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先进事迹精选9篇.docx
《聂海胜先进事迹精选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聂海胜先进事迹精选9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聂海胜先进事迹精选9篇聂海胜先进事迹 篇一 出生的聂海胜,至今“闻到大酱就反胃”,因为贫寒的童年中,那是他最主要的食物。 聂海胜上面有5个姐姐。父母很疼爱这个来之不易的儿子,但母亲奶水不够,父亲没钱买奶粉,只能由姐姐们抱着他到处求食。 婴儿时期,他吃嫂嫂婶婶的奶水;少年时期,窝窝头蘸大酱就是一日三餐。 或许是亲眼目睹家里人有多不容易,家中独子的聂海胜并没有养成任性、自我的坏习惯,很小有了担当,有了“爷们样儿”。 他喜欢看军旅片,喜欢听军歌,喜欢在放牛时追着飞机不停地奔跑。 虽然家境贫穷,但同龄人中,聂海胜格外出挑,因为他坚毅且自律。 16岁,聂海胜经历了父亲离世的噩耗,看着母亲一人担起全家六口
2、人的生活所需,他心疼不已,瞒着母亲辍学,偷偷干起了农活。 母亲发现后,赶他回学校上学,聂海胜便发了狠劲儿:要读书,就读出个名堂,不然母亲的幸苦就白费了。 聂海胜从没有上过补习班,但成绩出类拔萃,是当地唯一一个考入县城一中的学生,还领到了学校救济金。 高中学业更难,他读书更勤奋了。 为了补贴家用,聂海胜每年寒暑假还会去打工,他有一股“老牛耕地”的执着,什么苦力活都干,薪水只有十几块也无所谓。 高中离家有30公里远,为了省钱,他每次都是走回家。而且,为了不把妈妈做的布鞋磨坏,他总是脱了鞋,光脚走回家。 18岁,聂海胜报名空军部队在校招生,从几百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 他很珍惜这来之
3、不易的机会,花好几年时间死磕体能、理论、技巧和毅力,总算成为飞行大队第一个放单飞行的学员。 聂海胜先进事迹 篇二 聂海胜的女儿名叫聂天翔。在她念小学高年级和初一阶段,正是爸爸训练最紧张的时候。 聂海胜英语底子薄,在女儿面前,他甘当“小学生”,让女儿帮着自己正读音、记单词。这也是小天翔和爸爸最亲密的时光,所以她总是乐此不疲。 当然,还有跑步。在航天城,如果看到聂海胜自己在场外训练跑步,那一定能从他身边发现小天翔,有时聂捷琳也会加入。小天翔调侃说:“爸爸把自己训练成了航天员,把我们也训练成了动员员!” 小天翔又盼爸爸回家,又“怕”爸爸回家,原因是爸爸太“挑食”,妈妈总是“迁就”他。航天员进餐有严格
4、的标准,聂海胜在家吃饭,桌上的肉食除了一小份牛肉,就是蔬菜和豆制品,以至女儿每每玩笑着“抱怨”:“爸爸一回家,我就没好吃的了。” 聂海胜全心扑在训练上,照顾好家人,就成了聂捷琳义不容辞的责任。 有天夜里,小天翔突发高烧,体温升到近40度,不时伴发着抽搐。聂捷琳赶紧抱着孩子送往医院。到得急诊室,雨水和汗水湿透了聂捷琳全身。医生见状,责怪地问:“你老公咋不来呢?”聂捷琳不知如何作答,倒是小天翔在迷糊中替妈妈解了围,说:“我爸是航天员。” “神六”任务启动后,有天聂海胜的母亲突发脑溢血。为不影响丈夫训练,聂捷琳只身赶回老家,承担起照料婆婆的重任。后来兄妹们担心母亲有个三长两短,将消息告诉了聂海胜。
5、训练中心给聂海胜特批了3天假。当他火急火燎赶回湖北枣阳医院时,望着神志不清的母亲,聂海胜扑通跪了下去 聂海胜的英雄事迹简介 篇三 最近,若问什么最火?非神舟十二号升天莫属。 同时,三位飞天的宇航员也成了全民偶像,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什么才是民族英雄。 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他们注定是要载入史册的名字,也是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 这次飞天,相关部门采取“新老搭配”的方式,以便能及时处理一些棘手的问题。 而三位航天员中,年龄最大的当属57岁的聂海胜,已经是三探苍穹,拥有极其丰富的飞天经验。 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下聂海胜的成长背景,和他生活中的趣事。 一、聂海胜的童年 聂海胜出生于1964年,老家在湖
6、北枣阳。在那个年代根本没有“人口观念”,所以父母连着生了8个孩子,聂海胜排行老六。 家里条件不好,再加上一共10张嘴等着吃饭,所以聂海胜经常能体会到饿肚子的滋味。 而且,聂海胜经常穿姐姐们的花衣裳,还惹得不少同学嘲笑他。 不过,即使饿着肚子,也没耽误他调皮捣蛋。小时候的聂海胜可是远近闻名的捉鱼摸虾小能手,有时一次能摸上来十多斤。 当然,他是逃课出去的,这些“战利品”当然不敢带回家。于是,他就带到同学家,跟同学一起分享。 鱼虾用清水煮了,再撒一把盐,在那个年代可是绝顶的美味了。 面对生活的窘迫,聂海胜深谙“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所以他一直学习非常好。以至于在初中时,还获得了一个“数学王”的称号。
