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北京密云高三一模语文(教师版).docx
《2022北京密云高三一模语文(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北京密云高三一模语文(教师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北京密云高三一模语 文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7分。1. (1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迄今为止,全球共进行了 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既有环绕火星的轨道器进行遥感探测,也有着陆器登陆火 星表面进行定点探测,还有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进行巡视勘察。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依旧不够深刻,而火星最有价值的科研,就是把它当做另一个地球来研究。火星的海岸 线、海洋沉积物、水汽循环等,都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火星.上也有沙尘暴、会下雪,有各种气象现象,但其气 象模型与地球相比要简单得多。将两者进行比对,科学家可以找到很多新的研究课题。火星上还有高山、峡 谷、冰川、寒旱区许多学科都能在那里找到研究主题,获得
2、全新的研究视角。火星是类地行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科学研究表明,火星有过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一一具有很厚的大 气层和大最的液态水存在地表。火星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与地球最为相近,但火星环境也有严酷的一面。火 星没有全球性的磁场,经过数亿年太阳风的剥蚀后,如今的火星只剩下由二氧化碳(含量95.3%)组成的稀薄大 气了,而氯气含量约为0.15%;而地表类似于荒漠,人类发现火星曾存在盐水湖,但是目前还未发现稳定的液态 水。生命需要很复杂的系统才能生存,少不了宜居的环境、液态水、大气、磁场、能源等。人类要想“殖民”火 星,需要让一些低等植物甚至是微生物先行作为移民火星的“先行军”,如细菌、藻类等。让
3、它们先到火星上 适应环境,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然后产生有机质,改造火星的土壤,让火星表面环境越来越像地球,对 生命更加友好。建设火星基地是人类一个长远的设想。建设火星临时基地,可以在宇航员抵达火星前,先用无人货运飞船将 满足基本需求的居住舱和非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送到火星。建设火星中期基地,至少需要使用物化再生式生命 保障技术,实现物质更高效的循环利用。要建设火星永久性基地,则需要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实现物质 的100%循环再生。火星基地要有电源系统,比如小型核电站;还要有火星车,宇航员需要借此扩大活动范围。火星基地的选址 最好靠近有水的地方、阳光充足。为了抵御风暴和辐射,早期基地应采取
4、地下或半地卜.形式。在火星基地建设 过程中,就地取材是一个重要原则。火星表面很容易获取的沙尘、土壤、赤铁矿,甚至干涸湖泊里的盐类矿物 等,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目标。从长远来看,在火星上发展出独特的人类文明,包括各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技术文明是可以期待的。(取材于张晔、付毅飞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约40多亿年前,火星是个拥有孕育生命的适宜环境的星球。火星上曾经有过湖泊和河流。与火星的流水时 代同期,地球上的海洋中,生命诞生了,蓝茂是最早的成员之一。它们开创了光合自养系统,利用阳光制造有(5)由材料一第三段“火星是类地行星,处于太阳系的宜居带内。科学研究表明,火星有过适宜生命生存的环 境一一具有
5、很厚的大气层和大量的液态水存在地表”可知,火星是类地行星,处于宜居地带,曾有适合生命存 在的环境。由材料一 “在火星基地建设过程中,就地取材是一个重要原则。火星表面很容易获取的沙尘、土壤、赤铁矿, 甚至干涸湖泊里的盐类矿物等,都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目标”可知,要在火星建基地可以就地取材的物质很多。由材料一 “需要让一些低等植物甚至是微生物先行作为移民火星的先行军,如细菌、藻类等。让它们先到 火星上适应环境,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然后产生有机质,改造火星的土壤,让火星表面环境越来越像地 球,对生命更加友好”和材料二“从2016年起,科学家们已经开始进行基于蓝藻的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工作。或 许有一天,
