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传统节日》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传统节日教学目标1 .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9个字,会写“节日、春节”等10 个词语。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 么过节的。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教学难点联系生活,选一两个节日,说说自己是怎么过节的。教学策略认写字词1 .认字。本课按时间顺序写了 7个传统节日,与节日风俗、活动相关的生字分散于全文, 可采用随文识字与集中识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习。字音方面,“传、舟、赏”是翘舌音, 借助词语“传统、龙舟、赏菊”帮助学生读准;“乞巧” 一词两个字都读三
2、声,注意在语流 中“乞”的变调;“巷、祭”二字容易误读,可以借助拼音和词语加以巩固。字形、字义方 面,要根据本课生字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识记。可以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利用熟字识 记、生活识字、语境识字等方法识记。2 .写字。本课要求会写9个字,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 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舟是独体字,要注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文中的一些词语,如“传统、乞巧、祭扫”,内涵丰富,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可采用 联系生活、联系语境、借助图片等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理解本课内容贴近生活,语言节奏轻快,富有韵律美。在学生自主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对 朗读的停顿、重音
3、做适当点拨。传统佳节源于生活,学生一读句子,就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和 情感的共鸣。教学中要注意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以加深他们的理解。积累运用课后练习的第1题旨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累传统文化常识,可贯穿本课教学过程逐活动2练写生字,反馈评价1 .学生自由练写,教师巡视,予以面对面指导。2 .用投影仪展示学生书写成果,集体评议:哪个地方写得好?你有什么建议?操作指导可以让学生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进而对生字加以巩固,如“龙舟、转眼、团 圆、热闹“;也可以引导学生将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的词语,如“街头、敬爱、转身、团结、 热心、打打闹闹“,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写一写。交流评议时要让学生先说优点,再提缺点。板块四
4、巩固生字,拓展积累活动1巩固生字L集中呈现生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再齐读。3 .做归类游戏,根据结构归类。4 .把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在小组内展出。活动2练习背诵1 .小组内检查背诵。2 .各组代表竞赛背诵课文。3 .布置作业: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找找资料,制成小报或按课文仿 写。操作指导 归类游戏可以利用黑板和生字卡片,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扩大参与面。 背诵检查要想落实到每一个人,就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教师要对背诵情况做出评价。有条 件的班级可以组织一次关于传统节日的实践活动,通过手抄报、绘画、歌舞等多种形式让学 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增强民族自豪感。板书设计春节贴窗
5、花放鞭炮元宵节1看花灯人如潮清明节1雨纷纷祭先人传统节日端午节赛龙舟香满堂悠久文化 家国情怀乞巧节1-乞巧 会鹊桥中秋节1吃月饼圆月照重阳在敬老踏秋赏菊登高作业设计教学反思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好记忆,是人们日常生活的精华,积淀了博大精深 的文化,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感恩、爱国、爱老、敬老等优良传统。过节,对于每一个孩子 来说都是一件高兴的事,是个让人感兴趣的话题。本节课较为成功的地方是:1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读一读、说一说中感受我国 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学生带着问题自己读课文,在小组交流活动中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2 .在教学中,教师积极探究教法和学
6、法。在教法上,努力做到“四让”:目标一一让学 生明确:过程让学生参与;新知让学生发现;内容让学生自选。在学法上,根 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效整合,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都达到了质的飞跃。3 .在课前准备时,教师搜集了大量的赛龙舟的图片和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看,更 加直观、形象地表现节日的快乐气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满足 学生的好奇心。层落实。第2题可分两部分落实,“按时间顺序排列下面的节日”可在课文学习结束后作为 巩固环节运用;”选一两个说说你是怎样过节的,可于随文识字环节落实,让学生联系生 活,讲讲自己是怎么过节的。教学准备教师准
7、备:制作包含各个传统节日场面及传说图片的多媒体课件和字卡、词卡。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中国的传统节日及习俗,制作词语卡片。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传、统”等15个生字,会写“贴、街”等4个字。2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 .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能按时间顺序排列。教学过程板块一 辨猜节日,激趣导入活动1游戏激趣1 .激趣: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下面我们就做个“听词猜节日”的游戏,比一比谁 听得认真,猜得准。2 .教师课件出示节日活动,学生猜出节日名称。课件出示 贴春联 放鞭炮(春节)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吃月饼赏明月(中秋节)活动2引入新课1 .导入:从悠悠远古到现代文明
8、,在儿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特 有的传统节日、独特的民风民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板 书课题:传统节日)学生齐读课题。2 .过渡:中国都有哪些传统节日?过节时又有哪些习俗呢?让我们一起走近中国的传统 节日。操作指导 教师设计关于传统节日的游戏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设计游戏的 难易程度要适当,不要过于简单。如果学生知识储备量丰富,可以用看诗句猜节日的办法, 还可以让学生自由交流一下自己了解的传统节日。板块二 初读课文,自主识字活动1自学生字1 .引导学生交流自主识字、读文的方法。2 .根据学生交流,出示自学方法。(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
9、,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2)同桌交流识字方法。活动2交流检测1 .集体检测。(1)开火车朗读词语:龙舟祭扫艾香乞巧月饼赏菊贴窗花牛郎织女强调:“舟、赏”是翘舌音。“艾”是零声母音节的字。依次单击词语对应的图片,学生看图片读词语。(2)定位朗读词语中的会认字:舟祭艾乞巧饼赏菊贴郎(3)小组赛读其余会认字:传统宵巷堂2 .学生分句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操作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预习和自学情况,有梯度地由词到字进行检测和订正,再将 生字送回课文检测,将识字、学词落到实处。学生在小组学习生字时,要鼓励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识记生字,不要只是简单地“加一加”或“减一减”。在学生朗读词语时,要注意引
10、导 读准字音,初步识记字形。板块三细读感悟,识字学文活动1自由读文,找出节日1 .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提到了哪儿个传统节日?每个传统节日都有什么习俗? 用“”画出传统节日的名字,用”画出节日的习俗。画好后和小组同学读一读,说一说。2 .学生汇报交流文中提到的传统节日,并说说节日在哪一天,教师相机把节日名称填进 下表。完成课堂学习活动卡第一列。课件出ZF活动内容传统节日文中提到的节日习俗节日的其他习俗活动2 了解节日,相机识字1 .过渡:这些节日都有哪些习俗呢?我们按课文介绍的先后顺序,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 读。先读读描写节日的句子,再说说这个节日有哪些习俗。2 .教师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
11、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1)学生朗读句子,说说春节的习俗。(2)教师出示和句子对应的多幅图片。出示各种窗花的图片,最后定格在人们贴窗花的图 片。相机学习“贴”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后教师讲解:m(贴)=可(贝,钱财)+ M占,获得)。 造字本义:拿物品作抵押(向人借钱)。演变到现在,表示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想象过春节时鞭炮齐鸣的情景,读出欢快的语气。(4)你是怎样过春节的?仿照课文的样子说一说。春节到,人欢笑,学生朗读作品。3 .课件出示句子:课件出示 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1)学生朗读句子,说说元宵节的节日习俗。(2)引导学生想一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识字传统节日 新部编人教版二 年级 语文 下册 识字 传统节日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