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桥墩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
《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桥墩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桥墩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桥墩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一题。(25分)永远的丰碑 金涛“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 深的敬意。”这番对史蒂芬霍金的评价,用在高士其身上也是恰如其分的。高士其1925年进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翌年夏天,转入芝加哥大学化学系。 1927年入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细菌学系。1928年,高士其在实验时不慎受甲型脑炎病毒感 染,留下严重后遗症,但他仍以惊人的毅力完成了医学博士课程,并加入美国化学学会和 美国公共卫生学会。高士其于1930年秋学成归国,但他已无法像
2、正常人一样从事科学研究了。于是,这 位细菌学家从此离开了实验室,用手中的笔与读者交流,开始了科普创作的生涯。自1935年发表第一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以来,高士其进入了创作的旺盛 期,我们的抗敌英雄抗战与防疫等科学小品集相继出版。高士其认为:“好的科 学小品能给人以智慧和力量,点燃理想的灯和希望的火花;培养读者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开阔眼界,启发思想,引导他们幻想未来,激励他们向科学技术进军。”他以自己的创作 实践,奠定了科学小品在科学文艺中的地位。这种小巧玲珑、随笔式的文章,以其独特的 视角,融科学知识与社会人文于一体,深入浅出地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与科学方 法论,受到公众的普遍欢迎。
3、高士其对科普创作特别是科学文艺的巨大贡献之一,是率先倡导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 的理念,开创了科学诗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这是一种突破传统的创新。高士其对科学诗的探索,对于广大的科普作家来说,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是,科普创作 也如艺术创作一样,贵在创新。这里最重要的是科普形式的创新,切忌故步自封,因循守 I0o诸如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诗等,都需要跟上时代步伐,善于从其他文学艺术中 汲取营养,创造出别开生面的作品。科普创作往往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出现内容的陈 旧而需要不断更新,这是所有的科普作家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高士其的科普作品也不例 外。但是,高士其的有些作品却有着长久的生命力,这也是客观的事实。
4、当“非典”肆虐 之时,他早期的作品如菌儿自传,以极为生动的笔调揭露这些危害人类的“小魔王”闻之,自五代崩乱,蜀之学者衰少,又皆怀慕亲戚乡党,不肯出仕。公始命其子涣 就学,所以劝导成就者,无所不至。及涣以进士得官西归,父老纵观以为荣,教其 子孙者皆法苏氏。自是眉之学者,日益至千余人。然轼之先人少时独不学,已壮, 犹不知书。公未尝问。或以为言,公不答,久之,曰:“吾儿当忧其不学耶? ”既 而,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公之精识远量,施于家、闻于乡闾者如此。公之无传,非独其僻远自放终身,亦其 子孙不以告人之过也。故条录其始终行事大略,以告当世之君子。谨状。(节选自苏轼文集卷十六,有删节)【注】廷评,即
5、廷尉平,又称廷平。苏序:苏轼之祖父,苏洵之父,一生都未踏 入仕途。苏轼在“行状”中称其为“苏廷评”,估计是父因子贵。行状:古文体 名,苏廷评事略,就是讲关于苏廷评这个人的一些轶事!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日操兵乘城乘:登B.公独治丧执礼执礼:遵奉礼制C.会皇考病没没:通“殁”,去世D.所以劝导成就者所以:的原因.下列句子中,表现苏序有见识或有雅量的一组是(3分)吾固知此不能果困人也小人或侮欺之,公卒不惩朝廷终不弃,蜀贼行破矣此好事,卿相以为美观耳公始命其子涣就学果自愤发力学,卒显于世A.B.C.D.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6、.苏序自幼性格豁达开朗,不拘礼法。他读书只求大体了解重要意旨就弃书而 去,正因如此,到了壮年之后还不能熟知诗书。B.苏序只要衣食上稍有盈余,就增加日常支出或者把它赠与他人,即使因为这样 而使自己在生活上屡次陷入困顿,他也始终不悔。C.苏序尽管身份卑微,但目光长远,为把儿子苏涣培养成才,他极尽劝导之能 事。苏涣的学有所成,深深影响了眉州人的思想观念。D.苏序一生都没有功名,这与他的个性不无关系。苏轼为他写作这篇“行状”, 目的是让当世君子借此了解苏序为人行事的大致情况。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人不问知与不知,径与欢笑造极,输发府藏。(3分)郡吏素暴苛,缘是大扰,公作诗
