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
《《标准规范》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规范》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pdf(19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ceptance of bridge works in city CJJ 2-2008 J820-2008 目目 录录 1 总总 则则.6 2 基基 本本 规规 定定.7 3 施施 工工 准准 备备.8 4 测测 量量.9 4.1 一 般 规 定.9 4.2 平面、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9 4.3 测 量 作 业.14 5 模板、支架和拱架模板、支架和拱架.15 5.1 模饭、支架和拱架设计.15 5.2 模扳、支架和拱架的制作与安装.16 5.3 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17 5.4
2、检 验 标 准.18 6 钢钢 筋筋.21 6.1 一 般 规 定.21 6.2 钢 筋 加 工.21 6.3 钢 筋 连 接.23 6.4 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27 6.5 检 验 标 准.29 7 混混 凝凝 土土.31 7.1 一 般 规 定.31 7.2 配制混凝土用的材料.32 7.3 混凝土配台比.33 7.4 混凝土拌制和运输.34 7.5 混凝土浇筑.35 7.6 混凝土养护.37 7.7 泵送混凝土.37 7.8 抗冻混凝土.38 7.9 抗渗混凝土.39 7.10 大体积混凝土.39 7.11 冬期混凝土施工.40 7.12 高温期混凝土施工.41 7.13 检
3、验 标 准.42 8 预应力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45 8.1 预应力材料及器材.45 8.2 预应力钢筋制作.46 8.3 混 凝 土 施 工.46 8.4 预 应 力 施 工.47 8.5 检 验 标 准.50 9 砌砌 体体.53 9.1 材 料.53 9.2 砂 浆.53 9.3 浆 砌 石.53 9.4 砌体勾缝及养护.54 9.5 冬 期 施 工.55 9.6 检 验 标 准.56 10 基基 础础.58 10.1 扩 大 基 础.58 10.2 沉 入 桩.59 10.3 灌 注 桩.61 10.4 沉 井.64 10.5 地 下 连 续 墙.67 10.6 承 台.68 10.7
4、 检 验 标 准.68 11 墩墩 台台.79 11.1 现浇混凝土墩台、盖粱.79 11.2 预制钢筋混凝土柱和盖粱安装.79 11.3 重力式砌体墩台.80 11.4 台 背 填 土.80 11.5 检 验 标 准.80 12 支支 座座.87 12.1 一 般 规 定.87 12.2 板式橡胶支座.87 12.3 盆式橡胶支座.87 12.4 球 形 支 座.87 12.5 检 验 标 准.88 13 混凝土梁混凝土梁(板板).89 13.1 支架上浇筑.89 13.2 悬 臂 浇 筑.89 13.3 装配式粱(板)施工.90 13.4 悬臂拼装施工.92 13.5 顶 推 施 工.93
5、 13.6 造桥机施工.95 13.7 检 验 标 准.95 14 钢钢 梁梁.101 14.1 制 造.101 14.2 现 场 安 装.101 14.3 检 验 标 准.105 15 结结 合合 梁梁.110 15.1 一 般 规 定.110 15.2 钢一混凝土结合梁.110 15.3 混凝土结合梁.110 15.4 检 验 标 准.110 16 拱部与拱上结构拱部与拱上结构.112 16.1 一 般 规 定.112 16.2 石料及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拱圈.112 16.3 拱架上浇筑混凝土拱圈.113 16.4 劲性骨架浇筑混凝土拱圈.114 16.5 装配式混凝土拱.114 16.6
6、钢管混凝土拱.115 16.7 中下承式吊杆、系杆拱.116 16.8 转 体 施 工.116 16.9 拱上结构施工.118 16.10 检 验 标 准.118 17 斜斜 拉拉 桥桥.127 17.1 索 塔.127 17.2 主 梁.127 17.3 拉索和锚具.129 17.4 施工控制与索力调整.130 17.5 检 验 标 准.130 18 悬悬 索索 桥桥.139 18.1 一 般 规 定.139 18.2 锚 碇.139 18.3 索 塔.139 18.4 施 工 猫 道.139 18.5 主缆架设与防护.140 18.6 索鞍、索夹与吊索.141 18.7 加 劲 梁.142
7、 18.8 检 验 标 准.142 19 顶顶 进进 箱箱 涵涵.152 19.1 一 般 规 定.152 19.2 工作坑和滑板.152 19.3 箱涵预制与顶进.152 19.4 检 验 标 准.153 20 桥桥 面面 系系.156 20.1 排 水 设 施.156 20.2 桥面防水层.156 20.3 桥面铺装层.157 20.4 桥梁伸缩装置.158 20.5 地袱、缘石、挂板.159 20.6 防 护 设 施.160 20.7 人 行 道.160 20.8 检 验 标 准.160 21 附附 属属 结结 构构.169 21.1 隔声和防眩装置.169 21.2 梯 道.169 2
