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北京教案模板汇总6篇.doc
《的北京教案模板汇总6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北京教案模板汇总6篇.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的北京教案模板汇总6篇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1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知道它们在本课中都是表示数目的。 2、把握9种笔画,能按笔顺规章书写本课生字。 3、熟悉田字格,能依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 4、熟悉4个字,会读指定的词语。 5、能在教师的帮忙下读儿歌,大体了解意思。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能依照田字格里的标准字写字。 教学预备: 生字卡片、田字黑板。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熟悉本课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知道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熟悉4个生字。把握汉字笔画,能按笔顺规章书写。熟悉田字格,能
2、依照范字写字。会读指定的词语,能在教师的帮忙下读儿歌,体会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熟悉9种笔画,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从今日起我们就要学习汉字了,每个字的上面都有一个音节,音节怎样读汉字就怎样读。 2我们要学习的这些汉字都在一首一首的儿歌里面,今日开头学习“识字(一)”。儿歌是一行一行写出来的,数星星这首儿歌共有6行。 3儿歌上面是题目数星星,题目前面的“1。”是识字的第一课。学生齐读:1数星星 二、学习新课 (一)读儿歌 1、教师范读儿歌。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儿歌,留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同桌互读儿歌。 4、说说你从这首儿歌中知道了什么? 5、
3、抽卡片读生字和认读字。 6、齐读儿歌。 (二)学习新笔画 1、出示“一”,这个笔画叫做“横”。 2、让学生观看自己的名字,看看有没有“横”。 3、教师范写“横”,从左往右写,要写平。 (三)学习生字 1、学习“一” (1)指名领读字音,教师范写,提问:“一”共几笔?哪一笔? (2)教师记字形:“一”,横“一”。 (3)学生指名、相互、小组记字形。 (4)“一”表示数目,我们可以用“一”说什么?(一个人、一把椅子) 2、学习“二” (1)指名领读字音,教师范写,提问:“二”共几笔?哪几笔? (2)指名、相互记字形。 (3)组词:三朵花、三棵树、三粒种子 (四)指导看笔画笔顺表 1、红笔画是新笔画
4、。 2、第一栏是生字,其次栏是笔顺。 3、右下角的数字是生字的总笔画数。 三、稳固练习 1、开火车抽读生字。 2、识字嬉戏。 四、指导书写 (一)熟悉田字格 田字格中的横虚线称作“横中线”,竖虚线称作“竖中线”,横竖两条虚线的交点称作“中心点”。4个小格分别称作左上格、左下格、右上格、右下格。 (二)指导书写“一” 1、教师范写,提问:“一”字的一笔写在哪里?两边顶不顶格? 2、师述:“一”,起笔在左横中线,收笔在右横中线稍靠上一点,“横”要平,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三)指导书写“二” 1、教师范写,提问:“二”字的两横写在哪里?一样长吗? 2、师述:“二”,两个“横”分别在左横中线
5、的上、下,相距不远不近,笔画走向同“一”,各笔画分别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四)指导书写“三” 1、教师范写,提问:“三”字中的三横长短一样长吗?中间的“横”离上下两个“横”是不是同样宽? 2、师述:“三”,三个“横”分别落在横中线上方,横中线和横中线下方,上下两“横”距中间的“横”不远不近,笔画走向同“一”,各笔画分别居中。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一首儿歌和三个生字。 课后反思:学生有主动识字的兴趣,对根本笔画把握较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习惯还有待培育,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渐渐培育。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熟悉田字格,能依照范字写字。把握汉字笔画,能按笔顺规章书
6、写本课生字。学生有自主识字的方法,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对汉字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四的书写 一、引入新课 1、读儿歌:指名、小组读。 2、抽卡片读生字。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新笔画 竖横折撇竖弯点竖弯钩捺横折弯钩 丨丿丶 1、教师范写笔画,说出各笔画名称。 2、用铁丝演示“”,帮忙学生记住笔画是一笔。 3、学生书空笔画。 4、小组记忆笔画名称和写法。 (二)学习生字 1、提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依据笔画挨次记忆字形。 (3)利用儿歌弄懂字义,组词说句。 2、学生自学生字:四、五、六、七、八、九、十 3、检查自学效果,教师指导。 (1)“四”的第三