7、并讥之。(3分)参考答案:2. (3分)D (用来的方法)(3分)C (表现其为人洒脱;表现其有孝心及遇事从容镇定;表现的不是 苏序,而是苏洵)3. (3分)A (“到了壮年还不能熟知诗书”的不是苏轼的祖父苏序,而是苏轼的父 亲苏洵)(1) (3分)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 的),(祖父)都径自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径与欢笑造极,省主语,1分;输发府藏(玲zang, 肺腑),1分。(2) (3分)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侵扰,祖父 (就)写诗来讥刺官吏。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素,1分;缘是大扰,省略
8、句,1分。参考译文:祖父,名序,字仲先,眉州眉山人。幼年时豁达开朗,不拘礼法,读书只求大体了 解文中的要旨,就放弃不读。他为人谦逊,乐善好施,急人所困,甚于对待自己。 衣食稍微有了结余,就增加日常开支,或者把财物施给他人,立即用完。因为这个 多次在饥饿寒冷中过着穷困的生活,然而始终不后悔。不久又有了盈余,就说:“我本来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困住人(或:使人受困)。”更加不再吝惜(钱财)。 灾荒之年,(他)卖掉自己的田地来救济饥饿的人,丰收后,那些被救济的人准备 偿还他,祖父说:“我本来自己就有卖掉它的想法,并不是因为你们的缘故啊。” 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人(或:人不管是了解的还是不了解的),(祖
9、父)都 径自(或:随性地)与他们谈笑,且敞开心扉,相谈甚欢。小人有时侮辱欺负他, 祖父终没有惩治他们,人们也不能揣测他的心理。李顺叛乱,围攻眉州。祖父当年二十二岁,每天拿着兵器登上城楼。恰逢他的父亲 病逝,叛贼围攻更加紧急,城里的居民彼此看着对方哭泣,没有再活下去的念头。 可是祖父独自办理丧事执守礼节,竭尽哀思就像平常一样。太夫人非常担忧,祖父 打起精神慢慢宽慰她说:“朝廷终究不会放弃我们,蜀州的叛贼将要被打败了。”庆历年间,(朝廷)才下诏在州郡设立学馆,读书人欢快地谈论(这件事),朝廷 将根据这个选拔人才,他们争着希望到学馆里尽职(或,学习)。祖父笑着说:“这是件好事,官员把这个当着美观罢了
10、。”祖父告诫子孙,不要和别人争着进学 馆读书。郡中的官吏一向残暴苛刻,因为这个(百姓)受到严重的侵扰,祖父(就)写诗来讥刺官吏。庆历七年五月十一日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五岁。(我)听说,自从五代动乱以来,蜀州求学的人减少,又因都留恋家乡,不愿意出 来做官。祖父才让他的儿子苏涣到学馆读书,他用来劝导苏涣成材的方法,没有不 用到的。等到苏涣凭进士的身份得到官位回到家乡,眉州的百姓争相观看,把这作 为荣耀的事,都效仿苏氏的方法教导他们的子孙。从这以后,眉州求学的人,一天 天的增加,增到千余人。然而我的父亲小时候独独不愿学习,到了壮年以后,还不 能熟知诗书。祖父从来没有过问(他的学习)。有人拿这件事问他
11、,祖父没有回 答,过了很长时间,他说:“我的儿子还要担心他不学习吗? ”不久,(我的父 亲)果然自己发愤努力学习,最终在世上名声显扬。祖父见解精确,有远大的器量,在家中施行的、在家乡出名的事,如此等等。祖父 的声名、事迹(之所以)没有流传,不只是(因为)一生自我放逸(或:洒脱不 羁)、远离功名,也是他的子孙没有把他的声名、事迹告诉他人的过失。所以分条 记下他一生行事的大概情况,来告知当世君子。恭谨陈述。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继和字周叔,少以荫补供奉官,三迁洛苑使。淳化后继隆多在边任继和常从行友爱尤 至每令入奏机事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勃遗戒投继和曰:“吾门不坠者在尔矣。”初,继隆之请城镇
12、戎军也,朝廷不果于行。继和面奏曰:“平凉旧地,旁扼夷落,为中华襟带,城 之为便。”太宗乃许焉。后复不守。咸平中,继和又以为言,乃命版筑,以继和知其军. 兼原、渭、仪都巡检使。城毕,建议募贫民及弓箭手,垦田积粟,又屡请益兵,朝议未 许。上日:“苟缓急,不为济师,则或至失援矣。”命继和兼泾、原、仪、渭铃辖。时继 迁未弭,命张齐贤、梁颗经略,因访继和边事。继和上言:“镇戎军为北面捍蔽,又为熟 户所依。诚能常用步骑五千守之,泾、原、渭州苟有缓急,会于此军,并力战守,则贼必 不敢过此军。臣虑议者以调发刍粮扰民为言。赖圣谟深远,不惑群议,复置此军,一年以 来,蕃部咸以安集,边民无复愁苦。以此较之,则存废之
