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简介.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简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30·简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介邵阳市人民政府2018 年 2 月一、城市概况邵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西南、资水上游,北与娄底毗邻,南与湖南永州和广西桂林交界,西与怀化相连,东与衡阳市接壤。邵阳市总面积 20830 平方公里, 占湖南省总面积 9.8%。2016 年,邵阳市辖 9 县(市)、3 区、27 个街道、167 个镇(乡)、442 个居委会、3186 个建制村,即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武冈市、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和大祥区、北塔区、双清区。2016 年,邵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 1530 亿元,市域户籍总人口830.08 万人,常住人口 732
2、.15 万人,城镇化水平为 43.99%。二、编制的背景1、发展政策背景“十九大”精神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新的要求。湖南省确立了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总体战略,明确了“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等工作抓手。邵阳是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带,是长株潭、湘南、环洞庭湖、大湘西四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邵阳要充分发挥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战略。2、相关上位规划的编制与对接邵阳市需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来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上位规划主要包括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 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 年)。其中,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3、2010-2020 年)将邵阳市定位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历史古城,以工业、商贸为基础的湘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规模为 50-100 万人的中等城市;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 年)将邵阳市定位为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新型工业基地,城市规模为 50-100 万人的中等城市。3、邵阳市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与战略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三量齐升总要求,坚持八个建成长远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快进总基调,突出产业引领,大力拓城兴市,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邵阳建设成为湖南省
4、域副中心、湘中湘西南经济中心、全国区域性交通枢纽”。三、规划关注的重点1、应对外部发展环境的变化,提升邵阳的区域地位积极探索邵阳融入周边湖南省战略发展区域,发挥自身特色优势,谋求自身发展,提升邵阳市的区域竞争力与影响力。从国家城镇发展格局层面看,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依托新的北部湾交通通道的建设,邵阳可发展成为新的国家级发展轴线(沿沪昆高速公路、沪昆高铁)上长三角辐射大西南的重要节点以及长三角、珠三角、海西经济区等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之一;从湖南省层面看,环长株潭城市群将辐射带动邵阳发展,邵阳有望成为长株潭核心区向大湘西地区辐射的重要节点地区,并进一步强化其“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
5、2、应对区域交通格局的形成,构筑新的功能布局体系应对区域交通格局变化对邵阳市域及城市内部功能布局的影响,依托高速公路打造产业-城镇发展轴带,依托空港、高铁站点等战略性交通枢纽引导城市发展及选择新的战略性产业发展空间。并深入分析城市新区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前提下,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的选择、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的优化调整。3、应对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下,实现邵阳市区与新邵、邵东的融合发展,在城市空间拓展、道路衔接及产业选择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同时对区域绿地、生态廊道等重要的生态空间提出明确的管控措施,保障城市、产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有效提升邵阳中心城区的辐射
6、带动力,引领邵阳市域的快速发展。同时,应对未来可能的产业、城市开发,针对市域不同的发展分区与发展重点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在产业、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障。4、应对新的发展目标,实现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以新城区推动城市扩容,合理布局邵阳市新的战略性发展空间引领城市发展,并对邵阳中心城区的未来空间发展路径予以重点关注,明确中心城区在各个阶段的发展重点与发展方向,以保障邵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宜居、宜业、宜行、宜游”为重点,提升城市品质。提出了邵阳中心城区“宜居、宜业、宜行、宜游”的城市发展战略,重点关注城市人居环境改善、产业空间选择、交通体系完善以及旅游城市的打造。实现城市特色发展,