8、1.3 桥 头 搭 板.169 21.4 防冲刷结构(锥坡、护坡、护岸、海墁、导流坝).169 21.5 照 明.170 21.6 检 验 标 准.170 22 装饰与装修装饰与装修.176 22.1 一 般 规 定.176 22.2 饰 面.176 22.3 涂 装.177 22.4 检验标准.177 23 工程竣工验收工程竣工验收.181 附录附录 A 验验 收收 表表.187 本规范用词说明本规范用词说明.195 1 总总 则则 1.0.1 为加强城市桥梁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规范施工技术标准,统一施工质量检验、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一般地质条件下城市桥
9、梁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大、中修维护工程的施工与质量验收。1.0.3 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0.4 城市桥梁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基基 本本 规规 定定 2.0.1 施工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桥梁工程施工资质。总承包施工单位,必须选择合格的分包单位。分包单位应接受总承包单位的管理。2.0.2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2.O.3 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深入现场调查,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工作。2.0.4 施工组织设计应按其审批程序报批,经主管领导批准后方
10、可实施;施工中需修改或补充时,应履行原审批程序。2.0.5 施工单位应按合同规定的或经过审批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发生设计变更及工程洽商应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设计变更与工程洽商手续,并形成文件。严禁按未经批准的设计变更进行施工。2.0.6 工程施工应加强各项管理工作,符合合理部署、周密计划、精心组织、文明施工、安全生产、节约资源的原则。2.0.7 施工中应加强施工测量与试验工作,按规定作业,内业资料完整,经常复核,确保准确。2.0.8 施工中必须建立技术与安全交底制度。作业前主管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与技术交底,并形成文件。2.0.9 施工中应按合同文件规定的国家现行标准和设计
11、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过程与成品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2.0.10 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单位工程顺序进行。单位工程完成且经监理工程师预验收合格后,应由建设单位按相关规定组织工程验收。各项单位工程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应按相关规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2.0.11 验收后的桥梁工程,应结构坚固、表面平整,色泽均匀、棱角分明、线条直顺、轮廓清晰,满足城市景观要求。2.0.12 桥梁工程范围内的排水设施、挡土墙、引道等工程施工及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 的有关规定。3 施施 工工 准准 备备 3.0.1 开工
12、前,建设单位应召集施工,监理、设计、建设单位有关人员,由设计人员进行施工设计交底,并形成文件。3.0.2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施工现场及其毗邻区域内各种地下管线等建(构)筑物的现况详实资料和气象、水文观测资料,并应向施工单位的有关技术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进行详细的交底;应研究确定施工区域内管线等建(构)筑物的拆移或保护、加固方案,并应形成文件后实施。3.0.3 开工前,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勘测单位向施工单位移交现场测量控制桩、水准点,并形成文件。施工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施工测量方案,建立测量控制网。3.0.4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组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学习工程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
13、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标准,掌握工程情况。3.0.5 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组织有关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详尽、深入的调查,掌握现场地形、地貌环境条件;掌握水、电、劳动力、设备等资源供应情况。并应核实施工影响范围内的管线,建(构)筑物、河湖、绿化、杆线、文物古迹等情况。3.0.6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纽织有关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图进行认真审查,发现问题应及时与设计人联系进行变更,并形成文件。3.0.7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合同、设计文件和现场环境条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应包括施工部署、计划安排、施工方法、保证质量和安全的技术措施,以及必要的专项施工方案与施工设计等
