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合辑四篇 (适用).docx
《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合辑四篇 (适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合辑四篇 (适用).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落实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补齐 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完成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 改,根据XX省关于印发XX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 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XX办发2023) XX号)精神, 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XX市环境生态工作 部署,切实抓好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全面 完成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守住XX山清水秀生态美的金 字招牌。二、工作目标(一)全面提升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到2025年底,力 争全市城市、县城
2、污水处理能力达到27. 5万吨/日;确保XX市本级、 XX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高于50%,县城生活污水处理率高于 95%;镇级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进一步完善,污染物削减效能进一步 提高;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高于90%;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 提高。(二)健全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到 2025年底,力争全市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200吨/日,生活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9%以上,其中XX市本级生活垃圾焚烧处 理能力占比力争高于85%;有序推进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其中XX 支线管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活污水收集效能明显提升,力争中心 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进水生化需氧
3、量(BOD)浓度平均达105毫克/ 升;巩固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成效,提升城市污泥资源化利用率,确 保中心城区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2%以上;全市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 明显提升。(二)健全完善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 分类处理系统。加快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和分类收转运体系建设,推动 信息技术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运营深度融合。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 理保持“全焚烧、零填埋”,具备厨余垃圾集中处理能力;中心城区、 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乡镇及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转 运处置体系保持全覆盖;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产生的飞灰、炉渣等剩余 物无害化处理能力及综合利用能力不断增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4、信息 化监管水平明显提升。三、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三)科学编制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坚持污染治理与资 源利用、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编制城镇排水与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加快推进市政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向 城乡结合部、近郊地区延伸辐射。(四)着力补齐生活污水处理能力短板。现有生活污水处理能力 不足、水体污染严重、环境容量较低以及水环境敏感的地区要加快提 升污水处理能力,处理效果不佳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应全面排查原因, 尽快实现达标运行。对靠近城镇、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生活污水就近接入城镇生活污水管网。(五)全力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提质增效。深入开展市政
5、排水 管网排查检测,健全市政排水管网定期排查检测制度,建立完善市政 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城区人口规模、排水防涝设施建设规划 等相关要求,科学确定排水管网建设规模。有序实施城镇排水老旧破 损管网改造修复,加强支线管网和出户管的连接建设。因地制宜开展 合流制排水系统雨污分流改造,加快实施进水生化需氧量(BOD)浓 度低于100毫克/升的城市生活污水厂服务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持 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六)加快实施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 厂改建工程,通过合理改造溢流口、增加人工湿地、增设调蓄设施等 技术措施进行污水处理低成本改造。处理规模大于1000吨/日的城镇 生活
6、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严格执行XX省XX、XX流域水污染物排放 标准(DB51/23112016)o(七)巩固提升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处置能力。实施自贡市 城镇污水处理厂(站)污泥资源化集中处置项目,持续提升资源化集 中处置能力。建制镇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污泥原则上纳入城市集中无 害化处置范围。加大对非正规污泥堆放点和污泥处理处置单位的排查 和整治力度,坚决查处污泥非法转移、堆放、倾倒、处置等违法行为。(八)加强生活污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坚持“就近处理、就地 循环”原则,因地制宜确定再生水用途、规模和布局,加快推进再生 水利用设施建设,鼓励城市杂用、工业生产、景观用水、河道补水等 方面优先使用再生
7、水。(九)加快建立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监管体系。严格按照XX省 污水处理设施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导则要求,加快推进全市污水处 理设施运行监管网络建设,重点实施自贡市智慧水务信息化平台建设, 积极推动市、区(县)各级监管平台互联互通。(十)建立健全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专业运维。积极推行生活污水 处理厂、管网与河(湖)水体联动的“厂一网一河(湖)” 一体专业 化运行维护机制,优先实行“厂一网” 一体化运行。通过“以城带镇” 的方式,将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纳入城镇一体化运营管理,提高 专业化水平。严格执行XX市城市排污管道连接工程建设运行维护 和排水管理规定(试行),加强对排水户新(改、扩)建排污管道连 接
