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面临的现代性问题与理性重建.docx
《德育教育面临的现代性问题与理性重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德育教育面临的现代性问题与理性重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德育教育面临的现代性问题与理性重建摘要:继工具理性压倒价值理性成为现代社会的宰制力量之后,现代 主导的社会合理化趋势重塑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带来了现代人认识的 偏狭、身体的放逐、精神的贫乏以及交往的异化,这些都深刻改变着道德 学习的场域,使得道德教育逐渐落入现代性困境之中,主要体现为道 德知识的僵化、道德情感的剥离、道德意志的涣散与道德行为的隐没。 究其根源,道德教育的理性根基被工具理性所宰制,理性被曲解为技术 合理性、被改造为抑制感性的工具、被异化为失去反思内核的单向度 的思想。因此,在找回理性的真诚性、可理解性、正当性的基础上进行理 性重建成为化解道德教育困境的根本出路。具体来说,道德教育的
2、理性重 建可诉诸三重进路。一是在实践理性的观照下磨砺道德意志,其使命是产 生善良意志;二是在价值理性的引领下摆脱工具理性的操弄,其使命 是激发道德情感;三是在交往理性的指导下通过道德主体在共同语境中 的话语论辩取得共识,其使命是践行道德规范。关键词:道德教育;现代性;理性;社会交往;困境;现代社会的分工体系导致社会成员的角色、职业、兴趣、风格、品 味等出现分化,进而铸就了一个现代化的陌生人社会,这种社会被涂 尔干称为有机团结的社会。有机团结的社会是一个异质性大于 同质性、不确定性大于确定性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实现社会整合 式存在。于是,人际疏离、信任缺失、精神空虚成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 在这
3、一状态下,人们越是身处喧嚣之中,越能感受到内心的孤独;越是彼 此熟悉,就越发感到心灵陌生;越是实现对现实的占有,就越发地感到精神 的空虚”13。物质世界的飞速发展不仅没有带来精神世界的富足,反而制造了太 多阻碍道德行为发生的事物。这些事物以利诱或规训的面貌出现,扼住了 人性的弱点,使得人类向善的意志愈加薄弱。康德指出,善良意志 是一种绝对律令,因此道德实现的实质是善良意志的实现。14 (P.7) 只有经过道德意志的磨砺,才能实现康德所说的实践理性,并真正为 自己立法。但是,当工具理性入侵人类社会的生活结构之后,逐渐呈现出 外在物质追求最大化和内在精神追求最小化的趋势。以工具理性为内核 的科层制
4、渗透到包括学校在内的各种组织之中,使人类的交往行为变得 可预测、可控制,非人格化的、情感无赦的、价值无赦的交往方式使诸如 学校组织内的人际信任变得不再必须。它抬高了外在的非人格化制度的 地位,轻视了内在的精神追求的重要价值。教师开始迷信通过严厉的惩罚 措施管束学生,学校领导过于依赖严格的考核措施约束教师。学校组织内 的交往活动成为一种按既定轨道运行的模式,交往的主体沦落为抽象系 统的零件,其实质是以对制度的依赖来兑现人际交往的可靠性。这种由依 靠情感沟通的交往模式向依靠制度系统的交往模式的转换深刻改变了 道德学习的面貌。道德教育开始偏重强制、迷信惩罚等外在约束,而放弃 了主观的道德法则、至善的
5、道德动机以及道德意志的培养,道德教育成了 一套技术性的工具系统。工具理性主导下的道德教育悬置了学生面对道德难题、现实诱惑时的理性判断和意志磨砺,用技术手段营造了一个虚假 的安全空间,放弃道德意志的磨砺使学生陷入精神涣散的境地。(四)交往的异化带来道德行为的隐没社会交往的异化主要表现为交往的工具化倾向。马克斯韦伯认为, 工具行为是一种视手段、方法、结果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考虑目的本 身意义的行为。在工具理性的操弄之下,社会交往愈加演变成一种技术性 的、非人格化的单向度的合理行为。在霍克海默看来,工具理性最初 是用来控制外在自然的进步力量,但是当它被引申到交往领域,就成为一 种控制内在自然(控制