7、 当时,考试满分是100分,老师说最先交卷的人能多得5分,聂海胜就成了每次都考105分的那个人。 二、学霸聂海胜 1980年,聂海胜的父亲不幸离世,整个家庭的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身上。 年纪轻轻的聂海胜非常懂事,帮母亲揽下了许多农活,像放牛、割麦子等等。 也因此,聂海胜耽误了不少学业。这么一个好苗子,每天在地里忙农活,可急坏了老师们。 老师们商量后,决定免除他的学杂费,减轻他家里的负担,聂海胜这才能安心读书。 中考时,聂海胜考上了枣阳一中,整个地区最好的高中。 进了这所顶尖高中,聂海胜终于感受到了压力,曾经在班级里名列前茅的他,现在只能排在中游。 为此,聂海胜学习更加认真。下晚自习后,别的同学都回
8、了寝室,只有他在教室里点着煤油灯,继续读书。 老师知道后,劝他回寝室,他就在寝室的被子里打着手电筒继续读书。 虽然没有“头悬梁,锥刺股”那样刻苦,但是效果也非常显著,聂海胜的成绩很快就攀升到班级的前列。 由于学业繁忙,聂海胜不能像小时候一样贪玩了。所以,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运动。 那时,学校里流行一个游戏刀蹴,也就是现在的“斗鸡”。刚开始聂海胜还屡尝败绩,等到锻炼了几个月之后,班级里已经没人是他的对手了。 聂海胜平时非常乐于助人,每次学校检查卫生,同学们打扫完,他都要帮其他同学再看一遍,偶尔有些遗漏的角落,聂海胜都会帮忙清理。 有一次,同班同学肖居成得了重感冒,聂海胜为了照顾他,每天帮他打饭、洗碗
9、,连续做了一周。 正是因为这种品格,聂海胜在高中时人缘非常好,交到了不少朋友。 聂海胜曾跟好友金邦才吐露心声:“我以后想当兵,最好是飞行员。”他说:“小时候飞机飞过,小伙伴都喜欢看,而我是看得最久的那个。” 那时,学校附近有一根十来米长的钢管,只有一只脚那么宽。聂海胜每次都能走完,而且一次比一次快。 事实证明,他的平衡能力非常强,再加上常年锻炼养成的身体素质,绝对是当飞行员的料。 三、飞行员时期 没过多久,聂海胜的机会就来了。 1983年,空军部队到枣阳一中招募飞行员,聂海胜轻松达标,成功考入长春飞行学院。 当时的条件不如现在,各种器械非常粗糙。手脚磨起泡,甚至渗出血水都是常有的事。 好在聂海
10、胜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下来。最后,聂海胜终于成为了一名歼击机的飞行员,还是同行中第一个单飞的人。 在部队训练期间,聂海胜每隔几年会回家探望一次。其中有一次,还闹出了不小的笑话。 当时,聂海胜像往常一样,回家帮母亲干农活。心血来潮之下,借了邻居一辆手扶拖拉机。 结果,从没开过拖拉机的他,刚一上手,差点给开翻了。 乡亲们看到后不由得起哄:“会开飞机,不会开这个?” 聂海胜则是尴尬地挠挠头,说:“这玩意儿确实不好弄。” 聂海胜驾驶歼击机升到4000多米的高空时,发动机突然出现故障。 聂海胜凭借强大的心理素质,一边向指挥部报告状况,一边在脑海里想解决办法。 然而,各种办法都试了个遍,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11、,飞机还在下坠。 由于速度过快,聂海胜的双眼甚至出现了黑视现象。 在最后一刻,深知局面无法挽回,聂海胜才按下了弹射开关。等到他看清时,发现飞机已经坠毁了。 为了表彰聂海胜在这次飞行中,努力挽救歼击机的精神,部队给他颁发了三等功。 此后,聂海胜驾驶各种型号的歼击机,累计安全飞行148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四、英雄背后的功臣 1991年,聂海胜正在南昌工作,27岁的年纪已经老大不小了,却还没有个对象。 聂海胜有一套自己的择偶标准:首先两人必须得合得来,而且最好是在南昌本地,这样两人有更多的机会相互了解。 有意思的是,当时他因病住院,看到医院里的女护士很多,于是就请护士长帮他挑一个。 护士
12、长思来想去,决定把聂捷琳介绍给他,两人就这么认识了。 聂海胜朴实厚道,聂捷琳心灵手巧、大大方方。第一次见面,两人就对彼此很满意。 没过几次,聂海胜就见到了女方的父母,二老对他也非常看好。于是,两人顺理成章地结了婚,聂海胜成了“江西女婿”。 两人婚后一直非常恩爱,吵架都很少有。然而,有一次两人却闹得险些离婚。 1996年,两人结婚第5年时。我国准备进行航天员遴选,聂海胜作为国家特级飞行员,自然对这个机会非常渴望。 可是,等他回到家对妻子一说,聂捷琳的态度却非常坚决:不同意。 聂海胜也很无奈,一边是结发的妻子,另一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实在让人为难。 于是,聂海胜想了一个办法:先斩后奏,等通过了选拔
