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优秀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谏太宗十思疏优秀PPT.ppt(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唐太宗李世民2 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唐太宗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3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兴奋时,魏征进来了。太宗怕魏征提看法,回避不及,抓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有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思索: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4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末参与李密义军,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魏征敢于
2、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接受。有诗文流传于世。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5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李渊反隋时作战英勇,生活俭朴,很有作为。公元627年李世民登基,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鉴于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富足,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国家安定。唐太宗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醒悟地看到了旺盛昌盛的背后
3、隐藏着危机,在群臣齐唱赞歌时,独能上书进谏,使太宗猛醒。太宗看此疏后很惭愧,表示从谏改过,并把这篇奏疏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6解题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后来,太宗起先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历史教训提示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7课文体裁:疏:古时上给皇帝的奏章,奏议的一种。奏议,古代臣属进呈帝王的奏章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看法的奏疏。文心雕龙章表“章以谢恩,奏以
4、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89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行,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10 翻译:我听说:想要树木生长,确定要稳固它的根;想要泉水流得远,确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确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稳固却要树木生长,道德不厚实却想要国家安定,我虽然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行能的,何况(你这)明智的人呢!国君驾驭着国家的重要职权,据有天地间重大的地位
5、,不考虑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这也(犹如)是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密,堵住源泉而想要泉水流远啊。1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厚而思国之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排比句排比句12简析 1 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方,一个明事理,浅显易懂。2 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简洁有力。3 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方,从反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13思索题:1 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比方论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答:“人君当神
6、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14考考你考考你(每题(每题10分)分)1、选出与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B.、素善留侯张良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今媪尊长安君之位2、选出与“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句式 相同的一句是()A、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B.、甚矣,汝之不惠 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D DD D153、本段文字共五句话、本段文字共五句话,对其层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对其层次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两层。第一层是前两句两层。第
7、一层是前两句,以树木和河流为喻。其次以树木和河流为喻。其次层是后三句,阐述层是后三句,阐述“居安思危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戒奢以俭”这一劝谏这一劝谏的主旨。的主旨。B.三层。第一层是前三句,以树术和河流为喻三层。第一层是前三句,以树术和河流为喻,引出引出本意本意:“思国之安者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必积其德义”。第四句是其次层,。第四句是其次层,用一个排比句,以否定的形式对论题加以确定用一个排比句,以否定的形式对论题加以确定,进一进一步强调本意。第三层从人君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动身,步强调本意。第三层从人君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动身,从反面进行分析从反面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反面结果的否定进一步确并通过对反面结果
8、的否定进一步确定了论题。定了论题。C.四层。第一层是前两句四层。第一层是前两句,以树木和河流为喻。其次以树木和河流为喻。其次层是第三句层是第三句,引出本意。第三层是第四句引出本意。第三层是第四句,反面论述。反面论述。第四层是举例论证。第四层是举例论证。D.两层,第一层是前四句,正反对比,分析论证观点。两层,第一层是前四句,正反对比,分析论证观点。其次层是举例论证。其次层是举例论证。考考你考考你(每题(每题10分)分)B B16其次段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尽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
9、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17翻译:全部的国君,承受上天(赐予的)使命,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保持究竟的很少。莫非是取得天下简洁而守天下困难吗?因为处在深重忧患之中,确定会竭尽诚意地来对待臣民。既已成功,则放纵自己的情感来傲视别人。竭尽诚意,就会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路的人。即使(可以)用严酷的刑罚监督(人们),用威历怒气来恐吓(人们),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恩,表面上敬重但在心里不服气。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是老百姓;(他们可以像水一样)能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18欣赏影片片头欣赏影