6、人本身)的宰制力量。15(P.31)社会交往工具化, 交往中的情感因素和传统因素逐渐被怠慢、被忽视甚至被遗忘,交往之中 充满了算计和策略。交往异化为目的一结果式的单向度行为,道德 在这种工具化的交往中毫无用处。社会交往的工具化使直接的、特 殊的、人格化的互动关系被间接的、普遍的、非人格化的抽象关系所取 代,它弃绝情感而诉诸工具理性,使工具理性在理性内部获得独尊地位,成 为重塑社会交往的宰制力量。社会交往的异化进而使得物质追求、感官 享受成为道德无涉的领域,幸福凌驾于道德命令之上,享乐凌驾于 禁忌之上,诱惑凌驾于约束之上 9。由知到行是学习的必然路径,道德学习也不例外。在真实的社会交往 中践行道
7、德规范是道德学习的目的,也是检验道德学习有效性的标准。然 而,交往异化不可避免地渗透到培养人的教育领域之中,主要体现为师生 交往的异化、生生交往的异化、家校交往的异化(如家长与教师交往的 异化)等几个方面。而学生正是在具体的社会交往中展开道德学习,道德 教育环境的异化将抵消学校道德教育的努力,甚至起到反作用,使得学生 不再相信道德教育,转而成为道德虚无者。道德行为的隐没是道德教育现代性困境的集中体现折射出道德教 育在知情意等方面的缺失。首先,学生对道德知识学习中的道德规范 缺乏认同感,因为这些道德规范往往是外部给予的、强加的教条式规范, 是哈贝马斯口中不可论证的规范,是简单化、操作化的规范,是
8、缺少 情感共鸣的规范,更是缺乏道德动力与善良意志的规范。这种规范 由于缺乏道德生长的根基,实质上是一种无根的规范启然被道德学 习主体所怠慢,成为仅供观赏的花瓶,而不被真正践行。其次,学生在 道德学习过程中的体验缺失导致其道德情感的贫乏,在真实的社会交 往中缺乏足够的践行道德规范的情感驱动力。最后,道德教育对道德意志 的忽视使学生缺乏面对复杂社会交往情境时所应该具有的意向性与判 断力,这将不足以维持学生践行道德行为的信心与决心。三、出路探寻:道德教育的理性重建道德教育的理性根基被工具理性所宰制,使得道德教育步入现代性 困境,具体体现为道德知识的僵化、情感驱力的剥离、道德意志的涣散 以及道德行为的
9、隐匿。究其根源,在于现代理性秩序入侵生活世界,理性 被曲解成技术合理性和手段合理性、被改造成抑制感性的工具、 被异化成失去反思和批判内核的单向度的思想。一部分研究者据此提出 道德教育不应建基于理性之上,而应以非理性的情感作为道德教育的 根基。但是,情感首先要经过个人的经验感受,这种个人情感并不具备普 遍必然性的条件,它只有通过适当的教化,才能升华为集体情感,才能称之 为道德情感。摧毁道德教育的理性根基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使一 些消极的、负面的情感占据上峰,在发生道德争论时,因冲动盖过理智而 无法沟通以至于失去道德学习的契机。因此,情感虽然重要,但只能作为 德育的辅助力量,指引道德教育的路标还
10、应该是理性。鉴于工具理性强大 的宰制力量,道德教育困境的突围就不能是头痛医头浦却痛医脚式的 简单治疗,而是一场从头到脚式的重建。不是摧毁道德教育的理性根 基,而是在找回理性的真诚性、可理解性、正当性的基础上,彻底完成道 德教育的理性重建。(一)在实践理性的关照下磨砺道德意志康德指出:人的善恶不在于学识,而在于理性本身,在于人的实践理 性。 16(P.15)他将纯粹理性分为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理论理性旨在 认识对象,实践理性旨在规定意志。以理论理性为根基的知性德育只是道 德学习的起始阶段,即道德知识的领悟是从感性经验到知性范畴的过程。 但是,仅仅领悟了道德知识还远远不够,世界上存在着太多干扰人们
11、道德 判断和道德行为的诱惑,如何跨越这些羁绊,关键就在于道德意志的磨砺。其一,在形成自身道德律的基础上培养道德意向与道德动机。若要形 成坚定的道德意向,就必须培养纯粹的道德动机。康德认为,道德主体只 有廓清来自经验的杂质,扫尽浮夸和利己之心的虚饰,才能够获致纯 粹的实践理性才能够达到道德律的程度。14(P.17)由此观之, 道德学习的真正使命并不在于彳到可外在目的,而是培养学生在其自身 的纯粹的善良意志不被社会中的不良诱惑所干扰。善良意志, 并不因它所促成的事物而善,也不因它善于达到预定的目标而善,而仅是 由于意愿而善,它是自在的善。 14(P.9)学校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相对 安静的环境,教师
12、通过合适的影响(教育的和非教育的)帮助学生在适当 的年纪暂时摆脱现实的羁绊,产生绝对命令式的善良意志。这对于还 没有真正步入社会的学生尤为重要,道德主体出于责任的道德动机的 形成使学生的道德意向更加坚定,是磨砺道德意志的重要一环。其二,在树立自身道德准则的基础上培养道德判断力。道德判断力是 道德意志的第二个维度,指向的是在善良意志的基础之上为自身的行 为立法,将外在的道德法则转化成自身的道德准则。14(P.26)因此 培养道德判断力是糅合客观的道德法则与主观的道德情感的过程,通过 考察行为在客观上是否符合道德法则以及在主观上是否出于纯粹的 道德动机来进行道德判断的培养。这种道德判断力的培养既是
