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
《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商丘市夏邑县第一学期期末练习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 .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3 .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4 .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题目。经典小说,往往能丰涧我们的心灵,不再洞然。我们要从中汲取(h4n) 养。范进中举与儒 林外史让我们明白根深(di) 固的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孤独之旅与平凡的世 界让我们懂得:一个人走无路时,往往孕育生机。
2、(1)加点字“惘”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mdngB. wAng(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汲取(hAn) 养 根深(di) 固(3)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A.投B.头1 .默写古诗词。(1)春蚕到死丝方尽,o (李商隐无题)(2)沉舟侧畔千帆过,o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3) ,蝉鸣黄叶汉宫秋。(许浑咸阳城东楼)3 4) ?英雄末路当磨折 (秋瑾满江红)(5)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6) ,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7) 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名著阅读3.金圣叹说:“读书之
3、乐,第一莫乐于替人担忧。”为人物担忧惊心,看主角如何脱困,是小说阅读的一 大乐趣。请结合水浒传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这一读书乐趣的体会。(100字左右).解释加点词的意思。(1)生以乡人子谒余()(2)父母岁有裘葛之遨().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1)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2)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9 .请结合选文中的对比手法,说说这样写的好处。10 .读了本文,你有何感想,试着谈一谈。【答案】9.拜见 .给予,赠送(1)就是用心不像我那样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2)同他谈论事理,言辞温和,脸色和悦。11 .选文多用对比手法,突出事物的不同方面。如以太学生优越的学习条
4、件与作者求学的种种艰辛形成对比, 突出了专心学习的重要性。12 .符合要求即可。【解析】【9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 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拜见我。谒,拜见。(2)句意: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遗,给予,赠送。【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1)则,就,就是。若,像。之,主谓之间,不译。 岂,难道。过,过错。(2)与,和。论辩,谈论。和,温和。夷,平易。【11题详解】考查对比手法。首段中的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縻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
5、遗,无冻馁之患矣;坐 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 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运用对比手法,把现在诸生的学习条件与当初 自己的学习条件进行对比,突出了现在诸生学习条件的优越。联系本段中的“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 之过哉”可知,通过对比,突出了专心学习的重要性。【12题详解】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围绕着“专心学习,珍惜好的学习条件”表述即可。如:我们现在拥有着比 当时的太学生还要好的学习条件,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尽可能满足我们对于学习的一切需求,所以我 们定要珍惜现在好的学习条件,勤奋学习,努力掌握科学文化
6、知识,将来为祖国贡献力量。【点睛】参考译文: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 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诗书,没有奔走的劳苦L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 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 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 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中己学习二年了,同辈人很称赞他的德行。我到京师朝见皇帝时,马生以同乡晚辈 的身份拜见我,写了一封长信作为礼物,文辞很顺畅
7、通达,同他论辩,言语温和而态度谦恭。他自己说少 年时对于学习很用心、刻苦,这可以称作善于学习者吧!他将要回家拜见父母双亲,我特地将自己治学的 艰难告诉他。如果说我勉励同乡努力学习,则是我的志意;如果诋毁我夸耀自己遭遇之好而在同乡前骄 傲,难道是了解我吗?13 .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完成问题。渔家做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结合上片内容,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 城闭”这句词展现的画面。(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
8、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秋风萧瑟,残阳如血。万重山中,烟雾迷茫。一座孤城。潇然兀立:边声四超。清角吹凉。边 关艰辛,尽在其中。(此答案仅供参考)(2)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和对家乡(亲人)的眷念之情。【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FI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 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解答本题时就要紧 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
9、法是抓住 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从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本题要抓住“边声、千嶂、孤城、长烟、落日”等意 象张开想象,如: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 来。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解答此题需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边塞军人 一边饮着浊酒,一边思念着家里的亲人和家乡的一草一木,但抗敌的大功还没有完成,归家无期。抒发了 将士们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矛盾心理;“羌管悠悠霜满地”借景抒情,消染边塞苦寒的 自然环境,表现将士们想家思乡之情;“人不
