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DL∕T 5267-2012 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范.pdf





《《标准规范》DL∕T 5267-2012 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范.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规范》DL∕T 5267-2012 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范.pdf(8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I C S2 7 1 4 0P5 9备案号:J 1 3 8 1-2 0 1 2P口L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 L T5 2 6 7 2 0 1 2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范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o fo v e r b u r d e ng r o u t i n gf o rh y d r o p o w e ra n dw a t e rr e s o u r c e sp r o j e c t s2 0 1 2 0 1 0 4 发布2 0 1 2 0 3 0 1 实施国家能源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范S p e c
2、 i f i c a t i o no f o v e r b u r d e ng r o u t i n gf o rh y d r o p o w e ra n dw a t e rl e S O U l C e$p r o j e c t sD L T5 2 6 7 2 0 1 2主编机构: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批准部门:国家能源局施行日期:2 0 1 2 年3 月1 日中国电力出版社2 0 1 2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范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o f o v e r b u r d e ng r o u t i n gf o
3、 rh y d r o p o w e ra n dw a t e rm s o u r c c 8p r o j e c t sD L,T5 2 6 7 2 0 1 2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铸1 9 号1 0 0 0 0 5h 唧:帅删c e p p s g e c c o m)北京博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2 0 1 2 年6 月第一版2 0 1 2 年6 月北京第一次印刷8 5 0 毫米1 1 6 8 毫米3 2 开本2 5 印张6 l 千字印数0 0 0 1-3 0 0 0 册统一书号1 5 5 1 2 3 8 5 4定价2 瑚元敬告读者本书封面贴有防伪标签,加热
4、后中心图案消失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版权专有翻印必究前言D L,T5 2 6 7 2 0 1 2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 0 0 8 年行业标准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 0 0 8)1 2 4 2 号文)的要求制定的。我国在覆盖层地基中进行灌浆始于2 0 世纪5 0 年代,曾在北京密云水库、河北岳城水库等大型工程中应用,后来由于混凝土防渗墙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覆盖层灌浆工程大大减少,渐少见于较大规模的应用。近一二十年来,由于水电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各项技术的进步,覆盖层地基和围堰工程的灌浆应用渐多,推广较快。为了促进和规范这项技术的应用,保证覆盖层灌浆工程
5、的质量,制定本标准实为必要。经过两年多的工作,本标准的编写人员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国内水电水利工程几十年来在覆盖层灌浆工程中采用的各项技术、工艺进行了总结,参考了国外同类灌浆技术标准,吸取了全国水电水利工程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和有关专家的意见,形成了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覆盖层灌浆设计原则,灌浆材料、设备与制浆,灌浆施工方法,灌浆工程质量检查等。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水电施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