13、说,相失万倍矣。”真宗以其 精心戎事,甚嘉之。戎人伺警巡驰备,一夕,塞长壕,越古长城抵城下。继和与都监史重 贵出兵御之,贼据险再突城隍,列阵接战,重贵中重创,败走之,大获甲骑。有诏嘉奖, 别出良药、绿帛、牢酒以赐。继和习武艺,好谈方略,颇知书,所至干治。然性刚忍,御 下少恩,部兵终日援甲,常如寇至,人多怨焉。真宗屡加勖励,且为覆护之。时朝廷每诏 书约束边事,或有当行极断之语,官吏不详深意,即处大辟。继和言其事,乃诏:“自今 有云重断、极断、处斩、决配之类,悉须裁奏先是,继隆卒,继和耻.以遗奏得官。久 之,迁西上阁门使。大中祥符元年卒,年四十六。赠镇国军节度,遣诸王率宗室素服赴 吊。(节选自宋史
14、?李继和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淳化后/继隆多在边任/继和常从行/友爱尤至/每令入奏机事,/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勃 遗戒授继和/B.淳化后/继隆多在边/任继和常从行/友爱尤至/每令入奏机事/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勖 遗戒授继和/C.淳化后/继隆多在边/任继和常从行/友爱尤至/每令人奏机事/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勃 遗戒授继和/D.淳化后/继隆多在边任/继和常从行/友爱尤至/每令人奏机事/继隆罢兵柄/手录唐李勃 遗戒授继和/.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荫补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学任官的待遇,文中指罪和因上辈功劳任供奉官。B.城隍指
15、城墙或护城河,从过秦论“因河为池”看,古代就是以天然河流作护城 河。C.牢酒即牢牲和酒,古代用作赏赐慰劳的物品,其中牢作祭祀用时,有太牢少牢之分。D.素服指白色的冠服,居丧或遭到其他凶事时所穿,表示悲痛的心情和对死者的悼念。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继和深谋远虑,见识不同一般。有人以调拨粮草烦扰百姓为理由反对保留镇戎军,继 和表示反对,认为镇戎军是北部边境的屏障,军事意义重大。B.继和精忠报国,很受朝廷重视。敌人夜里翻越长城进攻,形势危急,继和英勇迎战, 得到朝廷嘉奖;他去世后,皇帝派遣诸王去吊唁。C.继和治军严厉,得到皇帝理解。继和对待部下缺少恩德,因敌
16、寇经常到来,他命令士 兵终日穿着铠甲,士兵对此不满,真宗却勉励他并替他掩盖不足。I).继和熟悉边务,敢于上书进言。当时朝廷下诏令严禁发生边境冲突,官吏没有准确理 解诏令,随意执行死刑,继和上书反映,使朝廷下诏纠正官吏错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平凉旧地,旁扼夷落,为中华襟带,城之为便。上日:“苟缓急,不为济师,则或至失援矣。”参考答案:10. D 11. B 12. C13. (1)平凉旧地,侧面控制夷人部落,是中华的险要地理形势,在那里筑城有很大好 处。(2)皇上说:“如果有紧急情况,不为他增加兵力,旧可能导致失去救援了。”【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
17、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 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继隆”“继和” 为人名,可做主语;根据上下文“边任”为“任边疆职务”的意思,“兵柄”为固定词 组,为“兵权、军权”的意思,两处都不能分开;故本题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考查包括人的称谓、古代职官、天文历 法、古代地理、科举制度、风俗礼仪、饮食器用、音乐文娱、文史典籍等方面。解答本题 时考生应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根据已学知识,联系课本内容,对选项做出判断。B项, “从过秦论因河为池看,古代就是以天然河流作护城河”,表述错误,“河”在 文中指“人
18、工挖掘的围绕城墙的河”。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本信息归纳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首先看清题目要求, 然后阅读全文,逐项对比分析。本题C项,“因敌寇经常到来”不合文意,原文为“常如 寇至”,而非“因敌寇经常到来”。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 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 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 赋分点的落实。(1)扼,控制;襟带,险要地理形势;为中华襟带,判断句;城(于) 之,为省略句。(2)
