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肇庆市高要活道中学2022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活道中学2022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肇庆市高要活道中学2022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东省肇庆市高要活道中学2022年度高二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抒浩气而壮山河”的邓世昌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涌现了许多英勇作战的官兵,至今为人们所颂扬,邓世昌就是其 中著名的将领。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皇帝曾垂泪撰写悼念挽联“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李鸿章也在奏请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邓世昌表功, 说:“邓世昌首先冲阵,攻毁敌船,被溺后遇救出水,自以阖船俱没,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沉, 忠勇性成,一时称叹,殊功奇烈。”邓世昌不仅是北洋海军的骄傲,也是盛立在人们心中的 丰碑。1868年,邓世昌怀着救国的志愿,以优异
2、的成绩进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航海,成为福州 船政学堂驾驶班第一屈毕业生。1871年被派到“建威”练船,随船巡历南洋各岛。1874年 被任命为“琛海”兵船大副,以后历任“海东云” “振威”“飞霆”等舰船管带。1879年, 李鸿章筹办北洋水师,“闻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遂将其调入北洋水 师,任“飞霆”“镇南”炮舰管带。1888年10月,北洋水师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任中军中 营副将,仍兼“致远”舰管带。他因训练有功,获“喝尔萨巴图鲁”称号。邓世昌是北洋水师中唯一没有出国学习或实习经历的舰船管带,可以说是中国自己培 养的海军人才。他勤于钻研海军战略战术理论,注意学习西方海军的先进技术和
3、经验,细心 研究军事装备和训练方法,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李鸿章对其颇为赞许。1880年,邓世昌随同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赴英国接收“超勇”“扬威”两舰,这是北洋水师首次到国外接收战 舰,李鸿章派出的操舰管带无疑是北洋水师中出类拔萃的。8月17日,“超勇” “扬威”两 舰从英国纽卡斯尔港起航,开始了由英国到中国的漫长航行。这是中国海军首次驾驶军舰 航行北大西洋一一地中海一一苏伊士运河一一印度洋一一西太平洋航线,途径的各国始知 中国也有海军,均鸣礼炮致敬,极大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也开阔了邓世昌的眼界。在他 的精心训练下,“致远”舰”使船如驶马,鸣炮如鸣铺,无不洞合机宜”,成为北洋舰队中整 训有素、
4、最有战斗力的主力战舰之一。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之后,日本联合舰队一直在寻找机会,与北洋水师决战。9 月16日凌晨,丁汝昌奉命率“定远”“镇远”“济远” “致远”等18艘舰船从大连出发,曼卿少举进士,不中,真宗推恩,三举进士皆补奉职。曼卿初不肯就,张 文节公素奇之,谓曰:“母老乃择禄邪? ”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久之,改太 常寺太祝,知济州金乡县。叹曰:“此亦可以为政也。”县有治声,通判乾宁军。 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服除,通判永静军,皆有能名。充馆阁校勘,累迁大理寺 丞,通判海州,还为校理。庄献明肃太后临朝,曼卿上书,请还政天子。其后太后崩,范讽以言见 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
5、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自契丹通中国,德明尽力.河南而臣属,遂务休兵养息,天卜.晏然,内外弛 武三十余年。蛀卿上书言十事,不报。已而元昊反,西方用兵,始思其言,召见。 稍用其说,籍河北、河东、陕西之民,得乡兵数十万。越卿奉使籍兵河东,还称 旨,赐绯衣银鱼。天子方思尽其才,而且病矣。既而闻边将有欲以乡兵抨贼者,笑 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杂,若怯者见敌而动,则勇者亦牵而溃 矣。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则人人皆胜兵也。”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 及听其施设之方,虽精思深虑,不能过也。状貌伟然,喜酒自豪,若不可绳以法 度,退而质其平生趣舍大节,无一悖于理者。遇人无贤愚,皆尽欣欢。及闲
6、而可否 天下是非善恶,当其意者无几人。其为文章,劲健称其意气。(节选自欧阳修 石曼卿墓表)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丁母永安县君李氏忧忧:指父母丧事B.稍用其说稍:稍微绳:约束C.若不可绳以法度D.及闲而可否天下是非善恶否:贬斥、议论.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石曼卿“有远见”的一组是(3分)()而曼卿少亦以气自豪曼卿矍然起就之,迁殿直请还政天子曼卿上书言十事今或不暇教,不若募其教行者其视世事,蔑若不足为A.B.C.D.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石盛卿年少时放荡不拘,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节操 品行并
7、建立非同寻常功劳的人,自认为不合于时,常大饮而醉。B.石曼卿不顾个人安危,两次上书进谏,一为太后干预朝政,一为朝廷的边防 担忧,他主张太平时期练兵,防患未然。C.作者刻画石曼卿,先交代其性格特征和结局,再回头叙写他一生的几件重要 事情,这有制造悬念、吸引读者、引起共鸣的作用。D.石曼卿仪表英俊,性格豪爽,文武双全,他的文章就像他的为人,遒劲刚健, 他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可惜已病重,只活了 48岁。(28 分).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1)天子嘉其来,将禄之,不可,乃家于宋州之宋城。(4分)(2)范讽以言见幸,引尝言太后事者,遽得显官,欲引曼卿,曼卿固止之,乃已。(4分)(3)遂务休兵养
8、息,天下晏然,内外弛武三十余年。(4分)参考答案:10. B (稍:逐渐)C (说明他少年有豪气,只说他做出选择要做官,是他的处世态度)11. D (“生逢其时,深得皇帝重用”错)12. (1)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 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禄:使享受俸禄;不可:没有实行;家于 宋州之宋城,状语后置;句意各1分)(2)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 些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见幸:被宠幸;引: 推荐;止:推辞;句意各1分)(3)北宋就推行(致力)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
