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标准规范》DL∕T 5200-2004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pdf





《最新《标准规范》DL∕T 5200-2004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标准规范》DL∕T 5200-2004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pdf(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 CS 2 7.1 4 0P 5 9备案号:J 3 8 3-2 0 0 4OL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电 力 行 业 标 准DL/T 5 2 0 0一 2 0 0 4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 技术规范 T e c h n i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o f j e t g r o u t i n gf o r h y d r o p o w e r a n d w a t e r res o u r c e s p r o j e c t s2 0 0 4-1 0-2 0发布2 0 0 5-0 4-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 布D
2、L/T 5 2 0 0一2 0 0 4目次R U 舀 n1 范围 ,、,一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34 一般规定 4 55 高喷墙的结构形式 。66 浆液 .87 机具 .一 98 钻孔 1 09 高喷灌浆 ,。,1 11 0 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1 4附录A(资料性附录)施工记录表格 1 6附录B(规范性附录)围井渗透系数的计算.2 1条文说明.2 3DL/T 5 2 0 0 一2 0 0 49l1舌 本标准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 关于下达 1 9 9 7年 制定、修订电力 行业标准计划项目 的通知(综科教 1 9 9 8 2 8号 文)的补充计划进行编制的。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自
3、2 0世纪7 0年代引进我国,后逐渐在各行业建筑领域推广,普遍应用于建筑物的地基加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些指导高喷灌浆加固地基的 行业技术标准也已 经颁布实 施。高喷灌浆在水电水利行业中除应用于地基加固外,更广泛地应用于水工建 筑物的防渗工程中。与一般的 地基加固相比 较,建造高喷灌浆防渗墙有不同的 特点与要求。多 年来,经过水电 水利行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 努力,在各种规模的水工建筑物中,在复杂多样的地质条件下,建成了大量的高喷灌浆防渗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保证高喷灌浆防渗工程的质量,结合水工建筑的特点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的 附录 A是资料性的附 录,本标准的
4、附录 B是规范性 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 标准由电 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建设与管理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可风、孙钊、查振衡、李允中、张福贤、王明森、蒋振中、赵存厚、肖恩尚、黄灿新。DL/T 5 2 0 0一2 0 0 4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电水利高压喷射灌浆防渗工程的技术要求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淤泥质土、粉质戮土、粉土、砂土、砾石、卵 (碎)石等松散透水地基或填筑体内的防渗工程的高压喷射灌浆。对含有较多漂石或块石的地层,应进行现场高压喷
5、射灌浆试验,以确定其适用性。高压喷射灌浆用于水工建筑物的地基加固时,可参照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国家其他相关标准的要求。DL/T 5 2 0 0一2 0 0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 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 B 1 7 5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D U T 5 0 5 5 水工 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 D UT 5 1 4 4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U
