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站申请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站申请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站申请建设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书.doc(1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站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西藏国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二0 0八年二月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站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委托单位: 西藏山南地区建设局项目承担单位: 西藏国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法人: 陈鸿总工: 辛玉枢项目负责人: 张岳 审核: 钟利姓名上岗证书工作职责签名张岳B35060002工程分析、环境风险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与建议向芸B35060011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余辉B35060012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区域环境概况环境风险分析李小斌B35060016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经济技术论证苏信兰B35060013总论、公众参
2、与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参编人员:姜超群目 录前 言11 总 论31.1 评价目的31.2 评价依据31.2.1 法律法规31.2.2 技术规范31.2.3 工程资料41.3 评价原则及方法41.3.1 评价原则41.3.2 评价方法41.4 评价范围51.5 评价工作等级51.5.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51.5.2声学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61.5.3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61.5.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71.6 评价标准71.6.1 环境质量标准71.6.2 污染物排放标准81.6.3控制标准81.7 评价内容及评价重点81.7.1评价内容81.7.2评价重点91.8 工程与外环境
3、的关系91.9评价因子101.10 控制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的目标101.10.1 控制环境污染的目标101.10.2 环境保护目标101.11 评价工作程序112 建 设 项 目 概 况132.1 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地点、规模132.2 建设项目组成及总平面布置132.3建设内容132.3.1焚烧系统132.3.2残渣处理系统192.3.3废水处理站202.3.4辅助工程202.4投资估算242.5项目实施计划252.6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262.6.1组织机构262.6.2职责与分工262.6.3 劳动用工262.6.4劳动制度272.6.5人员编制273 工 程 分 析283.1工程建设合
4、理性分析283.1.1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及城市规模283.1.2 项目合规性分析283.1.3项目建设选址合理性分析303.1.3.1选址原则303.1.3.2比选场址介绍303.1.3.3场址比选353.1.4安全填埋场选址合理性分析363.2 山南地区的医疗废物概况373.2.1医疗废物产生量373.2.2医疗废物的特性及组成383.2.3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置现状及主要问题393.3处理工艺分析403.3.1工艺方案简述403.3.1.1高温蒸煮403.3.1.2回转窑焚烧技术413.3.1.3控气式焚烧(热解)423.3.2处置工艺的比较与选择433.4医疗废物焚烧处置方案453.4.1医
5、疗废物热解气化焚烧处置工艺概述453.4.2.焚烧处置方案463.4.3残渣处理系统工艺流程483.4.4渗滤液收集工程483.4.5废水处理工艺流程483.5工程设计方案493.6医疗废物的管理及收集运输系统523.6.1医疗废物的收集523.6.2医疗废物的交接与管理533.6.3医疗废物运输方式与过程533.6.3.1运输原则533.6.3.2交接和验收543.6.3.3清运车辆设置543.6.3.4收运次数、时间及劳动定员543.6.3.5收集、运输方案553.7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553.7.1工程对环境影响要素的识别553.7.1.1建设期553.7.1.2营运期56
6、3.7.1.3服务期满后563.7.2评价内容及评价因子的筛选583.7.2.1 项目的环境影响矩阵583.7.2.2评价内容和评价因子的筛选583.8 工程污染及影响因素分析593.8.1 施工期污染及影响因素分析593.8.1.1 施工期大气环境污染593.8.1.2 施工期噪声污染603.8.1.3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污染603.8.1.4 固体废弃物污染603.8.1.5 生态环境影响因素603.8.1.6 社会环境影响因素613.8.2 营运期污染及影响因素分析613.8.3服务期满后影响因素分析613.9 工程环保设计623.9.1 工程设计采取的环保对策623.9.2 工程砂砾料场
7、、弃土坑的设置634 工程所在地环境概况644.1 自然环境644.1.1 地理位置644.1.2 地形地貌644.1.3 气候气象644.1.4 地表水文654.1.5地质概况664.1.5.1地质构造与地貌664.1.5.2场内工程地质条件674.1.6耕地、土壤684.1.7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684.2 社会环境694.2.1 历史沿革694.2.2 行政区划及人口694.2.3 城市性质及规模704.2.4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704.2.4.1 国民经济发展简况704.2.4.2 社会事业发展情况724.3 资源概况72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45.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4
8、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45.2.1 地表水环境污染源调查745.2.2地表水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745.2.2.1 调查点布设745.2.2.2 调查因子755.2.2.3 监测成果755.2.3 现状评价755.2.3.1 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755.2.3.2 水质评价结果765.3声学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65.4生态环境现状评述76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78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786.1.1施工期社会环境影响分析786.1.2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786.1.3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796.1.4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796.1.5施工期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816.1.6施工期
9、生态环境影响分析816.2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826.2.1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贮存环境影响分析826.2.2医疗废物焚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836.3 项目服务期满后环境影响分析897 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917.1 施工期防治工程污染的措施及对策917.1.1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对策917.1.2 施工期大气污染防治措施917.1.3 施工期水污染防治措施927.1.4施工期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937.1.5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937.2 营运期防治污染的措施及对策937.2.1医疗废物收集运输、贮存防治污染措施937.2.1.1医疗废物产生的管理947.2.1.2医疗废物分类贮存94
10、7.2.1.3医疗废物收集与运输要求967.2.1.4医疗废物的收集977.2.1.5医疗废物的贮存977.2.1.6医疗废物的接收987.2.1.7设施设备清洗消毒987.2.2营运期医疗垃圾焚烧处理污染防治措施997.2.2.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997.2.2.2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007.2.2.3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1017.3项目服务期满后污染防治措施1017.4医疗废物处置应急设施和紧急措施1027.4.1基本原则1037.4.2重大疫情期间医疗废物特殊要求1047.4.3分类收集、暂时贮存1047.4.4运送和处置1047.4.5人员安全防护1057.4.6应急处置要求1057.4.