9、事三十 多年。(务:推行(致力);晏然:安宁;弛:放松;句意各1分)参考译文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他的祖先 自成才率领他的一族人向南逃逸,投归北宋。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曼卿的父亲,名叫 补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一带一般人都强健勇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读书不研究章节句 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功劳的人,看轻世俗的小 功名,心中不为所动。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欢痛饮大 醉,颓废地放纵自己。从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
10、夏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康定二年二月四日,在京 城逝去,时年四十八岁,担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石曼卿年少时便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 举荐的人都给予奉职。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以他为奇才,对他说:“你 母亲去世了,你才选择官禄吗?”曼卿惊视了一下,同意就职了,后调任殿直。不 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济州金乡县。曼卿曾感叹说:“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 的才华啊!”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母亲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 通判,都得到好评。充任馆阁校勘,调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后任校理。庄献明肃太后上朝处理国政,曼卿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给天
11、子。后来太后去 世,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推荐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那些 人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黄河以南都臣服开始,北宋就推行(致力)休兵养息政 策,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曼卿上书谈了留心边事,平时练 兵,防患未然等十件事,没有引起重视。不久元吴背叛,北宋向西边用兵,皇上才 想起曼卿的谏书,召见了曼卿。逐渐采用了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百姓中 征兵,得到乡兵几十万。石曼卿也奉命在河东征兵,做得非常好,合乎皇帝的心 意,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重用他,他却 身体不好。
12、不久听说有一位边将想率领乡兵与贼决斗,曼卿笑着说:“这只领悟了 我的表面意思。没有经过调教的上兵,勇敢的胆小的杂在一起,假如胆小的见到敌 人就动摇溃逃,那么勇敢的人也会跟着溃逃。现在或许没有空闲来调教,不如招募 那些经过调教有品行的人,这样招来的人个个都是强兵。”他看待世事,轻得像不 值得做似的。到听了他设计的方案,即使是深思熟虑,也不能超过他。他仪表英 俊,喜欢饮泗,性恪豪爽,表面看去好像不可用法度来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一 生做事却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不管是贤者不贤者,都十分喜欢结交。等到闲暇议论天下是非善恶,却没有儿个人能符合他的心意。他写文章遒劲刚健,正像他 的为人。略.阅读下面的
13、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司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少时好读书,学击剑,故其亲名之曰犬子。相 如既学,慕蔺相如之为人,更名相如。以赞为郎,事孝景帝,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 会景帝不好辞赋,是时粱孝王来朝,从游说之士齐人邹阳、淮阳枚乘、吴庄忌夫子之徒, 相如见而说之,因病免,客游粱。粱孝王令与诸生同舍,相如得与诸生游士居数岁,乃著 子虚赋。会粱孝王卒,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素与临邛令王吉相善,吉日:“长卿久 宦游不遂,而来过我。”于是相如往,舍都亭。临邛令缪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初 尚见之,后称病,使从者谢吉,吉愈益谨肃。临邛中多富人,而卓王孙家僮八百人,程郑 亦数百人,二人乃相谓曰:
14、“令有贵客,为具召之。”并召令。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 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坐尽 倾。酒酣,临邛令前奏琴曰:“窃闻长卿好之,愿以自娱。”相如辞谢,为鼓一再行。是 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相如之临邛,从车 骑,雍容闲雅甚都;及饮卓氏,弄琴,文君窃从户窥之,英才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 既罢,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 壁立。卓王孙大怒曰:“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人或谓王孙,王孙终不 听。文君久之不乐,曰:“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货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
15、此! ”相 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酷酒,而令文君当炉。相如身自著犊鼻裤,与保 庸杂作,涤器于市中。(2)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昆弟诸公更谓王孙曰:“有一男 两女,所不足者非财也。今文君已失身于司马长卿,长卿故倦游,虽贫,其人材足依也。 且乂令客,独奈何相辱如此! ”卓王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 财物。文君乃与相如归成都,买田宅,为富人。(节选自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注】费:通“资”,钱财。郎:郎官,是汉代的宫廷宿卫侍从之官。缪: 裙。或说是形如牛犊之鼻的短裤。通“谬”,诈,佯装之意。著:穿。犊鼻裤(kun,坤):形似牛犊之鼻的围.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
16、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A.长卿谢病不能往推辞B.从车骑跟从C.恐不得当也了解D.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殷切诚恳之情7 .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 相如。8 .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 相如。C.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 相如。D.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 相如。9 .卜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司马相如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