14、。当跨冬、雨期和高温期施工时,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冬、雨期施工方案和高温期施工安全技术措施;3.0.8 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文件的要求,依据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做好原材料的检验、水泥混凝土的试配与有关量具、器具的检定工柞。3.0.9 开工前,应将工程划分为单位(子单位)、分部(子分部)、分项工程和检验批,作为施工控制的基础。3.0.10 开工前,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学习安全管理规定,并结合工程特点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对特殊工种应进行资格培训。3.0.11 应根据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工程特点、施工部署及计划安徘,支搭施工围挡、搭建现场临时生产和生活设施,并应制定文明
15、施工管理措施,搞好环境保护工作。4 测测 量量 4.1 一 般 规 定 4.1.1 施工测量开始前应完成下列工作:1 学习设计文件和相应的技术标准,掌握设计要求。2 办理桩点交接手续。桩点应包括:各种基准点、基准线的数据及依据、精度等级。施丁单位应进行现场踏勘、复核。3 根据桥梁的形式、跨径及设计要求的施工精度、施工力案,编制工程测量方案,确定在利用原设计网基础上加密或重新布设控制网。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桥涵轴线、墩台控制桩。4 对测量仪器、设备、工具等进行符合性检查,确认符合要求。严禁使用未经计量检定或超过检定有效期的仪器、设备、工具。4.1.2 开工前应对基准点、基准线和高程进行内业、外
16、业复核。复核过程中发现不符或与相邻工程矛盾时,应向建设单位提出,进行查询,并取得准确结果。4.1.3 施工单位应在合同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向建设单位提供施工测量复测报告,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根据工程测量方案建立施工测量控制网,进行工程测量。4.1.4 供施工测量用的控制桩,应注意保护,经常校测,保持准确。雨后、春融期或受到碰撞、遭遇损害,应及时校测。4.1.5 开工前应结合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提前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阶段工程测量的各项内业计算准备工作,并依内业准备进行施工测量。4.1.6 应建立测量复核制度。从事工程测量的作业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4.1.7 应做好桥梁
17、工程平面控制网与相接道路工程控制网的衔接工作。4.1.8 测量记录应接规定填写并按编号顺序保存。测量记录应字迹清楚、规整,严禁擦改,并不得转抄。4.2 平面、水准控制测量及质量要求 4.2.1 平面控制网可采用三角测量和 GPS 测量。桥梁平面控制测量等级应符合表 4.2.1 的规定。表 4.2.1 桥梁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多跨桥梁总长(m)单跨桥长(m)控制测量等级 L3000 L500 二等 2000L3000 300L500 三等 1000L2000 150L300 四等 500L1000 L150 一级 L500 二级 4.2.2 采用平面控制网三角测量,三角网的基线不得少于 2 条,根
18、据条件,可设于河流的一岸或两岸。基线一端应与桥轴线连接,并宜垂直。当桥轴线较长时,宜在两岸均设基线,其长度不宜小于桥轴线长度的 0.7 倍,三角网所有角度宜布设在 30120,当条件不能满足时,可放宽,但不得小于 25。4.2.3 三角测量、水平角方向观测法和测距的技术要求以及测距精度应符合表 4.2.3-1表 4.2.3-4 的规定。表 4.2.3-1 三角测量技术要求 测回数 等级 平均 边长(km)测角中 误差()起始边边长 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DJ1DJ2 DJ6 三角形最 大闭合差()二等 3.0 1.0 1/250000 1/120000 12 3.5 三等 2.0
19、1.8 1/150000/70000 6 9 7.0 四等 1.0 2.5 1/100000 1/400000 4 6 9.0 一级 0.5 5.0 1/40000 1/20000 3 4 15.0 二级 0.3 10.0 1/20000 1/10000 1 3 30.0 表 4.2.3-2 水平角方向观测法技术要求 等 级 仪 器 型 号 光学测微器两 次重合读书 之差()半测回 归零差()一测回中 2 倍 照准差较差()同一方向值 各测回较差()DJ1 1 6 9 6 四等及 以上 DJ2 3 8 13 9 DJ2 12 18 12 一级及 以下 DJ6 18 24 注:当观测方向的垂直角