6、T 51 4 8水工律筑 物水泥灌奖施 工枯术规范DL/T 5 2 0 0一2 0 0 43 术 语 和 定 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0.1 高 压 喷 射 灌浆 j e t g r o u t i n g 高压喷射灌浆(简称高喷灌浆或高喷),是一种采用高压水或高压浆液形成高速喷射流束,冲击、切割、破碎地层土体,并以水泥基质浆液充填、掺混其中,形成桩柱或板墙状的凝结体,用以提高地基防渗或承载能力的施工技术。3.0.2 旋喷 ro t a t i n g j e t g ro u ti n g 使喷射管做旋转、提升运动,在地层中形成圆柱形桩体的高喷灌浆施工方法。3.0.3 摆喷 p
7、e n d u l u m j e t g r o u ti n g 使喷射管做一定角度的摆动和提升运动,在地层中形成扇形断面的桩柱体的高喷灌浆施工方法。3.0.4 定喷 d ir e c ti o n a l j e t g rou ti n g 使喷射管向某一方向定向喷射,同时一面提升,在地层中形成一道薄板墙的高喷灌浆施工方法。3.0.5 单管法 j e t g ro n t i n g w i t h s i n g l e p i p e(s i n g l e s y s t e m)喷射管为单一管路,喷射介质仅为水泥基质浆液的高喷灌浆方法。3.0.6 双管 法 j e t g ro
8、 u ti n g w i t h d o u b le p i p e s(d o u b l e s y s t e m)DL/T 5 2 0 0 一2 0 0 4 喷射管为二重管或两列管,喷射介质为水泥基 质浆液和压缩空气,或水和水泥基质浆液的高喷灌浆方法。3.0.7 三管法 j e t g r o u ti n g w i t h t ri p l e p i p e s(t r i p l e s y s t e m)喷射管为三重管或三列管,喷射介质为水、水泥基质浆液和压缩空气的高喷灌浆方法。3.0.8 高喷防渗墙 j e t g rou t e d c u t o ff w a l
9、 l 高喷防渗墙(简称高喷墙),是由旋喷柱形桩、摆喷扇形断面桩或定喷板状墙段,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三种彼此组合搭接起来,形成的地下防渗墙。3.0.9 围井e n c l o s e d w e l l 为检查高喷墙的防渗效果,以被检查的高喷墙段为一边,在其一侧用同样的方法构筑的封闭形井状结构物。DL/T 5 2 0 0一2 0 0 44 一般规定4.0.1 高喷灌浆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文件资料:1 工程设计文件和图纸。2 高喷墙轴线处的工 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 料。3 高喷墙施工范围内已有建筑物(地面及地下)资料。4 施工技术要求。5 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4.0.2 重要的、地层复杂的或深度较大的高
10、喷 墙工程,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层进行高喷灌浆现场试验。试验宜采用单孔和不同孔、排距的群孔进行,以确定高喷灌浆的方法及其适用性,确定有效桩径(或喷射范围)、施工参数、浆液性能要求、适宜的孔距排距、墙体防渗性能等。4.0.3 高喷灌浆的一般工序为机具就位、钻孔、下入喷射管、喷射灌浆及提升、冲洗管路、孔口回灌等。当条件具备时,也可以将喷射管在钻孔时一同沉入孔底,而后直接进行喷射灌浆和提升。多排孔高喷墙宜先施工下游排,再施工上游排,后施工中间排。一般情况下,同一排内的高喷 灌浆孔宜分两序施工。4.0.4 高喷灌浆工程应注意施工区域的环境保护,做好废水、废浆的处理或回收。4.0.5 高喷灌浆施工平台应平
11、整、坚实,气、水、电宜设置专用管路和线路。4.0.6 高喷灌浆施工前,应依据工程规模划分单元工程,并进行钻孔编号。DL/T 5 2 0 0一 2 0 0 45 高喷墙的结构形式5.0.1 根据工程需要和地质条件,高压喷射灌浆可采用旋喷、摆喷、定喷 三种形式,每种形式可采用三管法、双管法和单管法。高喷墙的结构形式可采用下列形式:1 旋喷套接,如图5.0.1(a)所示。2 旋喷摆喷(或旋喷定喷)搭接,如图5.0.1(b)所示。3 摆喷对接或折接,如图5.0.1(c)所示。4定喷折接,如图5.0.1(d)所示。摧 熟珊t o)单排,双排和三排旋 喷套接令沐三令三辞卜甲务(b)旋喷摆 喷、旋喷定喷搭接
