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助剂.ppt
《高分子材料助剂.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材料助剂.ppt(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分子材料助剂高分子材料助剂卢凤天卢凤天20102010年年1111月月2020日日1目目 录录一、简介一、简介二、增塑剂二、增塑剂三、抗氧剂三、抗氧剂四、热稳定剂四、热稳定剂五、光稳定剂五、光稳定剂六、阻燃剂六、阻燃剂七、润滑剂七、润滑剂 八、抗静电剂八、抗静电剂九、交联剂九、交联剂十、偶联剂十、偶联剂2一、简介一、简介 某些材料或产品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为改进生产工艺、某些材料或产品在生产或加工过程中为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性能而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品。提高产品性能而添加的各种辅助化学品。分分 类类应用对象应用对象作用功能作用功能使用范围使用范围(1 1)高分子材料助剂高分子材料助剂(2 2)
2、纺织染整助剂)纺织染整助剂(3 3)石油工业用助剂)石油工业用助剂(4 4)食品工业用助剂)食品工业用助剂(1 1)合成用助剂)合成用助剂(2 2)加工用助剂)加工用助剂(1 1)稳定化助剂)稳定化助剂(2 2)加工性能改进剂)加工性能改进剂(3 3)机械性能改进剂)机械性能改进剂(4 4)表面性能改进剂)表面性能改进剂定义定义塑料、纤维用:塑料、纤维用:增塑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剂、交联增塑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氧剂、交联剂和助交联剂、发泡剂、阻燃剂、润滑剂、抗剂和助交联剂、发泡剂、阻燃剂、润滑剂、抗静电剂、防雾剂、固化剂等静电剂、防雾剂、固化剂等橡胶用:橡胶用:硫化剂、硫化促进剂
3、、防老剂、抗臭氧剂、塑硫化剂、硫化促进剂、防老剂、抗臭氧剂、塑解剂、防焦剂、填充剂等解剂、防焦剂、填充剂等(1 1)稳定化助剂)稳定化助剂(2 2)加工性能改进剂)加工性能改进剂(3 3)力学性能改进剂)力学性能改进剂(4 4)表观性能改进剂)表观性能改进剂(5 5)柔软化和轻质化助剂)柔软化和轻质化助剂(6 6)功能赋予剂)功能赋予剂3二、增塑剂二、增塑剂 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增加聚合物的塑性,改善加添加到聚合物体系中,能增加聚合物的塑性,改善加 工性,赋予工性,赋予制品柔韧性和伸长性的物质。制品柔韧性和伸长性的物质。性性能能要要求求与高聚物的与高聚物的相容性好相容性好塑化效率高塑化效率高
4、良好的耐久性良好的耐久性具有具有难燃性能难燃性能耐寒性、耐老化性好耐寒性、耐老化性好电绝缘性好电绝缘性好 无色、无臭、无味、无毒无色、无臭、无味、无毒(尽可能)(尽可能)耐霉菌性能好耐霉菌性能好原料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原料成本低、使用效率高定义定义4二、增塑剂二、增塑剂分分 类类苯二甲酸酯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酯、间苯二甲酸酯)(邻苯二甲酸酯、对苯二甲酸酯、间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己二酸酯、壬二酸酯、癸二酸酯)(己二酸酯、壬二酸酯、癸二酸酯)苯多酸酯苯多酸酯(偏苯三酸酯、均苯四酸酯)(偏苯三酸酯、均苯四酸酯)多元醇酯多元醇酯(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等二元醇
