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6单元课题2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docx
《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6单元课题2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通史版历史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部分第6单元课题2冲破禁锢的奋斗——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2冲破禁锢的奋斗一一民国时期经济曲折发展与社会生活变迁1 BIBEIZHISHI WENGU ZHIXIN厘清主干知识/把握-M要一一、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的春天”(1912 1919年)1.原因(1)革命推动: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 振兴实业的热情。(2)政府政策: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以抵制洋货。(3)外部条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国对华商品输出减少,为民族工 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4)群众运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2.概况(1)纺织业、面粉业和卷烟业等轻工业发展迅速。(2)重工业和
2、新兴的民族工业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3)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和政策,使民族工业在十年间 得到了较快发展。3.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 快萧条下去。4.影响匏勺提醒政治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量壮大,为中国由旧民主主 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 础思想新文化运动兴起,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近代化经济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物质基础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 o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 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 今则竟曰“洋气”
3、 了。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1)根据史料一,简要分析北京地区社会风俗发生变迁的背景。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民国初期北京社会风俗演变的特点。抓住史料一中出现 频率较高的“新式” “旧式” “传统”等词体会史料一内涵,理解民国初期北京 地区新旧习俗并存的特点。(2)史料二反映了天津开埠后,社会风气由“扬气”变为“洋气”,体现了西 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注意史料二第一句话中的时间背景。随着西方列 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西化、“洋气” To提示(1)背景:政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封建君主专制
4、的统治,中华 民国建立;经济:近代商业的出现与发展;思想文化:西方思想与生活方式的影 响。(2)西方列强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史论拓履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1)从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向内地和市镇推进。(2)从过程看:与西方侵略相伴始终。有较强的半殖民地色彩,在中西、新旧 并存中出现中西合璧。(3)从水平看:断发运动迅速、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 和内地水平不一。(4)从动力看: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上层 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5)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传统习惯仍广泛存在。关
5、注唯物史观渗透家国情怀以家国情怀感悟近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31年蒋介石拟定交通建设五年计划,规定到1937年完成85 000公 里铁路建设任务。1934年公布公营铁道条例和民营铁路条例,鼓励省办、民营商 办铁道。建设新路的同时修补整理旧路:加固桥梁、添购机车,装设调度电话、 增设防空设施等。交通建设为国防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 条件。摘编自宗玉梅19271937年南京 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述评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铁路建设的背景及意义。【提示】 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九一八事变后民族 危机加深;南京国民政府基
6、本统一了全国。意义:促进近代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 为后来国防建设的开展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独情怀琏接 近现代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1)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缩短彼此距离,极大地 促进了区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2)新式交通、通信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和通信手段,一定程度上转变 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3)交通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使异地传输更为便捷,加强了 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在政治、经济乃至思想领域中的先进事物, 也使人们的生活越发多姿多彩,大大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畸
7、型针对训练核他素养落突L (2020惠州一中模拟)据学者研究整理出1904年至1937年东方杂志刊 登商业广告的情况(如图所示)。由下图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A.社会生活近代化特征显著B.报刊广告成为主要营销手段C.普遍接受了西方生活方式D.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A 由刊登的广告所推销的产品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生活近代化特征 显著,故选A项;B、C两项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由广告刊登情况无 法体现民众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排除D项。2 .(2020深圳、珠海联考)“火柴大王”刘鸿生1928年提出华资火柴厂商同 业合并的竞争策略,后极力促成火柴业的同业联合,先后组建了 “全国火柴同业