12、于)(登牙产全李 尹 全(c)摆 喷 对 接 和 折 接(d)定喷折接图5.0.1 高喷墙的结构形式DL/T 5 2 0 0一2 0 0 45.0.2 各种形式高喷墙的适用条件:1 定喷和小角度摆喷适用于粉土和砂土地层;大角度摆喷和旋喷适用于 1.0.1所述各种地层。2 承受水头较小的或历时较短的高喷墙,可采用摆喷折接或对接、定喷折接形式。3 在卵(碎)砾石地层中,深 度小于2 0 m时,可 采用摆喷对接或折接形式,对接摆角不宜小于 6 0-,折接摆角不宜小于 3 0 ;深度 2 0 m-3 0 m时,可采用单排或双排旋喷套接、旋摆搭接形式;当深度大于 3 0 m 时,宜采用两排或三排旋喷套接
13、形式或其他形式。5.0.3 在不同地层中的高喷墙墙体的渗透性能和抗压强度,可参照表 5.0.3 确定。表5.0.3 高喷墙墙体性能指标地层涉透 系数 K c w s抗压强度R.M P a粉土层i xl 护0.5 3.0砂土层i x 1 护1.5-5.0砾石层i xl 护 i X I 沪3.0-1 0梦 日(碎)石层i xl 尸-i x l护3.0-1 2注 1:i=-9a注2 渗 透系数K为现场试验指标,凝结体抗压强度为室内试验指标。单管法和两 管法 K取低值,R 取 高 值:三管法 K取高值。R取低值5.0.4 对重要工程的高喷墙应进行渗透稳定和结构安全的计算。5.0.5 封闭式高喷墙的钻孔
14、宜深入基岩或相对不透水层 0.5 m-2 m.5.0.6 高喷灌浆孔的排数、排距和孔距,应根据对高喷墙的工程要求、地层情况、所采取的结构形式及施工参数,通过现场试验或工程类比确定。D L/T 5 2 0 0 一2 0 0 4s 浆液6.0.1 高喷灌浆浆液宜使用水泥浆。所使用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应根据工程需要确定。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可为 3 2.5级或以上,质量应符合 G B 1 7 5的规定。不得使用过期的和受潮结块的水泥。6.0.2 高喷灌浆用水应符合 D L I I 5 1 4 4中混凝土拌和用水的要求。6.0.3 高喷灌浆浆液的水灰比可为 1.5:1 0.6:1(密度约
15、1.4 g/c m -1.7 眺耐)。有特殊要求时,可加入下列掺合料:1 膨润土。其质量标准应满足设计要求。2 钻性土。塑性指数不宜小于 1 4 0 3 粉煤灰。其质量标准可参照DL/T5055.4 砂。宜为质地坚硬的天然砂或人工砂,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2 mma6.0.4 根据需要,可在水泥浆液中加入速凝剂、减水剂等外加剂。6.0.5 掺合料与外加剂的种类及掺入量应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高喷灌浆试验确定。6.0.6 制浆材料的称量误差应不大于 5%.6.0.7 水泥 浆的 搅拌时间,使用高速搅拌机 应不小于 3 0 s;使 用普通搅拌机应不少于9 0 8。水泥浆自制备至用完的时间不应超过4 h.6
16、.0.8浆液应在过筛后使用,并定时检测其密度。6.0.9 低温季节施工应做好机房和输浆管路的防寒保温工作,高温季节施工 应采取防晒和降 温措施。浆液温度应 保持在5 0 C-v 4 0 0C o6.0.1 0 在含砧粒较少的地层中进行高喷灌浆,孔口 回浆应经处理后方可利用;在软塑至流塑状的翻性土或淤泥质土层中,其孔口回 浆不宜回收利用。DL/T 5 2 0 0一2 0 0 47 机具7.0.,高喷孔的钻孔机具应满足能在施工地层中单独钻进成孔或携带喷射管钻进成孔的要求。7.0.2 高喷灌浆所用的喷射管、喷头和送液器(亦称高压水龙头),应密封可靠、装卸简便。喷射管体应具有足够刚度且连接顺直。喷嘴定
17、向应准确。7.0.3 高压喷嘴应采用耐磨材料制造,其出口 直径应与设计压力和流量相适应。喷嘴的结构尺寸和加工精度应能满足高速射流的要求。7.0.4 搅拌机的性能应与所用浆液类型和需浆量相适应,能保证浆液拌制均匀。宜选用高速搅拌机。7.0.5 储浆桶的容积应能满足连续供给高喷灌浆 浆液的需要。7.0.6 灌浆泵(包括高压泵)的性能应与所灌浆液的类型、密度相适应。灌浆泵和高压水泵的 压力、流量应满足施工要求,其额定压力应不小于设计规定压力的1.2 倍。7.0.7 应在各类泵或输送管路上安装压力表,使用压力宜为压力表最大标值的 1/3 3/4。压力表应定期进行检定。7.0.8 空气压缩机的供气量和额
18、定压力应不小于设计规定值。供气管路上宜设有测量气量的仪表。7.0.9 高喷台车的旋转、提升和摆动机构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宜采用高塔架的无级调速型台车。DL/T 5 2 0 0一2 0 0 48 钻孔8.0.1 高喷灌浆钻孔可采用回转钻进、冲击钻进、冲击回转钻进和振动、射水钻进等方法,可以 采用泥浆护 壁。8.0.2 钻孔孔位与设计孔位偏差不得大于5 0 mm o8.0.3 钻进过程中,出现泥浆严重漏失,孔口不返浆时,可采取加大泥浆浓度、泥浆中掺砂、向孔内填充堵漏材料或对漏失段先行灌浆等措施,直至孔口 正常返浆后再继续钻进。8.0.4 采用套管护壁法钻进成孔时,在起拔套管前应向孔内注满护壁泥浆
19、,或下入特制的 P V C花管护壁,也可在下入喷射管后再起拔套管。8.0.5 钻孔施工时应采取预防孔斜的措施,钻机安放要平稳牢固,加长粗 径钻具。钻杆和粗径钻具的 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5%o 0有条件时 应进行孔斜测量,孔深小于 3 0 m 时,钻孔偏斜率不应超过 1%08.0.8 钻孔孔径应大于喷射管外径2 0 m m以上。8.0.7 钻孔的 有效深度应超过设 计墙底深度0.3 m.8.0.8 应选取部分高喷孔作为先导孔,采取芯样,核对地层,需要时可作动力触探试验。先导孔的深度应不小于 8.0.7的规定,间距可为 3 0 m左右。8.0.9 钻进暂停或终孔待喷时,孔口应加以保护。若时间过长,应
