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建构的方法论基础——从《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角度看.docx
《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建构的方法论基础——从《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角度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建构的方法论基础——从《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角度看.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传僦学现代建构的方法论基础一从中国哲学史大纲的角度看自先秦至今,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已绵延千年,但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出现,却是在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学 术背景下逐渐酝酿、不断探索而产生的结果。自谢无量著中国哲学史以来,胡适、冯友兰、钟泰、范寿康、张岱年、 劳思光、萧英父、李锦全、郭齐勇等学者均著有“中国哲学史”专著,可谓各有所长,各具风采。柴文华先生认为,谢无 量的中国哲学史是开山之作,蕴含了“以西释中”的诠释倾向,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与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确立了成熟的“以西释中”的诠释框架,钟泰的中国哲学史则坚持较典型的“以中释中”的诠释框架,而范寿康的中 国哲学史通论初步运用了“以马释
2、中”的诠释框架。仅就中国哲学史初创时期的这几部专著而言,谢无量的著作 最早,在时间上确有“开山之功”,但他的著作却并未使“中国哲学史”在现代学术意义上得以真正建立。事实上,我们认为, 真正起到“开山”作用的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柴文华先生认为,胡适之作属于成熟形态的“以西释中”,这意味着自胡适开始中国哲学史的书写才真正进入正 轨,中国哲学史作为一门学科才真正开始得以建立。其实,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成功之处,不是其以“以西释中” 的研究方式和主导精神,而是在于其对考据方法的运用。也就是说,作为促进“中国哲学史现代建构的一种根基性方法, 考据法是“以西释中”诠释框架得以施展的必要条件。但是,当
3、前学界对“中国哲学史”的建构历程的研究,过于重视“以西 释中”的诠释框架,或者从范式角度进行解读2。这些研究虽很有意义,但很大程度上也忽视了考据法对“中国哲学史” 现代建构的潜在影响。据此,我们尝试以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为例,考察考据法在“中国哲学史”现代建构过程中的 效用与价值,以期为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转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一、中国哲学史大纲中的考据作为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大纲大篇幅地着力于历史考据。整体上看,胡适的考据主 要集中于哲学史的史料方面,具体言之,主要涉及两个向度:(一)史料的审定所谓史料的审定,即审定哲学史料的真假。胡适将审定史料视为建构中国哲学史最为关键的一
4、步,他的中国哲 学史大纲正是建立在严格的史料审定的基础上。以管子一书为例,胡适指出:管子这书,定非管仲所作,乃是后人把战国末年一些法家的议论和一些儒家的议论如内业篇,如弟子 职篇和一些道家的议论如白心心术等篇,还有许多夹七夹八的话,并作一书;又伪造了一些桓公与管仲问答 诸篇,又杂凑了一些纪管仲功业的几篇,遂附会为管仲所作312。进而,胡适给出了判定此书为伪作的三条证据,如:小称篇记管仲将死之言,又记桓公之死。管仲死于西历前六四三年。小称篇又称毛媾、西施,西施当吴 亡时还在。吴亡在西历前四七二年,管仲已死百七十年了312。立政篇说:“寝兵之说胜,则险阻不守;兼爱之说胜,则士卒不战。”立政九则解说
5、“兼爱”道:“视天下之民 如其民,视人国如吾同。如是则无并兼攘夺之心。”这明指墨子的学说,远在管仲以后了 312。左传纪子产铸刑书西历前五三六,叔向极力反对。过了二十几年,晋国也作刑鼎、铸刑书,孔子也极不赞成 西历前五一三。这都在管仲死后一百多年。若管仲生时已有了那样完备的法治学说,何以百余年后,贤如叔向、孔子, 竟无一毫法治观念或言孔子论晋铸刑鼎一段,不很可靠。但叔向谏子产书,决不是后人能假造的?何以子产答叔向书, 也只能说“吾以救世而已”?为什么不能利用百余年前已发挥尽致的法治学说?这可见管子中的法治学说.乃是战国末年 的出产物,决不是管仲时代所能突然发生的313。胡适这三条证据分别从管子
6、的卒年考证、管子学说的墨家教义与思想发展的演变逻辑角度,对作为哲学史料的管 子一书作了细致的考证,最终审定管子作为哲学史料,并不能代表管仲本人的思想。也就是说,管子一书并 不应是老子、孔子之前的哲学思想,其应属于老子、孔子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哲学思想。通过考据的方法,胡适对哲学史 料进行了精确的审定。除管子一书,其实,胡适对史料的审定几乎贯通全书,比如:他否定尚书易经等儒 家经典的史料价值,仅以诗经为可靠的上古哲学史料;考订老子的生平、名字及老子一书诸版本;肯定孔子论 语的史料价值,否定以孝经杂卦传序卦传说卦传等为研究孔子思想的信史文献,等等。这部分的工 夫均属于史料审定的范围。(二)史料的整理在