13、,再征求妻子的原谅。 可是等选拔人员登门的时候,聂捷琳直接把他们“扫地出门”,就是不同意丈夫做航天员。 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聂捷琳甚至拿离婚来威胁聂海胜。 婚当然是不能离的,可是聂海胜也不想放弃自己的梦想。后来,经过聂海胜多次软磨硬泡,聂捷琳才终于同意了丈夫的请求。 五、航天员时期 1998年1月,聂海胜跟杨利伟等一共14人,成为了我国首批航天员。 从那以后,聂海胜跟妻子就开始了“两地分居生活”。 作为宇航员,光是基础课程,就要学习58门。还要经常在失重的环境中训练,为将来进入太空做准备。 虽然,家属楼跟基地之间只有500米的距离,但是聂海胜忙得很久都不着家。 近在咫尺的家属楼尚且如此,更不用
14、说枣阳老家了。 2004年,聂海胜的母亲突发脑溢血,聂海胜才千里迢迢赶回老家。 看着床头虚弱的母亲,面对生命危险都毫不畏惧的硬汉,终于留下了眼泪。 好在经过救治,母亲的性命保住了,在母亲身边陪伴了三天之后,聂海胜又回到基地,投入到训练中。 2005年,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出征太空,乡亲们都聚集在老家的空地上,跟聂海胜的母亲共同见证了历史性的一刻。 2013年6月11日,聂海胜再次执行任务,乘坐神州十号升空。老家的乡亲们拉起横幅,写道:海胜在天揽四海盛景,举国欢庆贺神州腾飞。 时至今日,聂海胜已经是57岁的老将了。这次神州十二号任务,已经是他第三次进入太空。 临行前,聂海胜还染黑了白发,告诉人
15、们:我还年轻,我还能为国争光。 不光是聂海胜,已经56岁的杨利伟,虽然多年没有接受航天任务,却仍然在保持训练训练,时刻等待祖国的召唤。 尽管我国第一代航天员已经上了年纪,但是我们还有第二代,第三代,甚至之后的无数代航天员前仆后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像聂海胜一样,为祖国无私奉献的老一辈爱国人士还有很多,希望他们的事迹能够一直传唱下去。 “航天精神”也会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一样,一代代传承下去,鼓舞着一代代中华人民。 聂海胜的人物事迹素材 篇四 关于聂海胜的英雄事迹你知道多少?聂海胜是继杨利伟、翟志刚之后排名第三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首飞队伍成员,也是他们三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神舟六号
16、”飞船于10月12日发射,聂海胜成为两名航天员之一,一时间聂海胜再次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聂海胜与几位被招飞的同学被送到长春航校后,虽然对当地的气候很不适应,但他时间铭记取母亲的嘱托,抛开全部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之中,致使各项目标都完成得十分出色,成为学员中第一个放单飞的人。 上天飞翔不光简简单单说说而已 一次教官让他给我们讲一讲飞翔体会,一贯不善言辞的他只说了一句话:“啥也不想,只管飞”事实上,飞翔远不像他表述的那般简略,每一次登机前,他都手拿模型将飞翔线路、飞翔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反反复复演练数遍。付出总有回报。初教、高教机飞翔毕业,他要比别人少飞几十个小时。后来,他以优异的成果提早毕业
17、,被分配到南昌某飞翔部队。 聂海胜在很多人里面成为了一名航天员 聂海胜深知母亲吃过许多苦,每次给家里写信都是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在他成家之后,总是想办法让母亲多享点福。在南昌时,聂海胜就几回接母亲到部队居住。后来,聂海胜调到北京,又两次接母亲到北京过春节,还每个月给她寄生活费。1998年1月,我国第一个航天员大队在北京航天城宣告成立。聂海胜凭着杰出的体质和优异的飞翔才能,在参选的1506名优异飞翔员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成为14名航天员中的一员。 2003年2月,聂海胜带着妻子、女儿回枣阳探亲,母亲和姐姐快乐地弄了一大桌子饭菜。饭桌上,母亲从儿子的神色中猜出他必定接受了重要任务。尔后大半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聂海胜 先进事迹 精选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