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教案15篇.docx
《诫子书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诫子书教案15篇.docx(8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诫子书教案15篇诫子书教案1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识记并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能借助解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 (2)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赏析精彩妙点,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殷殷教子之情,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魄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 【教学重点】 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背诵课文,积累警句,理解主旨。 【教学难点】 把握文章主旨,赏析精彩妙点。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时支配】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由题入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书信作为万里
2、相隔的亲人之间维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我国古今有著名的家训,家书。如: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 今日我们学习诸葛亮著名的诫子书,即告儿子的一封家书。题目表明文章的内容是诸葛亮对儿子的谆谆教育。这是他自己学习修养阅历的结晶,修身治家之道的概括。诫,告诫、劝勉。子,一般认为是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课件出示: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山东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水县)。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后世称诸葛武侯。著有诸葛亮集。 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
3、葛瞻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留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育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三、朗读课文,感知文意 1同学以自己宠爱的方式读课文。要求,借助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留意停顿。 2同学听录音,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注音,扫除文字障碍。 (2)留意词句停顿。 3找单个同学朗读,要求读准音,把握好朗读节奏。其余同学认真听,作出点评。 幻灯出示: (1)字的读音 夫(f) 淫(yn)慢 险躁(zo) 遂(su) 穷庐(l) (2)语句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4、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4老师指导同学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同学对文章内容的了解。 通过范读、自由阅读、齐读、指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来指导熟读,理解文章内容。 5翻译课文 (1)自主学习 生借助课下解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有疑问的圈画出来。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 (3)师点拨,抽背重点字、词、句释义。 (4)全班争辩,共同翻译全文,把握重点词语,逐句翻译。 (幻灯逐句出示,找同学先解释重点词语,再翻译句子) 四、合作探究 再读课文思考探究下列问题: 1、诸葛亮写
5、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 明确:告诫儿子要留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育自己的品德。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2、作者认为怎样才具有“君子之行”?怎样才“不能治性”? 明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险躁“ 3、作者认为具有“君子之行”需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课文从那几方面进行论述的? 明确:治学: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正(静) 修身: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反(躁)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4、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 明确:学习需要淡泊宁静。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化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5、画出文中提到“志”
6、的语句,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文中“志”与“学”的关系是如何理解的。 明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志无以成学”有明确的志向是成就学业的前提,“志”与“学”中“志”是很重要的,只有有了明确的方向,才能最终成就学业。 6、反复诵读课文,找出例句,体会语言的韵律美 例句:(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多运用对偶句、双重否定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 五、联系实际拓展延长 诸葛亮几千年前对儿子说的话,今日还有现实意义吗? 明确:一个人必需从小留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立志成学,加强思想修养,刻苦自励。做人与学习,做人居于首位,而做人的
7、关键是“静”。所谓“静”,就是面对灯红酒绿,面对权力、金钱等诱惑,不能因不拘小节而以身试法。要时刻坚守道德防线,时刻绷紧法纪之弦,自省、自警、自励,恪尽职守,领先垂范,管住自己,管住身边人,维护自身形象。因而当今仍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六、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学习,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能够真正地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七、作业 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整理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成语、俗语、诗词。 诫子书教案2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澹泊安静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险躁。学习本文重在引导同学理解内容,把握主旨,体会情感,从中获得
8、精神的力气:淡泊明志,安静致远,并由此积累背诵相关警言以自励。 联系同学实际考虑不宜往深处难处开掘,所以文章结构特点及哲学辩证思想不列为教学目标,当然这是主观看法,还有待同仁智者商榷。 一、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把握关键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精读课文,体会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 3、研读课文,赏析精彩妙点,积累名言警句。 4、熟读文章成诵,倾听先哲教育,吸取精神养料。 二、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积累警句; 理解主旨:勤学励志,修身养性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情感,赏析精彩妙点 三、教法、学法设想: 本篇文章短小精悍,辞约意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满殷殷期盼之情。在教学
9、中要达成目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接受的首要方法就是以“读”贯穿课堂始终:听读,朗读,跟读,默读通过反复地读让同学自然成诵;然后猜读、精读、研读、品读,让同学合作沟通探究释疑理解作者情感,把握文章主旨,联系现实实际谈体会,赏析品尝拓展积警句;中间穿插历史背景小故事,开阔同学视野激发同学宠爱,感受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养情趣。作业设置结合单元后面的综合性学习进一步拓展延长,丰富同学积累的同时感受浓浓的亲情、乡情、友情和爱国情。 四、课时支配: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丞相名垂汗简青,书台犹在谁复登”“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汉贼明大义,赤心贯苍穹”千古良
10、相诸葛亮不但是陆游、文天祥笔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才智化身。他一生立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为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安静致远的高风亮节言传身教,惠及子女。今日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诫子书,倾听他对子女、后人的谆谆教育。 (二)初读,读熟课文: 1、解题: 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 2、播放录音,同学听读,完成下列任务: (1)标记生字注音。 (2)留意词句停顿。 3、师范读,提示长句停顿。 示例: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指定同学诵读,余生订正,后齐读) 4、同学自由朗读,互读。 5、指定优、中、困同学各一名朗读,听者点评(从