7、重点关注邵阳的城市文化、滨江特质。邵阳建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规划重点保护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宝庆古城历史风貌区、龙须塘近代工业文明遗产历史风貌区,保护历史文脉、突出历史风貌、体现文化传承,最大限度的展现邵阳历史名城风貌。针对资江、邵水这两个滨水资源,从河流岸线分配,沿岸用地功能布局、滨水公共空间建设等方面进行规划控制,突出邵阳的城市滨江特质。四、规划主要内容1、发展目标与定位(1) 发展目标:2020 年 GDP 达 2300 亿元,人均 GDP 达 3 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4:39:47;2030 年 GDP 达 4000 亿元,人均GDP 达 6 万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10
8、:40:50。(2) 城市性质:湖南省域副中心、大湘西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和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2、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2020 年,市域户籍人口 821 万人左右,市域常住人口 765 万人左右,城镇化率 48-53%;2030 年,市域户籍人口 843 万人左右, 市域常住人口 810 万人左右,城镇化率 68-72%。(2) 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形成“一群一区、一主两副多节点、轴线拓展”的市域城镇空间组织结构。一群一区:培育东部城镇群、城镇点轴发展区。一主两副多节点:形成多层次的中心体系,以邵阳中心城区为市域主中心, 武冈市区、邵东县城为市域副中心;以新邵县城、邵阳
9、县城、隆回县城、洞口县城、绥宁县城、城步县城、新宁县城为 7 个县域中心。轴线拓展:包括“三主、两次、一环”的城镇发展轴带。3、城市规划区规划城市规划区 2030 年总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16245 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 13565 公顷以内。严格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保护机制,对国土部门确定的 88.20 平方公里基本农田予以严格保护,根据国土管理部门要求划定永久耕地。4、中心城区规划(1) 城市建设用地规模:2020 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 100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 100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 100 平方米/人;2030 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 115 万人,城
10、市建设用地 115 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 100 平方米/人。(2) 发展方向:东进、北拓、西联、南延。东进,结合区域交通优势,往东重点发展产业功能,打造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北拓,在北部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居住开发和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的城市新区,促进中心城区与新邵的同城化建设;西联,在资江西岸适度发展城市功能,并重点加强城区西部与隆回县、邵阳县之间的交通与经济联系;南延,依托现状建成区及桃花新城、新公共服务中心的建设,近期适当往南发展城市综合功能,完善老城区用地功能,并推进南部职教园区、湘商产业园建设。(3)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两带、三轴、四片、多组团”的用地空间结构。两带:
11、资江风光带、邵水风光带。三轴:沪昆高速-邵阳大道-新城大道的东西向空间发展轴,西湖北路-雪峰路-二广高速的南北向空间发展轴,城市中心景观主轴。四片:中部片区、城南片区、城东片区和北塔片区四大城市片区。多组团:在各片区内形成多个功能组团。(4) 用地功能组团中部片区:规划 2030 年常住人口约 41 万人。发挥大祥、双清现有的交通运输、金融保险、文化科教等方面优势,利用铁路客运站、规划城际轨道客运站等区域交通设施的牵引,重点发展商业、金融、科教,提升商贸、科教、专业技术服务等功能。城南片区:规划 2030 年常住人口约 32 万人。依托区域交通优势以及行政功能外迁的契机,重点发展商贸金融、科教
12、、行政、文体、生态居住功能。城东片区:规划 2030 年常住人口约 9 万人。依托沪昆高速、东联络线、邵阳货运站场等便利的对外交通条件,未来形成邵阳城区的配套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产业园区和现代物流园区,是邵阳市未来经济的增长点。北塔片区:规划 2030 年常住人口约 33 万人。发展为集商务办公中心、体育休闲中心、会展、高尚住宅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5、综合交通规划(1) 市域交通规划铁路:推动呼南高速铁路、长邵城际轨道建设,完善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洛湛铁路改线段建设,新建邵冷铁路、张桂铁路、靖永郴铁路。升级改造邵阳火车南站作为邵阳市的枢纽站,规划塘渡口站、邵东站、邵阳火车北站、邵阳火车东
13、站、范家ft站、隆回站、洞口站、新宁站、武冈站、绥宁站、邵阳北站的 11 个普通站。高速:形成十一条高速公路,完善沪昆高速公路、衡邵高速公路、二广高速公路邵永段、娄新高速公路及其连接线的建设;推动银北高速公路、邵金高速公路、洞溆高速公路、新白高速公路、永州-乐安铺高速公路的建设。城乡快速路:通过国道、省道的快速化改造,强化邵阳中心城区、县城(市区)以及中心镇等各功能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形成邵阳“二环八射八线”的城乡快速交通网络,公路等级均为一级公路。机场:规划邵东军用机场转变为军民两用机场,依托武冈民用机场带动市域西部社会经济发展。推进隆回通用机场前期研究论证等工作。港口:以邵阳港作为全市港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邵阳市 城市 总体规划 2030 简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