10、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都难以入 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情调悲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 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四、作文(50分).以“我静静地坐在窗前”为开头,自拟题目,发挥想象,按要求完成作文。要求: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字以上;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答案】例文蜜蜂玻璃阳光我静静地坐在窗前,外面是一片晴美的日光,心中感觉沉醉。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我耳际充满嗡嗡的声音。这种声音听来是熟悉的,亲切的:但我没有去注意 它。过后,我听到这种声音显得焦急,甚至变成愤怒了。接着,我就看见一只蜜蜂在玻璃窗上
11、碰击着;它鼓着自己的翅膀,想从那里飞出去。它在不久之前, 迷了道路,飞进这个房间来。这是我想得到的。我看见它在玻璃上撞了许久,都不能够飞出去。后来它在房内冲上冲下地旋飞,那完全失去在花间采 蜜时的快乐的样子,我觉得它像一个性急的小孩子,完全的纷乱了。有一I可它碰在天花板上,打了一条弧 线地落在壁.匕我知道它是从上面换气的小窗间飞进来的。我的心中也为此感觉不安,希望它能很快找到出路。我看见这只蜜蜂几次飞向玻璃上;它一定觉得迷惑:那里不是一片阳光吗?怎样的,它不能够飞到那 里去呢?我把窗打开,它就飞出去了。起初我感觉有些怅惘,马上我感觉格外之快乐。我也不去想,我耽误了 它的时间,使它受到不小的惊慌
12、。我看见这只蜜蜂,一条直线地飞进空中,我知道,在那些空旷的地方, 到处充满着阳光。我的心跟着它飞了出去。蜜蜂是喜欢阳光和花的,喜欢工作的。这只蜜蜂从窗口飞出,回到自由的自然界,它心中的快乐是怎 么样的呢?我想,是一种极大极大的幸福。我的心儿跟着它,我看到它在阳光里鸟儿一般翻飞看。有同伴 路过,它就飞过去,与它碰碰翅膀,告诉它的同伴:这个自由的世界,是多么可珍,多么美丽;采蜜是 多么快乐的事情!我听到它嘤嘤嘤地说得非常动人。我跟着它到采蜜的地方,这些地方,我也到过的,我记得那些地方我都去过。那些路旁,开着草莓的 白色小花的地方,那些开着一大片金色菜花的菜圃,那些有花开有阳光注满的地方,真是多么美
13、丽!蜜蜂们便在那些地方采蜜的。蜜蜂需要阳光与花朵,人也需要。我的心儿跟着蜜蜂飞到了充满阳光与花朵的地方。【解析】【分析】【详解】考查想象作文。(一)审题。“静静坐在窗前”,是进行了人事分隔,让人物静止下来,只有思想处于运转状态,其后记 叙都只是想象中。“我”表明用第一视角展开。以“我静静坐在窗前”其后可以接发生在我自己身上的 事,也可以接我作为旁观者观察到的事,或者仅只是想象的事,选材范围很广。题目的唯一要求是“内容 积极向上”,即选择正能量事件,这是立意上的要求,做到宣扬勇敢、坚强、宽容、善良、上进、爱国 等。(-)取材与表达。由“窗前”切入故事或人物要自然,可以把视线投到某处,看到某物或某
14、事,观察后, 引发深刻的思考,如:看到一棵歪脖子树,想到它几年来受到的折枝、挂物、拴绳,以致于细瘦扭曲,但春 天来了,又长出新枝叶,想到人生多磨难,生命总是能战胜一切;或者由于某物引发一系列的故事情节或奇 妙的想象,如:看到一支白色的鸟儿飞过窗前,想到安徒生童话中的鹳鸟送孩子的说法,身子一轻,感觉自 己落到了鸟背上,果然看到一个粉嫩的小婴儿,跟着鹳鸟作了一次送子游;或者由某物或某事想起发生在自 己身上的事,如:窗前是一条僻静的窄小的胡同,从早到晚曾见过各色人走过又回来,有一个小孩哭着跑过 去,母亲在后面焦急地追赶,让我想起自己跟母亲的场冲突,因为母亲的严格要求,以为母亲只把自己当 作实现她自己
15、未成梦想的工具,最终却发现母亲是想要我获得以后自由选择的能力,感悟到母爱的无私付 出与隐忍。4.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精神的丰富包括两方面,一个是智力生活,落实到拥有自己喜欢做的事,自己真正的事业。智力是认识和思考能力,情感是感受能力。作为一个人,你不但要运用你的思考能力去做事。另一个就是情感生活。还要运用你的感受能力去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意义,那样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生活。这里说的情感是广义的,不只是爱情、亲情、友情这些具体的情感形态,而是对于世界和人生的情感体 验。A. B.C.D.二、现代文阅读(15分)阅读应聘,完成下面小题。应 聘李桂芳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
16、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 到工作。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 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 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 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 ”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她害怕自己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 交表
17、,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位工作人 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 ”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 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工作人员说:“你儿子本人呢? 母亲不好意思地 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 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工作人员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就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 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 ”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 到工作人员面前。
18、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 份工作?“【甲】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我需要找份工 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 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 夸他能干呢。”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乙】儿子想了半天,大 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挤出一句话“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 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
19、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 ”于是,母亲赶紧 对工作人员说:“犒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 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 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 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
20、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 亲却呆了(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5.阅读全文,梳理小说情节,补全下面的图表。.从【甲】【乙】中任选一句,结合上下文,从内容、情感或写法角度谈谈对它的理解。6 .小说结尾写“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请结合文章内容推测应聘结果,并描写母亲此时此刻 心理 活动(不少于50字)。7 .这是一篇讽刺小说。结合本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利用对比、夸张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 果的。(选择一种艺术手法分析即可)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燥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遴,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商丘市 夏邑县 2022 2023 学年 九年级 学期 期末 语文试题 答案 解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