13、磨砺道德 意志的关键,也是道德行为发生以及维持道德行为的坚强支柱。(二)在价值理性的引领下激发道德情感道德本来就从属于价值领域,以区分善恶为标准,它不仅仅追索道德 的事实,更应当追求道德的应当。归根结底,道德判断是一种价值判 断,必然包含主体的情感、需要、意向,而情感的激发则是道德行为发生 的驱动力。情感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包括私人情感和普遍情感、感性情 感和理性情感、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等等。17道德情感不同于一般情 感,也不是私人情感和消极情感,而是由价值理性所支撑的积极情感和普 遍情感。哲学家威尔逊指出,道德学习要借助理性实现,主要通过理性调 节人类情感,培养合乎道德的情感。18价值理性
14、不考虑能预见到的后 果,而只坚持其关于义务、尊严、审美、虔诚的正确信念 5(P.166), 是对工具理性非人格化取向的纠偏,它意在还原理性的真诚和温度。其一,矫正知德与行德的割裂、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割裂。现实情 境中之所以经常发生明知故范的失德事件,学生的道德知识与道德情 感之所以时常处于割裂状态,其根源就在于价值理性被工具理性所劫持。 一旦工具理性思维成为主宰,道德教育就沦为一种目的,即结果式单向度 的规训,情感的激发便无从谈起。因此,尝试以德性叙事的方法沟通 客观智识与主观情感,取代知性灌输,在一定程度上整合道德认知与 道德情感,不失为激发道德情感的重要路径。19其二,矫正道德体验的缺失
15、,增强移情能力。情感包括主体需要是否 得到满足的主观态度和体验,但是人们往往重视道德情感中的显性态度 却忽视隐性的内心体验。人类是先有情感体验才会引发价值判断,最终体 现为主观态度。如果忽视体验过程,就会出现态度上的游离和不坚定,不 利于德性的养成,而道德体验的获得需要增强移情能力。孟子认为人类先 天具有善端,即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 但是善端不加扩充还是不会成为一个人的品德。20因此,需要通过 情境化的教育,历经道德主体内心的体验,才能将道德扩而充之。(三)在交往理性的指导下践行道德规范哈贝马斯极为警惕社会合理化进程中的目的理性倾向,认为具有 这种目的取向的社会行为
16、是人类物化甚至异化的根源。因此,他抓住语言 哲学转向的契机提出交往理性的概念。交往理性包含三个层面的关系: 第一,认识主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第二,实践主体与其他主体的关系;第 三启在主体与其自身的主体性、他者的主体性的关系。5(P.1OO)交往 理性指导下的行为被称为交往行为,是指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 在共同确定的语境中通过商谈及论辩取得共识的行为,这种共识不能被 转嫁到工具行为(对行为语境的直接干预)或策略行为(对对方抉择的算 计和左右)中。循此思路,在交往理性指导下践行道德规范应聚焦以下两 个方面。其一,矫正道德规范中的强制关系,迎回道德规范的正当性。工具理 性的霸权地位造成了理性的异
17、化将理性变为一种强制的、暴力的、扭曲 的力量。21在这种背景之下,道德规范逐渐成为一种强制的、约束的、 命令的教条式关系,难以引起学习者的情感共鸣。因此,以交往理性重构 道德规范就是通过商谈确立共同语境,在论辩的基础上对道德规范进行 反思。其实质是以过程性思维取代目的性思维,从独断的主体性统识 走向相互理解的“主体间性共识。其二,矫正道德规范中的割裂式关系,迎回道德规范的整全性。社会 交往的工具化与抽象化导致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导致人的异化,导致 认识主体、行动主体、自在主体的分裂,在道德规范中的表现就是道德主 体的孤立状态。因此,生活世界的回归需要打通主观世界、客观世界 和社会世界之间的联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德育教育 面临 现代性 问题 理性 重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