8、联合会” “大中华火柴公司”等组织,实行规模经营。实行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 是()A.获取高额利润B.面临外资竞争C.提高管理效率D.创新经营模式B 刘鸿生主张华资火柴厂商合并联合,组建了 “全国火柴同业联合 会” “大中华火柴公司”等组织,这样有助于扩大规模,根据“竞争策略”可知, 促成其实行这一策略的主要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民族企业的竞争,B项正 确;“火柴大王”这一称号本身意味着其在火柴行业中获利颇丰,因此获利不是 其主要目的,排除A项;行业规模扩大,同时又是联合经营,不利于提高管理效 率,排除C项;同行业合并更多的是规模的扩大,而非经营管理模式的创新,排 除D项。3 .(2021 湖
9、北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1918年初,山西太原人刘大鹏的日记写道: “吾邑实行剪发一月有奇,警佐下乡,警兵到村,莫不剪人之发阳曲县知事 亦亲自下乡剪发。”这反映出()A.北洋政府统治黑暗B.移风易俗行之不易C.复辟基础依然深厚D.卫生观念有待普及B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民国速立六年之后,有的地方却还有很多人没有 剪发辫,还要县知事、警兵等人到村里督促剪发,说明当时移风易俗行之不易,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北洋军阀统治黑暗,排除A项;留发并不代表有复辟的根 基,排除C项;材料与卫生无关,排除D项。4 . (2020长沙联考)据统计,孙中山全集十一卷本中,谈话及答记者问多 达242篇,对报馆杂志致函
10、或题词十数篇。孙中山集外集中有演说、致辞或谈 话374篇,对报纸杂志的题词有10余篇。这主要说明()A.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B.舆论宣传助力民主革命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大众传媒趋向近代转型B 由材料信息可知,孙中山的谈话及答记者问、对报馆杂志致函或题词较 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实质上是孙中山利用报纸杂志来宣传其民主革命思想, 故B项正确;孙中山掌握时代话语权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民主共和观念是辛 亥革命的影响,材料体现不出,排除C项;材料主旨不是强调大众传媒的近代化, 故D项错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影响(1)无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为以后中国由旧民主主
11、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转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2)民族资产阶级的队伍也逐步壮大,要求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反对封建军阀 的统治,这种要求反映在思想文化上就是要打破封建束缚,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19271936年)1 .主要原因(1)整顿税务。即政府加强对关税、盐税、统税的控制,增加印花税、所得税 等新税目。(2)控制金融。即先后成立中央银行、中国农民银行,改组中国银行、交通银 行,这四大银行控制全国的主要金融活动。(3)改革币制。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以中央银行、中国银行、 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以取代过去市场上流
12、通的银元和各地方银行发行的 钞票。币制改革顺应了统一市场的历史潮流,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4)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即国民政府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2 .表现:棉纺织业和面粉业以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橡胶工业,都有较 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长,1936年民族资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逐渐占据主 导地位。3 .作用:为持久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19371945年)1 .沦陷区:日本对民族工业的摧残和吞并掠夺的 表现日军对未撤出沦陷区的民营企业以“军事需要”为名霸占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于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方针和 目的日本内阁通过国土计划设定纲要,提出所谓
13、“适地适产主义”经济掠夺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主要目的掠夺的对沦陷区工矿业的掠夺与控制主要采取“军事管理” “委托经营”等叔控制和垄断了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对各类物资实行严格管制在沦陷区掠夺大量劳动力,严重破坏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 .抗战初期国民政府经济体制与政策的调整(1)目的:国民政府为扭转不利的形势,争取主动,在战争初期逐步实现抗战 的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原有经济体制和政策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2)调整改组有关行政管理机构,确立战时经济体制。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在战 争紧迫的情况下,加强了中央尤其是军事委员会对经济的干预,对金融和经济行 政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形成比较集中的经济领导
14、体制,对促进战时社会经济 的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法规,加强了政府干预和政府控制经济的能力,在一定 程度上充裕了国家财政,对抗战产生了重要影响。制定开发大后方的建设方针,将战时经济纳入长期抗战的轨道。国民政府 基于长期抗战的设想,运用国家资本,在大后方优先发展重工业。对于民营工矿 业,国民政府采取鼓励海内外投资和奖助等政策。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制定计 划,采取许多措施,发展大后方的交通建设。(3)作用民族工业历尽艰辛迁往内地,并尽快恢复生产,对后方经济发展和支持抗 战,发挥着重要作用。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西南、西北民族工业 的发展。厂 、“民族资本”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高 通史 历史 一轮 复习 教师 用书第 部分 单元 课题 冲破 禁锢 奋斗 民国时期 经济 曲折 发展 社会生活 变迁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86781726.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