8、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和排水的监督管理。严禁处理不达标的废(污) 水进入市政管网。加强设施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安全监督管理。(十一)统筹规划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坚持“区 域统筹、共建共享、城乡一体”原则,按照XXX省城乡生活垃圾处 理设施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导则(试行),全面摸清生活垃圾产生的种 类、数量及区域分布情况,科学编制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十 四五”规划。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就地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因 地制宜选择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统筹规划布局建筑垃圾消纳场和 资源化利用项目。(十二)加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严格执行原 生生活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要求,确保各
9、区县(含XX区)常年保持 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结合垃圾分类工作,加强飞灰处置设施建 设,有力推进大件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区域共享。(十三)加快厨余垃圾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按照“集中 规模化+分布小型化”建设模式,推动XX市有机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建 设,加快补齐厨余垃圾处理设施短板。健全完善厨余垃圾收运系统, 结合厨余垃圾产生量及其分布情况,合理配置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和收 运车辆。鼓励、引导集贸市场、超市、食堂、餐饮服务单位以及有条 件的居住区安装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就地处理厨余垃圾。 综合利用厨余垃圾开展生物处置和生产工业油脂、生物柴油、土壤调 理剂、沼气等,提高资源化利用水平
10、。(十四)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按照“适度超前、循序渐 进、量力而行”原则,以“全过程分类”为目标,加快建立生活垃圾 分类收运网络,统筹推进收集点和中转(压缩)站新(改)建项目建 设,配套完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设施设备。探索直收直运模式,杜 绝生活垃圾“先分后混”和运输环节“二次污染”。到2023年底,全 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力争达到30%以上。(十五)持续推进存量垃圾治理。按照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封 场技术规范(GB51220-2017)要求,加快推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 的维护整治及提标改造;探索将已填埋生活垃圾回挖焚烧,逐步消纳 存量,存量消纳完成后的原填埋场地,符合条件的作为应急保
11、障场所 予以保留,其余封场处理。要积极运用污水处理设施,协同处置垃圾 渗滤液。结合“农村清洁行动”,加强垃圾规范化收运处置,避免形 成新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十六)加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运行监管平台建设。严格按照XX 省城乡垃圾处理信息系统技术导则(试行),由市本级牵头建设自贡 市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信息化监管平台(XX市智慧环卫平台),统一接 入使用,不再另行建设平台。通过平台共用,构建形成市级监督考核、 区(县)运用监管的智慧化监管体系,不断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各 级各相关部门按照管理责任督促指导生活垃圾处理单位按规定安装 使用监测设备,做好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监测,并将污染排放数据及时 公开。五、
12、保障措施(十七)加强组织领导。XX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市 城管执法局)及XX市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 水务局)负责全市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和指导考核等。负 责本辖区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推进方案 的具体实施工作,要加大要素保障力度,严防“半拉子工程”;要结 合发展实际,科学编制年度工作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措施、项 目进度等,并将年度工作计划(2021年年度计划于2021年4月15 日前,2022、2023年年度计划于当年1月31日前)报市城管执法XX、 市水务XX备案;对因规划调整、自然灾害、乡镇合并等原因导致建 设项目不具备实施条件的
13、,在确保目标任务不变的前提下,组织评估 论证后统筹调整,并及时报送市城管执法XX、市水务XX备案。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做好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相关工作,加强协调配合,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十八)统筹政策支持。积极主动对接XX经济带、XX地区双城 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着力争取国家、省重点支持。各级生态环境、 城管执法、水务等部门每年要在各自的专项资金预算中继续给予重点 支持。自然资源部门要将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用地列入城市黄线保 护范围,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加以落实。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通 设施建设项目绿色通道。(十九)加强资金保障。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统筹用好
14、城 镇老旧小区改造、市域交通建设、水环境治理、智慧城市建设、中心 镇发展等各类资金,推进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高资金使用 效率。健全完善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强化运营经费保障。推广政府和 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建设运营。创新 融资方式,推动绿色金融债券、政策性银行专项贷款等支持项目建设。 鼓励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给予中长期信贷支持。 支持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募集资金,用 于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试点,探索项目收益权、特许经营权等质押融资担保。(二十)强化监督管理。要严格遵守地方政府债
15、务管理、污染防 治、市容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分类等相关法律法规,坚决遏制隐性债 务增量,加强对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运行的监督管理, 切实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污水偷排、污泥 乱倒、垃圾乱放、渗滤液直排、设施闲置等问题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 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或市场化运营公司,提高科学监管水平。持 续开展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无害化等级评定、城市排水企业运行评估考 核工作。建立健全定期巡查、公共监督、进展通报、情况反馈、挂牌 督办、考核问责等工作制度,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按 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按照XX省关于加强城镇生
