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戎昱诗歌.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戎昱诗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戎昱诗歌.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诗歌专题训练戎昱诗歌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上湖南崔中丞戎昱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举世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千金未必能移性,一诺从来许杀身。茶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注】崔中丞,即崔瑾。崔瑾时任湖南军政长官,戎昱此时来到湖南,做崔瑞的幕僚。1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云泥岂合得相亲”以反问的语气表明了自己和崔中丞地位悬殊。B.颔联“举世尽嫌”和“唯君不弃”形成对比,重在讽刺世人不识贤才。C.颈联化用季布“一诺千金”的典故,委婉含蓄,为尾联直抒胸臆张本。D.本诗前两联侧重写崔,后两联多写己,前后映照,使整首诗结构浑成。2 .这首诗
2、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戎昱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风烟连楚郡,兄弟客荆州。早晚朝天去,亲随定远侯。注戎昱,中唐前期比较注重反映现实的诗人之一。仕途不畅,长期担任地方官员的幕僚。 定远侯:东汉名将班超,因平定西域有功,封定远侯。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开门见山,呼应标题,交代自己登上高山后的心理感受,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基调。B.颔联通过把“野菊”“酒”“芦花”等意象组合在一起,表现了清冷的环境和诗人的心怀。C.颈联写诗人在高楼上看到风和烟雾一直蔓延到楚郡,想到自己的兄弟还
3、客居在遥远的荆 州。D.本诗是一首五言律诗,情景交融,音韵和谐有致,语言质朴无华,给人以独特的艺术享 受。4 .同是登高望远之作,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和杜甫的登高所抒发的情感有 何异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赠宜阳张使君戎昱暂作宜阳客,深知太守贤。政移千里俗,人戴两重天。旧郭多新室,闲坡尽辟田。倘令黄霸在,今日耻同年。【注】使君:汉代称呼刺史,汉代以后用作对州郡长官的尊称。黄霸:西汉名臣,做 太守时政绩斐然,天下闻名。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的“宜阳”照应了题目,“暂”字表现了诗人在宜阳作客时间之短。B.第三句写张使君通
4、过施政在辖境内移风易俗,“千里”表现他的教化之广。C. “人戴两重天”指宜阳生活安定,与别处截然不同,人们对张使君很感激。D.第六句中的“尽”字表明宜阳这里的闲坡都开辟成了田地,有夸张的成分。6 .诗人是怎样赞颂张使君的?请简要分析。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江城秋霁戎昱霁后江城风景凉,岂堪登眺只堪伤。远天蠕竦收残雨,映水鹿谄近夕阳。万事无成空过日,十年多难不还乡。不知何处销兹恨,转觉愁随夜夜长。【注】戎昱(约744年 800年),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年轻时考进士落榜,于是 纵情游览天下名城。蠕蝶(diDong),虹的别名。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霁后江城
5、风景凉”呼应诗题,其中“风景凉”既写出雨后天气的清凉,也暗指诗人内 心的凉意。8 . “岂堪登眺只堪伤”一句写道,诗人不愿意在登高远眺时只有伤感愁绪;由此可以看出诗 人的洒脱乐观。9 . “万事无成空过日”句中,“万事无成”暗含漂泊多年却无法施展抱负的哀叹,“空”字加深 了此种情感。10 “十年多难不还乡”与韦庄菩萨蛮中“未老莫还乡”一样,表明久居异乡己成习惯,不 愿归乡的想法。E.尾联“恨”“愁”直抒胸臆,心中之“恨”不知道何处可以消除,只能化为愁情,伴随黑夜, 无尽悠长。8 .试从艺术手法的角度对诗中的颔联进行赏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塞下曲其六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骏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语文 复习 诗歌 专题 训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