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docx





《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根据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相关规定,结合实 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依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严 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类、四级。 四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 四级:I级(特别重大)、II级(重大)、m级(较大)、 w级(一般)。国家、省、市标准修订后本标准相应修订。一、自然灾害类(一)水旱灾害I级水旱灾害:i.县内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水位达到校核洪水位,实测 上游河道来水仍在增加;或者中型水库大坝突然出现裂缝、 滑坡、渗漏、管涌等险情;或者中型水库所在区域发生中等 强度以上地震;或者因突发地质灾害或遭遇恐怖袭击而导致 中型水
2、库溃坝。2 .城区段河道发生50年一遇以上洪水。3 .境内古浪河、滩河、柳条河等河流重点段发生50年 一遇以上洪水。4 .山洪围困30人以上,并威胁其生命安全;死亡与失 踪30人以上;影响1000名以上群众正常生活。5 .洪水造成兰新、干武铁路古浪段以及县境内G30.G312.5 .危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的森 林火灾。6 .发生在原始林区、重点林区的森林火灾。W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1 .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下的。2 .连续燃烧8小时尚未扑灭明火。(七)草原火灾I级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8000公顷以上的。1 .造成死亡
3、10人以上,或造成死亡和重伤合计20人以 上的。2 .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3 .距重要军事目标和大型军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不 足1公里的草原火灾。4 .严重威胁或烧毁城镇、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原始森林 的。5 .需要国家支援扑救的。n级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5000公顷以上8000公顷以下的。1 .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造成死亡和重伤合 计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10 -2 .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3 .威胁居民地、重要设施和原始森林,或位于与其他县 (区)交界地区危险性较大的。4 .超过72小时没有得到控制的。m级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1000公顷以上
4、5000公顷以下的。1 .造成死亡3人以下,或造成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 的。2 .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3 .超过24小时尚未扑灭的。4 .位于与其他县(区)交界地区具有一定危险性的。W级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1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1 .造成重伤1人以上3人以下的。2 .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二、事故灾难类(一)生产安全事故主要包含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建设安全事故、火灾 事故、爆炸物品事故等。I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者100人以上重伤 (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亿元以11 -;或者需要紧急转移安置
5、10万人以上。II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者造成 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 以上、1亿元以下;或者需紧急转移安置5万人以上、10万 人以下。III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 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 下;或者需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IV级生产安全事故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直接经 济损失1000万元以下;或者需紧急转移安置1万人以下。(二)道路交通事故I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10
6、00万元以上;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 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的车辆 发生事故,造成特别重大损害。II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50人以上、100人以 下受伤或30人以上重伤;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 万元以下;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 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的车辆发生 事故,造成重大损害。in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5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30人以上、50人以下 受伤或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直接经济损失60万元以 上、500万元以下;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 以及毒害性、放
7、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的 车辆发生事故,造成较大损害。IV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人以上、5人以下死亡。(三)电网停电事故I级停电事件当古浪电网出现特别重大的大面积停电事件时,电网进 入I级停电事件状态。II级停电事件1 .因电力生产发生重特大事故,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全 县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60%以上2 .因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电力设施大范围破坏,造成全县 电网大面积停电,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50%以上, 并且造成重要输变电设备受损,对全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 成严重威胁。3 .因重要变电站、重要输变电设备遭受毁灭性破坏或打 击,造成全县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
8、总负荷的50%以上, 对全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III级停电事件1 .因电力生产发生重特大事故,造成全县电网减供负荷 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40%以上,60%以下。2 .因严重自然灾害引起电力设施大范围破坏,造成全县 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30%以上,50%以下。3 .因重要变电站、重要输变电设备遭受严重破坏或打击, 造成全县电网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总负荷的30%以上,50% 以下,对全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重大威胁。W级停电事件1 .古浪电网电力供需矛盾突出或古浪电网设备容量的 限制,全县电网减供负荷达到电网负荷的20%以上,30%以 下。2 . 110kV变电站在N-1方式下,
