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胜区绒山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东胜区绒山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胜区绒山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东胜区绒山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方案一、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基本情况(一)发展基础鄂尔多斯市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羊绒主产区和羊绒制品生产 加工基地。产于鄂尔多斯市的内蒙古白绒山羊是1988年由自治区人民 政府命名的地方优良品种,2001年内蒙古白绒山羊写进了中国品种志, 并列入首批发布的动物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一级保护品种。阿尔巴斯绒山 羊所产羊绒因纤维细长、手感柔软、抗力大、光泽好、颜色正白而享有 “纤维宝石”和“软黄金”的美誉,曾获意大利“柴格纳”奖。阿尔巴 斯山羊肉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蛋白质含量高于19%,氨基 酸含量高于18%,脂肪含量为4-4. 5,肉质细、高蛋白、低脂肪、氨基
2、酸含量丰富、富含铁、胆固醇含量低以及无膻味,味美多汁、香味浓郁、 风味独特、鲜香爽口,被誉为“肉中人参”。凭借世界上品质最好的内 蒙古白绒山羊,培育出了以鄂尔多斯集团为代表的一大批名牌企业,让 鄂尔多斯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绒山羊产业成为鄂尔多斯市民族工业和 地方经济的一大亮点。(二)经营情况1、总产值。在主导产业方面,东胜区畜牧业总存栏量22. 32万头 只,总出栏量11. 4万头只,主导产业总产值57. 7亿元,其中:一产产 区绒山羊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协调指导组,工作专班办公桌设在区农牧局 办公室。负责研究、决策、协调绒山羊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布局和工 作措施的落实,保障绒山羊产业集群项目有效
3、实施。(二)资金保障按照“性质不变、专款专用”的原则,加强项目资金的使用,同时 将涉农项目和资金进行有效整合,集中支持绒山羊产业集群建设,充分 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实现效益最大化。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在项目推进 过程中,将对资金到位情况、项目的运作情况、进度、成本的控制等进 行实时监控,从而做出科学的计划调整决策,以保证项目推进的高效、 安全。(三)政策保障充分利用鄂尔多斯市乡村振兴金融贷款资金,扶持各类农牧业经营 主体,支持绒山羊产业发展,采用融资担保、贴息、补助等方式,引导 金融资本支持产业发展。加大绒山羊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防疫等方 面补贴、品牌建设、绿色有机食品认证等方面的奖励力度。鼓励
4、银行、 保险等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积极组织开展“活体牲畜抵 押贷款”业务,增加对绒山羊产业的信贷支持,解决经营主体贷款问题。(四)品牌建设进一步强化品牌培育,深入实施农牧业品牌提升行动,做大做强“鄂 尔多斯”“绒都小镇”等品牌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品牌营销推介活动, 积极参加中国农交会、绿色博览会、等各类展销会,开展线上、线下全 渠道营销,推动品牌影响力。(五)人才科技支撑围绕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加大土专家、致富带头人等乡土人才培育 力度。加强绒山羊养殖人员技术培训,提高农牧户饲养管理技术水平。 加强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基层推广人员业务水平。充分利 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创新
5、型企业技术力量,加强良种繁育、标准化 规模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加工等核心技术研发与应用,全面提升 绒山羊产业整体竞争力。(六)机制创新一是健全多种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扶持绒山羊合作社发展,积极 推广“合作社+农牧户”“基地+农牧民” “龙头企业+家庭牧场”等抱团 发展模式,提高绒山羊产业组织化程度,有效破解农牧户在技术、资金、 市场对接等方面的瓶颈问题,促进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二是充分发 挥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作用。围绕农村牧区产业融合发展,支持龙 头企业牵头,与农牧民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广大农牧户分工协作,组 建要素优化配置、生产专业分工、收益共同分享的产业化联合体,创建 原料基地优
