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教案2:太空一日(第1课时).docx
《名师教案2:太空一日(第1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师教案2:太空一日(第1课时).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太空一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解并积累“炽热、俯瞰、无虞、本末倒置、惊心动魄”等词语。2 .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 .学习本文内容的科学性与语言的通俗化相结合的特点;体会第一人称叙 事的妙处,感悟关键词句中蕴含的人物情感。过程与方法1 .安排学生课前搜集“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的相关新闻报道,了解我 国载人航天史上的这一重要事件。2 .展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作者杨利伟及其自传天地 九重。3 .安排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提示注意借助各部分的小标题来把握文章的主 要内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了解航天知识,感受航天科技工作者严谨求实的态度、坚定
2、 的意志和献身科学的伟大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借助小标题,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朗读精彩语句,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教学难点阅读课文,感受航天英雄的伟大精神,深刻理解杨利伟被称为英雄的原因。【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神舟五号”航天飞机外形、点火升空瞬间产生的巨大火球、 首飞宇航员杨利伟照片等,带入情境)同学们,在人类航天科学发展的漫漫长路 上,到处叠印着探索者鲜明的足迹,而向未知世界每迈进一小步,都意味着要付 出多走一百步的代价。2003年10月15日,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的
3、日子。 这一天,“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飞船环绕地球14圈后在预定地 区着陆。这一航天壮举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 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新世纪的一座里程碑。今天,让我们跟随中国太 空第一人杨利伟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板书课题)二、自主预习1 .作者介绍杨利伟,1965年生,辽宁绥中人,特级航天员。2003年10月15日,杨利 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 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实现了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使中国成为继俄 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2014年9月15日,
4、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著有自传天地九重。2 .检查预习(1)订正字音炽热(chi)确凿(z6o)炽热(chi)确凿(z6o)负荷(h6)模拟(ni)俯瞰(kn)(2)词语释义赫兹(h6 zi) 严谨(jin) 千钧(jUn) 稠密(ch6u)遨游值。) 轨道(gui) .无虞(y百) 轮廓(ku6)舷窗(xiWn)烧灼(zhu6) 炽热:温度高;极热。释然:形容疑虑、嫌隙等消释而心中平静。负荷:负担,文中指承受的压力。幅度:物体振动或摇摆所展开的宽度。比喻事物变化的大小。五脏六腑:人体内脏器官的总称。千钧重负:比喻很
5、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钧,古代重量单位, 一钧等于三十斤。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俯瞰:俯视,从高处往下看。本末倒置: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文中指头脚倒置。本,树根。 末,树梢。置,放。遨游:漫游;游历。严谨:严密谨慎。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概率:某种事件在同一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表示发生的可能性大 小的量。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屏,抑止(呼 吸)。无虞:不用忧虑。虞,忧虑。(3)词语辨析“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两个词都有“搞不清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之 意。“本末倒置”强调把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名师 教案 太空 一日 课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