7、胡适看来,史料的审定虽是建构中国哲学史的关键,但对史料的考据却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他指出,“哲学史料 既经审定,还须整理这表明,在审定史料之后,作为信史的哲学史料的工作,还有整理。对于整理史料,胡适 归纳出校勘、训诂与贯通三方面。古书在流传过程中,往往因传写或兵火鱼虫之劫而有脱误、损坏之处。所谓校勘,即校定古书在流传中的这些谬 误。训诂则因古今之别造成的字义不同,而探寻文字的本义。胡适认为:“校勘是书的本子上的整理,训诂是书的字义上 的整理。没有校勘,我们定读误书;没有训诂,我们便不能懂得书的真意义。”321对于校勘与训诂,胡适说明了具体 的方法。对于校勘法,胡适归纳了三条方法,即据旧刊精校的古
8、本校勘、据他书或类书所援引校勘与据本书通用的义例校 勘。如胡适在引荀子解蔽“可知,物之理也”一句时,解释说:“可字下旧有以字。今据久保爱所见元本删之。”3274 这种解释是校勘方法在胡适哲学史书写中的实际运用。同时,在论及训诂法时,胡适也总结了三条规则,即以古义、古 代的字典、古代笺注或古书中相同的字句为据进行训诂,以文字假借、声类通转为据进行训诂与以文法为据进行训诂。 如在解释列子天瑞篇中“不生者疑独”时,胡适根据说文指出“疑”字有两个,一个训“定”,一个训“惑”,此处的“疑” 应训为“定”,而非“惑”义。所谓“疑独”即是定独,永远单独存在之义网216。这种对字义的重新厘定即是胡适运用训诂法
9、 的明证。在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胡适对校勘法与训诂法的运用比比皆是,可见其在建构中国哲学史时对考据学的重 视。在校勘与训诂之后,胡适还特别提到一种整理史料的方法,即贯通。他认为:“贯通便是把每一部书的内容要旨融 会贯串,寻出一个脉络条理,演成一家有头绪有条理的学说。”321建构一部现代意义的中国哲学史,校勘与训诂并不 是整理史料的归宿,整理史料的目的应是将各家学说在校勘与训诂的基础上贯通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系统、有条理的 学说,使人能够了解各家学说发展的历程,如章太炎的原名明见订孔诸篇正是“贯通”之作。同时,胡适指 出,在贯通哲学史料时,还需以西方哲学史为参考资料,“因为古代哲学去今太远,久成了
10、绝学。当时发生那些学说的特 别时势,特别原因,现代都没有了。当时讨论最激烈的问题现在都不成问题了。当时通行的学术名词,现在也都失了原 意了。但是别国的哲学史上,有时也曾发生那些问题,也曾用过那些名词,也曾产出大同小异或小同大异的学说。我们 有了这种比较参考的材料,往往能互相印证,互相发明”322。例如,中国哲学史大纲以西方知识论来解读墨辩学 说,以生物进化论来诠释庄子哲学,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待大学等,这均是胡适以西方哲学思想为参照来“贯通”中国 哲学史料、建构中国哲学史的努力。中国哲学史大纲为何运用考据法?考据法的大量运用,使得这部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史著作似乎显得并不是太有“哲学”意味,这也正
11、是胡适中国 哲学史大纲所受诟病之处。那么,为什么胡适要如此大篇幅地运用考据法呢?对此,从蔡元培先生为此书写的序文中, 我们或许可以获得启发:我们今日要编中国古代哲学史,有两层难处。第一是材料问题:周秦的书,真的同伪的混在一处。就是真的,其 中错简错字又是很多。若没有做过清朝人叫做“汉学”的一步工夫,所搜的材料必多错误。第二是形式问题:中国古代学 术从没有编成系统的记载。庄子的天下篇,汉书艺文志的六艺略诸子略,均是平行的纪述。我们 要编成系统,古人的著作没有可依傍的,不能不依傍西洋人的哲学史。所以非研究过西洋哲学史的人,不能构成适当的 形式3序1。从蔡先生的论述中可知,当时并未有一部成熟的中国哲
12、学史,而中国哲学史的编写正是当时学者面临的时代任务。 如何在卷帙浩繁的中国哲学发展历程中梳理出一个系统的历史脉络,便成为当时编写中国哲学史面临的根本问题。这一 问题的克服,须解决材料与形式的问题,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都有赖于考据方法的运用。就材料问题而言,这是编写 中国哲学史面临的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为中国哲学史作为一种“史”的书写,必须明确诸哲学家及其著作出现的年代、 时期,准确把握诸哲学家的思想及演变过程,若不如此,便不能反映出中国哲学史的真正面目。这种历史性的把握,是 建立在有效且真实的哲学史料的基础上的。但是,正如蔡先生所言,当检视以往的经史子集时,便会发现以这些材料为 哲学史料会有很
13、多的问题。其实,胡适在编写中国哲学史时,也发现了这种类似的问题,他曾指出:古代哲学史的重要材料,如孔、老、墨、庄、孟、荀、韩非的书,都还存在。仔细研究起来,这些书差不多没有 一部是完全可靠的。大概老子里假的最少。孟子或是全真,或是全假,宋人疑孟子者甚多。依我看来,大 约是真的。称“子日”或“孔子日”的书极多,但是真可靠的实在不多。墨子荀子两部书里,很多后人杂凑伪造的文 字。庄子一书,大概十分之八九是假造的。韩非子也只有十分之一二可靠。此外如管子列子晏子春 秋诸书,是后人杂凑成的。关尹子鹦冠子商君书,是后人伪造的。邓析子也是假书。尹文子似 乎是真书,但不无后人加入的材料。公孙龙子有真有假,又多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传统 哲学 现代 建构 方法论 基础 中国 哲学史 大纲 角度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