5、、丙三醇、(乙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等二元醇、丙三醇、季戊四醇的低级脂肪酸酯、苯甲酸脂)季戊四醇的低级脂肪酸酯、苯甲酸脂)柠檬酸酯柠檬酸酯(柠檬酸的脂肪酸酯、乙酰化柠檬酸酯)(柠檬酸的脂肪酸酯、乙酰化柠檬酸酯)磷酸酯磷酸酯(磷酸脂肪酸酯、磷酸酸酯、磷酸混合酯、含氯磷酸酯)(磷酸脂肪酸酯、磷酸酸酯、磷酸混合酯、含氯磷酸酯)聚酯聚酯(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聚产物)(二元酸和二元醇的缩聚产物)环氧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环氧化油、环氧脂肪酸酯、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酯)(环氧化油、环氧脂肪酸酯、环氧四氢邻苯二甲酸酯)其他化合物其他化合物(脂肪族一元酸酯、苯甲酸单酯、松香酸酯、磷酸酯、(脂肪族一元酸酯、苯甲酸单
6、酯、松香酸酯、磷酸酯、磺酰胺、脂肪酰胺、烃类、氯化烃)磺酰胺、脂肪酰胺、烃类、氯化烃)结结构构5二、增塑剂二、增塑剂 三作用形式三作用形式作用机理作用机理 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增塑剂分子插入到聚合物分子链之间,削弱了聚合物削弱了聚合物分子链间的应力分子链间的应力,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结果增加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移动性、降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达到增塑。低了聚合物分子链的结晶度,达到增塑。非极性增塑剂对非极性聚合物的增塑作用示意图非极性增塑剂对非极性聚合物的增塑作用示意图隔离作用隔离作用极性增塑剂对极性聚合物的增塑作用示意图极性增塑剂对极性聚合物的增塑作用示意图相互作用
7、相互作用“溶剂化溶剂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结构图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的结构图屏蔽作用屏蔽作用DOPDOP增塑增塑PVCPVC6二、增塑剂二、增塑剂 增塑过程增塑过程1.1.润湿和表面吸咐润湿和表面吸咐增塑剂分子进入树脂孔隙并填充其孔隙。增塑剂分子进入树脂孔隙并填充其孔隙。2.2.表面溶解表面溶解增塑剂先溶解溶胀聚合物表面的分子,当聚合物表面有悬浮聚合残留的胶体时,能延增塑剂先溶解溶胀聚合物表面的分子,当聚合物表面有悬浮聚合残留的胶体时,能延长诱发阶段。长诱发阶段。3.3.吸咐作用吸咐作用树脂颗粒由外部慢慢地向内部溶胀,产生了很强的内应力,表现为树脂和增塑剂的总树脂颗粒由外部慢慢地向内部溶胀,产生了
8、很强的内应力,表现为树脂和增塑剂的总体积减少。体积减少。4.4.极性基的游离极性基的游离增塑剂掺入到树脂内,并局部改变其内部结构,溶解了许多特殊的官能团,反应为增增塑剂掺入到树脂内,并局部改变其内部结构,溶解了许多特殊的官能团,反应为增塑剂被吸咐之后,介电常数比起始混合物高。这一过程受温度和活化能大小的影响。塑剂被吸咐之后,介电常数比起始混合物高。这一过程受温度和活化能大小的影响。5.5.结构破坏结构破坏干混料中的增塑剂是以分子束的形式存在于高分子或者链段之间。当体系受到较高能干混料中的增塑剂是以分子束的形式存在于高分子或者链段之间。当体系受到较高能量如加热至量如加热至160-180oC,16
9、0-180oC,或者将其辊炼。聚合物的结构将会破坏,增塑剂便会渗入到或者将其辊炼。聚合物的结构将会破坏,增塑剂便会渗入到该聚合物的分子束中。该聚合物的分子束中。6.6.结构重建结构重建增塑剂与聚合物的混合物加热到流动态而发生塑化后,再放冷,会形成一种有别于原增塑剂与聚合物的混合物加热到流动态而发生塑化后,再放冷,会形成一种有别于原聚合物的结构。这一结构表现出较高的韧性,但结构形成往往需要一段时间。聚合物的结构。这一结构表现出较高的韧性,但结构形成往往需要一段时间。7提高增塑剂的提高增塑剂的耐久性耐久性提高增塑剂的提高增塑剂的卫生性卫生性寻求寻求廉价廉价原料、降低增塑剂成本原料、降低增塑剂成本开