17、帝,做了武特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他喜欢 的是善于游说的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人。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 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8 .司马相如本来就多才多艺,在与卓文君的婚姻问题上,他主动出击,先是用琴声暗自 诱发她的爱慕之情,继而托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转达倾慕之情,最终成就了这 段美满姻缘。C.卓文君很喜欢音乐,当看到司马如喝酒、弹琴时,就心生爱意,以至私奔相如。在生 活无着的情况下,她主动建议返回乡里,相如“酷酒”,“文君当炉”,不顾非议,以之 营生。D.对待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问题,卓王孙始而大怒,有人劝说他,他根本听不进, 后来,在一些兄弟和长辈交相劝
18、说之下,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 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9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长卿久宦游不遂,而来过我。(2)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参考答案:6. B 7. A 8. D9. (1)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太顺心,可以来我这里看看。(2)卓王孙听到这件事后,感到很耻辱,因此闭门不出。【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语含义能力。文言文词语含义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所要理解的 文言文词语所在的上下文,也就是具体语境进行。本题要求选出“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 一组”,B项,“从车骑”意思是“(相如)使车马跟随其后”
19、,所以“从”,动词使动 用法,意思是“使跟从”。故选B。【7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 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 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根据名词代 词“令”,卓氏客(卓家的客人)”“日中” “司马长卿” “长卿”“临邛令”“相 如,虚词“既”“以”,“卓氏客”意思是“卓家的客人”,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 两项,“日中”意思是“中午”,“至”意思是“到了”, “至日中”意思是“到了中 午”,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再结合本句大概意思:当县
20、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 已经上百了。到了中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 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句子可以断开为:令既至/卓氏客以百数/至日中/ 谒司马长卿/长卿谢病不能往/临邛令不敢尝食/自往迎相如。故选Ao【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 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D项,“卓王孙承认了这门亲事,并 心甘情愿地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说法 不正确,原文为“卓王
21、孙不得已,分予文君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故选 Do【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 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 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 的落实,如(1)句中“久”,长期;“宦游”,指离乡在外,求官任职;“不遂”,不 顺心;“而”,连词,表假设;“过”,访;“而来过我”,可以来我这里看看。(2) 中的“闻”,听,听到;“而”,连词,表顺承;“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之”,代词,代指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当街卖酒这件事;“为
22、”,连词,表原因,可翻译 成“因为”;“杜”,闭,关闭;”为杜门不出”,即“为(之)杜门不出”,因此闭门 不出。【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 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 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 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 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少年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的父母给 他
23、取名犬子。司马相如完成学业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就改名相如。最初,他凭借家 中富有的资财而被授予郎官之职,侍卫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非他的爱好。正赶 上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粱孝王前来京城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 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就喜欢上了,因此就借生病为由 辞掉官职,旅居粱国。粱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一同居住,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 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正赶上粱孝王去世,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家境贫寒,乂没有可以维持自己生活的 职业。相如一向同临邛县令王吉相处得很好,王吉说:“长卿,你长期离乡在外,求官任 职,不太顺心
24、,可以来我这里看看。”于是,相如前往临邛,暂住在城内的一座小亭中。 临邛县令佯装恭敬,天天都来拜访相如。最初,相如还是以礼相见。后来,他就谎称有 病,让随从去拒绝王吉的拜访。然而,王吉却更加谨慎恭敬。临邛县里富人多,像卓王孙 家就有家奴八百人,程郑家也有数百人。二人相互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备办酒 席,请请他。”一并把县令也请来。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上百了。到了中 午,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 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己,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酒兴正浓 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肇庆市 高要 中学 2022 年度 语文 模拟 试题 解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