6、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武警水电第一总队。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可风、赵存厚、肖恩尚、杨晓东、杨西林、宋玉才、郑治、杨月林、龚木金、黄灿新、杨锋、刘斌、王建功、高永刚、杨森浩、唐玉书、宋伟、贺永利、王碧峰、刘ID L,T5 2 6 7 2 0 1 2松富。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梅锦煜、许松林、吴新琪、楚跃先、汪毅、毛亚杰、张建华、王琪、孙志禹、孙来成、郭光文、康明华、陈宏、常焕生、杨成文、温文森、吴方明、钟彦祥、马如骐、孙钊、陈珙新、王行本、高广淳。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 0 0 7 6 1)。I I目次D L,T5 2 6 7 2
7、 0 1 2前言1总则2 术语3 设计原则-31 一般规定-3 2 帷幕灌浆3 3 固结灌浆I。12-44463 4 现场灌浆试验-74 灌浆材料、设备与制浆t84 1 灌浆材料与浆液“84 2 灌浆设备与机具-94 3 制浆“1 05 施工准备与要求1 26 套阀管法灌浆1 461 钻孔1 46 2 灌注填料与下设套阀管”1 46 3 灌浆-1 56 4 特殊情况处理“7 孔口封闭法灌浆7l 钻孔7 2 灌浆7 3 特殊情况处理“8 沉管灌浆一9 质量检查-1 0 竣工资料与工程验收-1 6“1 8”1 8“1 8“1 92 12 32 5l I ID L,T5 2 6 7 2 0 1 2附
8、录A 覆盖层灌浆工程钻孔注水试验检查方法2 7附录B 覆盖层灌浆施工记录与成果图表3 0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叭铊躬C o n t e n t sD L,T 5 2 6 7 2 0 1 2P r e f a c e 一l1G e a e r a lP r o v i s i o n s l2T e r m s-23D e s i g n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431G e n e r a lR e q u i r e m e n t s”43 2C u r t a i nG r o u t i n g。4。4。43 3C o n s o l
9、i d a t i o nG r o u t i n g。63 4T r i a l G r o u t i n g T e s t s。-。、。1。1、。74G r o u t i n gM a t e r i a l s E q u i p m e n ta n dG r o u tM i x i n g 84 1G r o u t i n gM a t e r i a l sa n dG r o u t 84 2G r o u t i n g E q u i p m e n t a n d T o o l s 一94 3G r o u t M i x i n g+。1 05P r e p
10、 a r a t i o na n dR e q u i r e m e n t s+。1 26S l e e v eG r o u t i n gM e t h o d t。1 46 1D r i l l i n g-1 46 2G r o u t i n g F i l l i n g M a t e r i a la n d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o f S l e e v e P i p e。1 46 3G r o u t i n g-”1 56 4M e a s u r e st oB eT a k e ni nS p e c i a lC o n d i
11、t i o n s-。1 67O r i f i c e c l o s e dG r o u t i n gM e t h o d。1 87 1D r i l l i n g 1 872G r o u t i n g 1 873M e a s u r e st oB eT a k e ni nS p e c i a lC o n d i t i o n s-1 98G r o u t i n go f C a s i n gP i p e。_。2 19Q u a l i t yS u p e r v i s i o na n dC o n t r o l。2 31 0W o r k sD o
12、 c u m e n t a t i o na n d A c c e p t a n c e”2 5VD L T5 2 6 7 2 0 1 2A n n e xAI n s p e c t i o nM e t h o d sf o rW a t e rI n j e c f i n gT e s to f0 v e r b u r d e nG r o u t i n g“2 7A n n e xBC o n s t r u c t i o nR e c o r d sa n dC h a r t sf o r0 v e r b u r d e nG r o u t i n gE x p