11、7应急设施的建设1057.4.8上报事件1067.5施工期环境组织管理1067.6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1077.6.1 组织机构1077.6.2职责与分工1077.6.3 劳动用工1077.6.4劳动制度1087.6.5人员编制1087.6.6人员培训1097.7环保投资概算1098 环境经济损益简要分析1118.1 工程的社会效益1118.2 工程的经济效益1118.2.1直接经济效益1118.2.1.1基本数据1118.2.1.2经济评价1128.2.2间接经济效益1138.3 环境损益1148.3.1 环境效益1148.3.2 环境损失1148.4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结论1159 公众参与11
12、69.1工作的目的1169.2 调查工作概况1169.2.1调查方法1169.2.2调查对象1169.2.3调查内容1169.3 调查结果及分析1179.4 公众意见及建议11910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2010.1环境管理计划12010.1.1环境管理机构12010.1.2管理机构职责12010.1.3 环境管理的近期主要工作12110.2 环境监测计划12210.2.1 施工期环境监测12210.2.1.1监测目的12210.2.1.2监测内容12210.2.1.3环境监测方法12210.2.1.4监测单位与费用12210.2.2营运期环境监测12311结论与建议12411.1结论1241
13、1.1.1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结论12411.1.2.工程分析结论12511.1.3环境影响预测结论12611.1.4 环境保护措施12711.1.5工程建设的环境可行性12811.2建议1286前 言医疗废物是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是污染程度及危害程度最广泛、最严重的一类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作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危险废物,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其治理已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迫切,国家对医疗废物环境管理和处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危险废物的安全处置与管理是当前
14、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更是确保国家环境安全的重要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指出,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2003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编制的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要基本实现安全贮存和处置。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地处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主体,平均海拔4000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其地理坐标为北纬26
15、503653,东经78259806,北界昆仑山、唐古拉山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青海省毗邻,东以金沙江为界与四川省隔江相望,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界喜马拉雅山与尼泊尔、不丹、印度、缅甸等国接壤,陆地国界线3800多公里,幅员面积12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8,居全国第二,仅次于新疆,是我国的国防重地和西南边疆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随着自治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全区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特别是危险废物安全处置与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据2002年西藏自治区环境统计资料和全区危险废物调查结果,全区每年排放固体废物约80万吨,其中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15万吨年。目前,受资金和技术条件
16、的制约,危险废物仅有少量得到处理,其余大部分则进行简易处置,甚至与一般固体废物混杂堆存、排放,使得突发性、积累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风险加大。这种分散贮存和简易处置的状况将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并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隐患,加快西藏自治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步伐,保障环境安全和人体健康,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和自治区的统一部署,自治区环保局颁发了关于自治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函(藏发改办函2007234号),以加快我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项目建设,监督各地(市)加快组织实施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项目建设。近年来,山南地区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加
17、,城市平均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导致医疗废物日益增多。在山南地区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厂具有深远的意义。山南地区建设局于2008年1月委托本评价单位承担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站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向西藏自治区环保局汇报工程项目情况并经该局同意,直接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评价单位接受本项目的环评委托后,在对拟建处理站周围环境进行了详细踏勘和调研,并认真收集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环评技术导则和规范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提交主管部门审查。128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站 1总论1 总 论1.1 评价目的针对医疗废物以及本项目的特点,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
18、求,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对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试行)的规定和医疗废物的相关标准、法规条例的要求,在对工程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和现状评价的基础上,预测本工程投产后对评价区各环境要素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和治理措施,并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论证工程的可行性和选址的合理性,为工程总体决策、环境保护及其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 评价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5)(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5)中华
19、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1995)(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8)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年10月1日起实施)1.2.2 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2.41995)(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4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2003年1月1日起实施)(4)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5)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2003)(6)
20、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试行)HJ/T 276-2006(7)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1.2.3 工程资料(1)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四川国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8月;(2)关于自治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函(藏发改办函2007234号);(3)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4)山南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概况;(5)其他相关基础资料;(6)关于山南地区医疗废物处理站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复函,山南地区环保局,山地函20081号。1.3 评价原则及方法1.3.1 评价原则以国家的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
21、,环评技术导则为指导,服务于建设项目为目的,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特征,结合工程区环境现状,充分利用现有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对工程影响的主要环境要素进行重点分析,预测本项目实施对环境影响的范围、程度,提出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环保措施与对策。1.3.2 评价方法采用定性评述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影响评价以调查分析和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强化类比调查分析;对声学环境影响评价采用相应预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评价。1.4 评价范围根据工程所处位置及与外环境关系,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范围为:(1)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域的泽当镇、山南地区;(2)生态环境:主要为拟建
22、场址附近的植被、野生动物;(3)声学环境:本项目拟建场址距离最近的山南地区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生活区为1km,厂界周围无其他声环境敏感点,因此声环境评价范围确定为厂界四周;(4)大气环境:确定为以本项目焚烧炉为中心周围4km4km的矩形范围;(4)地表水环境:本项目周围地表水体主要为生活垃圾场的泄洪渠,为季节性水渠;场址距离泽当镇主要地表水雅砻河约12km,距离雅鲁藏布江约1.5km,由此确定本项目地表水评价目标为雅鲁藏布江。1.5 评价工作等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级别的划分是依据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范围、程度,以及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敏感程度确定的。根据环评技术导则,确定各环境要素的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区 医疗 废物 处理 申请 建设 环境 影响 评估 报告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