6、这些能够在恶劣情况下生存的蓝藻可以乘着我们的飞船K向太空,在火星上繁衍生息,将那里变成 人类新的家园”可知,蓝藻这些微生物有希望先登陆火星来改善火星的环境。由材料一 “迄今为止,全球共进行了 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既有环绕火星的轨道器进行遥感探测,也有着陆器 登陆火星表面进行定点探测,还有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进行巡视勘察”“从长远来看,在火星上发展出独特的人 类文明,包括各种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技术文明是可以期待的”和材料二“从2016年起,科学家们已经开 始进行基于蓝藻的生命支持系统开发工作”可知,人类对火星的探索研究的水平日益提高。答案:(1) B(2) D(3) D(4) B(5)火星是类
7、地行星,处于宜居带。(或:火星有过适宜生命生存的环境,火星可能存在液态水。) 蓝藻等微生物有望先行登陆火星改善环境。火星具备建设基地的基本物质条件。人类的科学探索能力和科技水平口益提高。【点评】“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5) 分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 析,确认词义。(2)本题考杳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8、的能力。考查形式为选择题,作答时注意分析选项中的翻译有没有将句中重点字词一 一落实到位。(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注意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时明确题目要求,筛选正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解答】(1)C. ”虞:预料,意料”解释错误。虞:忧虑。句意:君主也日夜为自己的私利而忧虑。(2) A.何:疑问代词,什么/通“呵”,缉察盘问。句意:为什么这样说呢? /可靠的官员和精锐的士卒,拿着 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B.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句意:法越简单越没有动乱发生/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C.焉:句中助词/兼词,“于之”
9、。句意:任用了一个人就怀疑他深求私利/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 D.使:连词,表假设,如果/动词,让。句意:如果先王之法依然存在/让百姓恭敬、效忠并且勤勉向上,那要怎 么做呢? 故选:Bo(3)C. “创之者”,指君主创制的法;“未始”,未尝。句意:前代君主创制的法也未尝就没有祸害天下。(4) B. “作者充分地肯定了这种观点”错,由原文“乃必欲周旋于此胶彼漆之中,以博宪章之余名,此俗儒之 剿说也”可知,作者否定了这种观点。(5)结合“三代之法,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山泽之利不必其尽取,刑赏之权不疑其旁落;贵不在朝廷也,贱不 在草莽也法愈疏而乱愈不作,所谓无法之法也”可知,“三代之法”其特
10、征为“未尝为一己而立”,“藏 天下于天下”,即公天下,是为实现天下的目的而设置的,可称之为“天下之法”。结合“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天下之人共知其筐箧之所在日唯筐箧之是虞,故其法不得不密。 法愈密而天下之乱即生于法之中,所谓非法之法也”可知,“后世之法”其特征为“藏天下于箧箧”,目的是 为了满足君主的私欲,将天下之公权掌控在一人一家的手中,即私天下,可称之为“一家之法”“非法之 法”。结合以上分析以及“非法之法,前王不胜其利欲之私以创之,后王或不胜其利欲之私以坏之”可知,“三代之 法”与“后世之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公私之别,性质不同。答案:(DCB(5) CB(5)“三代之法”其特征为“未尝
11、为一己而立”,“藏天下于天下”,即公天下,是为实现天下的目的而设 置的,可称之为“天下之法”。“后世之法”其特征为“藏天下于筐箧”,目的是为了满足君主的私欲,将天下之公权掌控在一人一家的手 中,即私天下,可称之为“一家之法”“非法之法”。“三代之法”与“后世之法”,因其需要而产生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即公天下之法和一家之私法,本质 为公私之别。参考译文:三代以前有法,三代以后没有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尧、舜二帝和夏禹、商汤、周文王、武王知道天下百姓 需要养活自己,于是分配田地给他们耕种;知道天下百姓不能没有衣服穿,于是分土地给他们种植桑麻;知道 天下百姓不能不进行教化,于是设置了学校,让百姓接受
12、教育;又制定了婚姻制度,以防止男女淫乱之事发 生;又设立为满足军队之需的赋税制度,以防止动乱出现。这是三代以上的法,从来不是为了一己之私而设立 的。后世的君主,得到天下之后,唯恐帝王之位不能维持长久,唯恐子孙后代不能继续统治天下,于是为了防患 于未然而制定了法。这样一来那么他们所谓的法,只是君主一家一姓之法,而不是从百姓之利益出发制定的天 下之法。所以,秦朝废除封建制而改为郡县制,是因为郡县制对于君主私人有利;汉代初期大力分封同姓诸侯 王,是因为这时诸侯可以保障皇室的安全;宋代初期解除方镇的兵权,是因为方镇威胁到了君主统治。这些所 谓的法哪里有一丝一亳为天下百姓着想呢?这能称之为法吗?三代的法