9、变电站减供负荷达到变 电站总负荷的20%以上,30%以下。3 . llOkV及以上送、变电设备发现重大隐患或缺陷,变 电站减供负荷达到变电站总负荷的20%以上,30%以下,对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威胁。4 .因电力生产发生事故,造成城区减供负荷达到事故前 总负荷的20%及以上,30%以下。14 5 .使用电网现有调压手段仍不能使电网电能质量恢复 规定曲线,减供负荷达到电网负荷的20%及以上,30%以下。6 .无人值守变电站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失灵超过 30分钟。(四)通信网络安全事故I级通信网络安全事故因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起的,有可能造成包括我县 在内的多个县区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网中
10、断、通信枢纽楼 遭到破坏等情况,及需要通信保障应急准备的重大情况;通 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多个县区通信故障或大面积骨干 网中断的情况。II级通信网络安全事故因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我县多个电信 运营企业所属网络通信故障的情况,及需要通信保障应急准 备的情况;通信网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我县多个电信运营企 业所属网络通信故障的情况。III级通信网络安全事故因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有可能造成我县一个电信 运营企业所属网络多个乡镇、街道通信故障的情况;通信网 络故障可能升级造成我县一个电信运营企业所属网络多个 乡镇、街道通信故障的情况。IV级通信网络安全事故-15 -因一般突发公共事件引
11、发的,有可能造成我县一个电信 运营企业所属网络一个点通信故障的情况。(五)特种设备事故I级特种设备事故1 .造成30人以上死亡(含失踪),或危及30人以上生 命安全,或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或100人以上重伤(中 毒),或造成特别重大影响和损失的事故。2 .600兆瓦以上锅炉爆炸。3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5万人以 上转移。4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 间在48小时以上。II级特种设备事故1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50人 以上100人以下重伤(中毒),或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 以上,1亿元以下的事故,或对社会稳定、经济建设
12、造成重 大影响的事故。2 .600兆瓦以上锅炉因安全故障中断运行240小时以上。3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万人以上 15万人以下转移。4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100人以上并且时 间在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下。-16 -ni级特种设备事故1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直接经 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或10人以上50人以 下重伤(中毒)的安全事故。2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爆炸。3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1万人以上 5万人以下转移。4 .起重机械整体倾覆。5 .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2小时以上。W级特种
13、设备事故1 .造成3人以下死亡(含失踪),或直接经济损失1万 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或10人以下重伤(中毒)的安全事 故。2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有毒介质泄漏,造成500人以上 1万人以下转移。3 .电梯轿厢滞留人员2小时以上。4 .起重机械主要受力结构件折断或者起升机构坠落。5 .客运索道高空滞留人员3. 5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6 .大型游乐设施高空滞留人员1小时以上12小时以下。 (六)公共场所安全事故I级公共场所安全事故一次死亡30人以上,或预计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17 - 上,影响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影响特别巨大。II级公共场所安全事故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
14、或预计直接经济损失 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影响全县部分区域经济发展 和社会稳定,社会影响巨大。III级公共场所安全事故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预计直接经济损失 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社会影响较大。W级公共场所安全事故1次死亡3人以下的事故。(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I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1 .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100人以上中毒(重伤); 或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 失1亿元以上;或区域生态功能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 灭绝的;或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 重影响的事件。2 .因环境污染造成市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
15、水中断 的。3.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的。4 .因危险化学品(含剧毒品)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 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件。5 .高致病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在实验室研究过程中造成 的特大污染事件。6 .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系统 构成严重威胁;造成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 和破坏性的灾害事件。7 .对森林、草地、湿地等重要生态环境及各类生态功能 保护区造成特别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生态破坏事件;盗伐、 滥伐、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5000立方米(幼树25万 株)以上的事件;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林地用途 (属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林