16、活垃圾处理工作的实施意见(XX发 20XX) XX号)、XX省XXX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城镇污水垃圾处 理及供水设施建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XX办发120XX) XX 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工作目标“十二五”期间,全市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及供水设施建设共投资 26. 76亿元。各分项目标任务如下:(一)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市投资XX万元,新增城镇污水处 理能力13万吨/日,建设改造污水处理配套管网474. 3公里,新建污 泥处理处置规模30吨(干泥)/日。其中,市本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5万吨/日、配套管网建设长度106. 06公里,区县(市)及所属建制 镇、重点镇新增污水处理
17、能力合计8万吨/日、配套管网建设长度 368. 24公里。到2015年,全市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 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50%。(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全市投资74865万元,续建生活垃圾 卫生填埋、综合处理厂项目共计5个,处理能力1118吨/日,续建投 资额18870万元。新建垃圾处理项目1个,即市本级焚烧综合处理厂, 处理能力700吨/日以上,计划投资额35000万元。收转运设施项目 共计6个,包括市本级1个及区县(市)5个,其中市本级项目转运 能力570吨/日,运输能力720吨/日,投资额4050万元;区县(市) 5个项目转运能力达602吨/日,运输能力1020吨/日,
18、投资额4830 万元。餐厨垃圾项目1个,即市本级餐厨垃圾示范项目,设计能力 200吨/日,投资额4800万元。分类收集示范项目1个,即市本级垃 圾分类收集示范项目,设计能力1000吨/日,投资额7315万元。到 2015年,建制镇以上城镇生活垃圾基本达到“户分类、村收集、乡 镇转运、县处理”的要求,建立垃圾清运处置城乡统筹系统,垃圾综 合处理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进一步增强,市 本级垃圾收运比例达到95%以上,全市城镇已收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 理率达到100%。(三)供水设施建设。全市投资89132万元,新建水厂规模14 万立方米/日,水厂改造规模51万立方米/日,管网更新改造
19、长度228 公里,新建管网长度170公里。供水水质监测能力建设明显提升,市 本级新增监测能力项目64项,建设供水管网数字化管理平台,全市 所有城镇水厂均建设水质化验室,至少具备10项日常检测指标的检 测能力。到2015年,市本级城镇供水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94-2006) 106项指标要求,县级城镇供水具备42项常规指 标的检测能力,市本级和60%以上的县城供水管网漏损率达到国家相 关标准要求。二、主要任务(一)污水处理能力和管网建设。1 .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快XX市污水厂二期、XX市园区污水 厂、XX工业园污水厂和XX市XX镇、XX镇、XX镇、XX镇、桃江县 XX镇污水处理能
20、力建设。2 .加强配套管网建设,科学确定污水管网施工计划,优先解决 已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不足的问题,抓紧补建配套管网,加快推 进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新城区一律实行雨污分流,老城区逐步实施雨 污分流改造。3 .加快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技术 要求和泥质标准选择适合我市的污泥处理技术方案,在2023年前建 成市级污泥处置项目。(二)垃圾收集和处理能力建设。1 .强化源头减量管理。鼓励社会、企业、居民积极参与生活垃 圾源头减量工作,强化生产者责任,限制包装材料过度使用,减少包 装性废物产生,加大包装物回收再利用力度。组织净菜和洁净农副产 品进城,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工程。有
21、计划地改进燃料结构,推 广使用燃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灰渣产生。商场、宾馆、餐饮 等服务性行业推广使用可循环利用物品,限制使用一次性用品。2 .推进城乡垃圾统筹处置,扩大收运覆盖范围。推行城乡一体 化处理模式,到2023年已建成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的区县(市)应在 乡镇建立至少一座区域垃圾转运中转站,将合理运距范围内的农村生 活垃圾纳入城镇统一处理,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小城 镇和乡村延伸,实现城乡垃圾处理全覆盖。3 .改进收运方式,完善收运网络。实施生活垃圾”源头投放桶 装化、垃圾收运机械化、中转实现集约化、转运设备科学化、城乡统 筹一体化”的“五化”管理,加快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城乡
22、体系基本建 成。“源头投放桶装化”是指根据居民区、集贸市场、企事业机关单 位、道路清扫垃圾量,合理布局垃圾箱、固定收集站点,农村每3 5户设置1个垃圾桶,垃圾投放全部进桶;“垃圾收运机械化”是指 市城区生活垃圾采取“固定收集站+车辆流动收集”的双重收运模式, 乡镇垃圾收集和清运以社区、村为单位进行,配置垃圾运输车,把垃 圾桶或垃圾池的垃圾集中运输到城乡各垃圾集中停放点;“中转实现 集约化”是指每个乡镇设置一个以上生活垃圾集中停放点,把停放点 的垃圾统一运送到各压缩式中转站;“转运设备科学化”是指改进生 活垃圾收集、运输设施、设备,并科学配置,现有敞开式收运、非压 缩式收运逐步向密闭化压缩式收运
23、体系转变;“城乡统筹一体化”是 指城乡压缩式垃圾中转站、垃圾房建设和压缩设备等环卫配套设施建 设,必须按照环卫专项规划和相关标准规范要求,配备除臭设施,对 不符合卫生要求的中转站和密闭化要求的运输设备提升改造,统一规 划、实施、验收。4 .加快设施建设。根据收运覆盖范围和清运网络布局,加快垃 圾箱等收集点设备的安置以及运输设备配置、中转站点建设等配套项 市本级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60吨/日,各试点县(市、区)实现跨 区域共享厨余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全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 统,XX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 用率达到60%左右。三、重点任务(一)加快推进城镇生
24、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1 .加快实施污水直排口摸底调查。建立入河入湖污水直排口排 查、建档、溯源、整治、监测等工作机制,全面摸清建成区范围内入 河入湖污水直排口底数,逐一登记在册,明确整治主体和时限,有效 管控各类入河入湖污染物排放。2 .加快实施排水管网排查检测。全面开展建成区市政排水管网 排查检测,优先排查旱天生活污水直排、雨天合流制溢流污染、城镇 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偏低(进水COD浓度低于100哨/1)、污 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等问题,形成污水管网排查和检测评估报告。全面完成居民小区、公用建筑及企事业单位内部等非市政污水管 网排查工作。逐步建立排水管网地理信息系统,完善以5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合辑四篇 适用 城镇 生活 污水 垃圾处理 设施 建设 工作方案 合辑四篇 适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