20、采取措施防止塌孔。8.0.1 0 钻进时应详细记录孔位、孔深、地层变化和漏浆、掉钻等特殊情况及其处理措施。DL/T 5 2 0 0一2 0 0 49 高喷灌浆9.0.1 高喷灌浆应在钻孔施工完成,并检验合格后进行。9.0.2 当地层 中水流速度过大时,应先进行堵水处理,而后再进行高喷灌浆。9.0.3 高喷灌浆施工参数可按照表9.0.3选择。表 9.0.3 高喷灌桨常用施工参数表项目单管法双管法三管法水黑3 5-4 0糕7 0-8 0喷 嘴数量 个2喷嘴直径 们n m1.7-1.9气ff fiM P.0.6-0.80.6-0.8M itm/m ln0.8-1.20.8-1.2气 嘴数量 个2或
21、12环状 间隙 】Inl1 刀-1.51.0-1.5浆1#)iM P.2 5-4 02 5-4 C0.2-1.0恶7 0-1 0 07 0-1 0 0日卜8 0黔1.4-1.51.4-1.51.5-1.7DL/T 5 2 0 0一2 0 0 4表9.0.3(续)项目单管 法双 管法三管法浆浆 嘴数量 个2 或 12 或 12浆嘴 直径 n U 力2.0-3 22.0-3.26-1 2回浆密度 g/m3 1.3)1 3)1 2 提升速度 v 0-1-粉土层1 0-2 0砂土层1 0-2 5砾石层8-1 5卵(碎石)层5-1 0旋喷黑(0.8-1.0)v摆 喷黑(0.8-1.0)v摆角粉 土、砂土
22、1 5 0-3 0 0砾石、卵(碎)石3 0 0-9 0 0a对于振孔 高 喷,提升速度可为表列数据 的 2 倍b单程为 一次。9.0.4 下喷射管前,应进行地面试喷,检查机械及管路运行情况,并调准喷射方向和摆动角度。9.0.5 下入或拆卸喷射管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喷嘴堵塞。9.0.6 当喷头下至设计深度,应先按规定参数进行原位喷射,待浆液返出孔口、情况正常后方可开始提升喷射。9.0.7 高喷灌浆宜全孔 自下而上连续作业。需中途拆卸喷射管时,搭接段应进行复喷,复喷长度不得小于0.2 m.9.0.8 高喷灌浆过程中,出现压力突降或骤增、孔口回浆密度或回浆量异常等情况时,必须查明原因,及时处理。DL
23、/T 5 2 0 0一2 0 0 49.0.9 高喷灌浆过程中,若孔内发生严重漏浆,可采取以下措施处理:1 孔口不返浆时,应立即停止提升;孔口少量返浆时,应降低提升速度。2 降低喷射压力、流量,进行原位灌浆。3 在浆液中掺入速凝剂。4 加大浆液密度或灌注水泥砂浆、水泥钻土浆等。5 向孔内填入砂、土等堵漏材料。9.0.1 0 在进浆正常的情况下,若孔 口回浆密度变小、回浆量增大,应降低气压并加大进浆浆液密度或进浆量。9.0.1 1 高喷灌浆过程中发生串 浆时,应填堵串浆孔,待灌浆孔高喷灌浆结束,尽快对串浆孔扫孔,进行高喷灌浆,或继续钻进。9.0.1 2 高喷灌浆过程中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孔内浆液上
24、返畅通,避免造成地层劈裂或地面抬动。9.0.1 3 高喷灌浆因故中断后恢复施工时,应对中断孔段进行复喷,搭接长度不得小于0.5 m.9.0.1 4 高喷灌浆结束,应利用回浆或水泥浆及时回灌,直至孔口浆面不下降为止。9.0.1 5 当局部需要扩大喷射范围或提高凝结体的密实度时,可采取复喷措施。9.0.1 6 施工中应准确记录高喷灌浆的各项参数、浆液材料用量、异常现象及处理情况等。高喷灌浆记录和成果表形式参见附录 A表 A.1、表A.2.9.0.1 7 高喷灌浆施工参数的记录可采用自动记录仪。DL/T 5 2 0 0一2 0 0 41 0 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1 0.1 工 程 质 量 检 查1 0
25、.1.1 施工过程中应对高喷灌浆材料、浆液和各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控制和检查,并做记录。1 0.1.2 高喷墙的防渗性能应根据墙体结构形式和深度选用围井、钻孔或其他方法进行检查。1 0.1.3 高喷墙质量检查宜在以 下重点部位进行:1 0.1.4下要求:地层复杂的部位。漏浆严重的部位。可能存在质量缺陷的部位。围井检查法适用于所有结构形式的高喷墙,并应符合以 1 可在井内开挖进行直观检查和取样,并做注水或抽水试验;亦可在围 井中心处钻孔,做注水或抽水试验。2 每 3个一5个单元工程宜布置一个围井;少于 3个单元的工程,至少应布置一个围井。3 围井各面墙体轴线围 成的平面面积,在砂土、粉土层中不宜小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规范 最新标准规范DLT 5200-2004 水电水利工程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规范 最新 DL 5200 2004 水电 水利工程 高压 喷射 灌浆 技术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