10、片片头欣赏影片片头欣赏影片片头19 1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简析:2 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和“得志”的不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3 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的关系比民和君的关系,切中要害,令人警觉。(善始者实繁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克终者盖寡)20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尽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2 作者如何确定了人民的力气?思索题:思索题:2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顶是(、下
11、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顶是()A、(、(1)终苟免而不怀仁)终苟免而不怀仁 (2)子苟赦越国之)子苟赦越国之罪罪B、(、(1)克终者盖寡)克终者盖寡 (2)盖在殷忧)盖在殷忧C、(、(1)既得志)既得志,则尽情以做物(则尽情以做物(2)秦晋围郑)秦晋围郑,郑郑既知亡矣既知亡矣D、(、(1)承天景命)承天景命 (2)赢粮而景从)赢粮而景从2、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精确的一顶是(、对上文内容的理解不精确的一顶是()A、魏征认为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魏征认为帝王承受上天的重大使命,应当善始善终。应当善始善终。B、历代帝王、历代帝王 善始者实繁善始者实繁 而而 克终者盖寡克终者盖寡 的缘由,的缘由
12、,在于在于 殷忧殷忧 与与 得志得志 的两种不同心态的两种不同心态,导致了导致了 竭诚竭诚以待人以待人 与与 尽情以傲物尽情以傲物 的不同结果。的不同结果。C、魏征认为天下易取难守的规律是可以打破的。、魏征认为天下易取难守的规律是可以打破的。“岂岂取之易守之难乎?取之易守之难乎?”的反问句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的反问句对此作了明确的回答。D、末句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末句将君和民的关系比作舟与水的关系,揭示了是揭示了是否拥有民心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道理。否拥有民心是事业成败的关键道理。考考你考考你(每题(每题10分)分)C CC C22第三段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
13、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23翻译:假如真的能够做到:见到自己宠爱的,就想到自足来自我克制;将要兴建什么,就想到适可而止来使百姓安静;想到高高在上充溢危机,就要不忘虚心来加强自我修养;胆怯会傲慢自满,就想到要像江河那样能够容纳千百条河流;宠爱狩猎,就想到网三面,留一面;担忧意志松
14、懈,就想到做事要慎始慎终;胆怯受蒙蔽,就想到虚心接受臣下的看法;畏惧说坏话的人,就想到端正自己的品德来斥退奸恶小人;施加恩泽,就要考虑不要因为一时兴奋而奖赏不当;动用刑罚,就要想到不要因为一时发怒而滥用刑罚。24全面地做到这十件应当深思的事,发扬光大“九德”的修养,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看法而听从它,那么有才智的人就能充分地献出他的谋略,英勇的人就能完全尽到他的力气,仁爱的人就能散播他的恩惠,诚信的人就能献出他的忠诚;文臣武将一起任用,垂衣拱手,不亲自处理政务,天下就能治理好。为什么确定(自己)劳神费思,代替百官的职责呢?25简析:1 提出“十思”的内容:2 做到“十思”的好处:人尽
15、其能,垂拱而治.戒奢侈戒奢侈(第第1 1、2 2条)条)戒傲慢(第戒傲慢(第3 3、4 4条)条)戒纵欲(第戒纵欲(第5 5、6 6条)条)戒轻信人言(第戒轻信人言(第7 7、8 8条)条)戒赏罚不公(第戒赏罚不公(第9 9、1010条)条)261 “十思”与第一段的 观点有何联系?2“十思”中最重要的是什么?3 君王按“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答:“十思”是“积德义”的具体内容答:谦冲自牧,虚心纳下,慎始敬终,知人善任。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思 考 题271、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A、何必劳神苦
16、思、何必劳神苦思 B、虑壅蔽、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则思虚心以纳下下C、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D、项伯杀人、项伯杀人,臣活之臣活之2、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对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盘游、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则思三驱以为度:宠爱打猎,就想到狩猎宠爱打猎,就想到狩猎有度有度,不过分捕杀。不过分捕杀。B、总此十思、总此十思,宏兹九德宏兹九德:总结这十思总结这十思,更加扩大自己的更加扩大自己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C、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文武人才都能为你所用、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文武人才都能为你所用,你你只要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只要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
17、天下。D、忧懈怠、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则思慎始而敬终:担忧意志怠惰,就想到担忧意志怠惰,就想到应当当心谨慎应当当心谨慎,善始善终。善始善终。考考你考考你(每题(每题10分)分)B BB B283、这段内容的中心主旨是()A、居安思危 B、戒奢以俭 C、积其德义 D、宏兹九德4、“十思”内容特别全面,但又嫌琐细,请选出最重要的几项是()劳神苦思虚心纳下念高危谦冲自牧因怒滥刑惧满盈慎始敬终知人善任 A、B、C、D、考考你考考你(每题(每题10分)分)C CD D295、对这段文字理解有错的一项是()A、“十思”主要是劝君主要克己修德,严明赏罚,善用人才。B、魏征向唐太宗提出的为君主的“十思”“九
18、德”,在当时有确定主动意义。C、“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不属于“十思”的内容。D、“十思”用相同的句式排比而下,节奏匀整,既加强了文章的气概,也增加了文章的劝服力。考考你考考你(每题(每题10分)分)B B30思思人君当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为什么思为什么思思些什么思些什么分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解决问题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诚能十思,垂拱而治整体思路整体思路31文言虚词文言虚词“以以”的用法的用法 1 1、戒奢以俭、戒奢以俭 动词,用动词,用 2 2、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连词,目的关系,来连词,目的关系
19、,来 3 3、盖在殷忧、盖在殷忧 ,必竭诚以待下,必竭诚以待下 连词,修饰关系。连词,修饰关系。“竭竭 诚诚”是是“待下待下”的方式。的方式。4 4、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怒 介词,用介词,用 5 5、既得志、既得志 ,则尽情以傲物。,则尽情以傲物。6 6、诚能见可欲、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则思知足以自戒自戒7 7、虑壅蔽、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则思虚心以纳下 以上三句为并列连词以上三句为并列连词 1、晋晋侯侯、秦秦伯伯围围郑郑,以以(因因 为为)其其 无无 礼礼 于于 晋晋2、寡寡人人不不知知其其力力之之不不足足也也,而而又又与与大大国国执执仇仇,以以(以以致致)暴暴露露百百姓姓之之骨骨于中原于中原 3、老老臣臣以以(认认为为)媪媪为为长安君计短也长安君计短也 4、长长安安君君何何以以(凭凭)自自托于赵?托于赵?5、斧斧斤斤以以(依依据据)时时入入山山林林,材木不行胜用也。,材木不行胜用也。323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