7、、四笔是“撇、竖弯”。 (2)“五”的第三笔是“横折”。 (3)“六”的最终一笔是“点”。 (4)“八”撇低,捺高,中间留空。 三、稳固练习 1、抽卡片开火车读生字。 2、识字嬉戏。 四、指导书写 1、学生观看田字格中的范字,从整体到笔画说说怎样写。 2、教师范写。 (1)“四”,第一笔“竖”和其次笔“横折”的右半笔都要往里收一些,且不要拉得太长,第三笔“撇”,起笔稍重,收笔要轻,要拉出笔锋。 (2)“五”,其次笔为“竖”,由竖中线起笔稍左方向运笔。 (3)“六”,第一笔为“点”,写在竖中线上,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横”在横中线上,最终一笔为“点”。 (4)“七”,第一笔“横”起笔在左
8、横中线稍下,穿过中心点以后在右横中线稍上收笔。“竖弯钩”起笔在竖中线稍左一点。 (5)“八”,其次笔是“捺”,起笔在左上格,起笔要轻,收笔时轻轻顿一下再拉出捺脚。 (6)“九”,第一笔是“撇”稍直,不要太斜,“横折弯钩”起笔后先向右上方运笔,折后向下,稍左运笔,弯要有弧度,钩要小。 3、学生描红,仿写。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7个生字,知道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是表示数目的。 课后反思:学生第一次学习生字,兴趣很高,对根本笔画把握较好,多数学生书写习惯好,只是个别学生的书写还有待练习。 北京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熟识音乐旋律,能在音乐伴奏下一起跳藏舞。 2.感受
9、藏族音乐、舞蹈的风格,宠爱学习民族舞蹈,体验民族文化的丰富和绚烂。 活动预备: 1.课件漂亮的青藏高原 2.自制的藏族服饰:长袖(每人一对),彩色花纹围裙(女孩每人一条) 3.音乐北京的金山上 4.孩子对藏族的文化、风土有肯定的认知根底,学过藏舞的根本动作(靠步、三步一撩) 活动过程: 一、播放课件,引入活动主题 1.引:我们宏大的祖国妈妈有56个民族宝宝,今日,我们一起来熟悉一群住在“世界屋脊”上的能歌善舞的人们。 2.播放课件(青藏高原的背景音乐下消失雪山、布达拉宫等西藏的标志性风景和跳舞的藏族人民) 3.提问:你们知道住在青藏高原上的是什么少数民族吗? 他们的衣服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4
10、.幼儿答复后教师:这些有着长袖子,系着彩色花纹围裙的是藏族的人们。 二、观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熟识歌曲的旋律 1.引:看过了藏族人民住的地方,我们一起来听听藏族的歌,歌曲的名字叫北京的金山上。 2.完整观赏歌曲北京的金山上 3.教师与幼儿共同听音乐拍节奏,感受歌曲的旋律 三、学习舞蹈 1.教师穿上自制藏族服装,示范整个舞蹈动作,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师:这首北京的金山上这么好听,张教师忍不住要参加藏族小朋友一起跳藏舞,你们想看吗? 2.引导幼儿回忆舞蹈中的动作并仿照,教师依据幼儿的答复把整套舞蹈动作分解为5个动作,并示范介绍 3.幼儿跟教师练习舞蹈中的五个分解动作,练习时先将手上和脚上的动作分开
11、练,然后手脚共跳 第一个八拍:双手放背后,含胸,左右靠步。 其次个八拍:一脚按拍子点地,双手一上一下翻动。 第三个八拍:手上左右平移袖子,左右靠步。 第四个八拍:走三个平步,手平放,第四拍左腿提膝向前,撩小腿,甩袖。 “巴扎嗨”:双手在身体的右前方做献哈达壮,弯腰屈膝,右脚跟前侧点地,“嗨”时双手合拳拍击一次原地上跳。 4.教师再次在音乐中完整地示范整个舞蹈,引导幼儿记住动作的挨次。 5.师幼一起在北京的金山上的音乐中完整地跳舞 四、舞蹈表演北京的金山上 1.幼儿穿上自制的藏服,在音乐中表演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2.藏族大联欢:请家长与孩子一起来表演舞蹈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12、结合问题解决,让学生初步感受记时法产生的必要性,并能依据需要选择适宜的记时法。 2通过比照,树立学生辩证对待两种记时法的意识,并能娴熟把握一般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的互化。 3培育学生的时间观念,并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两种计时法相互改写。 教学难点: 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刚刚的铃声告知我们上课的时间到了,对吗?那古时候的人们是怎样来确定时间的呢?请看大屏幕。 伴随课件画面的呈现,教师介绍: 在古代,原始人白天外出打猎,晚上回到自己居住的山洞里休息。他们只知道用日和夜来表示时间。后来,人们发觉一天中太阳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就
13、学会了用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来确定时间。再后来,人们还发觉,容器中的水或沙子,从一个小孔中流出的时间是固定的,就想到用滴水或漏沙的方法来计算时间。 提问:那么,假如今日我们需要知道时间,要看什么呢?(看钟表) (屏幕消失钟面,显示时刻10时) 提问:你能读消失在钟面上的时刻吗?一般这个时刻你可能在干什么呢? (依据学生答复,相机板书: 上课 10时 睡觉 10时) 提问:一天之中怎么会有两个10时呢?你觉得这两个10时是同一个时间吗?请看大屏幕: 夜里12时是一天完毕的时刻,也是新的一天开头的时刻,这个时刻我们一般在做什么?(睡觉)就让我们从这个时刻开头,时针和分针转动起来了,这时我们应当还在睡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教案 模板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