13、l a n a t i o no f W o r d i n gi nT 1 1 i s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3 0E x p l a n a t i o no f W o r d i n gi nT h i sS t a n d a r d 4 lL i s to f Q u o t e dS t a n d a r d s”4 2A d d i t i o n s:E x p l a n a t i o no f P r o v i s i o n s-4 31 总则m。f Ts 2 6 7 2 0 1 21 o 1 为规范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地基灌浆的设计原则
14、、施工技术要求、工程质量检查方法,满足工程安全和经济合理的要求,特制定本标准。1 o 2 本标准适用于水电水利工程中覆盖层的水泥黏土类浆液的灌浆。1 o 3 覆盖层地基的灌浆处理方案应根据工程要求、地质、施工等条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制定。1 o 4 灌浆工程的所有相关各方应具有必要的灌浆工程经验。对灌浆过程的监管应连续,灌浆施工过程中的成果应及时与设计参数及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如果灌浆中问成果与设计预期有重大区别,应立即查明原因,必要时应跟踪调整设计参数及施工工艺。1 o 5 灌浆工程的实施应避免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1 o 6 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
15、规定。D L T5 2 6 7 2 0 1 22 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 0 1 覆盖层o v e r b u r d e n覆盖在基岩之上的各种成因的松散堆积、沉积物。本标准主要指适宜于灌浆处理的砂卵砾石层、砂土层和人工填筑的碎石土体等。2 0 2 覆盖层灌浆o v e r b u r d e ng r o u t i n g利用机械压力或浆液自重,将具胶凝性的浆液压入到覆盖层中的孔隙或空洞内,以改善覆盖层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工程措施。2 0 3 帷幕灌浆c u r t a i ng r o u t i n g将浆液灌入覆盖层孔隙或空洞内形成连续的阻水幕,以减小覆盖层地基的渗漏量或降
16、低渗透压力的灌浆工程。2 0 4 固结灌浆c o n s o l i d a t i o ng r o u t i n g将浆液灌入覆盖层孔隙或空洞内,以增强覆盖层地基的密实性和承载能力的灌浆工程。2 0 5 混合浆液m i x e dg r o u t由水泥、水、黏土或膨润土、粉煤灰、外加剂等多种材料混合配制的浆液。2 0 6 膏状浆液c o l l o i d a lg r o u t具有较大的屈服强度和塑性黏度、较小的流动度及良好的触变性能的、状似膏体的胶凝性浆液。2 0 7 套阀管法s l e e v eg r o u t i n gm e t h o d在覆盖层中钻孔,在孔内置入套阀
17、管并在管外环状空隙充填低强度灰浆,在套阀管内使用灌浆塞进行灌浆的方法。2 0 8 孔口封闭法o r i f i c e-c l o s e d g r o u t i n g m e t h o d在灌浆孔口埋设孔口管,使用孔口封闭器自上而下分段进行2D L,T 5 2 6 7 2 0 1 2钻孔和灌浆的方法。2 0 9 沉管灌浆g r o u t i n gm e t h o do f c a s i n gp i p e将钢制灌浆管通过锤击或其他方式沉入覆盖层中进行灌浆的方法,包括打管灌浆法、套管灌浆法等。2 0 1 0 注水试验i n j e c t i o nt e s t通过向覆盖层
18、的钻孔中连续注水,测定注水量、注水水位与时间的关系,从而计算覆盖层透水性的试验。D L,T 5 2 6 7 2 0 1 23 设计原则3 1 一般规定3 1 1 采用灌浆方法处理覆盖层时,应先查明覆盖层的成因、结构、空间分布范围,各土层的颗粒级配、密度、渗透系数、允许渗透比降等,以及地下水的分布规律、流速、水质等情况。在地震区应对覆盖层的液化特性作出判断。3 1 2 覆盖层灌浆设计技术指标应以现场试验及室内试验成果为依据,通过计算分析和工程类比的方法提出,并应符合D L T5 3 9 5或其他相关规范的规定。3 1 3 覆盖层灌浆部位宜设置混凝土盖板,混凝土盖板厚度不宜小于0 5 m,宽度宜超
19、出灌浆两侧边线3 m 以上。3 1 4 为提高近地表覆盖层的灌浆质量,可采用加密浅层灌浆孔、自上而下进行灌浆、增加浆液中水泥含量、适当待凝等措施。3 1 5 覆盖层灌浆工程应根据其功能要求和使用条件,设置渗流和变形监测设施。3 2 帷幕灌浆3 2 1 帷幕灌浆设计应与工程总体的防渗系统设计布置相结合,统筹考虑。3 2 2 帷幕灌浆设计应满足工程总体渗流控制的要求,工程渗流控制标准应通过渗流计算及渗透试验综合确定。1 灌浆帷幕的允许渗透比降应满足渗流控制标准的要求。2 帷幕与其上部的防渗体之间应满足不发生接触冲刷和接触流失的要求。4D L,T 5 2 6 7 2 0 1 23 渗流量应满足工程正
