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解读——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学习目标解读——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目标解读——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资料.docx(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晚清选官制度经历了哪些变革?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历程1898年,清政府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1904年初,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央政府颁布且由政府督导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 系统),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1905年,科举制废除,清政府设立学部,标志着中国的选官制度进入一个新阶段。1 .晚清官员选拔方式发生变化的原因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不适应时代需要(内忧外患)西学传播,西方科
2、学技术冲击洋务运动的开展、戊戌变法 的推动普及教育网罗人才2 .近代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进一步奠定了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北洋政府,1913年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南京国民政府,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制度正式建立。3 .孙中山文官考试有哪些具体设想?我们如何评价?设想:把考试权置于五权宪法的框架中:官员选拔方面,应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 任用:官员管理方面,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评价:文官选拔制度基本停留在纸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目标 解读 近代 以来 中国 官员 选拔 管理 公开 教案 教学 设计 资料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