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限时作业.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限时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人民版高中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农业限时作业.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 .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 5座大型魏墓, I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得、锄、铲、镰、犁锌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于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解析:从材料中的“秦、麴等国”和大量铁农具的使用可知该现象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经济 的突出特征是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和封建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而小农经济的特点之一是精耕细作;A、C、
2、D 三项过于片面和绝对化,应排除,故选B项。答案:B2 .管子乘马:“不均之为恶也不告之以时,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为”,“均地分力”, 使“民知时也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这反映了()A.井田制下奴隶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B.生产工具的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C.奴隶集体劳动,生产效率低下D.井田制遭到破坏,土地私有制产生解析:“管子”为管仲,春秋时人。”不告之以时,而民不知;不道之以事,而民不为“说明井田制下的集 体劳动使劳动者缺乏生产积极性,A项错误。B项不能得出。C项是对材料的片面反映。由“均地分力”可得出 D项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答案:D3 .明太祖说:“四民之业,
3、莫劳于农,观其终岁勤劳,少得休息。时和岁丰,数口之家犹可足食。不幸水 旱,年谷不登,则举家饥困。”这反映出()A.明朝初年,政府鼓励垦荒,重视农业生产B.封建土地所有制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C.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D.水旱灾害成为农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解析:A项不能反映题意;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农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农民非常 辛劳,但生活艰难,“不幸水旱则举家饥困”表现出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C项符合题意。当时农民生活贫 困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和赋税繁重,水旱灾害加剧了贫困,D项错误。故C项正确。答案:C4 .钱穆说:“中国以农立国往往以我日常用品易彼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 人民 高中 必修 古代 中国经济 基本 结构 特点 中国 农业 限时 作业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