10、发开发功能性功能性增塑剂增塑剂抗静电增塑剂抗静电增塑剂耐热型增塑剂耐热型增塑剂阻燃增塑剂阻燃增塑剂耐污染增塑剂耐污染增塑剂二、增塑剂二、增塑剂发发展展趋趋势势8三、抗氧剂三、抗氧剂 对高聚物受氧化并出现老化现象能起到延缓作用的一对高聚物受氧化并出现老化现象能起到延缓作用的一 类化学物质。类化学物质。性性能能要要求求抗氧化性好抗氧化性好与材料的相容性好与材料的相容性好稳定性好稳定性好无毒、无刺激、无异味、无污染无毒、无刺激、无异味、无污染定义定义 按功能分:按功能分:链终止型抗氧剂(或自由基抑制剂)即主链终止型抗氧剂(或自由基抑制剂)即主抗氧剂;预防型抗氧剂(包括过氧化物分解剂、金属离子抗氧剂;
11、预防型抗氧剂(包括过氧化物分解剂、金属离子钝化剂等)即辅助抗氧剂。钝化剂等)即辅助抗氧剂。按结构分:按结构分:胺类、酚类、含硫化合物、含磷化合物、胺类、酚类、含硫化合物、含磷化合物、含氮化合物、有机金属盐类以及复合抗氧剂等。含氮化合物、有机金属盐类以及复合抗氧剂等。分分 类类9按反应机理分,可分为按反应机理分,可分为链终止型抗氧剂链终止型抗氧剂和和预防型抗氧剂预防型抗氧剂。前者为主抗氧剂,后者为辅助抗氧剂。前者为主抗氧剂,后者为辅助抗氧剂。按用途分,有按用途分,有主抗氧剂主抗氧剂和和辅助抗氧剂辅助抗氧剂两种。两种。(一)主抗氧剂(一)主抗氧剂 主抗氧剂被认为是一种自由基的清洗剂,它通过偶合反应
12、(即终主抗氧剂被认为是一种自由基的清洗剂,它通过偶合反应(即终止反应)或给出一个氢原子来阻止聚合物中的自由基的破坏作用。止反应)或给出一个氢原子来阻止聚合物中的自由基的破坏作用。最常用的主抗氧剂是最常用的主抗氧剂是酚类酚类,其次是,其次是胺类胺类。酚类抗氧剂的优点是:酚类抗氧剂的优点是:对塑料颜色影响最小,可用于接触食品。对塑料颜色影响最小,可用于接触食品。作用机理作用机理三、抗氧剂三、抗氧剂10 1 1、酚类抗氧剂的类型、酚类抗氧剂的类型 酚类抗氧剂都带有酚类抗氧剂都带有受阻酚受阻酚的结构。它包括烷基单酚,烷基的结构。它包括烷基单酚,烷基化多酚,硫代双酚等类型。此外还有多元酚和氨基酚的衍生物
13、化多酚,硫代双酚等类型。此外还有多元酚和氨基酚的衍生物等。等。烷基化单酚,其结构上只含有一个受阻酚单元,具有极好烷基化单酚,其结构上只含有一个受阻酚单元,具有极好的不变色和不污染性。由于分子量小,挥发性和抽出性较大,的不变色和不污染性。由于分子量小,挥发性和抽出性较大,影响了抗老化能力。抗氧剂影响了抗老化能力。抗氧剂10761076,即为新的烷基化单酚,其结,即为新的烷基化单酚,其结构中引入长链烷基的酯基,使分子量增加,挥发性降低。构中引入长链烷基的酯基,使分子量增加,挥发性降低。一般情况下,烷基化单酚中的烷基,主要是叔烷基和仲烷一般情况下,烷基化单酚中的烷基,主要是叔烷基和仲烷基,也可以是芳
14、基。基,也可以是芳基。三、抗氧剂三、抗氧剂11 2 2、酚类抗氧剂的作用、酚类抗氧剂的作用 大多数酚类抗氧剂的结构中都含有一种位阻酚,它有一个大多数酚类抗氧剂的结构中都含有一种位阻酚,它有一个烷基长链,就象有一个独特的分子烷基长链,就象有一个独特的分子“臂臂”相连。这个分子相连。这个分子 “臂臂”可以改进溶解性或提高活性。可以改进溶解性或提高活性。酚类化合物可提供氢原子给烷氧自由基、碳自由基和过氧酚类化合物可提供氢原子给烷氧自由基、碳自由基和过氧化自由基。这个反应中产生的酚类自由基处于稳定共振态,反化自由基。这个反应中产生的酚类自由基处于稳定共振态,反应活性极小。所生成的已应活性极小。所生成的