13、,是为天下百姓着想而设立的法:山川、河泽之利不会尽数攫取,刑狱赏罚的权力也不用担心会落 于别人之手;不因为身在朝廷就变得尊贵,也不会因为身处民间就变得低贱。到后世,有人议论三代之法粗 疏,但是当时天下的百姓并不认为在上的高官有什么好处,帝王将相也不觉得下层百姓有什么不好,法越简单 越没有动乱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无法之法。后世之法,是把天下当作君主的私产,将天下之利收于自己的私囊,不想将利益分享给天下百姓,想要将所 有福分都敛归君主一人。任用了一个人就怀疑他谋求私利,于是就又任用另人来监督;实行一个政策又怀疑 其中有可被欺诈之处,于是又实行另一个政策来防止。天下之人都知道天下之利藏于君主之处,君主
14、也口夜为 自己的私利而忧虑,于是不得不制定严密的法令。然而法越严密,天下的动乱就越多,这就是所谓的非法之 法。有人说,一代有一代的法,后世子孙以效法祖宗为孝。其实这些“非法之法”是前代君主为了实现私欲而创 立的,后代的君主又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破坏前代君主之法。破坏前代君主之法当然会对天下有害,但前代 君主创制的法也未尝就没有祸害天下。如果一定要拘泥于祖宗之法而博取“法祖”的名声,这只能是庸俗的儒 生抄袭别人的言论。又有人说,天下的太平与否与法的存亡无关。观察古今之变,古代圣王出于恻隐之心、爱护人民而制定的 法,到秦代被破坏了一部分,到元代又被破坏了一部分。经过这两次破坏,古代圣主贤君所提倡的
15、恻隐爱人之 心,在后世君主身上已荡然无存了。如果不经过深思远虑,不拘常规地适时变动,恢复井田制、分封制以及学 校、兵役赋税的原有制度,那么即便有小小的变革,百姓的忧惧也永远不能结束。又有人认为,有能够治理好天下的人,而不存在能够治理好天下的法。我认为存在能够治理好天下的法之后 才有能够治理好天下的人。自从非法之法束缚了天下人的手脚,即便有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也终究摆脱不了它 所带来的牵制嫌疑而左右观望,即使有所作为,也不过谨守本分,安于草率简略,不能建立非法之法束缚之外 的事业。如果先王之法依然存在,就不会有非法之法的意念存在于治理天下之人的心中。这样一来,如果这个 人有才能,就可以做到心想事成
16、;如果这个人水平低下,也不至于实行严刑酷法,苛刻至极,反而危害天下。 所以说,先有能够治理好天下的法,然后才会出现能够治理好天下的人。【点评】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一一遵循三个步骤: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 循三个步骤: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 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司.,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 它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的要求,结合各
17、选项的具体内容,一 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中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 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 差,是进一步深入复核的过程。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2分。3.【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本题,需要先理解选项信息,再联系相关词句具体 辨析。(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原词的相关内容,进而辨析选项正误。(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表现手法的对比赏析。解答本题,需要结合两首诗词的情感,进而具体分析。【解答】
18、(1)A. “体现出词人旷远的胸怀”错误,这三句是说天空高远,却云垂垂而欲雨;江面空阔,而波 翻浪涌,逝者如斯。词人的心旌不禁为之摇曳,生出了一种郁闷之情与茫然之感,叹惋时光的流逝,有烈士暮 年之悲,在“壮心偏感,年华将暮”的感情深处,暗藏着故国难返的深沉悲怆。故选:Ao(2) B. “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是指杜甫自己”错误,“英雄”,这里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 的追怀诸葛亮的有志之士。故选:Bo(3)由题干可知,本题主要针对“用典”设题。先看水龙吟中的典故。“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 羽”意思是“空怀有报效国家的奇谋良策,可怜无人赏识不被重用,白羽箭早已堆积满了灰尘”,第一句是说 诸葛亮