6、、加工能力强、产品质量高、品牌效应大的示范联合体。(七)加大宣传加大绒山羊产业集群项目的宣传力度,大力开展绒山羊养殖、政策 支持等方面宣传力度,对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 主体开展集群政策解读,挖掘集群建设的新成效、新典型,好的做法, 全方位宣传报道,形成加快推动绒山羊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氛围。值L7亿元,二产加工业产值30亿元,三产产值26亿元,主导产业加 工转化率88%O2、经营主体。近年来鄂尔多斯市积极培育家庭牧场、农牧民合作 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大对家庭牧场和合作社的扶持和规范 化建设力度,不断为羊绒精深加工企业提供优质羊绒,为屠宰加工企业 提供优质羊肉,形成了
7、相对稳定的羊绒、羊肉供应链条。目前全市市级 以上龙头企业54家,从事主导产业的企业44家,经营主体覆盖了绒山 羊育种、养殖、加工、仓储物流全产业链发展。3、积极打造现代化农业品牌。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实 施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的 “三品一标”认证和商标注册,以“鄂尔多斯”品牌为依托,不断创新 突破,重塑品牌新定位、新形象,根据不同消费需求明确品牌定位,构 建起“1436”、“ERDOS”、“鄂尔多斯 1980”、“BLUEERDOS”、“ERDOS KIDS” 等五大品牌体系,东胜区羊绒产品注册品牌达到45个,逐步将鄂尔多 斯市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集
8、原绒交易、产品研发、生产加工于一体的产 业集聚区和“中国羊绒产业名城4、绒山羊加工能力不断增强。在羊绒生产方面。建成分梳无毛绒 1500吨、羊绒染色2500吨、羊绒纺纱2000吨、羊绒针织衫700万件、 羊绒服饰(围巾披肩)150万条、羊绒面料100万米、羊绒大衣10万件 的羊绒各类制品生产能力。目前,鄂尔多斯羊绒产业发展达到羊绒制品 年产销能力1000万件以上的规模,占到了中国4佻和世界3佻的市场份 额。产品包括羊绒原料(无毛绒)、羊绒纱线、以羊绒衫为代表的各类 羊绒制品、鄂尔多斯品牌的四季服装、围巾披肩等。在羊肉生产方面。 已建成年设计生产能力屠宰羊30万只的生产线,直接、间接带动养殖 企
9、业、协会、养殖大户、活畜经纪人、商贩500余户。(三)联农带农情况近年来,鄂尔多斯市不断建立健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牧户”的 紧密型利益联结基本模式,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产业化联合 体,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和销售等优势,通过订单、 和技术服务等形式解决合作社、农牧民的生产、销售问题。对带动农牧 民数量多、增收明显、与农牧民形成紧密型利益联结的龙头企业加大政 策的支持和项目的倾斜,目前益联结机制主要有股份合作型、订单合同 型、服务协作型、流转聘用型4种模式,其中种植业以订单模式为主, 养殖业服务协作型为主,合作社以股份合作型为主,发展大型现代农牧 业企业以流转聘用型为主。
10、东胜区共扶持培育了绒山羊全产业链54家 龙头企业,44家企业与农牧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关系,联结率达到 63. 6%,建设区域内主导产业涉及的农户数量8200户,从事主导产业农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 25万元。(四)支持政策内蒙古自治区振兴羊绒产业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3) 74号)鄂尔多斯市推进羊绒羊毛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20192023 年)(鄂党农牧办发2019) 17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动农牧业高质 量发展的意见自治区党委农牧办、农牧厅等11个部门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家庭 农牧场的指导意见自治区党委农牧办、农牧厅关于规范提升农牧民合作社的实施 办法二、思路
11、目标(一)建设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 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以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质量 和效益为中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集成项目、政策、科技、人才等 资源优势,创新运作机制,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良种繁育体 系、标准化养殖基地、高端羊绒产品加工基地、屠宰深加工基地、产品 交易市场、产业信息平台等产业链建设,促进绒山羊传统养殖技术升级, 推动绒山羊产业由传统数量型向现代质量效益型发展,进一步延长产业 链、优化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产业深度融合、转型升级、提质增 效,打造产业链条完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东胜 绒山羊 优势 特色产业 集群 建设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