15、已“失活失活”的化合物,包括烃类和醇类,的化合物,包括烃类和醇类,这些都是从聚丙烯或聚乙烯中形成的。这些都是从聚丙烯或聚乙烯中形成的。三、抗氧剂三、抗氧剂14 3 3、胺类抗氧剂、胺类抗氧剂 胺类抗氧剂在一些应用领域甚至优于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胺类抗氧剂在一些应用领域甚至优于酚类抗氧剂的抗氧化效果。胺类抗氧剂最大的缺点是具有变色性和污染性,会使聚效果。胺类抗氧剂最大的缺点是具有变色性和污染性,会使聚合物变色,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所以胺类抗氧剂大都应用于合物变色,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所以胺类抗氧剂大都应用于深色或黑色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中。深色或黑色的橡胶和塑料制品中。胺类抗氧剂如同酚类抗氧剂一样,也
16、是氢原子提供者。胺类抗氧剂如同酚类抗氧剂一样,也是氢原子提供者。和和氮原子相连的氢原子是最活泼的氮原子相连的氢原子是最活泼的,如下图所示。,如下图所示。三、抗氧剂三、抗氧剂15三、抗氧剂三、抗氧剂16(C6H5)2NHROOROOH(C6H5)2N(C6H5)2NROO(C6H5)2NNOORC(CH3)3C(CH3)3CH3OHROOC(CH3)3C(CH3)3CH3OROOHC(CH3)3C(CH3)3CH3OROOC(CH3)3C(CH3)3CH3ORO2实例:实例:含有活泼氢的仲芳胺、受阻酚类含有活泼氢的仲芳胺、受阻酚类作用:作用:通过活泼氢与自由基反应降低高聚物的氧化速度;再利用失通
17、过活泼氢与自由基反应降低高聚物的氧化速度;再利用失去活泼氢而形成稳定自由基的抗氧剂分子捕获自由基而终止氧化反去活泼氢而形成稳定自由基的抗氧剂分子捕获自由基而终止氧化反应。具体反应过程:应。具体反应过程:氢给予型三、抗氧剂三、抗氧剂17 4 4、胺、胺/酚协同作用酚协同作用 当胺类和酚类抗氧剂联合使用时,可观测到协同效应。当胺类和酚类抗氧剂联合使用时,可观测到协同效应。有一种机理被提出来解释这种胺有一种机理被提出来解释这种胺/酚协同效应,它认为活酚协同效应,它认为活性胺成分会从醌中得到再生。在该机理中,酚作为还原剂,处性胺成分会从醌中得到再生。在该机理中,酚作为还原剂,处于这种氧化还原体系中,酚
18、以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它可以进于这种氧化还原体系中,酚以醌二聚体的形式存在,它可以进一步反应或仍以有色体形式存在。因而在该机理中,反应产生一步反应或仍以有色体形式存在。因而在该机理中,反应产生的化合物可以随时用来猝灭其他自由基。的化合物可以随时用来猝灭其他自由基。三、抗氧剂三、抗氧剂18 三、抗氧剂三、抗氧剂常见的酚类抗氧剂CH3C(CH3)3(CH3)3 COHCH2CH2COOC18H37C(CH3)3(CH3)3 COH2.6-二叔丁基二叔丁基-4-甲酚甲酚(抗氧剂(抗氧剂264)3(3.5-二叔丁基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酯羟基苯基)丙酸十八酯(抗氧剂(抗氧剂1076)CH3C
19、H2(CH3)3 COH2.2-亚甲基双(亚甲基双(4-甲基甲基-6-叔丁基苯酚)叔丁基苯酚)(抗氧剂(抗氧剂2264)CH3C(CH3)3OHC(CH3)3C(CH3)3HOCH2CH2COCH2OC4四四3-(3.5-二叔丁基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羟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抗氧剂(抗氧剂1010)注意:酚类抗氧剂没有胺类强,但色浅或无色、无毒,因此广泛用于浅色制品和食品材料。注意:酚类抗氧剂没有胺类强,但色浅或无色、无毒,因此广泛用于浅色制品和食品材料。19 三、抗氧剂三、抗氧剂常见的胺类抗氧剂注意:胺类抗氧剂抗氧能力强,但有颜色,主要用于深色塑料和橡胶制品。注意:胺类抗氧