16、地1500亩以上,属其他林地 3000亩以上的事件。II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1 .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50人以上、100 人以下中毒(重伤);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因环境污染 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 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事件;或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 失2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或因环境污染造成区域生 态功能部分丧失或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大批死亡的。2 .因环境污染造成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 中断的。3 .重金属污染或危险化学品生产、贮运、使用过程中发 生爆炸、泄漏等事件,或因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危险废-19 -G2012、S308等
17、主要道路交通中断,48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 .全县范围发生特大干旱。灌溉农业区36月失灌率 达到50%以上,或710月失灌率达到40%以上;雨养农业 区受旱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60%以上,且严重缺墙面积达到 受旱面积的60%o7 .干旱引发的农村生活用水困难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 40%以上;城市缺水率达到30%以上。II级水旱灾害1 .县内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水位达到设计洪水位,实测 上游河道来水仍在增加。或者重点小型水库大坝突然出现裂 缝、滑坡、渗漏、管涌等险情;或者重点小型水库所在区域 发生地震;或者重点小型水库溃坝。2 .城区段河道发生20年一遇以上、50年一遇以下洪水。3 .*河等河流重点段
18、发生20年一遇以上、50年一遇以 下洪水,或者上述河流重点河段堤防发生决口。4 .山洪围困1529人,并威胁其生命安全;死亡与失 踪1029人;影响500名以上、1000名以下群众正常生活。5 .洪水造成兰新、干武铁路古浪段以及县境内G30.G312. G2012、S308等主要道路交通中断,24小时无法恢复通行。6 .全县范围发生严重干旱。灌溉农业区36月失灌率 达30%以上,或710月失灌率达40%以上;雨养农业区受 旱面积达到耕地面积的45%60%,且严重缺堵面积达到受旱 物等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在国家重点流域、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或居民聚集区、医院、学校等敏感区域 的。1
19、.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失控造成环境影响。5 .对森林、草地、湿地等重要生态环境及各类生态功能 保护区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的生态破坏事件;盗伐、滥伐、 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1000-5000立方米(幼树5万25万株)的事件;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属防护林 和特种用途林的林地5001500亩,属其他林的林地1000 3000亩的事件。6 .对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造成重大直接经济损失 的环境污染事故;资源开发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可能导致主要保护对象或其栖息地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事故; 直接威胁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游客安全的事故。7 .由于自然、生物、人为因素造成国家重点保护野
20、生动 (植)物种群大批死亡或可能造成物种灭绝的事件。8 .进口再生原料严重环保超标或含有爆炸物品的事件。9 .非法倾倒、埋藏剧毒危险废物的事件。III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1 .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上50人以 下中毒(重伤)的。2 .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5000人以上1万人以-20 - 下的。3 .因环境污染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2000万 元以下的。4 .因环境污染造成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受到破坏的。5 . 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造成环境影响的。6 .因环境污染造成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中 断的。7 .对森林、草地、湿地等重要生态环境及各类生态功
21、能 保护区造成较大直接经济损失的生态破坏事件;盗伐、滥伐、 聚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500-1000立方米(幼树2. 5万5万株)的事件;毁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属防护林 和特种用途林的林地250500亩,属其他林的林地500 1000亩的事件。IV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1 .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3人以下死亡或10人以下中毒 或重伤的。2 .因环境污染造成跨镇(街道)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 般群体性影响的事件。3 .对森林、草地、湿地等重要生态环境及各类生态功能 保护区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生态破坏事件;盗伐、滥伐、聚 众哄抢森林、林木数量达250500立方米(幼树1万2. 5 万株)的事件;毁
22、林开垦、乱占林地、非法改变属防护林和-21特种用途林的林地100250亩,属其他林的林地250500亩的事件。三、公共卫生事件类(一)公共卫生事件I级公共卫生事件.肺鼠疫、肺炭疽在发生,并有迅速扩散趋势。1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 并有迅速扩散趋势。2 .我县范围内发生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 病,并有迅速扩散趋势。3 .发生新传染病;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我 县,并有迅速扩散趋势;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在我 县流行。4 .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5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 卫生事件。n级公共卫生事件1 .
23、在我县范围内,1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 以上肺鼠疫、肺炭疽病例。2 .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疑似 病例。3 .腺鼠疫在全县范围内流行,1个平均潜伏期内多点连-22 - 续发病20例以上。4 .霍乱在全县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30例以上。5 .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我县,1周内发病水平超 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6 .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我县,尚未造成扩 散。7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扩散到外县区。8 .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9 .预防接种或群体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10 . 1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出现 10例以上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突发 公共 事件 分级 标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