19、苟,如果;缓急,偏义复词,(情况)紧急;济,救济,增援; 师,军队;或,或许。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张洽字元德,临江之清江人。洽少颖异,从朱熹学,自六经传注而下,皆究 其指归,至于诸子百家、山经地志、老子浮屠之说,无所不读。熹嘉其笃志,谓黄干日: “所望以永斯道之传,如二三君者不数人也。”时行社仓法,洽请于县,贷常平米三百石,建仓里中,六年而归其本于官,乡人 利之。嘉定元年中第,授松滋尉。湖右经界不正,弊日甚,洽请行推排法,令以委洽。洽 于是令民自实其土地疆界产业之数投于匮,乃筹核而次第之,吏奸无所匿。其后十余年, 讼者犹援以为证云。改袁州司理参军。有大囚,讯之则服,寻复变异,且力
20、能动摇官吏,累年不决, 而逮系者甚众。洽以白提点刑狱,杀之。有盗黠甚,辞不能折。会狱有兄弟争财者,洽谕 之日:“讼于官,冒法以求胜,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 ”辞气恳切,讼者感悟。盗 闻之,自伏。郡守以仓縻虚,籍仓吏二十余家,命洽鞫之,洽廉知为都吏所卖。都吏者,州之 巨蠹也,尝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洽度守意锐未可婴,姑系之,而密令计仓庾所入以白 守日:“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 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若以罪胥吏,过乃可免。”守悟,为罢都吏,而免所籍之 家。知永新县。一日谒告,闻狱中榜笞声,盖狱吏受原,乘间讯囚使诬服也。洽大怒,亟 执付狱,明日
21、以上于郡,踪之。洽自少用力于敬,故以“主一”名斋。平居不异常人,至义所当为,则勇不可夺。居闲不言朝廷事,或因灾异变故,辄颦蹙不乐,及闻一君子进用,士大夫直言朝廷得 失,则喜见颜色。所交皆名士,皆敬慕之。(节选自宋史张洽传).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 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B.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 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C.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入/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 吏妄矣/君必不忍
22、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D.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中所人/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 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注是指用来阐释经义的文字,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解说古言使人容易通晓。8 .浮屠是印度古文字梵文的译音,有佛教、佛教徒、佛塔等不同意义,文中指佛 教。C.仓縻在古代是指储藏谷物的仓库,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9 ).粽,文中指古代的一种刑法,即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因此也称作 “墨刑”。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洽潜心学问,深得老
23、师赏识。他探究六经传注等典籍的奥妙,阅读诸子 百家、山经地志等书;他跟从朱熹读书,志向坚定,得到朱熹的赞赏。B.张洽善于变革,百姓因而受惠。当时施行社仓法,他向县里请求,借米三百 石,在里中设立粮仓,乡里人因此受益;他推行推排法,解决了土地分界不清的弊端。C.张洽坚守正义,办事讲究策略。在袁州期间,他亲自审讯翻云覆雨的大冈犯和 狡猾的盗贼,将二人杀掉;他运用计策惩办了贪婪的都吏。D.张洽敢于担当,为朝廷分忧。凡是遇上按义理应当去做的事,他就奋勇向前; 凡是遇到灾异变故,他就闷闷不乐;而当听说士大夫们直陈朝廷得失,他就喜形于色。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讼于官,冒法以求胜
24、,孰与各守分以全手足之爱乎? (5分)(2)都吏者,州之巨蠹也,尝干于仓不获,故以此中之。(5分)参考答案:4. D(根据原文,前两句以“者也”为标志表判断,所以应该在“者”之后停顿,这 样可以排除A、B两项;“已丰于昔”构成独立的句子,而“由是观之”则是对前文的总 结,这样可以排除c项。原文标点:“君之籍二十余家者,以胥吏也。今校数岁之巾所 人,已丰于昔,由是观之,胥吏妄矣。君必不忍受胥吏之妄,而籍无罪之家也。”) 5. C (“它是专为灾荒之年用于赈济百姓而设立的”错)C (“他亲自审讯”错,原文说“洽以白提点刑狱”;另外“将二人杀掉”也不准确, 原文说“盗闻之,白伏”)6. (1)到官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学年 浙江省 温州市 桥墩 中学 语文 学期 期末试卷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