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望海潮》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2).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望海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诵读,理解词意。2 .赏析意象,体会意境美。3 .感受诗词魅力,培养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学重难点:鉴赏这首词如何通过特定意象组合展现杭州物阜民丰的盛旦o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典诗歌源远流长,名家辈出,据 鹤林玉露记载:公元1158年,金主完颜亮在读完一首赞 美杭州的词后,激情赋诗一首并“遂起投鞭渡江之志”。隔 年便以60万大军南下攻宋,而作者也差点落得个汉奸的骂 名。大家想知道是谁的哪首词吗?那就是柳永的望海 潮。当然若说真是由于一首词而引发一场大战难免夸大其 词,但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柳永这首词的影响之
2、大。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欣赏这首望海潮,来领略柳永词作的文学 魅力。(板书课题和作者)二、作者简介及背景介绍.作者简介先由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柳永,然后出示课件补充: 柳永(约987约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 卿,福建崇安人。为人放荡不羁,但才情卓异。他在饱受 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官至屯田 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其词多描写城市风光和歌 伎生活,尤其长于书写羁旅行役之情。其词铺叙刻画,情 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 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被誉为“慢词之祖,婉约之 宗”。有乐章集。1 .背景资料先由学生根据课本注释介绍,然后课件补充:据
3、北宋罗大 经鹤林玉露记载,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 孙何相见而作。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 应试,途径钱塘江(今浙江杭州)。而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 浙转运使,驻守杭州。柳永想去拜访他,但当时官府门禁森 严,柳永一介布衣是无法去孙何家拜访的。柳永就填了这首 词,使其在歌伎中广泛传唱以使孙何知道,结果第二天孙何 就亲自前往面见并宴请了柳永。可见这是一篇投赠之作。三、初读,整体感知.教师配乐朗读,注意字音节奏。1 .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两个问题:(1)这首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后明确:上片写杭州的自然美景和都市的繁华。 下片写西湖美景及杭州百姓和平安宁的生活景象。(2)通
4、过这些词句的描绘我们可以想见杭州是一个怎样的城 市?由此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学生回答后明确:生活和平,富足安乐,景色优美,国泰民 安,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由衷的惊叹、赞美和艳羡之 情。2 .个读展示,相互点评。(字音、节奏、情感)四、品读,赏析词句1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进行赏析。(方法提示:引导学生 从意象、炼字、手法、意境等方面进行赏析).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课件展示例句赏析: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描绘画面:郁郁松松的树木环绕着整个江堤,汹涌的江涛发 怒似的奔腾而来,激起如霜雪般的巨浪,壮阔的钱塘江像一 道天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赏析意象、字词
5、:这句词意象鲜明,“云树”以云来修饰 树,既表现了树的浓密,又与前文的“烟柳”呼应,增添了 清新朦胧之美。一 “绕”字表现了绿树成行、长堤迤通的情态。“怒涛”句中波涛怀 怒意奔涌而来表现其澎湃汹涌之态,一 “卷”字极富动感和 形象感,再现了钱塘江白浪滔天、浪花飞溅的景象。分析手法:“霜雪”以比喻手法表现了波涛的颜色和寒冷。 概括意象:“天堑”喻指钱塘江,以“无涯”表现其雄伟壮 阔,使词的意境变的雄伟壮阔。五、延伸拓展,能力提升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富有天堂美誉的杭州每年 都吸引无数的中外游客前来游览杭州美景,读了柳永的望 海潮更是激起了我们前往的热情。假如今年暑假你能以导 游的身份免费到杭州旅游,请你依据望海潮描绘的景象 和你了解到的杭州,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写一段100字 左右的导游词。学生完成后个别学生展示所写的导游词。六、课堂小结这首词上片极力赞美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极 力描写西湖美景以及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景象,歌颂了杭州 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民安定和谐欢乐的生活,反映了北宋结 束五代分裂割据局面以后所显示的繁荣太平景象,借以歌颂 了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七、齐背全词八、布置作业课下阅读白居易的忆江南,对比赏析与本词在写景方面 的异同。附板书设计:望海潮柳永赏析方法提示:意象炼字手法意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