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药剂科.ppt





《生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药剂科.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药剂科.ppt(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生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新生儿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药剂科药剂科 肝酶不成熟,解毒功能不完善: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分泌量小活力低,与药物结合能力差,使游离药物增多,易发生蓄积中毒肾脏功能不成熟:肾小球滤过率只有成人3040,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明显延长,易在血液中蓄积中毒。减少剂量,延长间隔时间血脑屏障透性较高:服用某些能和胆红素竞争性与白蛋白结合药物,使游离胆红素增加,易于通过血脑屏障,损伤脑组织,发生核黄疽新生儿生理特点 血红蛋白还原酶活性较低:血红蛋白较易氧化,某些药物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磺胺药、解热镇痛药及氯丙嗪)皮肤吸收能力强:外用药吸收量大,甚至发生全身中毒体脂肪含量少:与脂
2、溶性药物不易结合而发生中毒体内白蛋白低:药物蛋白结合率低,游离药物浓度增加体液量多(80%):水溶性药物在细胞外液中容易稀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新生儿生理特点 胃肠发育不完全口服给药不适合早产儿和早期新生儿胃内缺乏必要的酸度(尤其早产儿)胃排空延迟易使药物到达肠道的时间较长胃食道反流 肌肉注射:药物吸收取决于局部血液灌注和药物沉积面积肌肉组织少、局部血液灌注不足(缺氧、低体温或休克),肌肉注射可能进入皮下硬结或脓肿、储库效应 新生儿生理特点 静脉注射早产儿和新生儿最理想的给药途径应注意:最好用微量泵 用脐血管要小心:脐静脉、脐动脉给药有分别引起肝坏死、肢体 或肾坏死的危险2013年:全球有6
3、30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刚果民主共和国和中国5个国家占了同类死亡总数的一半左右 其中新生儿(即出生28天以内或新生儿期的婴儿)280万,占五岁以下儿童 死亡人数的44%,绝大多数发生在卫生保健服务获取率低下的发展中国家 75%新生儿死亡发生在生命第一周,25%-45%发生在24小时内 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80%)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感染、窒息(出生时缺氧)以及产伤 我国新生儿死亡和致残的重要因素:感染性疾病WHO 2014年9月报道出生前感染(宫内感染):病毒、生殖道常居菌、性传播性病原体等 途径:胎盘血行感染;羊水盆腔炎症或上行感染出生时感染(分娩过程感染):B组
4、溶血性链球菌、肠杆菌 途径:阴道产,宫内窘迫、胎膜早破;误吞污染的羊水或带菌的母血出生后感染:乳汁分泌的病原体(HIV、HBV等);皮肤寄生菌及污染菌;呼吸道感染或鼻咽部携带病原微生物(G-杆菌、葡萄球菌、真菌)途径:护理不当;院内感染感染途径不同、部位不同病原菌分布不同不同地区、医院病原菌分布于耐药有所差异 全国新生儿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Mohnarin2011年度0-14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44.5菌株分离自呼吸道标本血液标本10.9;伤口分泌物占8.9;尿液标本5.0;粪便占3.0;胆汁胸腹水占1.5 阳性菌的比例明显高于成人;葡萄球菌、肠球菌成为儿童感染主要病原菌;CoNS占血液占血液
5、所有分离菌43.9%,MRCNS检出率77.6%;CoNS血流感染的意义存在争议,但在新生儿中其作为病原菌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特别是有血流内导管、外科手术等高危因素Mohnarin2011年度0-14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青霉素耐药率极高MSSA/MSCNS对苯唑西林敏感性好阳性球菌防线糖肽类、利奈唑胺(新生儿)Mohnarin2011年度0-14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头孢类、克林天然耐药屎肠球仅糖肽类敏感性高粪肠球可考虑青霉素类(理论)青霉素类、头孢曲松敏感性好 Mohnarin2011年度0-14岁儿童细菌耐药监测克氏柠檬酸杆菌对哌拉西林天然耐药三代头孢耐药率高(ESBLS+)根据药敏结果选择含酶抑
6、制剂的药物(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最后的防线 西安市儿童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1074例新生儿培养阳性标本:血液:血液:981981例,例,91.34%91.34%;粪便46例,4.28%;痰34例,3.17%;脑脊液12例,1.12%表皮表皮溶血溶血人葡人葡缓慢缓慢金葡肠球菌其他G+菌(例)750240240122122707038381721053百分比%69.8322.3522.3511.3611.366.526.523.543.541.58%19.554.93大肠铜绿肺克嗜麦芽阴沟肠鲍曼其他G-菌(例)2878474422716836百分比%26.7
7、27.826.893.912.511.490.743.35大部分病原菌来源于血液标本新生儿感染(血液)的主要病原菌为G+菌,其中检出率较高的是表皮葡萄球菌、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CoNS的地位不容忽视)G-菌检出率较高的有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真菌:37例(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激素有关)西安市儿童医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1074例新生儿培养阳性标本:氨苄苯唑:是否MRSA/MRCNS万古霉素ESBLs+?哌酮敏感性好耐药率更高;碳青酶烯?某院NICU2011年9月-2013年9月586例培养阳性标本: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Vol.24 No.24 2014NICU患儿特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菌 药物 合理 应用 药剂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