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赵成智.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赵成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上册(统编2023年更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案——赵成智.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明月几时有教学设计四J11省苍溪县五龙中学校 赵成智【教学目标】.通过反复诵读,读懂词作内容。1 .分析、理解思想内容;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体会词的意境,体会词人的情志,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教学重点】分析、理解这首词的思想内容。【教学难点】抒情主人公思想感情的把握。【教学过程】一、听月入境.欣赏歌曲课前播放视频歌曲但愿人长久。1 .导入新课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月为题材来吟诗赋词,月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 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幽美恬静;月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 沉郁顿挫;月是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丽闲适;月是李
2、白月下独 酌中“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清新飘逸同样的,苏轼也以中秋之月为题材,写下了一 首千古绝调。清朝词评家胡仔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真可谓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曲千古绝唱吧!2 .出示学习目标.走进作者先抽学生介绍,后课件出示: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合称“三苏”,并同列“唐宋散文八大家”;苏轼和黄庭坚都是宋代著名书法家,以“苏黄”并称; 苏辛是的与南宋的并称,二人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苏轼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其诗清新豪健, 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
3、很有影响。其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 (明月儿时有)等传诵甚广,著有东坡全集等。【设计意图】用歌曲但愿人长久导入,贴近学生生活,而且与词的内容相关,既能激发 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也降低了教师的教学难度,为下一步的教学起铺垫作用。 二、读月知味1 .听读倾听教师配乐范读,进一步感受诗词情境。2 .自读自由诵读,划分节拍,读出词的特点。预设:这首词为比较典型的双调词,语句悠扬婉转、摇曳多姿。3 .译读(1)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意并质疑。(2)小组交流并释疑。4 .齐读带感情齐读,想象诗人当时的情态。【设计意图】诵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能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美,初步领略到诗中的情。 三、问
4、月悟情师:你从词前小序中读出了什么?预设:怀念弟弟子由,从“兼”可知词的情感不只是怀念子由。资料助读:写作背景课件出示:苏轼与苏辙从小志同道合,生活上更是手足情深。如乌台诗案后,苏辙马上上书皇帝,愿意削 夺官爵为哥哥赎罪。他们的书信往来非常频繁,苏轼写给苏辙的诗歌多达一百多首,而苏辙给苏轼 的诗歌更多达130首。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又被贬到杭州,这时苏辙在济南为官,苏轼为了 离弟弟近一些,请求到密州出任。写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他与苏辙已有七年不 见。过渡语:那么,作者还传递出了哪些情感信号呢?请同学们找一找,议一议。学生讨论并交流课前预习问题,后逐一讲解落实:1 .问天(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语文 九年级 上册 统编 2023 更新 水调歌头 明月 几时 教案 赵成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