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GB∕T 2847-2005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5.pdf
《最新GB∕T 2847-2005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5.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GB∕T 2847-2005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5.pdf(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 C S 9 1.1 0 0.1 00 1 2易黔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T 2 8 4 7-2 0 0 5代 替 GB/T 2 8 4 7-1 9 9 6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P o z z o l a n i c ma t e r i a l s u s e d f o r c e me n t p r o d u c t i o n2 0 0 5-0 8-0 9发布2 0 0 6-0 3-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GB/T 2 8 4 7-2 0 0 5月l吕本标准代替GB/T
2、2 8 4 7-1 9 9 6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本标准与GB/T 2 8 4 7-1 9 9 6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内容(本版第 3 章 3.2 条);水泥胶砂2 8天抗压强度比由“不小于 6 2%”改为“不小于 6 5%(1 9 9 6版第 5章5.4条,本版 第 5 章 5.4 条);放射性由“人工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符合G B 6 7 6 3 规定”改为“放射性符合G B 6 5 6 6 规定”(1 9 9 6版第 5 章 5.5 条,本版第 5 章 5.5 条);水泥胶砂 2 8 天抗压强度比按G B/T 1 2 9 5 7 进行(1 9 9 6 版第 6 章
3、6.3 条,本版第 6章6.3 条卜 放射性试验方法由“按 G B 6 7 6 3 进行”改为“按 G B 6 5 6 6 进行”(1 9 9 6 版第 6 章6.4 条,本版第6 章 6.4 条);增加了出厂检验内容(本版第 7 章 7.2条);增加了型式检验内容(本版第 7 章 7.3条);一一增加了仲裁检验内容(本版第 7 章 7.5 条);附录 A中增加了范围、原理、0.1 mo l/L盐酸溶液标定章节(本版A.1,A.2,A.5),本标准附录 A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水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1 8 4)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
4、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重庆市水泥质量监督检验站、重庆富皇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本标准起草人:江丽珍、杨基典、刘晨、王听、霍春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 2 8 4 7-1 9 8 1,GB/T 2 8 4 7-1 9 9 6.GB/T 2 8 4 7-2 0 0 5用于水泥中的火 山灰质混合材料范 围本标准规定了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运输和贮存。本 标准适 用于水泥生产 中作 为混合材料使用 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2规范性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5、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 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T 1 7 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 B/T 1 7 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 7 6-1 9 9 6,e g v I S O 6 8 0:1 9 9 0)G B 6 5 6 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 B 1 2 9 5 7 用作水泥混合材的工业废渣活性试验方法 G S B 1 4-1 5 1。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 和定义。火山 灰质混合材料 p o z
6、z o la n a具有 火山灰性 的天 然的或人工的矿物质材料。3.2活性混合材料a c t i v e a d d i t i o n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或兼有火山灰性和水硬性的矿物质材料非活性混合材料i n a c t i v e a d d it i o n在水泥中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 GB/T 4 1 3 1-1 9 9 7,定义4.9,4.1 0,4.1 1 1分类按其成因分为天然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人工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两类 天然火山灰质混合材料1 火 山灰火山喷发的细粒碎屑的疏松沉积物2凝灰岩由火山灰沉积形成的致密岩石3沸石岩凝灰岩经环境介质作用而形成
7、的一种以碱或碱土金属的含铝硅酸盐矿物为主的岩石。4浮石火 山喷出的多孔 的玻璃质岩石。勺口.1 IJ月马月马月拜GB/T 2 8 4 7-2 0 0 54.1.5硅藻土或硅 蕊石 由极细致的硅藻介壳聚集、沉积形成的生物岩石,一般硅藻土呈松土状。4.2 人工火山灰质混合材料42.1 煤歼石 煤层中炭质页岩经自然或缎烧后的产物。4.2.2烧页岩 页岩或油母页岩经自燃或锻烧后的产物。4.2.3烧粘土 粘土经缎烧后的产物4.2.4煤渣 煤炭燃烧后的残渣。4.2.5 硅 质渣 由矾土提取硫酸铝的残渣。技术 要求5.1 烧失f 人工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不大于 1 0.0%.5.2 三氧化硫 不大干 3.5%.
8、5.3 火山灰性 合格。5.4 水泥胶砂 2 8 天抗压强度比 不小于 6 5%.55 放射性 符合(;B 6 5 6 6 规定。6试验方法6.26.2级为6 4 烧失t按 B/T 1 7 6 进行。三氛化硫按 G B/T 1 7 6 规定的硫酸盐三氧化硫的测定方法进行。火山灰性试验按附录 A进行。水泥胶砂 2 8天抗压强度 比按(;B/T 1 2 9 5 7 进行。但强度检验用对比水泥为 G S B 1 4-1 5 1 0 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或强度等5 2.5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有矛盾时以 G S B 1 4-1 5 1 0强度检验用水泥标准样品为准。放射性按 GB 6 5 6 6进行7
9、 检验 规则7.,取样 在堆场(不少于 2 0 0 0或采掘面不少于 1 5个不同部位取样,每个部位取代表性样品 1 k g-3 k g,将样品破碎后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 出比试验 需要量大一倍的试样.GB/T 2 8 4 7-2 0 0 57.2 出厂检脸 出厂检验项目为 5,1-5.4 技术要求7.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为第 5章全部技术要求。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正常生产时,每半年检验一次;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的要求时。7.4 判定规则7.4.1 出厂检验结
10、果符合本标准 5.1-5.4技术要求时,判为出厂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许在同一取样点中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复检结果判定。7.4.2 型式检验结果符合本标准第 5 章技术要求时,判为型式检验合格。若其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允 许在同一取样点中 重新加倍取样进行全部项目的复检,以 复检结果 判定。仅符合5.1,5.2 和5.5要求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为非活性混合材料,5.1,5.2 和 5.5中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不能作为水泥混合材料使用。7.5 仲裁检验 当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有争议时,买卖双方应将双方认可的样品签封,送省级或省级以上国家认可的质量监督检
11、验机构进行仲裁检验。运输和贮存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在运输和贮存时不宜受潮、混人杂物,同时应防止污染环境。G B/T 2 8 4 7-2 0 0 5 附录A (规范性附录)火山灰性试验方法A.1 范 围本附录规定了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火山灰性试验方法,适用于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的检验。A.2原理 火山灰性是通过在规定时间周期后,水化水泥接触的水溶液中存在的氢氧化钙量与能使同一碱性溶液饱和的氢氧化钙相比较来确定。如果该溶液中氢氧化钙浓度低于饱和浓度,则判定该火山灰水泥具有火山灰性(或火山灰性合格)。A.3 试剂 在分析中,应使用新鲜煮沸的或相当纯度的蒸馏水;所用试剂应为分析纯或优级纯试剂。用于标定与配制标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GBT 2847-2005 用于水泥中的火山灰质混合材料5 最新 GB 2847 2005 用于 水泥 中的 火山 灰质 混合 材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