19、以“奇谋”来报国,第二、三句是说诸葛亮大业未成,前一句是赞美诸葛亮的“奇谋”,而后两句中的“可怜”则是表达对诸葛亮奇谋报国,仍不免赍志以没的惋惜:结合注释“宋代词人,本词写于金兵南下”可 知,词人身处金兵南下之时,身为志士有保家卫国的雄心却“壮心偏感,年华将暮”,所以这里使用诸葛亮的 典故是隐喻自己虽有长才也难有机会施展。再看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不由人缅怀那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 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诸葛坚持北伐,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 作者使用这一典故首先表达了对诸葛亮的仰慕;同时诗人用典还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
20、小人,表明自 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 之举。而诗人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 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答案:(1) A(2) B(3)示例:水龙吟中“尘昏白羽”借用诸葛亮赍志以没的典故,写出诸葛亮奇谋报国,指挥若定,因后主 懦弱,佞臣误国,最终大业未成,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美与惋惜之情。隐喻自己也和他一样,虽有“壮心”, 无奈“年华将暮”“奇谋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书愤尾联运用诸葛亮的典故,写诸葛亮的出师表名满天下,赞美了他的卓越功绩,表达了诗人对他的
21、仰慕之情。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表明自己渴望建功立业之愿,及虽思报效国家却最终抑郁不得志的愤慨。译文:水龙吟:船千里乘风破浪顺流东下,经过吴山只是稍微的浏览了一下景色。云层密密聚集在水府附近,江 涛汹涌追随着巫山神女奔走。众水汇成大江滔滔东注人海。匆匆奔波向南的北方游子,满怀壮志却偏感报国到 无门,随着年华流逝忽然觉得要走到垂暮之年。想起伊阙和嵩山的隐居生活,跟巢父、许由一样的林下故友, 那时的生活竟如同南柯一-梦,很快消失转眼之间已成过去。回望中原金兵还没有彻底消灭,试问人间抗敌的英雄在何处?空怀有报效国家的奇谋良策,可怜无人赏识 也不被重用,白羽箭上白白的堆积满了灰尘。想当年东吴末帝孙皓用铁索
22、横截江面,晋军烧断铁索,战船长驱 东下,攻破金陵,吴主孙皓被迫投降心情无比悲苦。如今我只能独自愁敲桂木短桨,悲愤地低诵那古曲梁父 吟,热泪像雨一样横流,止不住心中万分的悲伤。书愤:年轻时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艰难。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热血沸腾啊怨气如山 啊。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想当 初我自比万里长城,立壮志为祖国扫除边患。到如今垂垂老鬓发如霜,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不由人缅怀那 诸葛孔明,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赏析:水龙吟:全词直抒胸臆,词情激越,将个人和国家的命运合为一
23、体。整首词是南渡时期词人个人情感的表 现,展现了一个不同于“神仙风致”的志士形象。同时,词作折射出的是代文人士大夫的历史命运,尤其是 心怀理想志向而命途多舛的南安志士的前途,可谓南渡时期一代士人的缩影。书愤:全诗紧扣住一 “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 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 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 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 浑厚。【点
24、评】如何鉴赏诗歌:(一)关注标题,明确内容和情感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因为诗歌的标题一般交代时间、地点、人物、情感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 内容,可以让人明了是哪一类诗歌,进而明了全诗的结构及表现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诗歌。(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多关联读诗讲究“知人论世”,所以,一定要重视诗歌的作者。要尽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处的时代特点,及创作倾 向、主要内容、作品风格特点等。(三)关注注释隐含意高考所选诗歌大多附有注释。注释或解释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考生读懂诗句;或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的 思想主题;或介绍相关诗句,帮助考生理解诗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绍作者,暗示诗歌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北京 密云 高三一模 语文 教师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