20、常运行时的允许漏失量。3 2 3 帷幕的设计标准应按渗透系数(置)控制,并根据工程的防渗要求和渗流控制标准确定。3 2 4 覆盖层地基的可灌性可按可灌比(M)或其他指标判别,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可灌比可按式(3 2 4)计算:M=D 1 5 d s 5(3 2 4)式中:D。,覆盖层粒径指标,小于该粒径的土体重占覆盖层总重的1 5,m i l l;磊s 浆液材料粒径指标,小于该粒径的材料重占材料总重的8 5,I T f f n。w 1 5 时可灌注水泥浆;肘 1 0 时可灌注水泥黏土浆。3 2 5 帷幕的厚度可按式(3 2 5)计算:T=H f j(3 2 s)式中:r 帷幕厚度,m;限一最大
21、设计水头,m;,E 幕的允许比降,水泥黏土浆可采用3 6,若大于6 应通过试验论证。对于深度较大的多排帷幕,可根据渗流计算的成果和已有的工程经验沿深度逐渐减薄。3 2 6 帷幕灌浆孔宜采用垂直孔。帷幕灌浆孔的排数应根据对帷幕厚度的要求确定,不宜少于3 排。灌浆孔排距和孔距宜为2 m 4 m,排距宜小于孔距。3 2 7 当帷幕设置在混凝土防渗墙墙底时,多排灌浆帷幕与防渗墙的底部应设置搭接段,且搭接长度不宜小于5 m,沿防渗墙底端的绕流渗透比降应小于灌浆帷幕的允许比降。搭接段宜先行灌浆并待凝。3 2 8 帷幕的底部宜伸入基岩或相对不透水层2 m 或5 m。当基岩或相对不透水层较深时,可根据渗流分析
22、成果设置悬挂式帷幕,jD L,T 5 2 6 7 2 0 1 2并参照类似工程研究确定防渗帷幕底线。3 2 9 帷幕灌浆浆液可采用水泥黏土(或膨润土)浆、水泥浆、黏土浆。水泥和黏土灌浆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可采用化学灌浆材料。各种浆液的配比应由浆液试验确定。水泥黏土浆宜采用水泥:黏土=1:1 1:4(质量比,下同),水:干料(水固比)=3:1 1:1。当对浆液结石有强度要求时,水泥的掺量可采用较大值。进行多排孔帷幕灌浆时,边排孔和帷幕浅部宜采用水泥含量较高的浆液,临时性工程可减少水泥含量或使用黏土浆。3 2 1 0 帷幕灌浆压力应通过工程类比和现场灌浆试验确定。帷幕直接与土石坝填筑体或其他建筑物
23、相接并在其后施工时,宜设置变形监测点,灌浆压力应按建筑物的允许变形控制。3 2 1 1 帷幕灌浆施工宜采用套阀管法或孔口封闭法。3 2 1 2 灌浆结束后,应挖除表层未固结好的覆盖层,在完好的帷幕体顶上填筑防渗体,必要时可设置利于与上部结构结合的齿槽或混凝土垫层。3 3 固结灌浆3 3 1 应根据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控制等使用要求,结合地质及施工等条件进行覆盖层固结灌浆的设计。3 3 2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的范围应大于建筑物的外轮廓线,具体可根据覆盖层的分布和结构物的要求等条件进行分析计算确定。3 3 3 覆盖层地基固结灌浆的孔深、孔距、排距可根据现场灌浆试验成果进行分析计算,并参照类似工
24、程经验确定。一般情况下,孔距、排距可采用2 m 3 m。3 3 4 覆盖层固结灌浆宜采用沉管灌浆法或孔口封闭灌浆法。施工时宜先灌注周边孔,后灌注中问孔,各灌浆孔按排间分序、排内加密的原则进行。3 3 5 覆盖层固结灌浆的压力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现场试验成果,6D L T5 2 6 7 2 0 1 2按建筑物的允许变形确定,一般情况下可采用0 1 M P a 1 0 M P a。必要时应进行变形监测。3 3 6 覆盖层固结灌浆宜采用水泥浆,也可采用黏土水泥浆或膨润土水泥浆、粉煤灰水泥浆。空隙较大时,可使用膏状浆液或水泥砂浆等。3 4 现场灌浆试验3 4 1 现场灌浆试验宜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3 4
25、 2 现场灌浆试验的地点应具有代表性。地质条件复杂时,应针对不同地质单元和不同施工条件进行灌浆试验。当在工程建设部位进行试验时,应对试验工程的利用及与建筑物的衔接作好安排。3 4 3 现场灌浆试验的主要任务是:1 试验论证工程采用灌浆方法在技术上的可行性、施工效果的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2 评价灌浆帷幕的渗透性和抗渗透破坏能力,固结灌浆后地基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等。3 试验确定适宜的灌浆材料、浆液配比和浆液性能要求。4 推荐合理的灌浆技术参数,如灌浆孔排数、排距、孔距、孔深等。5 推荐合理的施工方法、旌工程序和施工参数,如灌浆压力、单位注入量范围等。6 研究适宜的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标准规范 标准规范DLT 5267-2012 水电水利工程覆盖层灌浆技术规范 DL 5267 2012 水电 水利工程 覆盖层 灌浆 技术规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