20、超过3的范围时,该方向一测回中的 2 倍照准差较差,可按同一观察时段内相邻测回同方向进行比较。4.2.3-3 测距技术要求 观测次数 平面控制 网等级 测距仪 精度等级 往 返 总测 回数 一测回读数较差(mm)单程各测 回较差(mm)往返较差 6 5 7 二、三等 8 8 15 46 5 7 四等 1 48 10 15 2(a+bD)2 10 15 一级 4 20 30 12 10 15 二级 1 2 20 30 注:1 测回是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 24 次的过程;2 根据具体情况,测边可采取不同时间段观测代替往近观测;3 表中 a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系数(m
21、m/km);D测量长度崖(Km)。表 4.2.3.4 测 距 精 度 测距仪精度等级 每公里测距中误差 mD(mm)级 mD5 级 5mD10 级 108 100 6 75 梁、拱 8 100 2 75 悬臂结构 2 100 注:构件混凝土强度必须通过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强度确定。5.3.2 浆砌石、混凝土砌块拱桥拱架的卸落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浆砌石、混凝土砌块拱桥应在砂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卸落拱架,设计未规定时,砂浆强度应达到设计标准值的 80%以上。2 跨径小于 10m 的拱桥宜在拱上结构全部完成后卸落拱架;中等跨径实腹式拱桥宜在护拱完成后卸落拱架;大跨径空腹式拱桥宜在腹拱横墙完成(未砌腹
22、拱圈)后卸落拱架。3 在裸拱状态卸落拱架时,应对主拱进行强度及稳定性验算,并采取必要的稳定措施。5.3.3 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按设计要求的程序和措施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5.3.4 顶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5.3.5 拆除模板、支架和拱架时不得猛烈敲打、强拉和抛扔。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后,应维护整理,分类妥善存放。5.4 检 验 标 准 主 控 项 目 5.4.1 模板、支架与拱架制作及安装应符合施工设计图(施工方案)的规定
23、,且稳固牢靠,接缝严密,立柱基础有足够的支撑面和排水、防冻融措施。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和钢尺量。一 般 项 目 5.4.2 模板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4.2 的规定。表 5.4.2 模板制作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项 目 允许偏差(mm)范围 点数检验方法 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5 用钢尺量 不刨光模板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3 刨光模板和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1 用钢板尺和塞尺量 平板模板表面最大的局部不平(刨光模板)3 平板模板表面最大的局部不平 不(刨光模板)5 4 用 2m 直尺和塞尺量 木 模 板 榫槽嵌接紧密度 2 2 模板的长度和宽度 0-1 4 肋高 5 2 用钢尺量 面板
24、端偏斜 0.5 2 用水平尺量 孔中心与板面 的间距 0.3 板端孔中心与 板端的间距 0-0.5 连接配件(螺栓、卡子等)的孔眼位置 沿板长宽方向的孔0.6 用钢尺量 板面局部不平 1.0 4 用 2m 直尺和塞尺量 钢 模 板 板面和板侧挠度 1.0 每个 构筑 物或 每个 构件 1 用水准仪和拉线量 5.4.3 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4.3 的规定。表 5.4.3 模板、支架和拱架安装允许偏差 检验频率 项 目 允许偏差(mm)范围 点数检验方法 清水模板 2 混水模板 4 相邻两 板表面 高低差 钢模板 2 4 用钢板尺和塞尺量 清水模板 3 混水模板 5 表面平
25、整度 钢模板 3 4 用 2m 直尺和塞尺量 墙、柱 H/1000,且不大于 6 墩、台 H/500,且不大于 20 垂直度 塔柱 H/3000,且不大于 30 2 用经纬仪或 垂线和钢尺量 基础 10 墩、台+5-8 模内尺寸 梁、板、墙、柱、桩、拱+3-6 3 用钢尺量,长、宽各、高各 1 点 基础 15 墩、台、墙 10 梁、柱、拱、塔柱 8 悬浇各梁段 8 轴线偏位 横隔梁 5 每个 构筑 物或 每个 构件 2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 1 点 支承面高程+2-5 每支 撑面 1 用水准仪测量 悬浇各梁段底面高程+10 0 每个 梁段 1 用水准仪测量 位置 5 1 用钢尺量 支座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CJJ 2-2008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2008 城市 桥梁工程 施工 质量 验收 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