20、剂抗氧能力强,但有颜色,主要用于深色塑料和橡胶制品。NHNHNHNHN,N-二苯基对苯胺二苯基对苯胺N-苯基苯基-N-环已烷对苯胺环已烷对苯胺(抗氧剂(抗氧剂H)(抗氧剂(抗氧剂4010)NHNHNH苯基苯基-萘萘胺胺(抗氧剂(抗氧剂D)N,N-二二-萘基对苯胺萘基对苯胺胺胺(抗氧剂(抗氧剂DNP)20新的抗氧理论不断出现新的抗氧理论不断出现高分子量化高分子量化多功能化多功能化复合化复合化高性能化与专用化高性能化与专用化环境无害化环境无害化发发展展趋趋势势三、抗氧剂三、抗氧剂21四、热稳定剂四、热稳定剂 一类能防止或减少聚合物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受热而发一类能防止或减少聚合物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受热而
21、发 生降解或交联生降解或交联,延长复合材料使用寿命的添加剂。延长复合材料使用寿命的添加剂。注:由于注:由于 PVCPVC的热稳定性特别突出,所以一般所述的热稳定剂,多是指对的热稳定性特别突出,所以一般所述的热稳定剂,多是指对 PVC PVC 的热稳定剂。的热稳定剂。定义定义性性能能要要求求热稳定效能优异,具有协同效应;热稳定效能优异,具有协同效应;与与PVC PVC 树脂相容性好,挥发性小,不升华,不迁树脂相容性好,挥发性小,不升华,不迁移,不喷霜,不出汗,耐抽提性好;移,不喷霜,不出汗,耐抽提性好;有适当润滑性,易加工;有适当润滑性,易加工;与其他助剂无不良反应,不被硫、铜污染;与其他助剂无
22、不良反应,不被硫、铜污染;无毒、无臭、不污染;无毒、无臭、不污染;加工方便,价格低廉。加工方便,价格低廉。22四、热稳定剂四、热稳定剂 主要用于主要用于PVCPVC及其共聚物。及其共聚物。应用应用PVCPVC加工特点加工特点 PVC PVC分子具有较强极性,分子具有较强极性,TgTg、软化温度、软化温度、TmTm较高,较高,150-160150-160以上才能塑化加工;热稳定性差以上才能塑化加工;热稳定性差9090开始分解,开始分解,120120更明显,更明显,放出大量放出大量HCLHCL,使树脂降解,颜色较深,无法加工。,使树脂降解,颜色较深,无法加工。23四、热稳定剂四、热稳定剂聚合物热降
23、解的表现形式聚合物热降解的表现形式u非链断裂降解非链断裂降解:在受热过程中从高分子链上脱落下来各种小分子。:在受热过程中从高分子链上脱落下来各种小分子。u随机链断裂降解:链的断裂发生在高分子链上,从而产生各种无随机链断裂降解:链的断裂发生在高分子链上,从而产生各种无 规律的低级分子。规律的低级分子。u解聚反应:链的断裂仍然发生在高分子链上,但高分子链的断裂解聚反应:链的断裂仍然发生在高分子链上,但高分子链的断裂 有规律,只是分解生成聚合前的单体。有规律,只是分解生成聚合前的单体。热稳定剂作用原理热稳定剂作用原理加入适当的碱性物质中和分解出来的加入适当的碱性物质中和分解出来的HCLHCL,防止大
24、分子进一步发生,防止大分子进一步发生断链。断链。24四、热稳定剂四、热稳定剂PVCPVC的热降解机理的热降解机理吸收中和吸收中和HCL,HCL,抑制其自动催化作用。抑制其自动催化作用。这类稳定剂包括铅盐类、这类稳定剂包括铅盐类、有机酸金属皂类、有机锡化合物、环氧化合物、酚盐及金属硫有机酸金属皂类、有机锡化合物、环氧化合物、酚盐及金属硫醇盐等。它们可与醇盐等。它们可与HCLHCL反应,抑制反应,抑制PVCPVC脱脱HCLHCL的反应。的反应。置换置换PVCPVC分子中不稳定的烯丙基氯原子抑制脱分子中不稳定的烯丙基氯原子抑制脱HCLHCL。如有机锡稳如有机锡稳定剂与定剂与PVCPVC分子的不稳定氯
25、原子发生配位结合,在配位体中,有分子的不稳定氯原子发生配位结合,在配位体中,有机锡与不稳定氯原子置换。机锡与不稳定氯原子置换。(自由基反应机理)(自由基反应机理)25四、热稳定剂四、热稳定剂PVCPVC的热降解机理的热降解机理与多烯结构发生加成反应,破坏大共轭体系的形成,减少着色。与多烯结构发生加成反应,破坏大共轭体系的形成,减少着色。不饱和酸的盐或酯含有双键,与不饱和酸的盐或酯含有双键,与PVCPVC分子中共轭双键发生双烯加分子中共轭双键发生双烯加成反应,从而破坏其共轭结构,抑制变色。成反应,从而破坏其共轭结构,抑制变色。捕捉自由基,阻止氧化反应。捕捉自由基,阻止氧化反应。如加入酚类热稳定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分子材料 助剂
限制150内