,不合理的是()。A.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发展需要相符的教学目标B.了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和班级的课堂氛围C.对于课程标准中没有对应具体内容标准的教材章节,不设计教学目标D.研读课程文件与教科书.确定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答案】C35、下列属于固醇类物质的是()。A.维生素B.胆固醇C.磷脂D.维生素【答案】B36、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
14、)。A.神经调节B.神经-体液调节C.体液-免疫调节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答案】D37、如果将某一正常细胞的细胞核除去,则该“去核细胞”将会()。A.停止生长B.变成肿瘤细胞C.继续生长和分裂D.变成具有全能性的细胞【答案】A38、下列有关物种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A.B.C.D.【答案】B39、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B.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相互转变C.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D.神经递质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答案】D40、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性包括()A.从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B.从分化动作向整体动作发展C.从随意动作向不随意动作发
15、展D.从不随意动作向随意动作发展【答案】A41、下列关于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白色花瓣相比,采用红色花瓣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B.用黑藻叶片进行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观察到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不同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液泡中有色素,有利于实验现象的观察【答案】B42、在生物教学中,只要实验室条件允许,教师总是会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自动手,让学生体验实践带来的快乐。该教师的这一做法,遵守的教学原则是()。A.科学性原则B.实践性原则C.公平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答案】B43、以下各种酶与其作用部位相匹配的是()。A.
16、淀粉酶肽键B.ATP 水解酶高能磷酸键C.限制酶氢键D.解旋酶磷酸二酯键【答案】B44、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细胞毒性 T 细胞分化为记忆细胞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促进浆细胞释放细胞因子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答案】D45、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特性【答案】
17、D46、下列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答案】B47、下列关于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卵子是从动物的初情期开始,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B.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C.透明带反应是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D.获能的精子刺激卵细胞膜发生变化,能够阻止其他精子进入卵内【答案】A48、有性生殖的存在使生物多样性得到极大体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8、基因重组发生在受精过程,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B.单倍体育种过程不参与受精,不属于有性生殖C.自然界中存在单倍体动物,也能产生后代D.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性生殖【答案】C4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高中生物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B.必修包括“1.分子与细胞”“2.遗传与进化”和“3.稳态与环境”三个模块C.必修选择的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必须按顺序讲授D.选修是为了满足学生需要【答案】C50、由于捕猎的原因,在 19 世纪末北方象海豹的种群已经下降到了 20 只。其后,由于人工圈养该种群又回升到超过了 30000 只。整个过程()。A.种群数量呈 J 型增长B.减少了遗传的多样性C.有助于种群
19、进化D.扩大了种群的基因库【答案】B大题(共大题(共 1010 题)题)一、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 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 A)。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 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 A,其原因是_。(3 分)(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 A 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6 分)(3)若要检测基因 A 是否翻译出蛋白 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选填“蛋白 A 的基因”或“蛋白 A 的
20、抗体”)。(3 分)(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3 分)【答案】(1)在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 A 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蛋白 A 的抗体(4)外源 DNA 进入受体细胞中能正常表达(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解析:(1)从人基因组获得的基因 A 含内含子,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
21、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所以只能选择昆虫病毒家蚕是昆虫的幼虫,故用昆虫病毒可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检测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A,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蛋白质 A 充当抗原选择蛋白质 A 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4)艾弗里等人曾经在 S 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 R 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发现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能使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肺炎双球菌。从中知道转化的可能性所以启示是在特定条件下,DNA 片段能进
22、入细胞,并且还能发挥原有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二、材料:种子的萌发教师课前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种子萌发的资料,或者向家长了解“春种”时农民要做的事。上课时,在复习种子的结构后,教师请学生谈谈“春种”时农民要做些什么,并请学生把在家萌发的种子拿出来展示。教师发现有个别组没能拿出成果让他们谈一谈原因,有个别组说他们在做实验时水放少了,有个别组说不出原因。此时,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组的实验成功了,而有些失败了,使学生意识到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条件教师鼓励学生猜测种子萌发可能需要什么环境条件。大多数学生猜测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光照、肥料、土壤等。教师选择“种子的萌发需要
23、充足的水”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通过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对照实验法播放一段种子萌发多组对照实验录像,给予学生提示。然后请各组学生运用对照实验法设计其他条件的实验方案。课后执行实验方案。问题:(1)本实验属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简述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8 分)(2)作为一名教师,在这种学习活动实施阶段应做些什么工作(12 分)【答案】(1)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探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可以表述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2)教师在活动实施阶段应做到: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要做一些技术的指导;注意学习时空的开放;对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障碍要十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贵州省 2023 教师资格 中学生物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综合 检测 试卷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