11、字音、停顿两方面)。 6、再次播放录音,同学轻声跟读,留意体会语调、语速的变化,揣摩作者情感。 7、同学自由散读。 (三)精读,疏通文意: 1、自主学习: 同学借助课下解释,工具书自主译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圈画疑难问题。 师巡回指导。 2、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解决个人疑难问题。探究不成的,小组代表上台板书。 师参与探讨。 (1)难点预见: A、词语: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以明志以致远;广才;励精;治性;驰;去;非志无以成学遂成枯落(提示同学留意加横线的词类活用及一词多义字) B、句子: a、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12、 (2)处理措施: A、让同学联系实虚词的日常积累(如“以”的常见用法),迁移联想,猜读翻译,合作沟通,取长补短,后总结成型。 B、师提示同学翻译课文时不能直译的便意译,无论哪种译都要 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a的双重否定)和原文的风格特点。 以b句的翻译为例:年华随着时间奔驰,意志随着岁月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对社会无益 3、总结沟通: (1)四人一组相互翻译课文,沟通指正; (2)典型代表两名译文,师阐述自己观点,供参考。 (四)研读,赏析文章: 故事引子: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躬耕陇亩时“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留意结交名士,研读古籍,留心时政,常以管仲、乐毅
13、自励。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做军师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对,策动孙、刘联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国鼎立的基础。 蜀汉建立,拜为丞相。为完成统一中原,兴复汉室的大业,他效忠先主,辅佐后主,外联东吴,内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强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国,终因积劳成疾而逝世,享年54岁,临终遗嘱“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饰,不配器物”,留给子孙的财产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顷。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励自己的子孙,“善政嘉事”,“美声溢誉”,其子诸葛瞻、诸葛尚均义无返顾,为国捐躯,一家三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深为后人传诵。 由此引申: 1、集体探究: (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同学举手发言) (告诫儿子要留意修
14、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育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期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 (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需 具备哪几个条件?(淡泊、立志、惜时)其原句分别用规律学中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双重否定句式)来强调其重要性,找出这几个句子,再次加以品读,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感受体会。 (同学从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组探讨沟通,指定代表回答;齐读原句,体会作者情感,力求熟读至诵) A、淡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 B、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3)请依据谈论文的结构来给文章分层,并找出论点句,
15、治学、修身、惜时句,再次品读。(依据板书提示分组探讨完成,后总结再板书) 提示板书:提出论点正(静)反(躁)两方面论证(治学、修身)劝戒惜时,有所为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见上,略) (4)依据板书提示思路,引导同学背诵原文。自背。互背。齐背。 (5)问题引申:联系现实人世,布满诱惑的滚滚红尘,品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的重要意义。 (提示结合自身品性、四周实例及社会_现象、“八荣八耻”精神,自由沟通感想
16、。指定优秀代表发言) (五)朗读,积累词句: 同学再次放声朗读课文,圈画自己宠爱的句子,思索完成下列任务: (1)你最宠爱文章哪个警句?谈谈你的理解和受到的启发,由此你联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推举给大家,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送给大家一句你最宠爱的话。 (自己思索,小组沟通,个人回答) 警句推举: A、淡泊: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陶渊明);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即我师(白居易);心闲天地原来宽。(陆游) 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李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17、王勃);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C、惜时: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铺张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时间有三种步伐,将来的时间踟蹰靠近,现在的时间似矢飞去,过去的时间永久静止。(席勒) (2)积累文章或与之相关的名言警句于读书笔记上。 (六)作业设置: 1、背诵全文,积累警句。 2、诫子书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静心养德,保国爱民,平治天下,既有慈父的殷殷期望,更有圣贤的谆谆教育,感人肺腑。古往今来,抒发人间真情的诗词浩如烟海,或抒爱国之情,或赞亲热友情,或歌殷殷亲情,或咏浓浓乡情请同学们查找历代歌咏人间真情的诗词,分门别类加以整理,一周后在班内开展一次“人间自有真情在”为主题的诗词诵
18、读活动。 诫子书学问点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dn)泊/无以/明志,非安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君子的操行,心绪安静来加强修养,生活节俭来培育品德。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心平气和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学习必需静下心来,才能必要勤学苦练。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能,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过度懈怠就不能兴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龄同时间一起飞逝,意志同日月一起远离,于是变成了枯
19、枝落叶,大多不能融入社会,哀痛地居守偏僻简陋的房屋,(悲叹)又怎么来得及呢? 【重点字说明】: 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书:书信。 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夫(f):段 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谈论,无实在的意义。君子:品德高尚的人。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养德:培育高尚的品德。澹(dn) 泊:也写“淡泊”,不追求名利。致远:实现远大目标。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安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致远:实现远大目标。须:必要、确定要。广:使增广。才:才能。广才:增长才能。成:达成,成就,使完成。淫慢:过度懈怠。淫:过 度。慢:懈怠,懒散。励精:兴奋精神。险躁
20、:偏激浮躁,与上文“安静”相对而言。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宁静的性格。年:年龄。与:跟随。时:季节、时间。驰:疾行、增长。日:时间、时间、季节。意:意志。去:离开、消逝、逝去。遂:于是,就。枯落:枯枝和落叶,比方人精力衰竭,失去生活力。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赏析】 (1)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安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
21、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入手,劝勉儿子勤学励志,提高修养。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小结】:本文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读书修身,勤学励志、静心养德,要从“澹泊”“安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问答题】 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告诫儿子要留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育自己高尚的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子书 教案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